《大唐天子》第五卷 征伐四夷

第五章 各出機謀

第五卷 征伐四夷

第五章 各出機謀

是以,先減輕糧草帶來的壓力,就成了第一要務。
「這裏,怛羅斯!」陳玄禮站起身,走到巨型軍用地圖前,指著怛羅斯所在之處,道:「臣以為,優素福想要在這裏阻擋我們前進。他不會與我們交戰,而是據城而守,利用怛羅斯的險要,把我們拖在怛羅斯,把我們拖累拖疲,甚至拖垮。」
要不是天佑華夏,為何讓李隆基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呢?
「沒錯!」群臣齊聲贊同。
「謝陛下知遇之恩。」對於此事,陳玄禮一直感激在心。
唐朝重新研製的投石機,射程驚人,就是磨盤大小的石塊,也能射到六里之外。若是換用猛火油的話,更遠一些實屬正常。
「當真?」就是武則天也是一臉的驚訝,一臉的不信,眼睛瞪得滾圓。
「呵呵。」對於李隆基的判斷,群臣沒有異議。
「有些僥倖,若不是滅了吐蕃的話,也沒有機會。」李隆基笑道:「這也說明,天佑華夏。」
見識了國內取得的驚人成就,眾將大為興奮,精神抖擻,恨不得立時商議擊破大食之策,聽了這話,無不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
「你們說了這麼多,但有一點還沒有說。那就是需要一員能統領全局,具有大局觀,能運籌幃幄的良將。」武則天最後道。
「這麼多?」一片驚呼聲響起,群臣一臉的難以置信。
陳玄禮和楊思勖不愧是大唐名將,把優素福的想法全給說中了。
波斯若是復國的話,對唐朝有著天大的好處,一是可以讓唐軍不用再為糧草發愁了,完全可以從波斯故地得到補給。二是可以徵用這裏的人力,可以讓波斯百姓做一些輔助之事,讓唐軍的負擔減輕不少。三是唐朝聲威大振,能取得很好的威懾作用,凡大唐兵鋒所向,無不震恐。四是沉重的打擊阿拉伯帝國的氣焰,會讓反抗阿拉伯帝國的運動越演越烈。
「陛下英明!」群臣大為佩服。
「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楊思勖接過話頭,道:「我們數十萬大軍西進,氣勢洶洶,欲要擊破大食。若是屯兵于堅城之下,無所作為的話,對軍心士氣的打擊非常嚴重。」
陳玄禮才智非凡,極富軍略,而他又熟悉西域之事,由他來陳說,非常正確,群臣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他身上。
「好!好!好!」群臣齊聲叫好,大為贊成這事。
若是唐軍一鼓作氣就拿下了,就可以快速挺進,攻入撒馬爾罕,就會全面打亂優素福的部署,讓優素福來不及反應。
到那時,你即使想要擺脫唐朝的控制,也是不可能的。
他這個波斯王子,無時無刻在不想著回歸故國,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恢復故國,如今,即將實現這一夙願,他興奮得渾身打顫。
然後,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各出機謀,一場針對阿拉伯帝國的戰爭計劃基本上完成了。
如今,其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刷!
「五是我們威逼西域諸國,他們已經向大唐降服,只要陛下旨意一下,我們就可以攻入大食境內。」陳玄禮又道。
因為撒馬爾罕是富饒之地,可以籌集到糧草。撒馬爾罕有多富饒呢?亞歷山大大帝當年到達這裏后,感慨這裏的繁華富饒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哈哈!」李隆基用一千五百斤御酒把陳玄禮買下來,這是一段佳話,群臣齊聲大笑。
如此一來,唐朝就是「以快打亂」,優素福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威服西域諸國,讓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接壤,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大戰一開始,唐朝就可以快速攻入阿拉伯帝國境內。
「陛下,臣以為開戰之初,我們最緊要之事就是攻入撒馬爾罕。」陳玄禮濃眉一挑,道:「撒馬爾罕是富饒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途經之地,這裡有著眾多的人口,富饒的物產,越早拿下,對我們後勤的困擾越小。」
對於怛羅斯,群臣都有所耳聞,深知這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優素福若是想用怛羅斯阻擋唐軍前進的話,他一定會想即使唐軍要攻下來,也要費一大番手腳,沒有一年半載莫想。
「陳玄禮,你說得很好。」李隆基話鋒一轉,道:「我們能想到這點,優福素也會想到,你說,優素福會如何做?」
這也是導致高仙芝在怛羅斯戰敗的重要原因。
攪亂波斯故地,讓優素福焦頭爛額,無法與唐朝大戰,這對唐朝有著天大的好處,誰能不贊一個好字?
「波斯一定唯大唐馬首是瞻。」泥涅師噌的一下就站起來,大聲嚷嚷,紅光滿面。
李隆基精明過人,把優素福的想法猜對了。
「不錯!不錯!」武則天笑眯眯的看著陳玄禮,誇讚道:「你有大器局,能洞悉全局,這很好。當初,三郎用一千五百斤御酒買你,值!」
「陛下,這五年我們做的主要事兒就是這樣了。」陳玄禮最後道。
李隆基力排眾議,堅持征服天竺,絕對是一手妙棋。征服天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決西域駐軍的糧草問題。
若是不提前做好這點,開戰之後,唐軍還得費一番手腳,才能與阿拉伯帝國真正交戰。
「天佑華夏!」群臣大為贊成這話。
「四是我們不時就會派出軍隊,與大食打上一仗,這是為了歷練軍隊。」陳玄禮接著道:「經過這五年的歷練,在西域的軍隊皆熟悉了大食的打法。」
讓唐軍熟悉阿拉伯帝國的打法,非常重要。
若是得到撒馬爾罕,唐朝的糧草就不用從西域運輸了,也不用從天竺運輸了,只需要在撒馬爾罕籌集就是了。
「二是我們收集了近三十萬匹戰馬。」這一點,適才已經提到了過了,陳玄禮一語帶過,道:「三是我們支援、訓練波斯百姓,給優素福製造麻煩。如今的波斯故地,一片混亂,優素福焦頭爛額。」
之所以說是基本上,也就是大體情形。至於具體如何用兵,這要臨機決斷。
這樣的大戰,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社會,這糧草的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三郎,征服天竺,真是神來之筆!」武則天也是嘆服了。
「當然,可以先用車弩進攻。若是車弩進攻不能湊效的話,就可以用猛火油把怛羅斯毀滅。」李隆基眉頭一挑,道:「朕想優素福想要利用怛羅斯阻止我們前進,他會加固城門,車弩未必有用。」
「遵旨。」陳玄禮應一聲,道:「我們這五年在西域所做的事兒很多,主要的有:一是積蓄軍械糧草。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們在西域積蓄的糧草足夠百萬大軍兩年之用。」
因為優素福精明過人,精通兵道,若他不這麼做,反而讓人不理解。
「呵呵。」這四大好處,不需要說的,是個人都能想到,群臣放聲大笑。
他越說越興奮,聲調越來越高。
群臣的目光齊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說到這裏,陳玄禮的聲調有些高,充滿興奮,道:「泥涅師就可以復國了。一旦波斯復國,對我們的好處不可想象。」
「都是過去的事兒了,你也不必記在心上。」李隆基笑道:「這幾年,你著實幹得不錯。嗯,那你就說說,此戰一開,大唐要如何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對於大戰來說,極為重要,是命脈所在。唐朝儘管在西域積蓄了眾多的糧草,然而,勞師遠程之後,要運輸糧草依然困難重重。
這才幾年過去,西域就積蓄了足夠百萬大軍兩年使用的糧草,這也太驚人了。可以說,這是一步登天。
「這都是陛下英明。」陳玄禮一臉的欽佩,道:「要不是大唐征服了天竺,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糧草的。自從治理好天竺后,天竺的糧草就在源源不絕的朝西域運輸,我們只需要修建糧倉就行了。」
要解決這事,唐朝首先就要拿下撒馬爾罕。
彙報西域情形,讓群臣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判斷,這也是必要的。
「拿下撒馬爾罕,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兵臨呼羅珊了。」陳玄禮接著道:「從撒馬爾罕出發,就可以很快拿下波斯故地。波斯故地同樣富饒,而且這裏的百姓數十年來一直在盼望大唐之軍到來,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一定會揭竿而起,迎接我們到來。」
「這點,你們無須擔心。」張說接過話頭,道:「陛下早就預料到這點了。我們的投石機拋射石塊可以遠達六里,拋射猛火油的話就更遠了,七八里,八九里不在話下。只要我們準備足夠多的猛火油,就可以把怛羅斯化為一片火海。」
「陳玄禮,你先說說西域之事。」李隆基沖陳玄禮道。
「對於怛羅斯,我們一定要快,務必要一鼓而下。」陳玄禮眼中精光閃閃,道:「如此一來,就能打亂優素福的全盤謀划,讓他來不及另謀良策,我們就可以趁勢攻入撒馬爾罕,然後再兵臨波斯故地。」
想想看,只要有足夠的猛火油,足夠多的投石機,對著怛羅斯進攻,怛羅斯就會成為一片火海。
這好處,不需要說的,是個人都明白的。
唐朝在西域駐軍,最大的限制就是糧草難以籌集。正是因為有這一限制,唐朝在西域只能少量駐軍。就是在唐朝全盛之時,真正駐守西域的唐軍不過兩萬多人,連三萬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