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第一卷 內憂外患

第62章 客到

第一卷 內憂外患

第62章 客到

「末將等叩見王爺!」
劉凌會心一笑,心說到時候只盼著你見了後周的大軍,不要像今天這樣跑的這麼快了。話說這位侯爺,最出名的就是跑得快啊。
程義厚看著忠厚老實,其實用兵作戰極其的狡猾。這人是劉凌諸多手下中,最老奸巨猾的一個。這個人與人對敵,從不信奉什麼先下手為強的套路。每一次他都會仔細的觀察對手,且總能被他發現對手的弱點。這個人,是見到老實人可以追打出尿來的狠人。遇到惹不起的人,他比兔子跑的還快。
趙大點頭道:「屬下明白!」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人在封侯之前,乾的確實是陰氣極重的事情。或者說,這個人的侯爵也是因為這個而被封賞的。
「不過,爸爸媽媽放心,孩子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會好好地活下去。若是……若是北漢真的不能度過此劫,孩子就帶著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從此隱姓埋名過普通百姓的生活。」
說好聽些,他是個地下工作者。說的難聽些,他就是個盜墓賊!
劉凌在心裏默念了一句,然後大步朝著客廳走了過去。他走到門口的時候,遠遠的就看見京畿大營統領陳遠山帶著趙霸等幾個將軍,釘子一樣站在門口。他們曾經都是劉凌的部下,只不過不是撫遠軍出身。見劉凌走了過來,陳遠山帶頭,刷的一起行了一個軍禮,然後眾位將軍單膝跪倒在地。
劉凌語氣平淡地說了一句,隨即先進了客廳。這時先到的三江候程義厚也迎了出來,他也是軍伍出身,累積軍功被封為三江候。所以見了劉凌,他也是先行了軍禮,然後單膝跪倒:「末將程義厚,叩見王爺!」
劉凌接著說道:「你率大部分的影衛今晚就起身南下,沿路如發現什麼異動的話,留下人稟報與我。你等務必于兩日之內趕赴應州,撫遠軍指揮使安恆這個人是必須除掉的。你們先到之後,將這個人的罪證全部搞清楚,等我到了應州之後再作計較。」
當初和大遼聯合對後周用兵,晉州一戰的時候因為遼國率先撤軍,北漢軍隊不得不狼狽撤回壇州。後周兵馬元帥孫玄道率軍追殺,一路上北漢軍損失慘重。而各路人馬中,跑的最快也是保持建制最完整的,就是這個程義厚率領的部隊了。只不過那次大戰的時候,劉凌還沒有來到這個時代,或者說,那時候的劉凌還是一個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秧子。
到了十二歲,本來應該骨瘦如柴的王半斤,卻偏偏不知靠著什麼生活,生就了一身頗為剽悍的體魄。從龍虎山而來的張天師雲遊,正好遇見這個王半斤在墓地中挖食死人屍體。念其不易遂將他收為弟子,王半斤跟在張天師身邊雲遊四海一走就是四年。
「但是,孩子現在不能放手不管啊!二哥對我恩重如山,我若是不盡全力幫他保住這江山社稷,孩子就算苟活下去也會良心不安。不管怎麼樣,總要去爭取一下。若是孩子僥倖勝了,那必定是爸爸媽媽在遠方在為我祈禱。若是孩子敗了,那也只能怨二哥他生不逢時,空有一腔抱負而不能施展了。」
那次大戰之後,因為程義厚帶領的兩萬建雄軍完整的撤了回來,雖然沒有什麼功勞,更談不上有多光彩,不過當時的皇帝劉業還是封了他一個三江候。不過程義厚對這個三江候的名號卻一直耿耿於懷,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乾祐第二年,遼國意圖滅亡北漢。十萬鐵騎南下,圍困太原城。劉業前往遼國大營求和被扣,滿朝文武都沒了辦法。卻是這太清觀的道士,十八歲的忠義候王半斤帶著五百死士衝擊遼國大營,硬是將劉業救了出來。當時的遼國主帥大皇子耶律雄機對王半斤大為讚賞,稱其一身是膽。後來,王半斤保護劉業與耶律雄機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北漢自此為遼國的附屬國,劉業稱侄皇帝,年年繳納歲貢!
再後來,後漢被後周所滅。郭威先是假意請劉業到洛陽,說要迎立劉業登基為帝。結果等劉業到了洛陽之後卻被郭威軟禁,再後來,劉業在死士的營救下逃了出來。郭威派兵追殺,正巧被王半斤遇到。王半斤救下劉業之後一路護送回到太原,劉業感念他的救命之恩於是在太原給他修了一座道觀,名為太清觀。劉業自立為帝之後,又封年僅十七歲的王半斤為忠義候。
「不錯,影衛的作用在暗處,此次南方之戰影衛的用處很大。都城裡的事暫時都放下,現在一切以戰事為主。影衛的人不必都去南方,可以從銅衣和鐵衣影衛中挑選一部分人留下,負責監察朝中官員。大軍南下,後勤補給為重,若是朝中有人搗鬼的話,會直接影響到南方戰事的成敗。」
劉凌等趙大消失不見,轉頭看著牆壁上掛著的父母畫像,嘴角掛出一抹溫柔的笑意。他看著畫像中熟悉的面容,眼神柔和。
十六歲,王半斤學了一身的好功夫。因為受張天師教化,也沒了那一身的陰損氣息。張天師年邁,打算回龍虎山指定傳人。但是王半斤不願意跟師父回去被清規戒律約束,晚上在師父門前偷偷磕了三個響頭后獨自跑了。
劉凌只淡淡的點了點頭,也不去攙扶他們,眉宇間自有一股威嚴。
他剛說完,一個侍衛跑著過來說道:「王爺,輔國將軍昭先,衛國將軍孫勝到了。」
劉凌哈哈笑道:「老程啊,還是你來的最快。」
劉凌點頭道:「請到客廳說話。」
「爸爸媽媽,孩子要再一次去沙場征戰了。這一次不比以往,或許這北漢國真的氣數盡了。爸爸媽媽,孩子為這個國家已經做的夠多了。可是這北漢國實在太弱小了,在夾縫中求生存是何其之難啊。」
北漢國力弱小,國土面積不過是後周的十分之一還略有不足。且土地貧瘠,十二州連年飢荒。為了補充國力,籌集金銀用作軍餉。老皇帝劉業召集了一批能人異士專門在北漢國境內尋找墓穴挖掘,山西中北部地區的無數大墓都被這個虎亭侯帶人光顧過。他們這批人,人數並不多,最昌盛時不過五百餘人。但是這些人,個頂個都是高手!
正說著,外面有侍衛稟報道:「王爺,虎亭侯,忠義候到了。」
而忠義候王半斤,這個人就更富傳奇色彩了。據說此人出生時剛好只有半斤,於是其父就給他取名為王半斤。九歲那年,他父親病逝,母親改嫁后不要他了。王半斤一個九歲的孩子,舉目無親,靠討飯生活。
敏慧在外面應了一聲,輕手輕腳的走了。
陳遠山帶著幾位將軍站在門口,聽劉凌這樣說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程義厚不悅道:「你們幾個小兔崽子也敢取笑俺?王爺笑笑也就罷了,你們也來。別以為打過幾次仗就不得了了,有本事咱們在南方戰場上比比,看看誰的功勞大!」
劉凌打量了一下自己,隨即快步朝門口走去。到了門口的時候,劉凌忽然轉身再次凝視著牆上父母的畫像,他轉回身子,深深的鞠了一躬!
「後周柴榮,這個人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而且他的手下有無數能征善戰的大將,有數十萬精銳的戰士。後周的國力遠勝於北漢,若是後周傾全力而出的話,孩子也沒有把握能打贏這一仗。」
劉凌看著父母的畫像,喃喃的自語著。
不多時,虎亭侯劉茂和忠義候王半斤手拉著手走在前面,一路說笑著到了客廳門外。在他倆身後跟著的是輔國將軍昭先,和衛國將軍孫勝。
趙大跪下,再次磕了一個頭後轉身鑽進了密道中。
程義厚臉色一變,隨即使勁點了點頭說道:「行!這點從容,你和老子不相上下!」
這樣一個人,放在現代社會只怕早就被政府抓了,槍斃一個鐘頭都是輕的。可是在那個時代,卻是國家的大功臣。再後來,有一日老皇帝劉業做夢,夢到無數惡鬼纏身,向他追討墓藏的寶貝。劉業驚醒后暗想,這定然是被盜的那些墓穴主人前來向他問罪了。於是第二天,劉業大作了一場法事超度亡魂。從此解散了劉茂的隊伍,不過為了表彰劉茂的功勞,還是封了他虎亭侯。
虎亭侯劉茂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身材魁梧,與程義厚不相上下。只是他面色白凈,也沒有鬍鬚,一雙眼睛極小,笑起來幾乎看不出他原來是有眼睛的。這個人因為膚色太白,總給人一種陰氣比較重的錯覺。
劉凌揮了揮手說道:「去吧,不要暴露了。」
趙大道:「王爺,既然此人必除,何不讓屬下派人下手除去?」
劉凌哈哈大笑道:「本王不曾說你什麼,你倒是自己先招了。」
程義厚嘿嘿地笑道:「王爺召見,不敢不急啊。這些日子在家裡每日養鳥斗狗,閑出了一身的毛病。王爺的軍令一到,俺老程就知道終於能好好活動活動了。再這麼下去,只怕老程我非得憋死不可。」
趙大點頭道:「屬下知道了。」
放心吧,爸爸媽媽,孩子會好好活著的!
劉凌嗯了一聲道:「嗯,放手去做,我信得過你。」
「起來吧,到屋裡說話。」
程義厚是個年過五旬的敦厚漢子,這人身材壯實,大概有一米七五的身高,膀大腰圓,一張臉好似剛從煤堆里爬出來一樣的黑。劉凌最初見到這個人的時候,好一頓感慨,衝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可是姓包?」
劉凌讚賞的看了他一眼。
趙大點頭道:「王爺放心,屬下會小心應對的。若是一個人沒有了所求,這樣的人即便再弱小也是不好控制的。而一個人若是心中有慾望,有害怕的東西,這樣的人再強,屬下也能牢牢的控制住!」
趙大眼中一股感激之情一閃即逝,隨即問道:「王爺,召屬下來,可是要讓屬下先帶人去南方?」
陳遠山動容道:「侯爺贖罪,末將等不敢取笑侯爺!到了南方戰場,末將不會有什麼攀比之心,只會遵從王爺號令!」
劉凌笑道:「這個人,算不得梟雄,卻是個奸人。這樣的人既然敢明目張胆的吞食我一手建立的撫遠軍,說不得在朝廷裏面有什麼大人物在撐腰。若是殺了的話,會失去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這個人我留著還有用,殺他不急。」
「所以,留下的影衛要密切關注朝中負責後勤補給的官員,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發現有人貪贓枉法的話,不必請示,殺無赦。現在是非常時期,不必考慮什麼後果。一切對南方戰事不利的人,留之無用!」
據說這劉茂,祖上乃是東漢時期大奸雄曹操手下的摸金校尉。劉茂一手祖傳的尋龍點穴手藝,確實名不虛傳。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這個人,北漢國在很久之前或許就被大遼的鐵騎踏平了。乾祐五年,北漢全境大旱,幾乎顆粒無收,硬是靠著劉茂盜墓得來的金銀湊足了遼國索要的歲貢,甚至還略有盈餘。
似乎是猜到了劉凌心中所想,程義厚臉上一紅道:「王爺請安心,這次大戰,老程絕對不會再像原來那樣,只會一路狂奔了。」
劉凌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說道:「你先去招待幾位大人,我隨後就到。」
這時,門外敏慧輕聲說道:「王爺,三江候已經到了一會兒,現在客廳休息。京畿大營的陳統領帶著幾位將軍也剛剛進府,王爺這就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