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天下》第八卷 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1680章 思路的重要性

第八卷 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1680章 思路的重要性

不過這種利用崔正源並不反感,畢竟梁振武沒有什麼死心,歸根結底都是為了C.J集團更好。
與他們合作,才是真正的長久之計。
畢竟在合作的時候,你沒有給人家留下很好的印象。到時候人家技術有成,拋棄你的時候也不會拖泥帶水。
而且這個難度並不單單隻是市場的接納問題,還有政治、體制和利益問題。
中國的傳媒市場固然龐大,擁有很多很多的勢力。但這裏強弱分明,地位十分的不平等。
強的,可以在數億的觀眾群體中人盡皆知;弱的,就只能依靠本地的觀眾勉強混個溫飽,甚至還需要上級文化部門的財政補貼。
有難題沒關係,做什麼事情沒有難題呢?有了難點,想辦法解決就是了。
梁振武愣了半天,渾然沒有想到崔正源上來就把預定好的合作夥伴給弄沒了。「這是為什麼?FOX國際頻道可是在華人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媒體啊。如果跟他們合作的話,對於我們的節目在華人地區的推廣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他還有擔心存在。「但如果沒有了合作夥伴,單靠我們自己製作的話,即使允許我們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也不明白中國觀眾的口味啊。這樣的話,如何才能製作出符合中國市場的節目來呢?」
其本身的市場規模就不小,盈利可觀,競爭壓力又小,所以在與外來先進技術合作方面,就不是那麼的熱衷。
崔正源理由十分充分,由不得梁振武不同意。
不過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就連崔正源也感到很棘手。
像是中國傳統的電視傳媒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比如CCTV、湘南衛視、東方衛視、浙省衛視、首度衛視、鄂北衛視、蘇省衛視等等,全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如果說引導韓國電視放送產業全面進軍中國市場不太可能,但要是想要讓一家電視頻道進去,崔正源自忖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這一步走對了,那麼未來的道路就很寬廣了。
崔正源拿著紅筆把這個FOX國際頻道圈出來后,才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FOX國際頻道是影響力不錯,但是你不要忽略了他的所屬地。如果你們TVN準備開拓的目標是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市場,那麼我很贊成你們的合作夥伴的選擇。但如果你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這就是一招最大的敗筆。」
屆時TVN主動湊上去,只會讓人家把你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學光,最終只得到了一時的利益而已。
不過想要成功,在最初的計劃上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了。免得到時候因為基礎條件不好,導致功虧一簣。
前世在這股合作的浪潮中,其實韓國方面是佔據優勢的。畢竟他們擁有技術優勢和理念優勢,中國方面想要製作出好的、精彩的節目,就必須要仰仗韓國方面的製作團隊。
比如愛奇異、樂視、騰訊、音樂台、優酷、土豆等知名的網路媒體,已經漸漸不滿足於做影視節目、新聞傳媒的傳播商,而是開始往製作商的方向發展。
「那些沒有影響力的傳統傳媒也不行,因為他們沒有市場,在觀眾的爭奪上也不具備優勢。與他們合作,我們製作的東西得不到應有的反響,最終也只會是空中樓閣。」崔正源又把那麼沒有影響力的傳媒給請出局了。
而韓國的傳媒界就可以通過這種相對較為平等的合作關係,一點一點地融入到市場更大的大中華圈傳媒和文化領域,最終佔有一席之地,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不客氣的說,甚至於對國外文化傳播的防範程度上,中國政府甚至更願意相信韓國方面。
中國的那些傳媒只不過是購買了版權,並且利用高薪挖了人才的牆角而已。等到中國的傳媒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之後,這些貪圖一時之利的人肯定會被棄之如履。
可以說,在傳統傳媒領域內,強的和弱的都不是TVN理想的合作夥伴。「所以說,我們應該把目標定到新興的網路傳媒領域來。這裡是新興領域,就跟你們這些綜編頻道一樣,不甘心於生存在四大地面放送的底下,總想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而且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影響力日趨壯大,這種趨勢也必然盛行。那麼這些新興的網路傳媒想要儘可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對傳統傳媒的超越,那麼具備技術優勢的我們就是他們最好的合作對象。而且因為網路傳媒的力量與傳統傳媒的對比中始終處於弱勢,那麼他們就更需要長久地與我們進行合作,不斷地增強實力。而這,就是我們在進軍中國市場的大好機會。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與網路傳媒的合作機會,利用他們的傳媒渠道,把我們製作的節目加入進去。」
所以在崔正源看來,既然和中國方面的合作是未來的大勢所趨,那麼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將會對未來能夠得到多大的利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足以說明,他們有這方面的野心和動力。
他是有些鑽牛角尖了,以至於想法出現了偏差。中國市場那麼大,放送媒體更是數不勝數。
那時大量的韓國綜藝節目和影視劇被中國收購版權,然後在中國的傳媒領域里很是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風潮。
有了促成的心思,崔正源重新認真地審核起了梁振武提交的報告。而其中的第一條,就被他給否決了。「與FOX國際頻道的合作就此作罷,我們換成別的合作夥伴。」
FOX國際頻道雖然在華人當中很有影響力,但是這家媒體卻是屬於灣灣的。所以指望他們製作的節目能夠進入大陸市場,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同時由於中韓之間的經貿、文化交往日趨縝密,反過來就會形成中國的影視文化、傳媒文化對韓國本土產生影響的潮流。
以至於韓國的放送文化界一個勁地宣揚,什麼韓流文化全面進軍中國啊之類的。
不過崔正源並沒有因為太困難就選擇放棄,事實上他遠比梁振武更加清楚,其實大陸的文化市場大有可為。
本著這樣的想法,崔正源說出了自己的理念。「在選擇中國方面的合作夥伴的時候,我們不能選擇那些傳統的實力強的傳媒,也不能選擇那些本來就很有影響力的傳媒。因為這些傳媒本身就很受歡飲,有著可觀的市場,對於合作方面也不會太熱衷。那樣的話,在合作談判的時候,他們就佔據了主動的位置,會提出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條件。」
做到了這一點,未來的時空,他就會被無數的同行奉為聖人。
相反,此時的中國網路傳媒已經開始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TVN發展的好了,他的利益也能夠得到滿足。如果是這樣的利用,他倒是希望多一點。
其實在崔正源看來,這種程度距離韓流文化全面進軍中國還遠著呢。
不過那個時候的崔正源就不看好韓國方面會一直笑到最後,因為這種畸形的合作方式固然可以讓韓國方面汲取一時片刻的利益,但當中國的同行們積累了足夠的技術和經驗后,肯定會毫不客氣地拋棄韓國的製作團隊。
崔正源點點頭,對他的話很贊同。
據崔正源所知,未來的幾年裡,這些大型的網路媒體可是拿出了不少質量優秀的作品,著實為自己籠絡了一大批的忠實觀眾。
如此一來,在和中國的放送媒體合作的時候,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
面對著巨大的、無可阻擋的實力差距,韓國的流行文化和電視放送全面淪陷,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梁振武畢竟是經驗豐富的人,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崔正源說服。「我是怕當地的媒體倚仗優勢,提出各種困難的要求。如果在合作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利益損失太大的話,這種合作未免得不償失。」
甚至於後來的愛奇異也加入到了收購韓國電視綜藝節目的版權當中,並且獨自製作了中國版的《我去上學啦》。
可問題是,中國對於文化市場的開放方面,歷來都持非常謹慎的態度。貿然有一家韓國電視放送媒體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其難度是非常大的。
梁振武不再爭辯,算是默認了崔正源的話。畢竟在中國問題上,崔正源遠比他要權威的多。
既然新開通的頻道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那麼和當地的傳媒合作,豈不是更加的便利?
因為和傳統的電視傳媒相比,中國的網路傳媒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因為與地面放送傳媒之間巨大的視力差距,只會讓網路傳媒越來越注重與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合作。
從梁振武的說辭中不難分辨出,他的想法是要利用崔正源在中國的關係。
這其中既有利益的沖入,也有主導權的爭奪,更有民族自尊心的牽絆。總之,誰都想要在合作中佔據上風,成為領導者。
事實上中韓之間在文化領域的合作是很多的,不過矛盾也是時有發生。
看梁振武的意思,不但是想要製作可以讓華人欣賞的節目,還想要通過他的關係打入中國市場。
到時候,韓國的放送業面對市場無比龐大、技術和經驗上也不遜色的中國放送行業,根本就不具備任何的優勢。
因此在不得不與中國的傳媒合作的時候,崔正源更加傾向於新興的網路傳媒行業。
作為如今已是韓國人、又是韓國文化領域領頭人物的崔正源來說,在這種不可避免的大潮中,為自己和所屬的行業爭取一個較為寬鬆的生存環境,才是他的最大職責。
「呃……」梁振武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
崔正源冷笑連連,將他最後的期望直接打碎。「這是不可能的,單單從進軍中國市場的角度考慮,我們自己做都比跟它聯合更好。」
梁振武喉頭涌動了一下,做著最後的努力。「不都是華人的媒體嘛,也許這個FOX國際頻道有辦法進入中國大陸的市場呢。」
這個問題早在前世,崔正源就做過適當的思考的。
崔正源簡直有些恨鐵不成鋼。「拜託,不能和FOX國際頻道合作,難道中國大陸就沒有媒體了嗎?他們是大陸土生土長的傳媒,在那裡關係網深厚,運作起來不是比其他的媒體更加方便、快捷?」
人家本身就能吃飽喝足,你非要插進去蹭吃蹭喝,那肯定是不太願意的了。雖然你可以把人家原本的大魚大肉變成山珍海味,但本身的需求興緻就不高,自然也就不會那麼的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