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天下》第九卷 回首緣來萬事空

第1906章 意外的情報

第九卷 回首緣來萬事空

第1906章 意外的情報

可是當起義進行了一段時間,附庸的人發現一切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美好。
今天的見面,讓他對崔正源印象大好,心思上便有所偏向。「對了,崔代表,有件事我覺得應該告訴你才是。」
一個個犀利的問題砸來,讓尹尚武的大腦徹底當機,久久無法回神。
跟著起義不但沒有吃飽飯,還會有掉腦袋的危險,一時的熱血冷卻之後,就會對這種起義徹底的失望。
別人不清楚,崔正源對自己的這一套理論還是很有信心的。
正因為如此,他沒有其他的政客那樣利益纏身。明知道民主有其弊端,也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寧死也不肯批判民主的不對。
這種做法不能算錯,但絕對不能持久。否則的話,他們現在取得的聲勢,將來一定會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反噬。
只要誰對民主產生了質疑,那麼立刻就會被他們慣以獨裁的稱號,進而大加批判。
尹尚武不是沒有進行過思考,因為自從2007年開始,打著民主旗號的在野黨和民主人士們,已經闊別執政地位許久了。
這也就是尹尚武,倘若換成了其他人,崔正源根本就不會說這些話。
但是今天,真人當面,崔正源突然提出了一個他從來沒有意識到的角度的觀點,終於讓他改變了看法。
對於民眾來說,民主、自由這樣看起來十分高尚的口號,一時間看起來似乎很有吸引力,也會讓他們趨之若鶩。
可尹尚武不一樣,當年他們堅持民主的口號,不是為了謀求什麼政治利益。而是當時的軍政府採取的高壓政策,實實在在地侵害了民眾的切身利益。
該說的都說完了,尹尚武準備動身回去了。但就在臨走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絕對還是應該告訴崔正源。
就像中國古代那些農民起義一樣,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闖王來了不納糧」等等口號一樣,看起來多麼的有吸引力啊。
畢竟這個年輕人進入政界之後,連續幾次推行的政策都卓有成效,幫助很多地方的經濟實現了提升。
尹尚武很早就注意到了崔正源,也知道這個年輕人身披無數的讚譽。也有很多人將他形容為韓國未來的希望,是韓國政界最大的發現等等。
他是隨口說著,卻沒有注意到崔正源的臉色已經變成了寒冬。
現在美國持續低迷的經濟,也是他關注的重點。
就算是他們執政的時期,對國家、對社會、對民生、對民眾,表現的也乏善可陳。
有了這樣的對比,相信遲早有一天,尹尚武所代表的市民團體,會成為他這邊的堅實盟友。
像他這樣的民間政治團體的負責人,比起蒼白的政治口號,如何能夠幫助普通的民眾,顯然更有意義一些。
這種失望的現實,必然會促使他這種學者進行思考和研究,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接下來的見面會,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或者說被賦予了更大的意義。
一切學習美國,凡是美國的東西就是好的。這就是現在韓國的民主黨派和民主鬥士們的做事風格,幾乎就是照搬。
曾經的時候,只要用民主的名義,就可以得到無數民眾的擁護。任何事情只要冠之以民主的名義,就會起到很大的效果。
因為對美國的崇拜,所以尹尚武這樣的人自然就少不了對美國的關注。
畢竟在如今這個民主泛濫的年代,已經在很多地方證明了其弊端。相反,依據他的理論行事的中國一枝獨秀,國力蒸蒸日上,民眾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變好。
尹尚武擺著手,笑眯眯地道:「客套的話就不要說了,總之我們就應該互相多多交流,這樣才有助於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嘛。」
崔正源也沒有保留,而是全部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長期混跡於民間,和民眾打成一片,尹尚武更加的了解民眾需要什麼。這也影響了他的政治觀念,容易被崔正源的理論說服。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民眾們發現所謂的民主並沒有帶來富強。他們的口袋依舊空空如也,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當年的獨裁時期,可想而知後果會如何。
「您老說的是,這也是我一直希望的。」崔正源附和道。
有人從這方面動手,那不是砸他們的飯碗嘛。
如果是一般的政客,肯定對崔正源的說法不為所動,甚至會厚著臉皮進行激烈的反駁。
見他臉色嚴肅,崔正源趕忙認真了起來。「您老請說。」
作為一個一直在民間活動的政治人物,尹尚武跟其他的政客不同。他的所作所為,基本上都是出於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民眾的愛護。
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基本的生活和生存事件,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出發點不同,對待民主的看法也就不同。
更不要說他身為學者,本就有著鑽研的品質。面對這種跟他的觀念截然想法的理論,他想著不是如何反駁,而是去研究。
誰說他們一直堅持的民主就是對的?民主為什麼就一定是這種樣子的?如果這樣的民主是對的,那麼美國現在開始衰敗了呢?
因為對現有的政治現狀失望,和對於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的擔憂,所以尹尚武才想著,是否可以跟崔正源多做交流,來獲取一些有益的補充。
空洞的口號只能有一時的效果,絕對不能持久。
在他看來,崔正源實在是太年輕了。加上好的令人羡慕的家世,一看就是沒有經歷過風雨,全靠家族支持而成長起來的溫室花朵。
這也是那些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最終被鎮壓,遭到失敗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來,韓國一直模仿著美國來建設國家。包括政治制度、法制等一系列的措施,都跟美國一脈相承。
不然的話,他豈能提出這麼另類的觀點,讓他這個對現代政治頗有研究的人都受到了衝擊。
哪怕當年的光州事件中,美國充當了不少的角色,都沒有影響到他們一切向美國看齊。
尹尚武皺著眉頭回憶道:「是這樣的,前一段時間,你們崔氏的宗主長子曾經來拜會過我,希望能夠使用我們團體下面的貨運碼頭。當時我以為他是準備用來運輸貨物的,便借給了他。不過後來據碼頭的人講,有一個人被他接上了岸。鬼鬼祟祟的,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很多政治人物都認為民眾比較愚昧,容易被煽動和糊弄,所以一直採取的都是灌輸民主的方式,企圖將民眾綁上他們的戰車,成為他們實現政治目的的工具。
結果今天在這裏,崔正源的一席話,卻給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
韓國近些年來的民主訴求,大部分也都是參照的美國,完全學習美國的做法。
臨到分手的時候,尹尚武已經紅光滿面。「崔代表,日後我去首爾向你請教的時候,可不能將我拒之門外啊。今天和你一番談論,受益匪淺。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所言不虛啊。」
崔正源高興還來不及呢。「尹校長這話就見外了,您是前輩先賢,是我等後輩們學習的楷模。應該是我經常過來請益才對,只要您別嫌我年少懵懂就好。」
對於這些說法,以往他是嗤之以鼻,並不相信的。
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在嚴酷的政治活動中生存下去的,最多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而這就給了崔正源宣揚自己的理論的機會,也讓他看到了聯合市民團體的機會。
但當他們參与到其中,經歷過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所謂的民主和自由並不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希望和改善的話,立馬就會被他們棄之如履。
而失去了這些市民團體的支持,那些民主黨派和民主鬥士們,還有生存的土壤嗎?
也是因此,那些起義一開始的時候,就吸引了無數的人景從,看起來真像那麼回事。
民主也是同樣的道理,自從民主的理論出現至今,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
尹尚武對其中的內容,有的認同,有的反對。結果兩人一路走下來,吵的熱熱鬧鬧,卻又談的興高采烈。
因為在這些人的眼中,他們宣揚的民主和自由等口號,會給他們換回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從山腰上走下來的時候,尹尚武就一直在不停的發問,涉及到了崔正源所說的理論的方方面面。
原本尹尚武認為,美國的經濟不好是受到了全球性的經濟低迷的影響的原因。
他已經明白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有真材實料的,甚至遠比大多數的政客要厲害的多。
但即使如此,尹尚武也從來沒有想過,民主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但是現在崔正源的話,卻從另外一個思路給了他極大的衝擊。
讓他想不到的是,還沒有得到這方面的啟示呢,崔正源卻給他畢生堅持的信念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要知道在野黨和無黨派人士一直將「民主」視為圭臬,是他們進行政治活動的不二利器。
只有將崔正源的理論研究透了,明白了其本質之後,他才會形成自己的看法,決定是贊同還是反對。
說到這裏,他又描述了一下那個人的樣子。「據說那個人身量很高,全省充滿了爆發性的肌肉。臉色古銅,濃眉闊口,看起來像一隻老虎。對了,他走路的時候,有一個很奇怪的特徵。就是他的左腿抬起的時候,總是忍不住一跳一跳的,好像要把鞋子甩出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