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劍》第六卷 存亡續絕

第574章 天災人禍

第六卷 存亡續絕

第574章 天災人禍

人怨有了,天怒隨之降臨。
孫傳庭不惜血本發明火車,原來的計劃是步步為營,利用強大的火炮慢慢把闖王李自成的大軍壓迫到一個狹窄的地區,然後萬炮齊發一戰而勝。
官軍攻破了民軍前三重戰陣,與第四重戰陣的精銳騎兵相持不下。
陳永福部下的軍卒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到陝西官軍主力「向北撤退」,還以為他們是被陣前的巨大石碑嚇破膽逃跑了。
流民義軍本來就是沒法活下去的百姓,劊子手孫傳庭竟然想通過血腥大屠殺來達到震懾人心的目的,這不是犯了眾怒,而是犯了天怒。
但是孫傳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那就是火車完全是一種笨重的防禦性武器,機動性能極差,在野戰中基本上不能發揮作用。
李養純投降後向孫傳庭報告說:民軍的老營在唐縣,精銳部隊在襄城,地方上任職的文武官員屯聚在寶豐。
火車,是孫傳庭還發明的一種戰車,上面裝載一門三寸火炮,車廂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糧食。
要想吃掉孫傳庭,就要首先吃掉他的「火車營」,這也是沒有選擇的作戰目標。
這個人就是苗三冠、彭無影應付起來極為謹慎的一個人:老回回馬守應。
民軍乘機發起進攻,官軍全線崩潰。等到孫傳庭緩過神來調頭迎戰民軍,一切都太晚了。
戰場上殺人,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孫傳庭竟然把闖王大軍留在唐縣的家屬,老幼婦孺一共六萬多人全部殺害。
主力部隊逃跑了,自己卻被留下來忍飢挨餓充當替死鬼,陳永福部下的軍卒都憤憤不平,也都跟在陝西官軍後面「撤退」。
凡是妻兒被殺的民軍將士,現在都是怒火中燒,殺死眼前的屠城兇手成為唯一的信念。
火車營的潰敗引發連鎖反應,騎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戰場形勢瞬間發生巨變,由雙方互相廝殺變為一方追殺另一方。
孫傳庭費盡心機拼湊起來的十五萬大軍,眨眼之間由勝轉敗,全軍覆沒。
此後,孫傳庭的兩萬騎兵承擔了先鋒任務,六萬步軍隨後跟進,戰局開始出現偏差。
在此期間,李自成和孫傳庭雙方都是錯誤不斷,導致戰局左右搖擺,已經沒有人能夠控制走向。
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名騎兵從小路抄到官軍後方,切斷了官軍火車營和前鋒之間的聯繫。
從王二、王嘉胤首舉義旗開始,到如今已經二十年。
這兩萬門火炮就是崇禎皇帝最後的全部家當,也是朝廷能夠湊起來的全部重武器,由總兵白廣恩統領。
僅僅四個月時間,李自成就徹底控制了闖字大旗三十六營,然後連續攻破洛陽、開封、襄陽、南陽、承天府。不到半年就橫掃整個中原地區,格殺大明五位藩王,闖王李自成一時間名震宇內,再也不可遏制。
孫傳庭根據李養純提供的情報採取了有針對性行動,首先攻破寶豐,陣斬州牧陳可新等,然後揮師唐縣,將安置在那裡的民軍家屬斬殺貽盡。
火車,打仗時可以用來衝擊騎兵,宿營時可以作為柵欄保證野戰部隊安全,行軍時還可以作為後勤運輸工具,對於長途行軍打仗,有一定的好處。
崇禎十六年八月三日,在崇禎皇帝的一再催促下,孫傳庭在長安城關帝廟誓師,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十萬之眾,東出潼關進攻函谷關,同時檄調各路人馬夾攻李自成。
聽說孫傳庭東出潼關,李自成接受了牛金星、宋獻策、李岩、顧君恩等人的建議,確定了「改流為守,據地養民;先定關中,次收秦關;逐鹿中原,奪取天下;建國立業,平定三邊」的戰略方針。
李自成接到報告,隨即看見人頭山,然後就說了一番話:「兄弟們別擔心,我殺藩王,焚燒皇陵,罪在不赦。大家看見了嗎?不妨再決一死戰。如果勝了,就可以為死去的妻兒老小報仇。如果不能取勝,你們砍下我的人頭投降也不晚。」
李自成的部隊不戰而退,讓孫傳庭頓時亂了陣腳。
這樣一來,作為「代表正義」的朝廷大軍,當然不能對各城鎮視而不見,必須要進行「收復佔領」。結果只能被迫「勢如破竹」,八月上旬佔領洛陽,九月八日「攻戰汝州」。
這樣一來,李自成發起的決死反擊戰,第一重是彙集起來的三十多萬饑民,第二重是八萬步兵,第三重是五萬輕騎兵,第四重是精銳騎兵六萬人,第五重是家屬十二萬餘人。
加上李岩、宋獻策等人派人四處宣揚孫傳庭在唐縣大屠殺的「豐功偉績」,結果參加戰鬥的就不僅僅是闖王大軍,沖在第一線的三十多萬人,全部都是剛剛彙集起來的流民。
到崇禎十六年底,闖王李自成已經全部佔領西北各重鎮,把明朝二百多年來的傳統軍事基地,變成了自己的大後方。
老回回馬守應的革左五營,因為有狂熱的宗教力量支撐,成為一百零八個流民義軍大營裏面最頑強的部隊。他們從來不和朝廷談判,也沒有投降就撫的經歷。
沒想到函谷關守軍一觸即潰,高一功、郝搖旗、宋獻策隨後放棄洛陽重鎮逃之夭夭,潼關到郟縣的廣大區域已經空無一人。
陳永福同樣是一介書生,而且聽到闖王兩個字就心驚肉跳。看見自己的軍卒「主動撤退」,他乾脆順水推舟撤退下去,一時間陣腳大亂。
這一戰,官軍直接戰死四萬餘人,臨陣投降七萬餘人,剩下的人四散而逃,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
官軍有雨淋沒飯吃,情緒開始浮燥起來,孫傳庭無奈之下,只好命令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他自己統率嫡系陝西官軍分路回師打通糧道。
九月十四日,官軍和民軍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民軍戰敗逃跑,官軍緊追不捨,果毅將軍謝君友被俘殺,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擒。
首先是李自成等人低估了孫傳庭的戰鬥決心,結果因為保密起見,沒有讓下面的參戰將領領會作戰意圖,導致左軍督尉四天王李養純投降。
孫傳庭是崇禎皇帝手中最後的一支機動部隊,是崇禎皇帝唯一的指望,也是闖字大旗三十六營的生死大敵。
面對危局,一大半民軍將士產生了投降的念頭。可是緊接著聽到了唐縣發生的大屠殺慘案,李自成手下的將士無不義憤填膺,瀕臨崩潰的士氣一下子被徹底激發出來。
李自成闖字大旗三十六營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趁勝擴大戰果,一鼓作氣奪取關中。宛若風捲殘雲一般,就像順手牽羊一樣簡單。
但是狂妄無知的孫傳庭,緊接著就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直接導致他最後萬劫不復。
闖王高迎祥被官軍俘殺,闖字大旗三十六營即將崩潰的危急關頭,老回回馬守應主動和闖將李自成合營,並且擁戴李自成繼任闖王大旗。
李自成得知陝西官軍出關的消息,親統大軍離開湖廣地區,北上河南迎敵。
天怒人怨,說的就是這個時候的孫傳庭。
十月,民軍攻陷潼關,孫傳庭死於亂軍之中。民軍長驅直入,一路克捷,很快就包圍了長安城。
八大王張獻忠連續兩次失敗,最後只剩下三百多人的時候,老回回馬守應主動和張獻忠合營,讓張獻忠能夠很快重振旗鼓,還差點兒攻破了中都鳳陽城,如果不是熊儲從中作梗的話。
這樣的人固守一城自然能夠堅持一段段時間,但是要在廣袤的大地上捕捉戰機,然後隨機應變,那就是趕鴨子上架。
戰線突然拉長,孫傳庭的火車營因為移動不便,只能從前軍變成后軍輜重部隊,兩萬門火炮變成了廢物。
為期兩個月的一場大戰,崇禎皇帝僅有的「一副家當」損失殆盡,成了待宰的羔羊。
在此期間,有一個人發揮了巨大作用,讓流民義軍始終死而不僵,能夠很快東山再起,而且最終成為燎原之勢。
民軍老弱婦孺傾巢而出,一路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殺四百余里,收復了所有失去的地盤。
十一日,長安城守將王根子打開城門投降,秦王朱存樞被活捉,陝西巡撫馮師孔等人自殺身亡。
已經兩年沒有下雨的中原大地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而且整整下了七天,平地水深達三尺。
流民義軍六起六落,其中有三次基本上被平息,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等主要首領先後被殺,近百萬大軍灰飛煙滅,造反的骨幹力量已經不足三千人。
孫傳庭自以為聰明絕頂,一個人閉門造車想當然,沒想到宋獻策一口氣就兵退六百里。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要說孫傳庭為了一舉打垮李自成的闖字大旗三十六營,那真是下了血本。這種火車共打造了二萬輛,也就是兩萬門火炮組成一個火車營。
佔領陝西后,李自成兵分三路追剿官軍殘餘勢力,肅清陝北並收取西北固原、寧夏、甘肅三邊軍事重鎮。
官軍將領白廣恩、高汝利、左光先、陳永福等人先後投降,孫傳庭耗盡崇禎皇帝最後財富組建的「火車營」,全部變成了闖王李自成的戰利品,精銳部隊也從剛開始的二十多萬人變成了五十萬大軍。
敵我雙方鏖戰中,白廣恩部火車營因為笨重,在圍攻中首先招架不住而潰敗。
李自成犯了一個錯誤,本來對朝廷官軍很有利。
為了麻痹官軍,李自成的軍師牛金星找人刻了一座高達三丈的巨大石碑,用鮮血寫下戰書立在兩軍陣前,約定日期同官軍決戰,以此牽拌官軍。
要想實現這個偉大的戰略目標,吃掉孫傳庭的十五萬大軍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孫傳庭不過一介書生,既沒有什麼戰略眼光,更沒有什麼戰術眼光,一切都是想當然。
說來也是,只要是個男人,在陣前看見自己老婆孩子的人頭,而且是堆積如山的人頭,被嚇死的絕對不多,被激怒的絕對不少。
先鋒大將是高一功和郝搖旗,軍師是宋獻策,統帥馬步軍一萬二千人佔領了函谷關,擺出一副誓死保衛洛陽的架勢。
報仇雪恨,奮勇爭先;前仆後繼,悍不畏死。說的就是這個時候的闖王大軍。
這就不是軍人,而是屠夫劊子手。這樣的人如果能夠最終獲勝,老天爺都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