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血》第六卷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475章 內衙

第六卷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475章 內衙

不過這裏面必然是少不了一些酸溜溜的味道的,出於聖上私邸,隨駕區區數載,便已身居高位,手握兵權,名滿長安,率軍東征,博取功勛之外,在軍中更是名聲鵲起,幾為大秦年輕將領之冠。
這時陳常壽見這位禮部員外郎大人臉色陰沉,尷尬到了極處的樣子,也算是稍微出了一口悶氣,不過他也知道,雖說佔住了道理,讓禮部吃了一個悶虧,但卻不易開罪太過,於是話鋒一轉道:「這幾人都是禮部之人,資歷雖都淺薄了些,但各個都是棟樑之才,缺的也只是缺了些磨礪罷了,我家大人那裡是沒有任何私意的,不過這畢竟是禮部職權之內,能不能隨行出京,還要禮部諸位大人點頭才是,我家大人可不好干涉太過……」
當時他也沒想太多,即便他這人有自己的聰明之處,但去巴結一位風光正盛的朝廷新貴對於他來說還是太過艱難了些,也沒有太好的機會。
當年那些教官的教導,他每一條每一件到還記得清清楚楚,但反應已經遲鈍,甚至可以說是行為混亂,就拿此事說吧,夜晚遇敵,敵情不明之下,當充分利用環境和對自己有利的所有因素,伺機而動,而一旦動作,就要致敵手于死地。
還好的是,趙石雖然有病在身,但感覺依舊敏銳如常,察覺他臉上有異,徑直望向他身後兩人。
他這人沒有什麼大毛病,就是一個喜歡湊熱鬧,這次雖然不想絞進這灘渾水中去,但以探病和送來隨行人員名單的由頭,上門來瞧瞧熱鬧總歸不會惹麻煩吧?
這樣一個人,即便旁人心有腹誹,但卻不得不暗自感嘆此人際遇之奇,羽翼豐滿之快都是世間少有的。
本來他們這一支內衙人馬有刺探軍情,緝拿要犯等責,職權不可謂不重,也最得先帝信重,但太子謀逆事敗,新皇看似寬容大度,但他們這些倖存之人最終還是倒了霉的,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並不出人意料,畢竟在內衙任職,最重要的除了才幹之外,那就是忠心兩個字了,謀亂犯上的罪過都犯下了,還有什麼忠心可言?於是一干人等雖沒有被挨個處斬,但也不會再有人信任他們。
卧房之內,趙石半躺在床上,一張本就嚴厲居多的臉綳的緊緊的,臉頰之上帶著一絲不太正常的潮紅,目光逡巡之下,簡直沒有人敢和他對視哪怕片刻。
這幾個名字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不但找來幾個入京以來結交的在禮部任職的好友旁敲側擊的詢問,還將這幾人的家世琢磨了個一清二楚,覺得再無遺漏才拿給了趙石,最後還是讓那位大人挑出了些毛病,接下來又親自加上了幾個名字這才作罷,讓他臉上頗覺無光。
「這兩位又是誰?」他說話依舊毫不客氣,讓趙飛燕身後兩人都是臉色微變。
再加上鷹揚將軍趙石即將出使川中傳旨的消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往來探病之人的身份也就更雜更亂,用門庭若市一詞來形容再是貼切不過,不知道的乍一看這架勢,總免不了要以為這家是什麼皇親國戚或者世代簪纓之家的。
既然對方的話有道理在裏面,這口氣他也就忍了下來,再加上他這人看似涼薄,但骨子裡對於恩怨看得卻是極重,和尚死在川中,要想在人海中找到兇手,他在長安可沒這個能力,這次出使川中卻是個不錯的機會,到時暗地讓張承等人派人查找那個什麼拜火魔教當不是什麼問題,只是這些日子太忙,還沒顧得上跟道士說此事罷了,沒成想卻是讓道士折騰了一番。
再看看這幾個名字,嘴裏卻是有些發苦了,李師雄到還罷了,在禮部任職多年,才能雖談不上,但卻是很謹慎的一個人,照這位幕僚的話到也還說的過去,其他幾人嘛,卻是和棟樑之才半點邊不沾的,趙光,禮部司庫,若不是有個外戚的身份在,連個賬目都稀里糊塗的人能作司庫?
若不是當時他氣虛體弱,再加上周圍沒有扈從的衙兵,怒發如狂之下,他當即就能命人將這兩個不知所謂的傢伙斬殺在當場。
這時龐淵哪裡還坐得住?眼前這位年輕的幕僚言辭犀利,給了他很大的壓力,言行已有些失據,是片刻也不想在這裏多留的了,「呵呵,這個……本官還有公務在身,陳先生的拳拳之意心領了,這就告辭,改日有閑,再行相聚也不遲的……」
「皇廄副駕,都騎尉沈劍見過大人,我等奉樞密院令,隨扈大人往川中行事,暫領欽差行營護官,不過大人雖是上官,但對我等並無直轄之權……」一邊說著,一邊從袖子中掏出一封文書……
而對於現在端端正正坐于趙府正廳客座上的禮部員外郎龐淵龐簡之來說,心裏的滋味兒也是百味雜陳,不可以言語述之的。
他這裏前面忙的打轉,趙府後院趙石卧房之內也不清閑。
幾個丫鬟下人在外面來往不絕,一股中藥的乾澀味道瀰漫出老遠,雖然人來人往,但聲音卻是不大,下人們都是輕手輕腳,大伙兒都知道,卧房之內的大人病情雖不重,但心情卻是不好到了極點,這位大人雖說從來對內府之事不聞不問,下人們也都寬鬆慣了,但此時此刻,卻沒人想在這個時候出什麼岔子,那不是上趕著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嘛,於是在內院半個主人惜紅的指使之下,卻是顯得很是井井有條,連個大口喘氣的人都沒有,不過各人臉上都繃著,寧靜之中卻是帶出几絲肅穆和緊張來。
接下來,陳常壽卻也未能閑著,和陸續而來的諸部之人打交道,時不時的還要見上幾個來求情面的各色人等,忙的卻是不可開交……
如此這般,他越是思慮的清楚,心裏越是發涼,而最終覺著能在如此死局中救得了自己的也就是眼前這位了,所謂病急亂投醫,他也顧不得這位大人是不是真有這個能力,對內衙之事有多少了解,願不願意插手內衙之事了,這根救命稻草他是一定要抓在手裡的,不然豈不是連那一線之生機也沒了?
這也是在日月爭輝樓第二次見到趙石時,一直飽受排擠打擊,過的提心弔膽的趙飛燕擺出一副謙恭到極點的姿態的重要原因了。
不過這番話說給趙石聽卻是不成的,就算此時趙石沒在氣頭上,也琢磨不出話里話外他輸誠之意的,加上趙石前世的經歷,他對這個什麼內衙並無半點好感,一句話又怎麼能糊弄過去?
還有這個姓崔的,進禮部才幾天的功夫?據說是名門之後,但崔氏一族在百多年前也許風光無限,但此時嘛,朝廷重臣可真沒有一個是姓崔的,一無根基,二來才能不顯,說什麼棟樑之才?真是見了鬼了。
他和眼前這位朝中新貴也算是有幾面之緣的,他本來膽小到如此地步,但第一次和趙石見面時給他的印象太深,如今每每想起那晚乾元殿上血淋淋的場面,就不由頭皮發麻,再一見到這位在乾元殿上大開殺戒,幾乎將王靈鼻所率內衙高手屠戮一空的閻王,想直起腰桿說話可不那麼容易。
再看其他幾個,都是仗著父祖餘蔭而居於閑職的紈絝子,一個年齡上三十的都沒有,資歷淺薄不假,但要說這幾個人有何才能,逛青樓吃花酒的本事到是有的,其他嘛,嘿嘿……
其實,追根究底,讓他最鬱悶的就是現在諸事纏身,都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真是不假,前世二十多年磨礪,在硝煙戰火中練就的近乎于本能的一些東西開始出現了遲鈍或者說是遺忘。
雖然此時龐淵對於這位指揮使大人讓他這個禮部員外郎來回跑了數趟心存不滿,也不敢將半點情緒表現在臉上的,再加上自從曾聞遠,曾度父子之事,如今禮部在當今聖上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為諸部之末,當此禮部諸人行事唯恐不謹慎,不小心之際,他就更不想觸這位朝廷新貴的霉頭了。
就拿他來說吧,境遇還算好的,留在宮中,雖說只是個看宮門的差事,但總好過許多人被流放監禁,或者乾脆就悄無聲息的失了蹤影。
龐淵這時心中卻只有苦笑,眼前這個年輕人說話到真是滴水不漏,話中帶刺是不假,但也談不上有多咄咄逼人,官場套話一句接著一句,信手拈來,若不是親見此人年紀輕輕,還以為是個積年老吏呢。
不過話說回來,雖是形勢如此,但給對方找些麻煩還是輕而易舉的,就像此次出使川中,欽差出行,本有規制,只要他隨口說上幾句,這位趙大人也就能省下很多精力,但六部之人卻都默契的應付了事,存的心思自然是昭然若揭,龐淵身在其中,哪裡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算是那些知道內情的,看到這等景象,也免不得要感嘆上一番,這羽林都指揮使趙石運氣太好,旁的先且不說,就說大秦百年來第一次開疆拓土,這傳旨犒賞前方三軍將士之功的榮耀沒落在一位皇子或者其他王爺身上,反而是落在了這位外臣新貴的頭上,真是讓人既羡且妒啊。
他這心裏也不怎麼好受,身為趙石幕僚,卻需旁人提醒才知其中關節,事情雖然不大,但在自恃甚高的他來說,不但是沒做好本分之事,也是對他今後行事的一個警醒。
陳常壽微微一笑,對他的前言不搭后語不置可否,只是拱了拱手,「哈哈,龐大人的盛意我代大人領了,時已正午,惜身已命人準備酒宴,早就聽聞龐大人學富五車,是禮部數一數二的才子,惜身早想聆聽教誨,奈何緣淺,至今才得一會,若大人不棄,咱們把酒言歡之際,也好讓惜身等後進請教一番若何?」
趙石胸中的怒火是一竄一竄的,只是到了現在也沒個地方發泄出來,這到也不能怪他不夠鎮靜沉穩,任誰在死裡逃生之後,卻發覺讓自己陷入險境的原來不過是一場誤會,估計心情都會和他一般無二。
那晚從開始察覺危險,到和敵人交手,卻每一處令他滿意的地方,他有多少機會安全隱藏起來,這還是在自己的地盤,只要高聲召喚一下,哪裡還會有危險存在?竟然滿腦子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愚蠢念頭,難道是當正規軍當的傻了?還是練那般若禪功練的腦子木了?捫心自問之下,心中之鬱悶也是可想而知了。
陳常壽看他好像針扎了屁股般坐卧不安的樣子,心中不由暗笑,他也無真箇留人的意思,於是兩人帶著虛假的笑容又連番客套了幾句,龐淵這才告辭離去。
「不用了,我自己來……」兩人中那個虯髯大漢猛的直起腰桿,本就顯得比趙飛燕魁梧三分的身形看上去又高大了幾分,精光四射的眸光在趙飛燕臉上一掃而過,閃過幾許鄙夷傲慢之色,隨意抱了抱拳大聲道。
臉上硬擠出些笑容道:「陳先生,這是趙大人的意思?」
他這裏連挖苦帶扣帽子,說的龐淵難堪不已,被一個白身幕僚如此擠兌,心中已是惱怒的很了,但其中的關節卻又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此時被人家抓住了首尾,偏偏就真是一句反駁不得。
再然後這位大人藉此青雲直上,不但得了新帝的寵信,地位也日漸穩固,反之,他這等「餘孽」可就慘了,雖說最後「幡然醒悟」,還能戴罪立功,新帝為穩定朝政人心,也「既往不咎」,而且還升了他的官職,但說起來,這兩年他過的可是棲棲遑遑,並不如意。
不想過數月,竟然機會就來了,這位大人要去川中傳旨,內衙命其率人隨往,他也仔細琢磨過,這件看上去應該是美差的差事為什麼會落在他的頭上,雖然鈞令說的並不清楚,只說到了川中便宜行事,主要是居中聯絡川中密諜,打探川中消息。
不過緊趕著上門,想瞅瞅是兵部的先上門來糾纏,還是吏部的人出頭,或者還是那些私下已經定了,但臨時卻被踢出隨行隊伍的世家子被人慫恿著上門來吵鬧,鷹揚將軍趙石這個時候病了,估計也是累的,不然聽說這人驍勇無比,是數一數二的悍將,身子自然強健的很,怎麼會無緣無故就病了呢?
他這裏說的隱晦的很,他這裏自然是惟命是從的,至於其他人嘛,就不敢保證了,說起來,身為內衙所屬,這般說話姿態放的已是極低,該說的不該說的,分寸也把握的也很是恰當,要不然怎麼會說他是個聰明人呢。
禮部是文人士子扎堆的地方,書生意氣,糞土王侯,和翰林院,御史台等處的朝廷官吏一樣,他們對於像趙石一般的赳赳武夫是一百個瞧不上的,再加上,羽林左衛都指揮使趙石于兩年前那個夜晚,悍然與羽林右衛開戰,接著擒下廢太子李玄持,羽林右衛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雙雙被刺于府中,雖說護駕有功,更有擁立之功在身,極得當今聖上寵信,但在他們這些文臣看來,一個幸進之臣的評語總是逃不掉的。
「哈哈,我來為大人引見,這兩位……」趙飛燕暗自鬆了一口氣,眼珠一轉,笑容越髮帶出了幾分諂媚來,更是側著身子,將自己身後兩人整個露出來。
而現在推他出來去川中,以他的聰明自然也就明白了些許其中關節,這一趟不是什麼好差事,反而很可能是要當什麼人的替罪之羊的,尤其是他身後跟著這兩位,雖然名為下屬,對他卻是一點敷衍的意思也沒有,他還有什麼不清楚的,身後這兩位才是內衙真正主事之人,身負密令那是肯定的了,這趟去了,查出什麼或者沒查出什麼,他趙飛燕的腦袋估計都要保不住了……
「你們也要去蜀中,去便是了,為什麼非要跟著我走?」趙石面沉似水,話也冷的好像刀子一般,他心情本就不好,眼前幾個人算是撞在了槍口上。
已經升任內衙左監,官至羽林軍左騎尉,領宮門衛的趙飛燕一直躬著身子站在那裡,本來就被趙石冰冷冷的目光瞧的心裏發毛,背後一陣陣冒虛汗,這時直接感受到趙石的怒火,更是噤若寒蟬。
不過話雖如此說,他也不打算再追究什麼,但這心裏的不滿總是難消,加上本來身子便已經感到難以支持,但只要多休息上一些時候,泡一泡溫泉,總歸不會病倒就是了,但經過那晚驚心動魄的打鬥,虛汗出了一身,一下子病情便重了數倍不止,晚上就發起了高燒,如今只能在床上處理一些事情,心情會好了才怪。
他本是川中劇盜出身,後為內衙所用,地位也不甚高,兩年之前,太子李玄持勾結先帝身邊親信太監以及內衙副指揮使王靈鼻謀逆,他不幸也參与其中,那一晚,自王靈鼻之下,內衙高手在乾元殿上被這位大人當場就殺了二十八個,殺的眾人是魂飛魄散,心膽皆寒,唯一幸運的是他趙飛燕腦袋靈光,當場擒住了太子以為輸誠,算是立了一功,險而又險的將自己摘了出來。
聽他這麼一問,陳常壽眼神在他臉上輕輕一瞟,心中卻是鄙夷,這人之前笑裡藏刀,如今卻好像換了個人似的,還問出這等話來,真將旁人當了傻子不成?
心中腹誹不止,但人家給出了台階,他卻也不得不下,畢竟是宦海沉浮多年之人,心裏雖然鬱悶的緊了,但臉色卻緩了下來,笑容也變得自然了不少,「趙大人深得聖寵自非無因,本官失言了,還望陳先生轉告趙大人,與公與私,本官皆無怠慢之心,這幾人即得趙大人賞識,定有不凡之處的,本官回去之後……呃……稍後再來拜會趙大人,還望趙大人身子早日康復……本官……」
那晚「遇刺」,到了最後才明白,兩個「刺客」卻是那被他留在府中的清虛道人和他那個撿來的徒弟。
「奉的是誰的命令?我這裏怎麼不知道……」冷冷的看了眼前三個人一眼,趙石緊跟著便問。
本來說實在的,他這人沒多大的野心,像他這樣的江湖亡命,半路出家有了官身的,大多不會有什麼妄想和奢望,榮華富貴,後半生逍遙自在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了,其實求的不過是死後別曝屍荒野,墳塋之上有座刻著他們自己真名實姓的墓碑,逢年過節,有那麼三五親朋上炷香就成,至於其它,他們這些連忠心於朝廷與忠心於王靈鼻之間的區別都不太能弄得明白的江湖草莽就更加顧及不上了。
不過話雖如此,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於人?一旦涉及各人身家性命,他們這些一直是乾著掉腦袋的買賣的所謂亡命卻是都只有一個心思,天大地大,老子的性命最大。
「大人,下官……下官等是奉上命而來……您就別難為下官了,再說,既然入了大人麾下,大人但有所命,下官必定惟命是從,再不會給大人添什麼麻煩的。」
羽林左衛都指揮使,鷹揚將軍趙石病了,據說病的雖然不算很重,但卻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但他久在內衙,一些消息他還是隱約能知道的,自大秦兵馬入川以來,內衙在川中的密諜損失慘重,再加上兵荒馬亂,聯絡不上的,就連內衙自己人都說不清到底內衙在川中受到了怎樣的重創,反正如今秦軍刺探軍情多數已是和內衙無關,據說這情形讓宮裡剛掌握內衙權柄兩年的曹公公很是受了些責難。
「大人……這個……是宮裡的意思……」不得已趙飛燕唯有含糊的回答道,希望這位大人能聽出味道來,不要再跟他這個夾在中間的小人物計較什麼了,中間眼神更是連連向身後兩人瞟了過去,希望趙石明白,此間主事之人並不是他趙飛燕。
事後,沒有半點歉意的清虛說出一番歪理出來,行軍打仗,若是主帥被刺于軍中,大軍雖眾,崩潰也是早晚間事,而刺客皆通江湖技擊之法,存敢死之心,身邊只有幾個衙兵怎麼行?他不過是想給趙石提個醒,身邊若無高手死士坐鎮是萬萬不成的。
初時進府的時候,看見府外車水馬龍的景象,心裏還存著些幸災樂禍的念頭,但此時嘛,眼瞅著大模大樣坐在主座,一臉雲淡風輕的這位年紀輕輕的趙府幕僚,儘管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已滿是苦澀的味道了,再看看手裡那張薄紙上的幾個名字,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動了幾下,禮部這回可是給人做了嫁衣,這幾人的名字,其中就有三位是原來定好,之後又刪除了的,給的理由也是……這下可麻煩了,這幾人雖說都是小吏,但身世卻各個不凡,這下可好,不但好處送給了別人,還不定得落下什麼埋怨呢,尤其是他這個員外郎,以後的日子須不好過。
說了半天,趙石算是明白了,這位道爺也是想隨行出京,估計是覺著自己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加上趙石公務甚忙,不定什麼時候才能記起報仇之事來,他跳出來,不過是想讓趙石記起還有個師傅罷了。
本就已經日漸熱鬧的趙府門前如今更是喧鬧異常,衣朱帶紫,達官顯貴不在少數,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依次派人前來問詢趙石病情,皇帝那裡看似沒有動靜,但宮裡的太醫卻被派來了三個。
趙飛燕此時也只有苦笑的份兒了,這話他輕易可不敢接,他也不知自己怎麼這等倒霉,是什麼地方得罪了這位大人不成?話里怎麼覺著有這麼大的怨氣呢?真是流年不利……
趙石雖是惱怒,但這歪理也是理不是,他自從進京之後就已經遇刺了好幾回了,身邊的這些衙兵在戰陣之上那是沒的說,不過一旦遇到這些滿腦子都是和敵人血濺五步,要拼著玉石俱焚的傢伙,還真是有些擺設的意思。
心中糾結,也就不願再跟這些官場冗冗之輩計較什麼,似笑非笑的答道:「龐大人怎會有如此一問?難道是想說我家大人有私心不成?我家大人如今已經積勞成疾,勤勞王事至此,秉承的都是一片忠心罷了,不然也不會冒然插手禮部份內之事,大人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望龐大人將此話帶給禮部諸位大人,不要留下什麼芥蒂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