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唐》第三卷 新縣自有新氣象

第四十二章 加派人手去巡邏

第三卷 新縣自有新氣象

第四十二章 加派人手去巡邏

微微在那邊念書也知道些事情,一聽說哥哥當管事,高興地對父親說道:「爹,那個管事一個月有五百文的工錢,逢年過節還給東西,吃穿住行,也全管啦,干十天活,可以停一天回家看看。」
爹,下個月不用給我去交錢啦,我學的好,他們不要錢,還給我東西,爹,也不要給我做衣服,學堂給做。」
中年人稍微一撐,船像小魚一樣,轉個方向就朝著臨水第一家而去,一竿子連轉帶推,把船控制到了完美的地步,只這一竿子,便能鎮住不少在這邊搖船的人,中年人嘿嘿一笑,嘟囔道:「咱陸家人都有那麼一手呢。」
「啊?這是鹽?得有五斤。」張年人接過東西只一摸就知道是什麼了,再打開看看,更加確認了裏面的事物,他知道,這裏的鹽被州中管著,說貴不貴,說賤也不賤,好在平時吃的不多。
「哥,爹,這個是我上學堂半月考的時候得的,有五個松花蛋,三個咸鵝蛋,還有一尺綢子,還有一套過家家的新玩具,被我換成簪子了,給我娘,這十個銅錢,也是獎我的。
「好,到了那邊好好做事兒,可不能給你妹妹丟臉,人家對咱們好,全是因你妹妹。」微微的母親也知道張家為什麼如此做。
張小寶和王鵑就屬於悠閑的那一伙人,兩個人在衙門後面那家人住的地方游泳,第二進的那個挖了坑的院子就是他們兩個以後的院子了,院門會在別處重新打開,這裏只留個小門。
張小寶微微一笑,說道:「前幾天換成我,我也不會動手,沒有作用,還會提前暴露自己,再過兩天,冬小麥就可以收割了,那是最考驗運輸能力的時候。
中年人終於是鬆動了,點點頭:「好,那我兒去試試,這位雜事,若是我兒惹出了什麼麻煩,找我,我一人擔了。」
中年人並沒有因為別人一句話而同意,又問道:「不知我家微微有什麼好的?」
「真是這樣?」中年人沒想到張家直接給了這樣一個位置,回頭看看兒子,怕兒子做不來。
雜事也鬆了口氣,沒想到給別人安排個好點的地方幹活也這麼費勁,若不是微微,才不管你兒子呢。
兩種蛋加上一尺綢子,也得二十多文錢,近三十文,又拿回來十文,還有一根簪子,這個簪子至少得四十文才行,全算上,就是半個月的念書錢和吃住錢。
覓食配偶的季節里,田中的蛤蟆不管白天晚上地叫著,有的人悠閑地傾聽,有的人覺得煩躁。
「什麼夫人,老太婆一個,快把東西給臨水第一家送去。」微微娘搶過簪子,面色一紅,扔下句話,轉身又艙了。
峰兒迎著父親的目光說道:「爹,孩兒去試試,實在不行回來繼續打魚釣蝦。」
「您放心,陸峰只要不在加工水產的時候下毒,就不會惹來任何的麻煩,明日,讓陸峰去找李家莊子找那邊的管事之人,便可去做事了,我這還要帶著孩子們繼續玩,告辭。」
「恩,差不多,晃晃就睡著了。」微微望著自己的家被撐過來,把身後的背包拿到前面,打開從中往外翻東西。
「爹,爹,這裏,在這裏。」
小羅水碼頭處,一群小娃子背著包在那裡準備向山那邊去,當中的一個女娃子看著水中的船,突然對著其中的一隻喊起來,等那邊站出個中年人和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望過來的時候,這才揮揮手,轉身對著身邊的其他娃子說道:
「我家,一會兒喊過來,帶你們到我家看看,我哥做的烤蝦仁好吃。」
中年人心情也不錯,把手上的簪子送過去「夫人,看,這是閨女給你賺的。」
官價每斗十到十五文,等自己去買的時候,每斗有的是三十文,有的是四十文,五斤的鹽合二十文,但這鹽和平時吃的不一樣,這是細鹽,要比平時買的白,有錢也不好買。
※※※※
還有下個月開始,就不用再拿錢,衣服也給做,半個月沒見女兒,白了些,也胖了些,張家莊子可能這麼做么?難不成女兒偷別人的東西了?
中年人把東西挨個接過,聽著女兒的話,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半個月錢,送女兒去念書,花了整整一百文,包吃住又多拿出去五十文,僅僅半個月,女兒又給自己家拿回來這麼多東西。
兒子看父親還在那問,著急了,「爹,張家想要害咱們,還用使什麼手段么?」
「三水縣有三個工坊,其中有一個食品加工工坊,原來的管事有些應付不來,主要是處理海鮮和淡水魚蝦的技巧不行,聽微微說,陸峰在這方面比尋常漁家厲害,可以到那邊做水產加工的管事,不知可否?」
「小寶,算錯了嗎?是不是咱們把敵人想差了,並沒有那涇水河中的人來搗亂。」王鵑也有點不確定,這等了半個月了,河這裏沒有任何的事情。
收割的快慢與運輸的速度,決定了糧食價格在小幅度上面變化時誰能利用賺更多的錢,我再寫一封信,上游最後還是會連到涇水,讓李珣加派人手在那裡巡邏。」
想到這裏,中年人剛把臉沉下來,準備問一下,那邊就過來一個身穿張家內院衣服的人,手上還拿著一個小袋子。
雜事直接就送了個管事的位置出去,雖說不是工坊的總管事,權利也不小了,責任同樣大,賺得自然也多。
兩個人躺在水上,手中拿著心情煩躁的李珣寫過來的信,信中說,沒有人去點火,也沒有人大量收購木頭,問張小寶,其實就是問他想象中的高人,是不是算錯了。
「爹,孩兒想去做事,賺錢補貼家中所用。」中年人旁的兒子反應快,別的東西還不重要,張家說給找個事情做,就絕對不會是平常那麼隨處自己就能找到的,這種好事兒是妹妹給帶來的,可千萬不能錯過,拉著父親的胳膊提了一句。
「哦,對,張家人好,那不知道我兒能做什麼事情?」中年人這時也想通了,憑藉張家的勢力,只要自己的家還在這條河上,張家想害他們,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何必轉上一大圈。
山一頭,巍巍悠悠,亭台小樓供人游。水一頭,潺潺柔柔,漿擼竹篙觀岸走。心一頭,欣欣愁愁,且聽稚兒唱漁舟。
「娘,孩兒有事情做了。」峰兒一看到母親出來,高興地說道。
雜事解決的事情,對著中年人拱拱手,摸摸微微的腦袋,向回走去。
「您就是微微的父親吧?我是張家內院三星雜事,這次帶孩子們出來看看,見見外面的人和事,原本準備回去的時候再找您這隻船,您的船總在水雲間轉,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這是微微的另一份獎品,您看一下。」
雜事把袋子遞過去,又說道:「以後微微不用您再出任何一文錢,任何一樣東西,由張家主家來管,打漁用不上太多人,那個您的兒子陸峰,若是願意,張家可以給安排個事情做做。」
微微把東西一樣樣遞過,遞一樣說一樣,又指了指自己胸口上綉著的五個種子,其中的一個是發芽的「微微現在有一個芽了,半個月,認了一百一十三個字,他們說,除了柳兒姐姐,就是微微認的最多最快。」
「您放心,張家不會害微微,微微半個月學的東西比別人兩個月加起來還多,以前她還沒有學過,人又機靈,不死板,故此,張家才有了這個決定。」雜事耐心地解釋道。
榆樹村的煤炭正在一車車地裝著,用船運走,送到張家莊子那裡,用來冶鍊東西,半個月而已,旁人還沒有關注到,也未曾插手。
「爹,我去玩了,到那邊的湖去玩,您撐船也能過去。」微微把自己的背包重新背上,對著父親說了一句,也跟著回去了,碼頭上其他的小孩子還想著上微微家看看,見雜事兒沒有這個意思,也知道打消了念頭。
等著一眾娃子走遠了,船艙中才出來微微的娘,方才她不好露面,有男人和兒子在,她只能守在船艙當中聽,聽到女兒說用玩具換了個簪子給自己,還抹了幾滴眼淚。
他們兩個在家中的位置重要,許多內院的人商量事情要過來,這才給了個二進的院子,除了前門衙門,後門花園那裡,旁邊還有一個小角門,可以讓人直接過來找張小寶與王鵑。
「微微,在船上睡覺舒服嗎?」旁邊一個與這個微微差不多大的,六、七歲的小孩子好奇地問道。
「微微,怎麼跑這來了?」船劃過來,中年人對著微微問了一句,看見微微身旁還有別的孩子,這才放心。
微微高興地往前湊湊,讓船靠過來,等著船到了近前,把包中的東西開始往中年人和自己的哥哥手中遞。
再聽這張家內院的人後面的話,似乎女兒微微在那邊享福了,連帶著兒子也可以找一個新的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