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唐》第三卷 新縣自有新氣象

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中計連環

第三卷 新縣自有新氣象

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中計連環

「是不是鵝船,腳踩的那種?那我划的也好。」王鵑看著周圍的水,臉上是一副享受的模樣說道。
張小寶正唱在興頭上的時候,王鵑一點情面都不留地打斷了後面的歌聲,指著兩個槳讓張小寶划。
※※※※
張忠自己端起了壺給碗中添水,又給村正添了些,關切地說道。
我來時看了下,近處山上沒什麼野獸,還有河,養點鴨子,樣點豬,活鴨子到時縣中會有人來買,和縣裡的價錢一樣,豬么,可以做一些香腸,做做熏肉,也能賣上一些錢。」
「老爺說的是,不能忘,苦過了,現在也要記得,吃飯都吃了,不能扔。」
「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雲,四周環繞著綠樹綠……草……」
「狠就狠點吧,不恨的話,他們也不知道我一個候爺的厲害。」李珣也知道這第一套用來之後是什麼結果,他也正好用這個來讓別的一些個不在乎他的人知道一下。
「行了,不就是欺負我小么?還有比我更小的,小寶和鵑鵑,兩個人也一樣著急,哈哈哈哈,說說,我是不是應該按他們說的做,這主意也太缺德了些,某不好他們會被抄家,張家動起手來是真狠。」
李珣鬆開手,無奈的表情出現在臉上「不用依我,我什麼也做不了,等我去張家找個方子,快點長大,到時就收拾你。」
故此,李珣用手點在了第一套上面,丫鬟一看,說道:「那就這樣做吧,竟然連著用計,瞞天過海、連環計,、無中生有、欲擒故縱、擒賊擒王,還有中間最關鍵的一計,走為上,太狠了。」
張小寶想了一下鵝船是什麼樣的,點點頭:「那個確實簡單,晚上咱們吃什麼?也沒帶漁具過來,不然釣點魚回去吃也行。」
「晚上去豬場看看,有沒有能殺的豬,我要吃血腸,小寶,你說李珣會選哪一套計劃呢?」
張忠對這個衙役一直都非常滿意,現在也是如此「恩,記得就好,還有許多人吃不上飯,沒有被餓到的人,就不知道珍惜食物,你自己出去花錢買,剩不剩的就沒有管了。」
「那就是我說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老爺,不如喝咱們帶來的茶吧。」大香山村子中,張忠到了村正的家裡,正坐在那喝著送上來的茶水,裏面同樣是加了不少東西,比不上自己家的茶。
「洪村正,今天晚上我就在這住了,到時候選一家吃飯,看看村中人家的日子過的怎麼樣,若是好,我明天一早就回去,若是不好,明天我就得在這邊看看,幫著想點法子。
近內州,遠內州。旗幟番番風不休,人生多喜憂。
「你就說本候爺當初怕了不就成了么,是,我是怕呀,怕張家那種往死逼的手段,也怕我爹,人啊,知道了怕才能躲開危險,你現在就不知道,你等我再大一些的。」
村正沒想到縣令大人還能給村子出主意,激動地說道:「大人,到時真的會有人進來收?從這出去就費勁,要走一個半時辰,林中悶熱,再到縣裡,那就得多半天才行。」
張小寶對這個早就確定「就是第一個,李珣的性格決定了他會選第一個。」
※※※※
李珣想到當初自己差一點就惹來張家的報復,也是感慨萬千,那小橋真如別人說的,不是平常的橋,是奈何橋,一線天堂,一線地獄,自己退了,馬上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好處送來,別人進了,一個又一個的計策砸下來,砸的人頭昏腦漲,砸的人家破人亡。
李珣把信從頭念到尾,對著丫鬟問道:「你說是本候爺瘋了,還是涇水船行的人瘋了?」
「當然是船行的人瘋,不瘋怎麼會去惹張家,張家對付起敵人的手段,那是層出不窮,打一開始就算計,一直到給人弄出病來才會罷手,小候爺都與張家一起做事兒,他們還敢挑事兒,不是瘋了是什麼。」
「小候爺,若是不忍心,不如按照張家那信中說的地二套計劃進行?只逼迫而不死人。」
旁邊有一個丫鬟在那裡幫著給倒點水,研研墨,翻翻書什麼的,這時也不動了,就等著候爺說話。
衙役在旁邊看著,湊到張忠的耳邊小聲地說道。
丫鬟看樣子與李珣非常熟稔,一點也不害怕地說著。
衙役見老爺這樣說了,也不能繼續把茶拿出來,說了一遍家中規矩的其中一條,就是吃飯的時候可以吃貴的,但不能剩,吃拌了蜂蜜蒸出來的點心,全吃了,沒人會說你什麼,你吃糠和野菜做出來的東西,剩了就不行。
李珣一伸手,就把丫鬟給摟到了懷中,壞笑著說道:「還是我的小卿卿知道,來,讓本候爺好好教導一番。」
李珣對這個丫鬟沒有什麼辦法,平時聽話懂事兒,哪怕想佔佔便宜也行,可自己能佔到什麼便宜?只能憋一肚子火,好在還有兩個人呢,那個叫什麼青梅竹馬的說法又如何?哪天找小寶到勾欄之地逛逛。
李珣知道第二套計劃,逼著船行的人退出這個行業,還有第三套,逼著他們合作,三種計策任憑自己選擇,可自己沒有選擇,自己的身份在那裡擺著呢,涇水船行的人明知道自己與張家的關係,還敢這樣做,分明是不把他這個候爺放在眼中。
丫鬟卿卿也聽到了剛才李珣念出的事情,同樣認為張家出手不一般,卻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之處,現在見候爺問了,便說道:
「多半天不多,三水縣的秦家莊子,一去一回,沒有一整天是想都不要想,現在他們那裡也養了些魚蝦,只要大了,就會有人過去收,路不好,修啊,旁的縣我說話不算,華原縣的縣令就是本官,本官想要如何,還不是如何?」
「撲通」,村正也做了一個讓張忠無奈的動作,跪在了那裡,並說道:「大人,我代村子中的鄉親謝謝您了,您是好官,您得長命百歲,大人,村子中現在吃不上什麼東西了,不然也不會獵了兩隻熊那麼高興。」
「自然要按著張家的交代去做,張家可是連續送了兩次機會給他們,他們不同意,比起候爺來差遠了,張家就是如此,善念善對,惡念惡對。」
此時看到新的縣令一直是那麼和氣,再想想出去的人回來時說的話,心中又相信了幾分。
「划船。」
「那卿卿可等著候爺了,候爺千萬要早些長大。」丫鬟在那裡跟著說道。
村正陪在一旁,也喝著茶,他也知道村子裏面的茶不好,沒想到新的縣令竟然絲毫不在乎,薑片通常會扔掉,縣令大人竟然也給吃了。
張小寶劃了幾下,停住,對王鵑說道:「王鵑同志,你剛才沒有聽明白,我說的划船不是這個樣子。」
「那如果他沒選第一個,選了其他兩個中的呢?」王鵑又問道。
剛才來的時候是他和王鵑一人一個槳,同時划的,在划的時候,他就說以前划船如何的厲害,說說而已,王鵑聽了,馬上就把手中的槳給扔到了船上,讓他自己來。
涇水船行的人為什麼就如此地想不開呢,尋死還不簡單,綁塊大石頭在腳上,跳水裡就行了,從自己家的船跳下去還方便,何必連累著家人一起?
張小寶看著那兩個根本就沒有被固定在船舷上的槳,實在是沒招了,只能抱起來其中的一個,左劃一下右劃一下,雙槳同時划是沒可能了。
張忠喝了一口,還咬了一個薑片,嚼兩口咽下去「不用,以前喝的不也是這樣?以前能喝,現在就能喝,不能說是日子好過了,就忘本。」
看到這裏,他才放心一些,兩隻熊已經有人向著金來樓酒樓給送去,到時就算不給錢,自己也不敢把縣令給留下,除非準備造反,一百多口人能造反?
丫鬟卿卿看到小候爺那有些猶豫的臉色說道。
「老爺,我哪會自己出去花錢買?咱張家的飯菜比酒樓的還好吃。」衙役笑著說了一句。
只能選擇第一套,連著動手,不給船行的人任何機會,一口氣把他們給弄下去。
張忠篤定地說道,他確實想修條路過來,山上的野味多,還有一些個好木頭,有了路就能賺錢,他沒有什麼環保的想法,皇上都鼓勵人毀林種田呢。
王鵑了句吃的東西,問起李珣那邊的事情。
涇水流,渭水流。船影爭爭出盡頭,魚兒隨水游。
李珣坐在州府的書房當中,念字的聲音從其口中傳出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讀書,其實他看信,張小寶寫給他的信。
「去把人叫來,我得一點一點吩咐。」李珣下了決心,把另外的兩套計劃扔掉,對著丫鬟說了一句。
「張小寶,你能不能別瞎改,人家歌詞有韻的,快划,剛才上船的時候還說自己划船厲害,現在不行了吧。」
丫鬟只是笑,根本就不怕,反而膩在李珣的懷中,說道:「候爺壞死了,就知道欺負卿卿,卿卿只好依了候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