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唐》第四卷

第一百六十四章 星光閃爍不平夜

第四卷

第一百六十四章 星光閃爍不平夜

「天熱啊,可以讓他們學游泳了,把用豬吹泡縫製好的救生圈多扔到水中幾個,水溫要調整好了,讓他進去玩吧,還有木頭做的小鴨子和小魚也扔進去。」
「張同啊,今年十六了吧?」張忠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看著布滿星星的天空問小童。
玻璃缸也同樣製作了出來,還弄了一小窩的螞蟻扔裏面,蓋上蓋子不怕跑出來,正如張小寶說的那樣,小傢伙看了一會兒螞蟻就失去興趣了,反而是對放大鏡好奇起來,抓在手上四處里照著,照到妹妹的臉上的時候被妹妹好奇的大眼睛嚇一跳。
※※※※
可不是什麼刻意的要拉近和內院人的關係,張忠已經把莊戶和內院的人當成自家人了,自家人在一起吃飯才舒服。
護衛才不管是誰的人,問出來情報最重要,使勁踢了這人一腳讓他快說。
弟弟妹妹們會跑了,張小寶和王鵑就開始想辦法鍛煉他們,不能像當初自己兩個人那樣,那會出事兒的,做了幾個球,讓他們踢著玩,還準備了一些稍微有點重量的玩具,娃子們想玩就得使勁,沒力氣了自然不玩了。
張小寶早上起來,見四個小傢伙吃完飯睡在陰涼下后,給他們把兜兜調整一下后說道。
隊伍晃晃悠悠地走著,看看景色,品品茶,這就到了晚上,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別的官員出行可能會因此而覺得不舒服,張忠不會。
「讓他們知道爬在救生圈上的感覺啊,親身體驗浮力,或許不用教導他們,幾天後他們自己就會游泳了,現在的他們還不像長大以後懂得害怕。」
張忠在考慮以後事情的時候,張同心中卻無法平靜了,他能想象得到,有那麼不算太遙遠的一天,小公子,莊戶中的兄弟們,同時為官,相互幫襯,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不用擔心有人陷害和排擠。
還有清涼油和風油精,用此來保證野外地方睡覺時候的安穩,或者是幫助提神。
扔下一句話,張忠鑽帳篷中去了,這邊馬上就有人把綁著的人嘴中堵著的東西給拿了出來,不等他們問呢,這人就威脅道:「你們可是知道我是誰?我是王爺手下的人,給王爺辦事兒。」
張忠是才想到的,以前他忙別的事情都忙迷糊了,他哪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就是如此打算了,不僅僅是莊戶,還有書院的人,還有各個地方張王兩家出錢資助的人,現在就已經有人當官了。
兩個人閑逛著,一逛就逛了一個多時辰,其實就是在帳篷的周圍轉圈,也就是張小寶和王鵑根據驅蚊蟲的藥方蒸餾出了花露水,不然的話,他們早被盯一腦袋包了。
在一下他就閑了下來,換成別的刺史會想辦法找樂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或者是打獵了,向上面送好處了等等。
「老爺,您放心,我們都知道怎麼做的,為百姓著想,我們都是吃過苦的人。」
「是,是嗣寧王爺,還不快把我放了。」這人掙扎著想要起來,卻使不上力氣。
「什麼人,舒州刺史再此,通報,站住,給我下來吧。」
張小寶解釋了一句,開始看書了,往年的科舉考試時候的題別人可以收集到,但是好的回答卻找不著,這還是在京城託人帶出來的,有的直接放在那裡,有的被人看過了還寫上評價的話,對張小寶和王鵑非常有用。
尋一塊空地,帳篷支起來,就有廚子開始給大家做菜,三個廚子也不給張忠單炒,都知道,就算是做了小炒張忠也不會吃,必須跟眾人一同吃飯才行。
「嗯!走吧,路還長著呢。」不知道歷史走向的張忠並不像張小寶和王鵑那樣已經開始算計人了,一心想著把大唐變得更加繁榮。
都在暗中培養,不讓貪污,不讓受賄,張小寶和王鵑每年花在這方面的錢就有兩萬多貫,最高的人已經坐到了下州別架的位置上,從五品的官,等張忠進到京城之後,就能有幾個人手了,怎麼也能有兩個侍郎。
「老爺,抓到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半夜不休息,騎馬向這裏跑,被人看到后又慌忙逃竄,估計是要對老爺不利,還請老爺發落。」
近處的地方走過了,張忠就想往遠了去,那一天可就別指望回來了,就現在還沒有修好的路上行進,從府衙到最遠的江邊所在的話,得走上半個來月。
張忠吃個八分寶,繞帳篷散步,身邊有兩個護衛和一個小童跟隨,小童是來時從張家最先的那個莊子中找的莊戶,平時在蒹葭書院中讀書,聽說能跟在主家老爺身邊,主動申請就過來了。
當天吃飯的時候,果然是清蒸的蟲子,還專門留下來幾條給弟弟準備喂螞蟻,甚至是把一條沒有加工過的青蟲子讓弟弟咬了一口,結果小傢伙再也不把外面找到的蟲子往嘴裏塞了。
至於州府中的事情就交給內院的人來管了。
護衛又是一腳踢到他身上「你換個人不行么?還嗣寧王爺,嗣寧王爺的人遇到我家老爺會跑?看來得讓你知道下厲害了。」
王鵑拿了兩本書,分給張小寶一本,找個地方坐下來準備看的時候說道:「你就不怕他們嗆水?」
張忠對張同告誡道。
「今年再好好學學,明年趁我離開舒州之前,先把你的籍給脫了,考個舉人,再自己到有咱們張王兩家店鋪的地方去走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看大唐的山川河流,體驗下不同地方民間的喜怒哀樂,覺得差不多了,進京考個進士回來,莫偷懶。」
「淺水,就算他們坐在池子裏面也能露出頭的那種。」張小寶接過書來一看,竟然是去年考科舉時候的貼義,頓時就覺得頭疼。
在這個時代,論在對孩子的教育,還沒有人能比得過張小寶。
張忠也不知道來人是誰,看了眼地上的人,擺擺手「你們審問就好了,有了消息再告訴我,我回去躺會兒。」
「那還用救生圈幹什麼?」
穿兜兜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是為了擋肚臍,這可是曾經傳輸營養的地方,涼了很容易得病。
趕了一天的路,也就不吃什麼炒菜了,廚子也跟著趕路了,直接讓三個廚子做了個燉菜,再蒸一大鍋飯,大家泡飯吃,有干有稀的吃著也熱鬧。
小童點頭回話,「是,老爺您記得真准。」
張忠沒這種愛好,送禮的事情更不用他來管,或看看書,或看看孩子們,最後實在無聊了,就每天吃完早飯出去溜達,帶上護衛乘車挨個地方走,看看百姓的生活,瞧瞧集市上的貨物,再觀賞下舒州的景色。
話音剛落,這邊的眾人就聽到西邊傳來了呵斥聲。
張忠再想想到了年底以後套養的百姓進行買賣的時候所收的稅,估計同樣會增加許多,他到這裏的任務也就算是完成了,估計幹上兩年,穩當了,他就能換地方。
缺錢從主家領,不可去貪,凡是不一心為百姓著想的人,到時候張王兩家能讓上去,就同樣能給打下來,記住了嗎?」
張忠的心思已經放到了兒子們長大的時候了,只要張王兩家培養更多的優秀子弟去當官,就有個幫手。
聲音傳來,張忠馬上就被護衛給圍了起來,更多的火把一個接一個點亮。
過了幾十息后,東邊回來三騎,都是張忠的護衛,其中一匹馬上還放著一個被捆上的人,這人後背的肩膀上插著一支箭。
「還是孩子話啊,不脫籍你怎麼考科舉?不考科舉將來誰幫小寶他們?不只是你,凡是有能耐考的莊戶,都要脫掉賤籍去考個功名回來,還有武舉也要考,到時散到各地,為官一方,好恩惠我大唐百姓。
別看離開了書院,學的並不少,跟在張忠身邊比書院可強多了,能在書院中學到的知識在張忠這裏同樣能學到,甚至更全面,同時到外面去看看,還能長見識。
三匹馬後面還跟了一匹馬,想來是被綁起來這人所騎的。
兩個人一時都不出聲了,看星星,看月亮,過了會兒,張同才出聲。
從還沒有結穗的稻苗上就能夠看出來今年的收穫不會少,租子不愁了。
還有的人專門往御史台的方面培養,三省六部都要進去人,這種人或許一輩子都用不上一次,只白白花錢,可一旦逼著張小寶用出來,那絕對不會是小場面,此事只有張小寶和王鵑及貼身做事情的人知道,連張忠等家人都不清楚。
馬上有綁著人的護衛翻身下來,把人往地上一扔,對張忠說道,臉上沒有高興也沒有擔憂的神色,似乎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這都是張小寶和王鵑平時教導的,護衛的責任就是護衛,保護安全沒有什麼可高興的。
張忠不準備那麼多天不回家,想要三、四天路程外的太湖去看看,讓人套好車,多帶護衛,跟家裡打聲招呼就不急不緩地往太湖方向行進。
張同呆了一呆,不知道該怎麼回話了,緊張地搓著手,說道:「老爺,我不想脫籍,我就想在張家獃著,做張家的莊戶。」
「那就趕快說事兒,困著呢,該睡覺了,廢話那麼多幹什麼,哪個王爺,說出來,還有做的事情是什麼?」
下午的時候,找到蟲子就送給丫鬟,那意思是讓回頭做熟了他好吃。
轉了幾圈之後終於是走累了,張忠打了個哈欠,說道:「夜深了,都休息吧,明天一早還要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