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民國》第二卷 北伐

第73章 工業的故事 二

第二卷 北伐

第73章 工業的故事 二

「好好好,就這樣吧,2萬噸夠了,夠了。」薩鎮冰聽到2萬噸的船台,馬上就笑得合不上嘴了。2萬噸的船台,就可以造2萬噸空載排水量的船,差不多有戰巡或是航空母艦了。
「呃,你們陸軍什麼都有了,我們海軍呢?海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穿著白色軍服的小老頭在一邊嘟囔道。他就是原福建省省長,海軍宿將薩鎮冰,去年年底被「請」到廣東來做海軍部長的。
「委座,這是我們自己組裝的飛機,根據計劃我們將來還要生產完全國產化的飛機,現在第一期工程已經開始了。」羅翼群說到這裡有些得意洋洋,生產飛機說出去總是件很長臉的事情。
蔣介石滿意地點點頭,問道:「第一期工程?是在哪裡啊?我怎麼沒有在報告書上見過?」所有的軍工建設都要經過軍事委員會的批准,蔣介石自然都是知道的,但是好像沒有什麼飛機國產化一期工程。
一個1859年出生,11歲考入福建船政學堂,1872年起開始在軍艦上服務的老海軍怎麼會理解海軍航空兵的重要意義呢?老頭一瞪眼道:「介石,你又糊弄老人家了,海軍就是在海上的,會飛的那叫海軍嗎?那是飛軍!不行,你們現在又是大炮、又是鋼鐵廠的,海軍造船廠也要建設。要不然我就辭職!」
「哦,第一期工程包括一個膠水廠和木材加工廠,基本上是民用的,所以不是用國民政府的錢,是我和輔文的私人投資。」這個飛機製造居然是從膠水和木材加工開始的!膠水的配方是蘇聯贈送的,木材加工廠的設備則大多採購自日本,也有國產的(斧子、鋸子什麼的都是國貨)兩個廠的總投資不過三十萬銀元,主要的產品是膠水、膠合板和木板,不過還是很賺錢的。
蔣介石衝著自己身邊的羅翼群微微一笑誇獎道:「逸塵,你做得很好,怎麼短時間里就拿出大炮了。有你主持軍備部真是革命之幸,黨國之幸。」
辭職?那是不行的,薩鎮冰的面子大,有他在不管是北洋的海軍還是皖系的海軍都不會為難國民黨的海上運輸。而且只要時機成熟,他老人家只要招招小手,艦隊什麼的自己就會來加入滴。國民黨雖然不重視海軍,但是不等於不要海軍啊?總要有人在海上充門面的。
「啪、啪、啪……」看台上的幾個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起立鼓掌,神色都非常興奮,顯然剛才的射擊表演還是令人滿意的。
錢大鈞嘆了口氣說道:「這個大炮是日本1908年定的型,算不得新式,而且也不過是75mm口徑,在日本是配屬給聯隊的,每個聯隊配屬4門。」
蔣介石看到這挺非常受機槍手歡迎的重機槍微笑地點點頭:「這個俄國人的腦子還是好用的,這樣簡單的設計就使機關槍的機動性和機槍手的安全都大大提升了,逸塵,10月份以前最好把所有部隊的機關槍都換成這種樣子的。」
「比起日本,我們在重工業上落後太多了,日本到27年鋼鐵產量應該有近200萬噸了吧?我們兩個廠加起來才25萬噸,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趕上人家啊?」錢大鈞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知日派」,所以多少對日本的強大有些恐懼。
「好好,萬事開頭難,我們現在飛機廠也算有了,鋼鐵廠也在建設,大炮也能組裝了,機步槍好像也造得不錯,看來中國的自強就要從我們這裏開始了。」看著搖搖晃晃的飛機飛過頭頂,蔣介石的心態似乎不錯,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委座過譽了。」羅翼群耳根一紅,有些不好意思了。實際上這門大炮的生產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才上任幾天啊?這是楊仙逸和劉式淵的功勞。
羅耀國原本並不支持在部隊里配屬這種吃子彈的傢伙,不過後來考慮到那些黃埔一期的學員以後難免要身先士卒,拿一把衝鋒槍好像有利於提高他們的生存率,所以就支持了衝鋒槍的仿造。他建議道:「這把槍我覺得可以配置給班、排、連一級的軍官和軍士。軍官們拿著它帶領士兵衝鋒好像勝算比較大。一連有九名軍官九名軍士,如果有18支衝鋒槍的話,衝鋒起來威力一定不小。」
「介公,要不咱們就在廣州建個造船廠?造船廠不僅是可以造軍艦,還可以造民用船隻,現在廣東的貿易發展很快,我想將來是用得上的。」羅耀國早有發展海軍的計劃,不過向中山先生和蔣介石提了好幾次都沒有回應。
為了製造淺水重炮艦,鋼鐵工業的下一步發展計劃應該也有大型擠壓機和大型軋機,這樣就能製造大口徑重炮和大型鍛件還有寬厚鋼板,這些都是造船工業的基礎。至於輪機倒是要求不高,淺水重炮艦不需要強勁的馬力,也用不著很厚的水線下裝甲,這樣一來建造成本自然會大大降低。
「委座,您再看這個,這是手提式機關槍,仿造美國的湯姆森1921型。」羅翼群又從隨從那裡拿來一把製作粗糙的衝鋒槍,呃,實在看不出哪裡像美國的湯姆森。
「校長,職部以為這款山炮正好能替代現在炮兵司令部所屬各團的陳舊大炮,如果上次西南之役中有這種山炮助陣,我們的勝利一定會更加輝煌。」炮兵司令錢大鈞在西南之戰中吃夠了那些「重炮」的苦頭。那些19世紀末的老式火炮重量都很大,比如法國的1897式野戰速射炮有1.5噸重,在雲貴的山路上六匹馬拉著也只能緩慢爬行,到後來他們這些炮兵乾脆給步兵甩在了後面,一路上除了辛辛苦苦的趕路啥戰鬥都沒有遇上,真是窩囊到家了。
蔣介石很肉痛地點了點頭,為了挽留住薩鎮冰這個海軍老大爺只好勉強破費一下了:「要不先造個小一點的?」老蔣還是想省點錢,雖然國民黨現在比歷史上富裕,不過花錢的地方也很多的。
「嗯,衝鋒槍,很恰當也很威風,逸塵,這種槍以後就命名為民13式衝鋒槍。配屬給步兵部隊的連、排、班長吧,到10月以前爭取先配備10個師。」蔣介石估計一個師可能要500支,10個師就是5000支,還有6個月,差不多能生產出來,現在石井兵工廠進來不少俄國機器設備,生產能力和水平都大大提升了,要是換成以前可是沒有那麼高產量的。
「慕尹兄,這些大炮就是我們國民革命軍的制式火炮。」羅耀國在一邊插話道:「這次我們從日本進口了130根炮管,打算先組裝成130門大炮,編成5個炮團,等到10月份慕尹兄的炮團可就全用上新式大炮咯。」
羅耀國在一旁也樂呵呵地點點頭。在他的計劃中,在1931年底以前最少要建造兩艘淺水重炮艦,一艘部署在珠江口,一艘部署在長江口,以此來應對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羅耀國前世里到底是空軍飛行員,所以他對20世紀飛機的發展歷史還是非常了解的。到1931年,飛機的技術的確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還不足以威脅到日軍的戰列艦,要阻擋它們進入長江口和珠江口的最佳辦法還是陸基炮台加水雷加淺水重炮艦的組合。現在國民黨的經濟基礎都在沿海、沿江地區,四川、雲貴的建設成本太高,暫時不考慮進行大規模開發,與其花錢去修路,還不如造幾艘淺水重炮艦和炮台比較划算。歷史上的加里波利之戰,土耳其就依靠陸基炮台加水雷的組合干翻了英國的三艘戰列艦。以日本人的小家子氣,估計到時候是捨不得拿昂貴的戰列艦來和廉價的淺水重炮艦、岸基炮台還有水雷拼的吧?
除了防禦內河的淺水重炮艦之外,潛水艇、魚雷快艇也是海軍的重要發展方向,日本是島國,本身的資源十分貧瘠,要想維持戰爭就必須從外國進口資源,所以潛水艇封鎖貌似是個不錯的法子。
「委座請看,這是我們仿造蘇俄的M1910馬克辛重機槍。」羅翼群此時又命人拖來一挺造型奇怪的重機槍。
趕上日本?如果光是看鋼鐵產量倒也有可能的。羅耀國在心裏盤算了一下,如果光比產量,現在一萬噸鋼有150萬足夠弄出來,日本在37年應該有四百萬噸,中國要趕上他大約需要六億銀元,如果再加上大型擠壓機、電爐、鍛機、大型軋機等投資最多再加四億,有十億銀元應該就能造出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關鍵還是要有安定的環境,像前世那樣一場中原大戰軍費開支恐怕就要有幾億,和共產黨的十年內戰耗費的錢怕是也有幾億元了,這兩者相加恐怕幾百萬噸鋼的投資已經差不多了。
「轟!轟!轟!」長洲島上黃埔軍校的靶場內,黃埔一期炮科的學員們正在熟練的操作著幾門模樣矮小的山炮。一發發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一般落到目標區域,掀起一片片的泥土,砸出一個個彈坑。
蔣介石聽了錢大鈞的話安慰道:「萬事開頭難嘛,等待27年底韶關廠建成我們理論上講就能生產出100mm以上的重炮了。」
這款山炮是仿造日本的明治41年式山炮,明治41式以結構簡單,易於生產操作和拆卸聞名,有極易之炮的稱號,而且靈巧輕便,非常適合中國的道路環境和官兵素質,堪稱是最適合中國的山炮。就連石井兵工廠的蘇聯顧問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火炮的確比蘇制的1902式76.2mm野戰炮更適合國民革命軍,後者的重量高達1.7噸,八匹馬都很難拉動,在多山的地形里根本沒有辦法作戰。
「嗡、嗡、嗡……」一陣嗡嗡的聲音從遠處的天空中傳來。眾人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架搖搖晃晃的小飛機。這是一架蘇聯的R-1型偵察機,國民黨對飛機的興趣一直比較濃厚,所以和蘇聯達成的援建協議也有一個飛機廠。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楊仙逸會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一個飛機廠,不過現在這個飛機廠建在了韶關,總投資近200萬,機器設備全部採購自蘇聯,主要的產品就是組裝這種R-1型偵察機。
歷史上國民黨非常重視空軍,對海軍則是無視到了極點,國民黨從廣東開始就想盡辦法發展空軍,雖然到最後也打不過日本人,但不可否認他們是儘力了。不過對海軍,這些旱鴨子基本上都是無視的。
「介公,我看就上個2萬噸的船台吧?」呃,2萬噸!在羅耀國前世的記憶中那是很小的船了。
「一言為定,介石,你到時候可別耍賴哦。」老頭笑眯眯地點點頭。
今天接受檢驗的不是黃埔一期炮科,他們離畢業還有5個月,今天是三門民13式75mm山炮在試炮。這是羅耀國和閻錫山達成的協議中的一部分,閻錫山派出由閻樹松帶了一批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到廣東,一面幫助石井兵工廠試製山炮,一面則學習鋼廠的建設經驗。石井兵工廠火炮分廠經過幾個月的試製,終於在1924年3月將民13式75mm山炮試製成功。
這個時代的飛機大多是木頭和布加上少量的金屬拼湊起來的,看上去就很不安全,所以羅耀國是不敢開的,現在駕駛著這架飛機的是黃埔一期的李文華。黃埔一期現在有三個飛行員,一個是李文華,另一人叫王叔銘,還有一人竟是劉詠堯。王叔銘歷史上是國民黨空軍司令,所以當黃埔一期成立飛行班時羅耀國第一個就命令他參加了,劉詠堯年紀小但是很聰明學什麼都快,於是也被命令飛這種危險的玩意,至於一直想在飛機上裝大炮的李文華自然是第一個報名的,飛行班的教官則是蘇聯飛行員克拉夫佐夫。
「呃,薩老,要不先發展一下海軍航空兵如何?」蔣介石也是個對海軍完全無視的傢伙,不過薩鎮冰的資格實在太老,不好當面回絕,於是,老蔣急中生智想出了海軍航空兵的名號來糊弄老人家。
相比過於笨重的1902型野炮,這挺重機槍的機動性倒是非常好的,這是一挺有輪子有擋板重機槍,行軍的時候可以拖著它走路,省力不小,而且那塊擋板也非常好用,對手的狙擊手就沒有那麼容易殺傷機槍手了。
蔣介石瞪了羅耀國一眼,無奈的點頭應了下來:「薩老,軍委會今年的預算都用完了,明年安排開工怎麼樣?」
不過,要在未來6年裡建設那麼多重工業項目,估計難度不小,特別是大型重工業。所以根據羅耀國的設想,製造前兩艘淺水重炮艦所需的鋼板、大口徑艦炮還有輪機等關鍵設備可能都要從蘇聯進口,軍艦的設計也同樣要依靠蘇聯。因此,和蘇聯的友好關係還必須要保持,除非到小鬍子在德國上台,否則能向中國提供重工業技術的也只有蘇聯了。美國在金融危機以後可能會放寬技術出口,不過,也不知道到時候中國會受多大的衝擊?還有沒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