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民國》第三卷 南治北亂

第176章 哈兒來也

第三卷 南治北亂

第176章 哈兒來也

此人就是「高手」,他名叫周凌,是二期炮科畢業的,現在的職位是「炮兵前進觀察員」,聽上去怪怪的,一定不是什麼好差事,而且這個傢伙看人的眼神總有一種滲人的感覺。據他自稱,他們這行就是用眼光殺人的,所以看到有一千多個人怪叫著衝過來,帥營長就想讓周「觀察員」的眼光來殺。
不過范哈兒不知道的是喻培隸現在已經學會做一個真正的名將了,其實做名將還是蠻簡單的,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和會罵人就行了。這個是俄國人索爾仁尼琴的歪理,羅耀國恰恰非常欣賞。所以就利用自己擔任副總參謀長和軍委會委員的便利條件,幫喻培隸配屬了非常不錯的副手和參謀班子。他的第二十六師副師長是粵軍的老人梁國一,字乾卿,是粵軍中非常出色的將領。二十六師參謀長是保定三期炮科畢業的黃承羲,曾經是黃大偉手下的炮兵團長,後來還在黃埔炮科擔任過教官和炮兵團長。
范哈兒同志現在是楊森手底下的川軍第四師師長,被楊森編入了討逆軍第二路。
在團長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川軍第四師炮兵團的一千來號兄弟伙托著步槍,舉著大刀片,一陣哇呀呀的怪叫著便衝著國軍77團一營把守的兔兒岩高地沖了過去。
根據黃承羲和梁國一制定的防禦計劃,26師的防線將分成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以銅梁縣城為起點向東延伸至兔兒岩、石滾灘一線的丘陵地帶,戰線全長約4公里。正好阻斷遂寧至重慶的公路,卡住了楊森第二路南下的必經之路。防禦這一道防線的是26師主力。
帥倫望著身邊一個穿著中尉軍服,拿著個炮隊鏡正在東張西望的小個子軍官說道:「銳盛兄,這些人就交給你來殺,行嗎?」
還別說,這個什麼「飯糰兒」還是挺勇敢的。一到前沿陣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把上衣一扒,露出一身腱子肉,胸口還有毛茸茸的胸毛一大片。然後抄起一把大關刀,大喝一聲:「兒郎們!為了咱們舵把子,跟他們拼了,沖啊!」
打響這一次平川之戰第一槍的就是傳說中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英俊瀟洒、蓋世無雙、年少多金、人見人愛,特別是討女同胞喜愛的萬人迷,響噹噹的英雄好漢加革命軍人范紹增范哈兒同志。
所以很識抬舉的范哈兒也就不用你們來逼了,自己乖乖的請了先鋒印,領著他那一師的袍哥浩浩蕩蕩的殺奔銅梁縣城來了。
二十六師的三個團長現在全部換成了剛剛從黃埔一期「補課班」上補完了士官學校標準課程畢業的「精英」了,第76團團長是鄭洞國,77團團長是劉戡,78團團長是王敬久,此外二十六師炮兵營長也是黃埔一期炮科畢業的唐同德,他是許濟第四師出身的炮兵軍官,曾經在不少隨營軍校學習過,黃埔一期招生時被許濟推薦上了炮科。
第二道防線由78團一個團部署在毓青山的東麓,佔領制高點,掩護銅梁縣城的後方,防止敵軍包抄。
「飯糰兒。」放下望遠鏡,范哈兒哈哈一笑,叫著炮兵團樊團長的綽號「飯糰」,笑道:「你就是第一陣,告訴兄弟伙,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呃,要後退也要有我的命令,要不然統統要砍腦殼,第一個衝上兔兒岩的,老子打賞他大洋五百塊!」
或許正因為早就知道守銅梁的是喻培隸,所以范哈兒才會那麼爽快的請了先鋒印,要是換成那個傳說中很厲害的「半洋人」安思華,范師長是說啥都不肯打先鋒的。
被范哈兒派出來打頭陣的是樊團長的炮兵團,呃,讓炮兵團打頭陣?作者沒有搞錯嗎?呵呵,這個實際上炮兵團不一定有炮啊?當時川軍各部都有什麼炮兵團、騎兵團之類的番號,至於炮兵團有沒有炮,騎兵團有沒有馬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范哈兒第四師的炮兵團是沒得炮的,當然他的騎兵團也沒有馬,工兵團自然也沒有工兵鏟了,實際上都是清一水的步兵。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師從從容容的把防線修得結結實實以後,好不容易等到6月1日國際兒童節。哈兒師長的川軍第四師倒是準點到達了,川軍第四師,一共三個混成旅,炮、工、騎各一團,還有一個輜重大隊,全師在賬面上一共有一萬兩千人,不過具體有多少范師長也沒有數個,大概總有一萬吧?
……
哈兒同志雖然在人前人後都把楊森比作是老子,哦,就是格老子的老子,不是李耳。但是楊森從來沒有把哈兒當成龜兒子來看待,每次打架都是讓他衝鋒陷陣,弄得范哈兒總是挂彩。唉,也不知道是命大還是命苦,反正這次討逆軍第二路打頭陣的又是他。
呃,討逆軍!聽名號很威風吧?這是楊森給自己的川軍起的新名號,這個名號就是要告訴全國人民他楊森不是逆而是要討逆的,就是討羅耀國這個逆!呵呵,討孫中山的話楊森現在可不敢說。就馬馬虎虎討一下羅耀國吧,反正這個嘴上沒毛的小子看上去比較好欺負。
防守兔兒岩高地的77團一營的營長名叫帥倫,字伯倫,也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看到對面一大堆人擁在一起嗷嗷叫著沖了過來,他猜想應該是敵人的第一波進攻開始了吧?看上去好像比去年的直系第三師有氣勢,至少領頭的大塊頭舉著把大刀看上去就比較威猛!估計不好對付,不過還好上邊最新給派來個據說是能用眼光殺人的「高手」,那就讓「高手」出馬吧。
樊團長衝著「舵把子」一抱拳,學者戲台的唱詞喊了一句:「得令呃!小弟去去就來。」然後就大搖大擺的「蹭蹭蹭」跑向前線陣地,看上去還是像戲台上的扮相。估計這位是個傳統戲劇愛好者吧?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范哈兒一看到第二路的編製表就知道糟糕了,一個是楊森的心腹大將王正鈞,人家還是總指揮,見過有總指揮打頭陣的嗎?另一位是楊森的弟弟楊淑身(楊森原名是楊淑澤),你范哈兒不是老把楊森比作是「格老子」嗎?那楊弟弟自然就你老叔了,能讓叔衝鋒陷陣嗎?
此外二十六師的營長、連長也大部分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排長則多是剛剛畢業的黃埔二期學員。這個時空的黃埔軍校招生規模明顯比較大,兩期已經有超過兩千名學員畢業,而陣亡的人數也不過只有幾十人而已。
銅梁縣是重慶西北的門戶,位於渝西丘陵與渝東平行嶺谷交接地帶,地形非常複雜。銅梁縣城東北是低矮的丘陵地帶,南面是毓青山,縣城正好位於中間的平地,同時也扼守著從遂寧前往重慶的大路。
現在防守銅梁縣城的是川軍名將喻培隸,呵呵,川軍盛產「名將」,不像直系只有吳佩孚一個「名將」。這位名將和范紹增差不多都是自學成才的軍事家,只不過他是扔自製炸彈出身的,而范哈兒是打家劫舍的好漢子。喻培隸是熊克武手下的心腹大將,四川著名的長衫軍人。他老哥還是黃花崗72烈士之一。不過此公打仗的手藝是比較潮,要不然熊克武也不會被楊森、劉湘這些人攆出四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