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民國》第六卷 和平年代

第363章 軍國之萌芽 一

第六卷 和平年代

第363章 軍國之萌芽 一

羅耀國又細想了一下,答道:「今年的項目主要還是船廠、飛機製造廠、飛機發動機工廠、河南省的煤礦、煤化工工廠,以及廣西的鋁礦和氧化鋁、電解鋁工廠,江西的銅礦和煉銅廠,還有一些其它的有色金屬礦山及冶鍊工廠的建設。其中有些項目計劃在合適的實際再一次引入民間資本進行開發。另外就是國民動員和國民精神這兩大塊我們打算和教育部合作進行。再就是擴建航空兵、裝甲部隊和潛艇部隊,航空兵眼下只有一個大隊四十架飛機,計劃用兩年時間擴充十倍!而且還要組建海軍航空兵。裝甲部隊計劃組建一個師,今年先擴充到一個旅。潛艇部隊則要在廣州船廠利用克虜伯的技術秘密建造三艘潛艇,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開始了,預計年內第一艘訓練用的潛艇就能交付使用了。最後就是軍官訓練和晉陞制度的改革,這一項花不了什麼錢的。」
「逸塵、仲愷,你們說說看這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民國十七年能達到多少?」這時閉目養神的孫中山突然開口提問了,看這樣子剛才並沒有睡著。
「再者,此次第二次日俄戰爭中,日本軍隊的動員體制也是他們可以迅速調集兵力,投入兵力,並且獲取勝利的關鍵!在這方面我們國民革命軍還基本處於空白。我們的軍事實力僅僅局限在二十一個陸軍師上,以及少量的地方保安部隊。沒有建立如日本那樣龐大而有效的預備役動員體系。如果一但遭遇帝國主義的全面入侵,我們很可能會在戰爭爆發之後處於後勁乏力的狀態!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眼下北京天津的大小報紙上面,都將王自省、王仲義並列為西北二王了。一個是控制西北三省(區),擁兵二十萬。另一個是掌控蒙古,擁兵五萬。兩人加一塊,正好在拱衛著中國的西北邊境。而且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也是相同的,那就是蘇聯。在這種情況下,二王自然要尋求聯合了,因此便有了這次王自省的上門拜訪。
羅翼群一愣,輕輕嘆了口氣:「支出的預算是十六億五千萬元!赤字一億五千萬,預備發行債券來彌補。」
「日本的預備役及國民精神動員體系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中日兩國現在實力接近,都處於關鍵的建設發展階段,也沒有維持龐大常備軍隊的財力和必要。因此採用多練兵、少養兵,寓兵於民的戰略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仍然實行著落後的募兵制,對於國民的管理和教育,除了青少年義務教育之外,基本上處於放任的狀態。一但遭遇突發戰爭,國民政府根本不可能迅速動員軍隊投入戰爭。對此我們必須要全面學習日本國民動員的制度和經驗,然後制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國民動員體制……」
孫中山釋然地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今年咱們主要投入一些什麼樣的項目呢?是飛機還是戰車?」
孫中山點了點頭,看著坐在他對面的羅耀國,笑道:「十六億五千萬元原來是那麼不經花的!你的那些軍事改革計劃的預算編列進去了嗎?都有著落了嗎?」
高少傑噗哧一笑:「大哥真是會開玩笑,看踢正步能看出是不是精銳來?這個多花點時間狠練一下就能踢出來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君皓,你說呢?」
羅翼群聽到是問自己,忙不迭地答道:「回大總統,國民政府明年的財政收入有望達到十五億法幣,比起民國十四年要整整增加了50%啊!」
武漢東湖,磨山官邸,孫中山的書房之內。
王仲義自豪地笑了笑,正想說點謙虛話。他的四萬紅軍可是羅耀國花掉了軍情局的上千萬特別預算,又將扎賚諾爾一戰中繳獲的槍械子彈悉數給了他們。而且還用上了共產黨的所有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手段。這樣合力打造出來的軍隊能不是精銳嗎?有了這樣的精銳……保衛蒙古自然是不再話下了。
「……綜合考察民國十六年以來所發生的中蘇中東路戰爭,第二次日俄戰爭的情況來看,我國所面對的外部威脅絲毫沒有減弱,而且有日趨嚴重的態勢。此外在這兩次戰爭中,一些新的戰術和新的兵器得到了實戰的驗證,也有許多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總結。雖然我們的國民革命軍在中東路之戰中有上佳的表現,可是也不能就此固步自封,忽視了新戰術、新兵器、新的軍事思想給未來戰爭所帶來的變化。只有不斷的總結提高,並且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有針對性的變化,我們才能在未來的軍事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孫中山又問:「那支出呢?」
十六億五千萬!這個數字在歷史上差不多和國民政府在抗戰之前最高的收入相當了。而在這個時空居然在一九二八年就能夠達到了,說起來也真是個不小的奇迹了。看起來安定的社會環境,統一的貨幣,合理的關稅保護,以及嚴格的稅收制度,還真是國家發展所必需的條件。國民政府為了這些東西,暫時放棄中央政權,放棄統一中國,還是非常值得的。
這些成分複雜的紅軍蒙古方面軍軍官們,都站在隊伍的排頭。每個連橫隊前面,都有正副連長,連指導員,三個排長。軍容更是無可挑剔,他們腰裡挎著駁殼槍的槍套,走起正步來比士兵還要標準。
王仲義聽了對方的分析,神色也不由得凝重起來,眉毛緊緊擰著,似乎是在苦苦思索應對之策一樣。
孫中山聽完以後便欣喜地笑了笑:「很好,軍事改革的事情就由軍委會具體負責安排吧。只有把軍隊搞好了,咱們中國才能在世界上揚眉吐氣,不讓家再欺負了。」
羅耀國想了想,笑道:「回大總統,明年的軍費預算具體怎麼個花法,現在還沒有最後敲定。不過有六億五千萬那麼多,應該是可以安排過來的。眼下咱們的法幣雖然略有些走低,可是六億五千萬還是要相當於兩億美元!這樣的軍費開支比起咱們的鄰國日本還要多了不少呢。怎麼會安排不過來呢?再說了……這次軍事改革計劃裏面所要加大投入的幾個項目,如造船、飛機、煤化工、發動機、戰車、汽車、新型火炮等等的,本來也都有計劃要投的。現在只是更加重視一點罷了,而且也不是一年裡面就要投完的,要分成好幾年來投入。」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全新的機械化、大縱深作戰的模式,將替代原有的步兵線式作戰模式,成為未來戰爭中的主流。而這種戰爭模式,對於後勤和綜合國力的依賴度將大大提高!以我國目前重工業的基礎,在未來的戰爭中將遭遇到巨大的危機和挑戰!因此我們現在就要儘可能地提高綜合國力,特別是重工業技術和生產水平,加快追趕世界一流國家的步伐!特別是在空軍、煤化燃料技術、反戰車武器裝備、新型戰車等方面都要加大投入,爭取能在同德國開展合作的有利條件下,提高我們應對未來戰爭的能力……」
今天在孫中山書房裡面參加這次重要會議的只有七個人,孫中山、胡漢民、蔣介石、許崇智、羅翼群、廖仲愷、羅耀國。這會兒滔滔不絕的在發言的自然是羅耀國了,這份報告書也是他和安思華、白崇禧等人鼓搗出來的東西,目的就是推動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將國民革命軍打造成一支能夠打贏未來戰爭的強軍!而這個未來戰爭……在羅耀國的心目中就是最後一次瓜分世界的機會——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是不能在這次的世界級帝國主義爭霸中,為中國爭得應有的利益,以後進入了原子時代恐怕就沒有什麼機會當帝國主義了。
一番話說完,羅耀國喉嚨有些發乾,端起面前茶几上的茶盞,咕咚咕咚喝了幾口。順便也用眼角掃了一下書房裡面的眾人。孫中山似乎真的有些老了,又坐了幾個小時的飛機,這會兒似乎是有些瞌睡蟲上腦,眼睛微閉正在那兒養神呢!胡漢民倒是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手裡面還拿著支毛筆在小本子上記錄……估計是抄了去好在國民政府的會議上面賣弄一下「軍事才幹」的吧?老蔣則是頻頻點頭,好像一副很懂行的樣子,大概聽到要學德國學日本所以才點頭的吧?許崇智自然還是無精打採的在瞌睡著,不用說了,他現在也就是一尊維持平衡的大神。羅叔叔和廖仲愷則是一副仔細傾聽的樣子。
羅翼群解釋道:「最大的開銷眼下還是軍費,預算是六億五千萬元。其次是十四省(區)的教育經費,不僅是青少年義務教育,而且除了川邊之外的十三個省現在都在興建大量的中學和大學,此外原有的公立大中學校也將獲得政府更多的投入。教育經費預計要支持三億五千萬元。第三是建設支出,主要是交通部、實業部、農業部的預算,主要是用於修建鐵路、公路、大型水利設施、大型電力設施。這方面的投資十分巨大,好在現在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也都願意進行投資,因此政府的負擔就大為減輕了。建設支出的預算也是三億五千萬元。剩下的就是各級政府的開銷,給中央政府的四千萬,最後還有河南省土地改革試點也打算安排六千萬元。」
「此外,今年五、六月間的第二次日俄戰爭,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這次戰爭中日本的海陸軍協同作戰,特別利用戰列艦艦炮的巨大火力支援登陸部隊作戰的戰術,給全世界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可以這樣說,第二次日俄戰爭的勝利完全是日本海軍的戰列艦所取得的。這次戰爭再一次證明了戰列艦在目前的戰爭中,仍然是一件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級武器!特別是對於像我國這樣一個海岸線漫長的國家而言,戰列艦的巨大威脅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的!為此我們必須在未來幾年中加快東南沿海地區重要地點海防炮台的建設。當然還要加快海軍建設的步伐,爭取在友邦德國的幫助下,建造出中國自己的戰列艦!同時也要制定出適應我國實際情況的海軍發展計劃,爭取以較小的成本來抗衡日本龐大的海上力量。」
「最後我們的海陸軍軍官教育晉陞制度仍然有著較大的隨意性,沒有形成有效而嚴密的制度。這樣不利於優秀軍事幹部的培養和選拔,也不利於軍隊的管理和作戰指揮。因此也建議軍委會儘快參考日本和德國的軍官培養和晉陞標準,建立起我們國民革命軍自己的制度和體系。」
王自省卻突然話鋒一轉:「只是……這樣一支軍隊還遠遠不能負擔起保衛蒙古這樣的重任!現如今只不過是蘇聯和日本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讓你我得以逍遙一陣子。過個兩三年,等他們把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憑這樣的軍隊又能堅持多久呢?仲公可別忘記了,咱們可是孤軍在外,遠離後方幾千公里在戰鬥!」
聽到高少傑的提問,王自省扶了一下眼鏡,冷淡地看了他一眼。標準的天威難測的獨裁者的模樣:「這支軍隊的養成已經相當不錯——特別是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裝備甚至可以算得上優秀,步槍是民十三式,和國民革命軍是一樣的。還有民十三式重機槍,甚至沒個步兵班都配備了捷克式輕機槍。團一級還配屬了60mm迫擊炮。我還看到有十二門民十三式75mm山炮。此外我還看到了……這支軍隊的官兵們對紀律的敬畏和服從,他們只要接受了足夠的訓練應該就能成為最優秀的戰士。」
「……而且咱們青年軍和你們的紅軍蒙古方面軍還是各自為戰。我們在新疆最多也就維持十萬軍隊。你們也就是五萬人。攏共十五萬軍隊……而且後勤還沒有保障。再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指揮,甚至連協同都沒有。這樣去和武器裝備訓練數量指揮都要優於我們的蘇聯紅軍打,不輸還真是奇迹了!」
蒙古庫倫軍營外的草原上,整齊的腳步激起漫天的塵土。一隊隊士兵排成連橫隊,先以便步,然後以正步整齊的在一群視察的人面前通過。每名士兵都是全新的裝具,新軍裝,新背包,新的氈靴,新的厚厚的軍毯,扛著上了刺刀的民十三式步槍,目不斜視,只是全神貫注地聽著軍官們的號令。
今天在這裏展示的是王仲義的警衛旅,這是整個蒙古方面軍中軍容風貌最拿得出手的部隊。王仲義安排這次閱兵,是在向來蒙古「友好訪問」的「西北王」王自省上將展示蒙古紅軍的赫赫軍威!既是在向這位野心勃勃的鄰居展現肌肉,也是為了兩家即將要開始的合作談判中累積一點兒籌碼。
孫中山睜開眼睛,瞥了一眼「羅大管家」,笑了笑道:「十六億五千萬元都準備怎麼花呢?」
……
「中東路戰爭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機械化戰爭條件下的閃電戰理論,得到了實戰的檢驗。在中東路戰爭中的第三次扎賚諾爾大戰中,我軍就採取了這種全新的戰術。這種戰術的基礎是機械化,關鍵在於裝甲兵、摩托化步兵、炮兵的協同配合。在此次作戰中我軍先是利用炮兵打開缺口,然後再由裝甲集群進入缺口並發展戰果,最後機動步兵迅速跟進,以擴大戰果。迅速破壞掉敵指揮中心,通訊樞紐,交通樞紐,炮兵集群。在敵軍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線之前就將其徹底衝散打亂,使之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最終遭受到毀滅性的結局!」
停頓了一會兒,王自省聽上去平靜如常,毫無感情的話又響了起來:「打仗打得就是後勤啊!我們中國的國力本來就不如蘇聯,而且新疆和蒙古眼下又沒有一寸鐵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恐怕也不會有的。我們所用的每一粒子彈,每一發炮彈,每一條步槍。都是從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用騾馬用駱駝這樣的原始手段運過來的!而人家蘇聯卻有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亞鐵路線,比這個咱們就已經輸了一半了。」
將王自省送來新疆的還是羅耀國的那架容克斯專機,這架十六座的飛機是國民政府軍委會情報局的財產,所以這次會晤自然也有了軍情局的搓合了。這會兒王仲義的把兄弟軍情局副局長高少傑,也正樂呵呵的和二王站在一起,檢閱著這支雄赳赳、氣昂昂的軍隊。
口令聲中,王仲義突然回頭,衝著許久未見的把兄弟笑了笑:「文陽弟,感想如何?咱們這支軍隊可稱得上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