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民國》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947章 朝鮮戰爭 二 新日本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947章 朝鮮戰爭 二 新日本

隱隱的炮聲,從大澳大利亞灣一直飄了過來。那是中國人的一艘波蘭軍團級裝甲艦和一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在有一陣沒一陣的轟擊著日軍的陣地。
「元帥閣下的意思是……」澤田茂在旁問道。
最後,閑院宮載仁親王又用極其鄭重地口吻告訴朝香宮鴆彥王,新日本州是日本帝國最後的希望!如果朝鮮半島的作戰不幸失敗,那天皇陛下也有可能離開東京前來新京坐鎮指揮,屆時新日本就是帝國復興的基地!
身後傳來了澤田茂的聲音,他是眼下參謀本部的次官,是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元帥派到新日本州前線來視察軍務的。朝香宮鴆彥王沒有回頭,依舊默默地望著西方,澤田慢慢走了過來,站在朝香宮鴆彥王身邊。他這次萬里迢迢跑來見朝香宮鴆彥王其實是作為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的說客,目的是爭取朝香宮鴆彥王的支持,以幫助閑院宮載仁親王的「新日本派」在同「舊日本派」的鬥爭中取得勝利。
「首相閣下,」永田鐵山這時插話道:「陛下是不是已經接到了新日本駐屯軍的奏摺?同意他們提出的舉國遷移的建議了?」
這位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因為之前征服東澳大利亞的赫赫戰功而如願以償封了元帥,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嘗封帥的喜悅,一場巨大的危機就向剛剛升起太陽旗的「新日本」襲來了!所謂的新日本全稱是大日本帝國新日本州,也就是原來的英屬澳大利亞。而這位朝香宮鴆彥王就是新日本州的第一任,搞不好也是最後一任總督大人。因為,佔據了西澳大利亞的中國軍隊,從上個月下旬開始,就對新日本州西部的重鎮福雷斯特展開了進攻!
「運不了多少。」島田繁太郎端起桌子上的戰時咖啡抿了口,心裏面盤算了一番,才緩緩道:「目前的海運非常吃緊,帝國一共也就200多萬噸商船,要維持朝鮮、澳大利亞、菲律賓、中美洲、日屬東印度等五個戰場的後勤,還有南美洲到日本本土的生命線也必須要維持,根本就沒有富裕的。而且……自10月17日中日開戰以來,中國潛水艇就開始在太平洋上頻繁出擊,一個月就打沉了我們24萬噸的商船,這樣下去到明年這個時候,帝國恐怕就沒有海運能力了。」
……
這個想法固然是不錯的,可是要實現卻不是那麼容易的。別的先不說,光是上千萬乃至幾千萬國民的大搬家就不是眼下日本的海上運力可以完成的。而且眼下的東澳大利亞也沒有能力提供養活上千萬日本人的糧食,由於日軍在攻略東澳的過程中對澳洲白人進行的屠殺,使得大部分澳洲白人居民,要麼死於非命,要麼逃亡到西澳大利亞成了難民或是中國人。而東澳大利亞現在就是一番田地荒蕪,城市廢棄的衰敗景象,社會生產幾乎完全停止,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唯一的人類似乎就只剩下了全副武裝的日本陸軍和不足10萬人的日本「開拓民」。
南澳大利亞州,福雷斯特。
「是的,」谷壽夫也走到朝香宮鴆彥王旁邊,大聲道:「下官認為,帝國目前無力同時兼顧朝鮮、菲律賓和澳洲三個戰場,如果分散使用兵力只有被中國軍隊各個擊破!因此必須要突出重點戰場,放棄次要戰場。而帝國必須要予以確保的重點就是新日本州!新日本州的總面積超過450萬平方公里,各種資源也比帝國本土和朝鮮豐富10倍。而且這裏遠離中國本土,也沒有中國軍隊的主力,正是帝國未來複興的基地,哪怕是放棄本土也不能放棄新日本州!」
「元帥閣下。」
說話的是日軍第二軍司令官谷壽夫大將,眼下他正指揮著八個師團的20萬大軍負責防禦澳洲南部的中日邊境,整個防線從維多利亞大沙漠一直延伸到大澳大利亞灣。在二十幾天的戰鬥中,他的第二軍居然丟失一塊主要陣地,傷亡也不到一萬人!這樣的戰果當然被日本當局宣傳成了大捷,而谷壽夫本人也有些得意洋洋了。
因此,大部分日本國內的高層人物都是所謂的舊日本派。他們主張在朝鮮軍被中國軍隊擊敗之後,可以考慮交出新日本州作為向中國求和的條件,以保全日本本土的安全。不過要拿新日本州作為同中國議和的籌碼,也同樣要求暫時保住這塊地盤,只是新日本州重要程度大大下降了,也沒有必要維持對中國澳大利亞方面軍的軍事優勢,只需要遲滯對方的進攻就可以達成目標了……至少從中國軍隊目前的進攻強度來看,這個目標似乎不難達成。
如今的唯一生機,還是在朝鮮戰場!哪怕不能最後取勝,只要能拖延到德國戰勝美國之後,也能通過國際調停結束戰爭,為帝國未來之復興保存元氣。至於澳大利亞,看來也只能放棄了。」
「元帥閣下,現在看起來,軍部之前對中國軍隊部署的分析出現了重大失誤,他們的主力部署在滿洲而非西澳大利亞。」澤田茂拿不準眼前這位皇叔大人的心思,只好拐彎抹角地試探一下。
「哦,那就好。」近衛輕輕吁了口氣,點了點頭。
近衛文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永田鐵山的問題。其實裕仁天皇在今天一早就命人把近衛召進皇宮,並且將朝香宮鴆彥王和閑院宮載仁親王聯名的奏摺給他看,還徵求他的意見。雖然裕仁並沒有表明意見,但是近衛文麿卻能感覺到對方有點動心。不過也僅僅是想去新日本州走一走,看一看而已。至於舉國遷移什麼的,朝香宮鴆彥王和閑院宮載仁親王的摺子上沒有提,裕仁更是沒有問。
「元帥閣下,朝鮮不過20萬平方公里,本土也不過30萬平方公里,而新日本州有超過450萬平方公里!是朝鮮和本土面積之和的9倍!帝國怎麼能舍大取小呢?」
近衛文麿望著永田鐵山,微微搖頭:「永田君,你是不是太悲觀了?」說著他又看了眼不發一言,面沉如水的海軍大臣,「島田君,如果給海軍一年時間,能運輸多少國民,還有多少噸機器設備去新日本州?」
「哦,谷君有什麼想法嗎?」朝香宮鴆彥王不緊不慢地問道。
朝香宮鴆彥王陸軍元帥全身戎裝,帶著一群部下,站在自己前敵指揮部屋頂的天台上,舉著望遠鏡一動不動地看著西邊的戰場方向。
「首相閣下,」永田鐵山苦苦皺著眉毛,嘆了一聲:「澳大利亞好是好,可是我們沒有辦法把大部分國民送去那裡,甚至連1000萬人都運不過去。而且澳大利亞現在沒有什麼工業基礎,原來英國建設的工廠現在也大多毀於戰火,我們也來不及建設……就算真的捨棄的本土跑到那裡,早晚也會被中國人消滅的。
原先軍部所制定的「特一號作戰計劃」中的甲案就要求新日本駐屯軍在維多利亞大沙漠以南,大澳大利亞灣以北,地勢狹長的伯拉納平原上展開主力,擺出進攻華屬澳大利亞的架勢。新日本駐屯軍的部署也是以此為計劃展開的。可是到了10月19日,也就是日本大本營公布「南海——菲律賓大海戰」勝利消息的第二天,軍部又下達了「取乙案保衛新日本州,在邊境防禦戰中擊退中國軍隊」的指導意見。
島田繁太郎一愣,隨即看到近衛文麿的神色,就明白了裕仁天皇已經收到了朝香宮鴆彥王的奏摺,而且還動了舉國遷移到新日本州去的心思。島田為難地點點頭:「當然,如果陛下要去新日本州,海軍當然可以確保航線安全,這一點還是可以做到的。目前,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被菲律賓群島、琉球群島所阻擋,無法進入太平洋海域活動,光靠潛艇是沒有辦法威脅到有嚴密護航的船隊的。」
「永田君,島田君,新日本駐屯軍恭請天皇陛下去新日本州視察軍務,你們覺得怎麼樣?」
可是讓朝香宮鴆彥王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是,原先「乙案」中新日本駐屯軍的作戰計劃是,將主力部隊撤退至南澳大利亞州的弗林德斯嶺固守待援。而不是在無險可守的伯拉納平原和維多利亞大沙漠同擁有強大裝甲部隊的中國軍隊決戰!
朝香宮鴆彥王再嘆了口氣,他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轉身看著東北方向(日本的方向),緩緩地道:「我等的意見,閑院宮殿下的意見,近衛首相的意見,還有永田陸軍大臣,島田海軍大臣的意見都不是關鍵。舉國遷移到問題,只有天皇陛下才能聖心獨斷!天皇陛下何等英明,只要看到新日本州的遼闊富饒,自然會做出決定。我等與其提出建議,不如恭請天皇陛下聖駕親臨新日本州巡視。」
為此朝香宮鴆彥王接連給東京的參謀本部發電,說明在伯拉納平原和維多利亞大沙漠進行防禦作戰的不利因素。可是東京方面卻遲遲不作答覆,直到11月12日才以新任陸軍參謀本部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元帥的名義給新日本駐屯軍發來了一個情況說明。
看到這樣一份情況說明之後,朝香宮鴆彥王元帥隱隱已經感覺到未來的戰局相當不妙,同時也知道自己和新日本駐屯軍的責任重大。可是清點一下自己手中的兵力,他又覺得實在沒有把握,於是就像大本營請求援兵。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請援的報告很快就被駁回,大本營方面指示他要用有限的兵力盡量維持新日本州的局面,等待整個世界局勢向有利於日本的方面轉變。
眾人的意見整齊無比,朝香宮鴆彥王微微點了點頭:「神州(指日本本土)雖然貧瘠狹小,卻是歷代天皇所留,是天照大神賜給大和民族的,怎麼可以說放棄就放棄呢?而且我們也不可能將一萬萬國民全都運到新日本來……那些被拋棄的國民又該如何生存?他們該多麼怨恨我們這些人啊!」說到這裏,他又長長嘆了口氣,話鋒一轉:「陛下當然不忍拋棄祖業,而國內的諸君也沒有真正見識過新日本州的遼闊,自然也不知道這片土地對帝國來說有多麼重要。」
「有那麼嚴重?」近衛文麿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脫口而出:「如果天皇陛下想去新日本州,海軍能否確保安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巽他海峽被爪哇島上的日軍所封鎖造成了中國澳大利亞方面軍的後勤困難。中國軍隊的進攻似乎有些疲軟,打了快一個月,弗雷斯特前線的日軍既沒有看到遮天蔽日的中國飛機,也沒有被傳說中無敵的四號坦克碾成肉泥,甚至中國軍隊的炮擊也不是非常猛烈,每天落在日軍防禦地帶上的各種口徑的炮彈都沒有超過10000發,直到昨天中午,一支中國艦隊突然出現在大澳大利亞灣裏面,用大口徑艦炮開始轟擊日軍前沿陣地,才讓朝香宮鴆彥王和前線日軍感到了一點壓力。
谷壽夫其實已經被澤田茂說服,現在主動充當起了說客,說完這番話后,他便以期待的神情望著朝香宮鴆彥王,朝香宮依舊皺著眉毛沒有開口,而他身邊的新日本駐屯軍司令部的參謀們則紛紛點頭附和起來。
閑院宮載仁親王在情況說明中告知新日本駐屯軍司令部,大本營根據所掌握的切實情報判斷,中國裝甲兵的主力已經秘密調往滿洲地區,正在準備入侵朝鮮半島。而在澳大利亞的中國裝甲部隊很可能只是虛張聲勢的疑兵,因此以新日本駐屯軍的兵力,完全可以在伯拉納平原的防禦作戰中將中國軍隊擊退。不過在這份情況說明的後半部分,閑院宮載仁親王又要求新日本駐屯軍做好防守弗林德斯嶺的準備,至少要抽調兩到三個師團先行在弗林德斯嶺布防。新京周圍也應該部署重兵並且徹底要塞化,萬一情況有變,新日本駐屯軍就將以新京為最後據點進行防禦。此外,東澳大利亞各個主要港口,除新京港(傑克遜港)之外都必須徹底破壞,以防中國軍隊登陸……
永田鐵山好像也發現自己的問題提得很不恰當,乾笑了兩聲道:「首相閣下,請原諒下官的失言。」說著他又加重了語氣:「現在日本帝國的國運全系與朝鮮決戰,此時必須巡視新日本州,只怕會給朝鮮前線的士氣造成不必要的打擊……」
從首相近衛文麿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永田鐵山和新任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不由得都是一驚。新日本駐屯軍司令官朝香宮鴆彥王似乎沒有走正常的程序通過軍部提出他們的請求,而是直接將報告送到了首相官邸,甚至裕仁天皇那裡也已經收到了奏摺。
「只要有澳洲大陸在手,帝國的復興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失去了新日本,整個大和民族恐怕就將永遠被困在貧瘠狹窄的日本列島上面了!」
圍繞福雷斯特的爭奪剛一開始,朝香宮鴆彥王就立即將前敵總指揮部搬到了前線,並且親自坐鎮督戰。與此同時,大批的軍隊和物資也從新日本州的首府新京(悉尼)日夜不停地向這座本來毫不起眼的小城轉運,整個「新日本駐屯軍」擺出了一副在「中日邊境」決一死戰,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架勢。可是就在新日本駐屯軍忙著調兵遣將,準備開啟大戰的時候兒,從日本方面卻傳來了一些自相矛盾的消息和命令,讓朝香宮鴆彥王和他的司令部參謀們感到有些無所適從了。
「失去這個機會,帝國就再也沒有未來了!」
「是啊,朝鮮的防禦應該以遲滯中國軍隊的攻勢為目的,帝國陸軍的主力應該往新日本方面調集,有可能的話,還要主動發起進攻奪取整個大陸!」
此時的朝香宮鴆彥王和新日本駐屯軍的參謀們已經聽到一些傳聞,日本國內的高層對於國家的未來出現了相當大的分歧。一部分高層的意見就是閑院宮載仁親王在那份情況說明中所提到的那樣,以所謂的新日本州為帝國最後的根據地,萬一在朝鮮戰敗(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日本就要進行舉國遷移!不僅天皇和政府要遷移到澳大利亞,相當一部分國民也要追隨政府遷到澳大利亞安家,甚至……大規模的移民行動應該立即開始,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眼下,持這種觀點的日本高層人物又被稱為「新日本派」。
「閣下,下官也同意澤田君的意見,中國軍隊的主力不在澳洲,他們的裝甲部隊到現在也沒有露面已經說明問題了。羅耀國的如意算盤看來是奪取朝鮮,然後以朝鮮為跳板入侵帝國本土,逼迫東京方面割讓新日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