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三卷 新時代

第246章 歷史的相同

第三卷 新時代

第246章 歷史的相同

秋風捲起的海報上,儘管顏色已經脫掉許多,但依稀可以看到這麼一串字樣。
「……」正準備報告的貝利亞半張著嘴,近視眼鏡后的一雙眼睛愣愣地看著朱可夫,硬把到嘴邊的喬治亞語吞回,改口說了俄語,畢竟即便是現在,約瑟夫同志都對這些元帥百般忍讓,以後再教訓他們也不遲。
在從外觀上看去,同樣沒有一絲光亮的克里姆林宮一號樓,朱加什維利的辦公室里中,同往常一樣,處理著與戰爭有關的各種事情,戰爭在過去的幾年中,早已經成為克里姆林宮最普通的日常事物。
在法國北部開闢戰場,不但能牽制希特勒在東方的軍隊,同時也會使希特勒入侵英國成為不可能。開闢這一戰場,符合英國軍隊以及英國南部全體居民的願望。我想象得出開闢這樣的戰場是困難的,但我以為,儘管有困難,還是應當開闢這個戰場,這不但有利於我們的共同事業,也有利於英國本身。現在是開闢這個戰場的最有利時機,因為希特勒的軍隊已調到東方,還沒有來得及鞏固其在東方佔領的陣地。
朱加什維利的話令朱可夫光禿禿的額上冒出了一些汗水,隨著他的「演說」,朱可夫慢慢的明白了他為什麼會強調這一切,他正在為自己尋找借口和理由,一五計劃接受美英貸款、發動大清洗、與英美結盟等等,幾乎每一次,當他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他總會從《烏米揚諾夫選集》中尋找著答案,而現在他又要做出什麼重大的選擇呢?
朱加什維利仍然沒有放下手中的話筒
十幾分鐘后,經過幾次修改之後,朱加什維利抬起頭看著朱可夫。
朱可夫和他的助手看到朱加什維利有了空,就站了起來。
在戰爭爆發之後,這座城市裡的景象會令每一個熟悉的他地感到驚訝。每到晚上,這座城市都會淹沒在一片漆黑中,燈火的管理、燃料供應的不足,使得的這個城市再也看不到從前每天晚上都是燈火輝煌如同白晝的模樣,現在只是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給人以一種沉重的、窒息的印象。
莫洛托夫解釋道,現在的蘇聯全部的希望在於英國是否會拋開美國,單獨開闢第二戰場,否則蘇聯只能做到其它的選擇。
「我們的對外政策一直受到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對外政策上的指導!」
與朱加什維利的樂觀不同,朱可夫和總參謀部卻並不這麼認為。
「如果蘇聯大難臨頭了,或者徹底滅亡了,他們會得出什麼結論?」
「顯然,對於美國或是英國而言,將會是一場災難,當我們和德國爆發戰爭后,英國長舒了一口氣,希特勒入侵英國的打算被擱置了,這是他們支持我們戰鬥下去的原因。」
「幾天前,我國駐西北商務代辦處報告,《西北實業報》頭版評論員文章呼籲,全面恢復對德貿易,並建議農商部就此與德國商務部展開最高級別會談……」
將電報還給莫托洛夫后,朱可夫走到了已經伸展開的地圖邊,那些問題不是自己可以理解的。
「朱可夫同志,中國人越過烏拉爾河,令中德兩國的關係處於緊張之中,這是戰爭爆發后,最好的消息!也許,他們兩國會爆發戰爭!」
在朱可夫思考時,不知道什麼時候那本書再次從書櫥上回到了的朱加什維利的手中,只不過換了另外一本而已。
站在辦公桌旁的朱加什維利左手正準備搓碎的紙煙,隨著貝利亞的話跌落到華麗的高加索地毯上,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朱加什維利唇上疏理整齊的鬍鬚輕輕抽動著,顯然他非常緊張,不……也許用恐懼更為合適。
不過這一次,翻看著文選的朱加什維利並沒有像上一次一樣閱讀文選中的內容,而是在仔細翻看了一會後,走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后,一言不發地坐在椅子上拿起了筆,在一張信紙上書寫著什麼。
朱加什維利向他們揮揮手,若有所指地看了看未可夫。
朱可夫感到有點出言不遜,在挖空心思地挑選著合適的字眼,在朱加什維利格勒戰役失敗后,克里姆林宮就有了媾和的打算,而開闢第二戰場是克里姆林宮最後的選擇和機會。
「現在,伏爾加下游地區的陷落,使得我們有一部分坦克工業基地還處在敵人空軍的打擊之下,中央委員會希望你能做出妥善安排,將我們的一些工廠進行……」
莫斯科的街道顯得有些清靜,街道上有時會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接著出現一隊背著莫辛納干步槍紅軍士兵的身影,這些紅軍士兵過去一樣,在這座城市裡巡邏,並逮捕可疑分子,尤其是那些散波失敗言論的反動分子。
「不要要看看英國人對您的建議作何反應,約瑟夫同志。」
這時又有一個人走進了朱加什維利的辦公室,是國防委員會委員貝利亞,不過朱加什維利並沒有注意到貝利亞走進了辦公室,已經走到地圖邊的朱加什維利似乎正在醞釀著什麼。
「約瑟夫同志,我們帶來了伏爾加——烏拉爾的最新情況。」
「也就是說,德國人的行動實際上是回應中國的信號是嗎?」
「好。再見,馬雷舍夫同志。」
「等一下。」
「甚至還提出了我們認為可行的建立第二戰場的各種方案,總之,我們一定會設法讓邱吉爾單幹。」
「由於中國軍隊在我軍撤退後,已經在裏海沿岸至 越過烏拉爾河,建立數公里不等的西岸防禦縱深……」
「人民委員同志,請說俄語!」
朱加什維利停了下來,臉上浮著冷笑,看了看被厚實的毛毯掩蓋住的窗戶。
看到這,朱可夫抬起頭望著背對著自己的朱加什維利,看著這個自許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喬治亞人,他……第一次向外國承認了蘇聯的失敗,這份電報發出后,實際上是在告訴邱吉爾,如果英國不開闢第二戰場,那麼蘇聯唯一的選擇,就是選擇和德國人媾和!
讀完這一段后朱加什維利重新將書塞回書櫥。
突然朱加什維利的聲音變得高亢起來,甚至於表情變得有些激動,突然他走到了書櫥前,從中取出一本《烏米揚諾夫選集》,看著目錄找打開了要看的那一頁。
「但這是並不是真理!烏米揚諾夫同志曾說過,每個人都會犯錯,他也不例外,而我們卻一廂情願的相信,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是不會犯錯的,他的思想、他的方針決策著我們黨和政府的決策與路線……」
「元帥同志,現在我們全部的希望在於英國人是否可以開闢第二戰場!」
朱加什維利轉向莫洛托夫。
莫洛托夫打開一個文件夾同時又補充了一句。
「可是直覺告訴我,一但蘇聯失敗了,隨著德國再次將矛頭對準英國,英國在遭受慘敗或是直接的威脅后,英國國內龐大的反邱吉爾力量就會團結起來,邱吉爾很有可能會下台,從而為英德媾和鋪平道路,或許……」
朱可夫在一旁輕聲反對著,這個言論在戰爭爆發的初期就曾從朱加什維利的口中吐出,這是第三次了。
「朱加什維利同志……」
「我們將向英國首相丘吉爾再次提出建議,要求他們儘快開闢第二戰場。」
話未說完,朱加什維利就打斷了朱可夫的話。
「約瑟夫同志!」
「我們一直在犯錯!」
朱加什維利在「無法阻擋德國人」上加重了語氣,而且臉上的冷笑越來越森冷。
「約瑟夫同志,我們認為中德兩國會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克制與友好,同時……」
儘管女學生每天都會掛上新的宣傳勝利的海報,但在戰爭爆發近三年後,這些海報已經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偶爾的脫掉的海報在地面上隨風飄蕩,海報上殘破的紅旗時而會引起一些人的深思。
正如過去一樣,朱加什維利越來越相信自己的推測,似乎自己的推測一定會變為現實一般。每一個都知道,邱吉爾這個對蘇聯懷有刻骨仇恨的人,現在對蘇聯的政策不過只是權宜之計,他的目的無非是首先在戰爭中儘可能的犧牲蘇聯,讓蘇聯精疲力竭,其次長遠的目標才是令希特勒德國一敗塗地,如果蘇聯真的失敗了,那麼邱吉爾會怎麼做呢?
朱可夫拿起那兩頁字跡清晰的列印文件,電報中的內容似乎並不複雜,朱加什維利是在告知英國首相,蘇軍在前線的形勢比去年更為緊張,並說明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當然,和過去一樣,朱加什維利將前線失敗的原因一方面歸於德軍的強大,另一方面歸罪到前線的一些將軍,再接著又強調,決定性的戰役很快就會再次打響。
接著向朱可夫解釋。
站到莫洛托夫面前的朱加什維利,仰著頭向天花板吐了一口煙,繼續說了下去。
「哪,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同志,你可以看看朱加什維利同志給丘吉爾先生的私人電報。」
朱可夫緊鎖眉頭,他的眼睛變得小而黯淡。英國不可能拋開美國開闢第二戰場,如果他們有那個實力,或許早已經那麼做了。
「另外,美國政府已經將第八轟炸機司令部調回英國,英、美兩國承諾對德國晝間轟炸將會恢復43年年初水平,他們將重點轟炸德國飛機、坦克工廠,同時承諾在年底前向我國提供不少於70萬噸物資,包括4000架飛機、5500輛坦克……」
「最好讓總參謀長了解一下我們給丘吉爾的電報。」
找到說話機會的朱可夫朝前走了一步。
「為了退出戰爭,烏米揚諾夫同志和德國人簽定了布列斯特條約,這是正確的,為了實現軍隊的現代化,我們和德國進行軍事合作,同樣是正確的……一次又一次的正確,讓我們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迷信了起來,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後,面對邱吉爾伸來的橄欖枝,儘管知道他們在背後隱藏的禍心,但是因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在對外政策上並不否認採取這些步驟,使得我們決定接受英國人和美國先後伸來的有毒的糖果!」
「捧死德國鬼子!」
「他們做這種事情,無法逃過輿論!而且英國人和邱吉爾也不會接受英德媾和!」
莫洛托夫接下來的帶來的好消息並沒能讓這個房間中沉悶的氣氛有任何好轉,相比於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這個好消息顯然沒有任何意義,美國之所以加大對蘇聯的援助,實際上是為了打消蘇聯任何媾和或投降的念頭,希望蘇聯繼續支撐下去,牽制德國的力量。
「可以報告嗎,」
朱可夫的回答令朱加什維利的眉頭一皺,又叼起煙斗,站在他面前的朱可夫可以覺察到在那一瞬間,朱加什維利地握著煙斗的手似乎是在輕輕顫抖著。
「也許,如果蘇聯失敗了,面對數百萬德軍調回法國,邱吉爾……他會主動向希特勒伸出橄欖枝,從而結束這場戰爭,換取英國的生存,現在對於英國而言,美國已經沒有任何希望,至少在美國解決掉日本之前,英國的力量無法保衛英國,要麼流亡加拿大,要麼接受德國提出的體面結束戰爭的和談。對……邱吉爾一定會這麼做的,至少德國已經幫助他消滅了一個敵人!」
短暫的樂觀只不過持續了幾秒鐘,朱可夫的報告令朱加什維利再一次陷入沉默,第六集團軍向烏拉爾斯基發起進攻,意味著德國人的C集團軍的進攻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烏拉爾斯基淪陷后,戰爭初期撤往科米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以及韃靼共和國的工廠將受到直接的威脅,儘管自己在先前的電話中,要求一部分工廠再次轉移,但面對從烏拉爾斯基向北方進攻的德國軍隊,蘇聯還能把工廠撤到什麼地方?
走到辦公桌前,靜靜地接過朱加什維利遞來的那張薄薄的紙,儘管紙很輕,但朱可夫卻感覺有數萬噸之重,重的自己根本拿不起來,曾經在革命的那一年,自己同樣填寫過一張這樣的紙。
秋風捲起落葉,莫斯科的晚秋帶著幾分瑟寒,街道兩側張貼的海報被風吹起一角,與落葉一同發出嘩啦啦的聲響,
又吩咐了幾句后,朱加什維利才把話筒放在電話機上,拿起一支藍鉛筆,俯身在桌子上的台曆上作了記錄。
朱可夫如實地回答道。如英國人有能力開闢第二戰場,恐怕他們早已經開闢了,面對來自蘇聯的「威迫」,邱吉爾會怎麼做?這些都是問題。
「看看吧!」
朱可夫留意到莫洛托夫著重說的「私人電報」這個詞。
在朱加什維利拿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時,莫洛托夫、朱可夫、貝利亞都只是靜靜地聽著,這是兩個巨人之間的交鋒,他們沒有能力參与其中。
莫洛托夫的話如同火上澆油一般在辦公室中響起,甚至於連同朱可夫的臉色都稍發生了變化,現在角色發生了變化,過去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國獲利武器、食物、化學原料、裝甲鋼、藥品等等,而現在這個角度變成了德國人,在此之前,中德之間的貿易基本上精密機床、稀有金屬、航空發動機之類高價值產品,而現在,只要德國人願意,他們可以輕易獲得包括鞋帶在內的所有物資,只要他們有支付能力。
在北面開闢一個戰場,則更為容易。這裏,英國只需由海軍和空軍採取行動,無需派遣軍隊和炮兵登陸。蘇聯的陸海空軍將參加這一戰役。如果英國能從挪威志願軍中抽調約一個輕裝師或更多兵力到這一戰場來,可以把這些部隊調到挪威北部,以組織反對德國人的起義行動……首相閣下,為擊敗希特勒,蘇聯已經承受他國所不能承受的代價,犧牲近千萬軍隊,而現在隨著局勢的越發緊張,蘇聯政府正在面臨一個痛苦的抉擇,我相信首相閣下,應該可以理解蘇聯目前的局勢和付出的犧牲……」
看著書的朱加什維利開始讀了起來。
「你們不需要聽聽總參謀部的意見嗎?」
朱加什維利和莫洛托夫互相看了一下,好像不知如何回答大將的問話。
朱加什維利帶著明顯的高加索口音說。
看到這,朱可夫甚至感覺,朱加什維利同志所謂的決定性的戰役,實際上是在拼盡紅軍最後一點家底,就像在朱加什維利格勒,如果當時他同意撤退的話,自己至少可以撤出60萬也許更多的軍隊,而現在那些人要是變成了無名烈士,要麼進入了德國人的戰俘營。在伏爾加—烏拉爾戰役時,如果不是參謀部堅持要求必須撤退,恐怕逃入中國的蘇軍不是十二萬而是五十萬。
莫洛托夫坐在鋪著綠毯的長桌旁,而朱加什維利背朝著他,站在自己的辦公桌旁。他正在和伊熱夫斯克市的坦克工廠通電話。對方是負責坦克生產的坦克工業人民委員馬雷舍夫。
聽到腳步聲音朱加什維利回頭朝著的門口看去,站在門口總參謀長朱可夫和一位陪同他的將軍,提著沉重的皮包走進來。他們把黑亮的軍靴後跟碰了一下,表示敬禮,看到朱加什維利背朝門站著,就坐到桌邊。那位將軍打開厚厚的公文包,從中取出地圖和文件,放在鋪著綠毯的桌子上。朱加什維利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又看了廠眼門上的掛鐘,向他們點頭示意。
朱加什維利的聲音帶著常吸煙的人特有的沙啞,聲音不大,但卻顯得有些模糊。
伏爾加—烏拉爾戰役的失敗,令德軍切斷高加索與蘇聯之間的聯繫,巴庫的石油已經不可能運回,越過烏拉爾斯基后,蘇聯重要的油田第二巴庫就可能淪陷,即便是將工廠搬往北極圈躲避德國人的轟炸,但第二巴庫地下的石油卻是無法遷走的,僅僅依靠美國運輸的石油絕不可能支撐蘇聯戰鬥下去。
「我曾說過,他們應當是我們在反對法西斯德國的鬥爭中的盟友,顯然從一開始,我們一廂情願的相信,法西斯同樣是英美兩國最大的敵人,但是現在呢?殘酷的事實證明了一點,法西斯從來就不是英美最大的敵人,他們的心腹大患是蘇俄,是這個世界上無產階級國家!」
「請坐,元帥同志們。」
表面上看來這座城市看起來如過去一樣井井有條,德軍對莫斯科的轟炸似乎影響並不大,只要郊區的一些地方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過依稀可以看到戰爭對這座城市的影響,街道上看不到的什麼行人,偶爾人行道上有人走過時,也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懷中大都抱著混雜著鋸襪的黑麵包,抱著麵包匆忙離開的大都是女人,男人們要麼去了工廠、要麼去了軍隊。
「但……我們必須要考慮到英國並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實力」
對於敢當面頂撞朱加什維利的朱可夫而言,顯然的不會對這個掌握著蘇聯秘密警察,同樣獲得朱加什維利絕對信任的國防委員有任何懼意,幾乎是在貝利亞剛要再次開口時,朱可夫就隨口打斷了他的話。
背對著朱可夫的朱加什維利轉過身來,幾乎是急步走到了地圖前。
「……與帝國主義聯盟中的一個國家達成軍事協議……只要這種協議不違背的蘇維埃政權的原則,反而加強他的地位和減輕某一帝國主義國家對他的壓力……」
從窗邊又走到辦公桌邊的朱加什維利頓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著一些問題。
「我不是外交家……既然有必要採取政府首腦間交換私人信件這種方式,總參謀部就大可不必干預了。」
「哦」
進入辦公室的貝利亞一開口,莫托洛夫、朱可夫的眉頭同時一皺,貝利亞在很多場合和朱加什維利講話都是用喬治亞語,對此幾乎所有人都非常反感,他們之間說喬治亞語是為了不讓別人聽到他們的談話,莫托洛夫曾特別請人教自己喬治亞語,結果貝利亞卻把他逮捕了。
「約瑟夫同志,在我來克里姆林宮時,第六集團軍已經向烏拉爾斯基發起了進攻!」
「約瑟夫同志,我們在柏林的同志發回了電話,德國商務部長已經乘飛機前往中國,將與中國展開最高級別的商務談判,隨行人員有德國參謀部後勤部門的高級軍官,顯然,德國希望從中國獲得直接補給……」
「……對,對……馬雷舍夫同志,前線需要更多的坦克……」
「朱可夫同志,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印成表格由總參謀部在短期內廣泛的向部隊徵求意見。」
「無論他們是否爆發戰爭,元帥同志,中國和德國的直接接觸已經不可避免了,擺在希特勒面前的是中國人的精銳軍,為了避免被偷襲,希特勒絕不會動用曼施坦因的部隊,這意味著至少一百萬德軍,被中國人牽制了。」
「關於德國最近是否可能發動攻勢?……關於德國最近是否可能發動攻勢?……能否有秩序的退卻,能否長期地阻止德國向俄國腹地推進?……」
「正如過去一樣,如果英國能夠在法國北部或北極地區開闢一個反希特勒的戰場,那麼,蘇聯以及英國的軍事形勢將會大為改觀。
他無疑會變得非常現實,拒絕激怒希特勒那個瘋子,從而保護英國的利益。
朱加什維利的聲音變得嚴厲起來,同時背過身去,緩緩地走到自己的辦公桌旁。
「約瑟夫同志,外交人民委員會在三個小時前得到的中國農商部貿易署的通知,為滿足國內需求,國務院拒絕開出對蘇第四季度出許可證。」
「請原諒,對於外交我不太懂。」
朱加什維利顯然不願意提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那座城市的淪陷,對蘇聯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打擊,即便是烏米揚諾夫格勒淪陷,也不會比那座城市淪陷更為悲慘。
「在戰爭之初,英國為什麼對魯道夫.赫斯空降英國的目的秘而不宣,儘管他們逮捕了他,但赫斯卻只是遭到軟禁,顯然,英國仍然心存著的和希特勒談判的心思,也許會進行一些幕後交易,當然這是在英國確信已經無法阻擋德國入侵之後!」
「在戰役戰略上對我們的確有利……」
「同志們,現在我們的形勢和1917年的是如何的相似?儘管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犯過一些錯誤,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在很多方面的正確性,尤其是他在預見未來上所擁有的力量!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困境,烏米揚諾夫同志在那時就已經為我們想到了,並且提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而貝利亞扶了下鼻樑上的眼鏡,繼續著先前的彙報。
「在『天王星』計劃失敗后,你曾告訴我,如果我們失去那些軍隊,我們將失去贏得這場戰爭的希望……」
「可能吧!」朱加什維利點了點頭。
低著頭的朱加什維利在桌邊走動著,好像想對莫洛托夫、朱可夫、貝利亞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