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正文

第999章 好算計

正文

第999章 好算計

密謀篡位,欲圖弒君,改天換地。
確切地說,是所有人的目光地集中了郭業身上,而忽略了孔穎達的存在。
侯君集,因玄武門事變而平步青雲,在這次血腥屠戮的政變中,除了李世民之外,獲利最大的贏家就是他。
任誰都沒想到,侯君集竟然也有魏徵的這份拗勁兒。
一時間,真是跌破了眾人的眼珠子。
侯君集一臉鄭重地又是拱手拜道:「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同理,我大唐的千秋基業若要萬世傳承,亦不可再空懸太子儲君之位。所以,臣懇請皇上收回之前的成命,重新冊立承乾殿下為太子。」
……
顯然,李二陛下對李承乾已經失望透頂,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了。
同樣,侯君集的這樁事也再次證明了一個亘古恆存的道理,那便是:不作死不會死!
可惜這廝就是一個頭生反骨的魏延式人物,慾壑難填之下,放著無限風光不要,放著大好日子不過,竟然暗中與時為太子的李承乾眉來眼去,蠢蠢欲動。
最後還是李二陛下心慈手軟,憐憫侯君集過往的功勞,給侯氏一門留下了一個男丁,為侯君集收屍入土。
頃刻間,朝堂三系中已有兩系贊成了重新擁立李承乾為太子之事,局勢變幻莫測,讓李二陛下好是一陣心中窩火卻無言以對。
他們身為李建成的遺臣,難免會有幾分兔死狐悲同病相憐的感覺。
不過他身為李承乾的親娘舅,他一向都是支持外甥李承乾將來繼承皇帝寶座,承繼大唐國祚的。
郭業見狀,猛然醒悟過來,忍不住暗贊一聲,李淵這頭老狐狸還真是好算計啊,絕對是吃准了長孫無忌的性子。因為只要侯君集一站出來提議恢復李承乾太子位之事,長孫無忌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會一定支持,百般響應。
房玄齡、唐儉等一眾天策府舊臣系的大小官員紛紛跪地,齊聲喊道:「長孫大人言之有理,臣等附議璐國公。」
侯君集,呵呵,還真是一個不作死不會死的傢伙!
這一幕讓滿朝文武大臣分為驚詫,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一向低調寡言的侯君集會對李承乾這個廢太子如此忠心,對擁立承乾複位太子之事如此上心。
李二陛下一言不發,盯著侯君集的眼神中幾近迸火,心中咒罵不已:大胆侯君集,朕廢了太子才多久?你卻重提舊事惹朕不快,還欲要讓朕恢復承乾的太子之位,哼,君無戲言,豈容你說收回成命便收回成命的?
他清咳兩句,正想著該如何婉轉地說出自己的意思之時。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李承乾被廢被逐,而侯君集則落了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下場。
「皇上!」
隨即,他沖房玄齡、唐儉等人使了使眼色,緊接著跪在地上沖李二陛下拜道:「皇上,璐國公言之有理,儲君之位至今仍在空懸,于江山社稷不利。請念在承乾年紀尚輕的份兒上,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重新冊立儲君,起複廢太子李承乾?
一時間,朝堂之中泛起紛紛議論的嗡鳴之聲,郭業從朝中大臣們的臉上表情可以看出,侯君集的這番話委實將他們雷得不輕。
此時,郭業再看站出朝班進言的侯君集,見著這位以血腥政變而發跡起家的璐國公,暗暗搖頭嘆息,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啊,這廝估摸著這次又想藉著李淵復辟的這陣東風,來大撈特撈上一筆。
尤其是身為天策府舊臣系帶頭大哥身份的長孫無忌,在他印象里,侯君集一向都跟自己的外甥李承乾都沒有什麼交集,沒想到為了外甥李承乾能夠重回太子位,侯君集居然會如此不顧君前觸怒皇帝妹夫。
如今年僅四十歲,便爵封璐國公,官至行軍總管,與秦叔寶、李績、程咬金等人平起平坐,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咳咳……」
為此,長孫無忌的心裏略微有些生氣。
看著熟悉的背影,聽著耳熟的聲音,郭業將滿朝文武都篩查了個遍,才發現獨獨漏了他。
因此,他們彼此眼神交流一番后,最終亦是隨波逐流,齊齊跪地,山呼:「求皇上收回成命,給承乾殿下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這下倒好了,郭業頓覺所有的壓力都扛在了自己一人的肩膀上。
怒,憤怒!
就沖這一點,他對侯君集再有所不滿,那也必須支持。
此言一出,頓時滿朝皆驚!
而且,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立太子之事都是對江山社稷都是功在千秋。
經此平定滅兩國之後,侯君集在軍中的威望一時無兩,直追軍神衛國公李靖。
雖然他很詫異侯君集為何不跟自己商量一下今天這一出,好歹他侯君集也算是天策府一系的成員,連上朝之前通個氣的功夫都沒有嗎?
只見李二陛下微微一笑,和聲問道:「原來是侯愛卿啊?說吧,朕倒要聽聽到底是什麼事情值得侯卿你如此鄭重其事,在朕的印象里,侯卿從來都是謹言慎行,很少有如此危言聳聽的時候喲,哈哈……」
恨,怨恨!
璐國公侯君集!
可是今天的侯君集一反低調寡言的常態,貌似要學魏徵死諫一般,猛然屈膝跪下伏地拜道:「皇上,承乾殿下年紀尚淺,偶有犯錯也是難免,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臣叩請皇上能夠給殿下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郭業由衷地嘆服一聲,厲害,真是好算計!
因為,郭業是士林清流系的靈魂人物,更是士林清流系凝聚人心的一桿大旗。
郭業眼中閃過一絲精芒,心中甚為厭煩地哼道,侯君集,你這是在替李淵敲打老子嗎?
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他竟然會藏得這麼深。
朝堂上,群臣交頭接耳,低聲議論,交換著彼此心中的意見。
隨後,他將目光從侯君集的背影飛速轉移到了高高坐在龍庭之上的李二陛下身上,他倒要看看,李二陛下對於一會兒侯君集提出之事是什麼態度,會如何應對。
原來李淵安插在朝堂的那根釘子並非郭業印象深刻之輩,而是——
吃定了長孫無忌這個領頭羊,那就是吃定了天策府一系,因此天策府舊臣系的大小官員勢必都會附議。
「孔卿,郭卿,你們二位璐國公的這個提議是否妥當?唉,承乾德行有虧,委實難當太子重任。而且朕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年,這太子儲君之事是否過幾年再議?屆時,朕膝下的皇子都逐一長大,再選一德才皆備的皇子來擔當這太子儲君,是否更為妥當呢?」
……
對他而言,外甥李承乾如果能夠重新恢復太子儲君之位,重新被立為大唐帝國的繼承人,那是再好不過了。
而此時,魏徵和韋挺等人亦是彼此面面相覷一番,雖然他們跟李承乾扯不上干係,但是他們一想到李承乾這個李二陛下的長子,就不免想到了身為李淵長子的李建成,從這一層面來看,李承乾和李建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突然,跪在地上的侯君集突然扭過頭來,遙遙說了一句:「在下雖未與平陽郡公有過接觸,但侯某卻深知,平陽郡公郭大人識大體顧大局,乃是公忠體國之輩,絕對不會罔顧江山社稷和大唐的千秋基業。」
郭業當即就有了一種萬眾矚目的感覺,他瞟了一眼孔穎達,發現這老大人竟然閉目養神,呼吸均勻,尼瑪的,真是不長心啊,居然在這時候假寐起來。
唰唰唰~
因為在場諸人,誰都知道如今的士林清流系名義上是孔穎達和虞世南領銜,但真正挑大樑的卻是郭業。
在郭業認知的歷史軌跡中,後來率領大唐軍隊滅薛延陀、滅高昌國的大功臣,正是侯君集。
這下,李二陛下的臉色瞬間鐵青一片,僵在了那裡一時無話。
不過瑩蟲豈能與皓月爭光?
唰唰唰~
唔?
霎時,隨著李二陛下的話音落罷,滿朝所有人的目光亦統統轉向士林清流系的官員身上。
這時,他將目光對準郭業和孔穎達所在的士林清流系,眼神頗為複雜地看著孔穎達和郭業,一語雙關地問道:
終於,在貞觀十九年,兵權在握的侯君集和不甘寂寞的李承乾聯手幹了一件蠢到家的事兒——謀反!
龍庭上,李二陛下剛才還笑眯眯的表情已經蕩然無存,臉色凝重看不出喜怒,但眉宇間的陰鬱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說罷,侯君集連連磕頭在地,發出噗噗的悶響。
隨即,李二陛下揮揮手,強壓著心中的不滿揮揮手,淡淡說道:「承乾身為太子這麼些年,卻毫無建樹,更是德行有虧,已經不足以擔當儲君重任。好了,恢復承乾太子之事休要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