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正文

第1954章 勝利就在眼前

正文

第1954章 勝利就在眼前

「有詐?」
「不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看來他們為了殺死秦國公,是下了血本了。這下子,秦國公恐怕是在劫難逃!」
總不能讓李二陛下替他出這六百萬貫錢吧?就算他老人家真的有這個意思,李道宗也不敢要呀!拿國庫的錢填賭債,那不得被士林清流派噴死?
「這……老臣也不知道。」
「兩千人?這怎麼可能?淵男建是瘋了還是傻了?三京之一的國內城,只派了兩千人防守?那不是笑話嗎?」
「此言怎講?」
一個時辰之後,李二陛下已經端坐在城主府中,喜笑顏開地接受者眾將的恭賀。
李道宗的臉上無比地難看,道:「這……這還有天理嗎?淵男建怕死調兵回平壤也就算了,怎麼國內城的城主也那麼糊塗?他就不知道攔一攔逃兵?」
「在您面前末將哪敢撒謊?此事千真萬確,但有半句虛言,您砍了我的腦袋去。」
李績卻道:「我卻以為,此事未必是國內城守將糊塗。要是我處在他那個位置上,說不定會做跟他同樣的決定。」
「哼,到了最後,還不是被咱們唐軍一股而下?」
「當然沒有什麼姦細。」郭業苦笑道:「實話告訴您吧,此次攻城,我完全用的是堂堂之陣,正正之師。只是派人四面圍攻,國內城就一鼓而下了。」
「黃金千……啊,不,萬,黃金萬兩,怎麼樣?」
「一派胡言!」李道宗大怒道:「國內城怎麼也得有幾萬守軍吧?別說幾萬人了,就是幾萬頭豬給秦國公去抓。他能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內抓完?」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不信的話,你可以問絳州侯,我派他主持了此次攻城。」
出一個主意就能得賞黃金萬兩,這個賞賜已經是非常豐厚了。但是對於李道宗來說,萬兩黃金,才不過是價值十萬貫。跟他損失的六百萬貫錢財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江夏王以為,這國內城的守軍到底有多少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朕去看看不就行了?」
「這我哪知道?兩萬到二十萬都有可能。」
「不錯,江夏王果然聰明。」
李二陛下也覺得有點不靠譜,道:「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肅清殘敵,的確是太誇張一點。秦國公為何發出如此戰報?虛報戰功可以理解,但是虛報馬上就可以查實的戰功,秦國公總不會如此不智吧?」
「所以最後只剩下了兩千人?」
「好!好一個秦國公!好一個從沒讓朕的失望的秦國公!」
「郭業,你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咱們都是知兵之人,你這番話就哄鬼去吧!」
「四門全被攻克?」李二陛下也是知兵之人,道:「朕還從沒聽說過詐敗敗成這個樣子的。江夏王,你說是不是國內城真的不堪一擊?」
「正是。剩下的這兩千人倒是悍不畏死,誠心實意的為高句麗效忠。但是他們的人數太少了,最終還是被我軍斬殺殆盡。」
「好吧……微臣遵旨。」
但是,那又如何?
「那……那也不成!」李道宗心思電轉,腦洞大開道:「萬一是秦國公與高句麗人勾結,要謀害您的性命呢!」
「跑了!」薛仁貴道:「咱們的大軍勢如破竹,秦國公又聲威顯赫。守城的兵丁眼見守城無望,在咱們到來之前,就紛紛逃亡。而此城的守將,又是個糊塗蛋,根本就不加以阻止。」
「這……有道理。速傳朕的口諭,要秦國公務必小心,遣一上將進城即可,不可親臨險地。」
「那是為何?」
「說出來都沒人信,實際上此城真正的守軍,不過是兩千人罷了。咱們前兩次試探著攻城,他們還能憑藉精兵頂住。這下子四面圍攻,城內守軍過少的情況就暴露了。末將沒費什麼勁就輕取了國內城。」
李道宗的話音剛落,第三撥報信的使者又至,道:「啟稟萬歲,國內城已被秦國公全部拿下,特派小將前來,迎您入城!」
李二陛下高興地一拍几案,道:「這番秦國公可是為朕立了大功了!對了……江夏王此番也立功不小。秦國公就是你推薦的。請將不如激將,說得好,說得好呀!朕要重重賞賜於你!」
那名小校領旨剛要出去,另外一名小校又飛奔而至,道:「報!我軍大獲全勝,國內城四門全被攻克。秦國公已經入城指揮巷戰了。」
「此言當真?」
「啊?這麼快?好,朕這就出發。」
李二陛下剛剛站起身來,就被李道宗攔住了,道:「慢!陛下,不可莽撞,謹防其中有詐呀!」
薛仁貴就沒膽子頂撞李道宗了,他說道:「啟稟江夏王,實際上此次城破的原因,關鍵在於高句麗人,跟咱們怎麼攻城倒是關係不大。」
貌似到了現在,能保住六百萬貫錢財的唯一可能,就是秦國公實際上並沒有攻破國內城。
李道宗的臉上,卻陰沉地彷彿能滴下水來。他說道:「秦國公,我就不明白了,您為何能這麼快就攻克國內城?莫非城中有您早就安排好的內應?」
李道宗眼珠一轉,道:「陛下,您別高興得太早。我看這事兒呀,還真不一定。」
「國內城的東門已被攻破,有一千弟兄衝進去啦!秦國公派小將來給您報喜。」
薛仁貴雙手一攤,道:「這還真不是笑話,根據俘虜的口供,此城原來有兵四萬。就在前不久,被淵男建抽走了三萬精兵,守平壤去了。」
他話還沒說完呢,又有小校來報:「除了城主府,秦國公已把殘敵肅清!」
「不可能!絕不可能!前幾天咱們又不是沒打過國內城,根本就啃不下來,怎麼今天就如此不堪一擊了?變化如此之快,我看其中必然有詐!」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李績道:「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國內城的情況來看,高句麗人已經兵無戰心,無論守將是賢是愚,城池是否堅固,都改變不了大局。」
「那還剩的一萬呢?」
「是!」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二陛下都被他氣樂了,道:「胡說八道!秦國公和高句麗人勾結?虧你能想得出來。少說廢話,隨朕擺駕國內城!」
「啥?你再說一遍?」
李道宗苦著臉說道:「那您能賞多少?」
「咱們現在即便做什麼,恐怕也晚了。」李道宗嘆了口氣,道:「城內的消息傳到這裏,怎麼也得半個時辰。秦國公若是真的中計,恐怕現在已經……」
「國內城大部分人都被嚇破了膽了,把他們強留下來,很可能在守城的時候幫倒忙。相反,若是只留下敢戰之士,說不定還能多守兩天呢。」
眾將一齊拱手,高聲道:「臣等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您還記得遼東城嗎?想當初龐孝泰將軍用火藥炸開了一段城牆,然後沖了進去。結果,最後不僅沒破城,龐將軍還戰死於城內。前車之鑒在前,陛下不可不查呀。」
「就……就是這樣?」李道宗只覺得胸口有些發疼,道:「照你這麼說,只要發動一次總攻,無論是誰,都能把國內城取了?」
李二陛下眼前一亮,道:「兩軍交戰,攻心為上。既然如此,那豈不是說明,我軍必勝,滅亡高句麗指日可待?」
「啊?那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