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正文

第2140章 李二之死

正文

第2140章 李二之死

沒想到在秦瓊眼裡,這就成了欲蓋彌彰的證據。最終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李二陛下雙目緊閉,顯然是不活了。
想當初,五大士族為了滅口,殺了太上皇李淵。李二陛下為了避免天下人的無端猜疑,讓人們統一口徑為毒發身亡。
在場之人,以郭業的地位最高。群臣當即在他的帶領下,趕往李二陛下在九連殿的書房。
「並不完全是。陛下弒兄殺弟與我何干?唯獨他逼迫當時的皇帝李淵為太上皇,令我心中不滿。但也僅僅是不滿罷了,不管怎麼說,他是太上皇唯一的兒子,沒有太上皇的命令,我什麼都不會做。」
秦瓊當即侃侃而談:「在下少年從軍,先投張須陀,后投裴仁基。裴仁基投降了瓦崗山,我的主公又變成了李密。後來李密兵敗,我就投了王世充。」
三人趕緊把他解救了下來,跪倒行禮道:「參見陛下!臣等救駕來遲,萬望恕罪!」
「沒有了,我殺李世民,雖然為的是給高祖報仇。但總是弒君之罪,罪無可恕。沒啥說的,我把這條命陪給他也就是了!」
「陛下竟然把太上皇害死了!從那天開始,我就決定要他的命,以祭奠太上皇的在天之靈,今天終於等到機會了。」
郭業見狀,趕緊轉移話題道:「前來救駕的可並非只有我們三人。還請陛下出去和大家見見面,以安群臣之心。至於封賞的事情,微臣並不著急。」
大部分人可不知道當時李淵之死的內情,胡國公秦瓊之死,引得群臣陣陣唏噓。
郭業道:「胡國公,您這是何意?」
郭業趕緊道:「您這是說的什麼話?太上皇是神僧羅邇娑婆害死的,與陛下無關!」
一行四人來到了書房之外,郭業和孔穎達重新回到了群臣的隊列中,和群臣一起山呼萬歲。唯獨秦瓊,好像不放心李二陛下安危似的,在他身後按劍而立。
李二陛下道:「眾位卿家,朕有今日之難,完全是一時沉迷女色才釀成了大錯。稍後,朕會下一個罪己詔痛陳昨日之非。至於眾位卿家的救駕之功么,還請秦王上一個條陳上來,朕定當不吝封賞。」
他用兵上不見得是最強,但要說斬將奪旗戰場上硬拼,那就是絕對的第一了。鄂國公尉遲恭比起他來都是要稍遜一籌。
「那當然更不是了。秦王千歲還請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我這段話可能有點長。但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請眾位仔細聽。聽完了之後,大家再認真思量我辦的這事到底對不對。」
「當然不信。」
「囚禁朕的是高陽公主,還有……啊!」
人們定睛一看,笑的卻是武陽縣公李大亮。
「胡國公所言即是!」郭業點了點頭,對眾人道:「就由在下和胡國公以及孔尚書三人一起進入書房,眾位以為如何?」
「在!」
秦瓊要是拚死反抗的話,郭業自己是沒問題,但其他人可就說不好了。
秦瓊冷哼一聲,道:「那只是陛下的說法罷了。我調查清楚了,太上皇並非毒發身亡,而是屍首異處!」
話說到這,李二陛下大叫出聲,緊接著人們發現他的胸前有一個寶劍的劍尖露了出來,鮮血汩汩流出!
郭業在營救李二陛下的事情上出了很大的力,自然不可能是高陽公主一夥的。秦瓊忠義無雙,孔穎達聖人之後為人剛直,大家都信得過。
說著話,秦瓊斜眼看向陰皇后和李佑,道:「要說謀害陛下的只有高陽公主,大家相信嗎?」
「查什麼?」
郭業道:「然後呢?」
在後世的評書《隋唐演義》中,秦瓊的武功只能算是不錯而已。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這位就是被稱為「大唐第一猛將」也不為過。
在場都是國家重臣,真死上幾十個,也實在是損失太大了一點。如果能和平解決當然是最好。
為了防止意外,無論文武,都拿了一把武器在手,就是錢霸都想辦法找了一把大鎚。
話說到這,李二陛下忽然一陣語塞,郭業還真是升無可升了,這救駕之功該如何封賞呢?
不過,儘管心裏這麼想的,他可不會這麼說出來。秦瓊除了「忠義無雙」這個名號外,還有一個稱號,就是「萬人敵」!
郭業大惑不解,道:「當然是把陛下救出來呀,這有什麼問題?」
他指著李佑,高聲道:「諸位,陛下已然龍馭賓天。國不可一日無主,太子為先帝所立,理應繼位!大家趕緊行禮吧!」
郭業道:「您不贊成?可是我聽說您是參加了此事呀。」
人們齊聲道:「理應如此。」
「就是的呀。這麼多人,誰知有沒有高陽公主的同黨?您說進入書坊的人,是不是得仔細挑選?」
秦瓊搖了搖頭,道:「我秦瓊行得正坐得端,事無不可對人言,並沒什麼難言之隱。」
哈哈哈~
郭業道:「胡國公有話請講,我等洗耳恭聽。」
「大家注意,我投的是唐,可不是秦王李世民。換言之,我秦瓊自願效忠的君主是當時的皇帝李淵。我在天策府中效力,完全是出於皇帝的命令,而並非是效忠秦王。」
說完了,秦瓊當即拔劍自刎!
郭業道:「封賞的事先不急。到底是誰把您囚禁起來的?還請陛下示下。不把這些亂臣賊子抓住,微臣實在心中難安。」
郭業道:「胡國公,您投靠了高陽公主?這可不像是您的為人。難道說……你有什麼難言之隱?」
「如此也好。」
秦瓊連連搖頭,道:「事實上,秦某人並沒有參加,不僅沒參加,我還堅決反對。秦王見不是事,就命尉遲恭暗中下手把握打暈了,關押起來。」
「因為在玄武門之變表現不佳,我就徹底失去了陛下的信任。自己人知道自家事,從那以後,秦某就一直以養病為由,基本上不再參与朝政了。可我不能忍的是……」
郭業心說你都弒君了,在大唐這就是十惡不赦之罪。哪怕到了現代社會,你這都得算是謀殺。怎麼可能有什麼正當理由?歪理還差不多!
「什麼?」
「可以說,自從秦某從軍以來,一直是隨波逐流,到底以誰為主,都並非秦某人的本意,而是形勢使然。」
一路之上,只要遇到太監阻攔,郭業就一使眼色,讓錢霸出馬。錢霸也不廢話,手起錘落,把他們砸成了肉餅,也不知道裏面有沒有個叫牛玉的太監。
「那……」郭業道:「您都這麼大歲數了,不會是枯木逢春,被情所惑吧?」
可憐的李二陛下就被五花大綁地綁在了床上,嘴裏還被塞了一條抹布。
秦瓊道:「查一下玄武門之變后諸將的封賞。當時鄂國公尉遲恭得到的封邑是一千三百戶,就是侯君集張公瑾等人得到的封邑也有一千戶,獨獨我秦瓊得到的封邑只有七百戶。」
忽然,一陣狂笑把大家從追思秦瓊的氛圍中驚醒過來!
秦瓊飛起一腳,把他的屍體踢倒在地,道:「陛下,您先走一步,秦某人隨後就到!」
一直到了書房外。
秦瓊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陛下就在裏面,生死未知。萬一陛下已經身遭不測,那自然就萬事休提。但若是陛下依然健在呢?」
「救當然是要救。但大家都身懷利刃,萬一有人慾行刺陛下怎辦?」
人們都被眼前的異狀驚呆了,足足過了幾個呼吸,才各拉兵刃,把秦瓊包圍了起來!
聽到這裏,郭業總算是明白了,道:「您的意思是,與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只是上下級的關係,而並非內心效忠。甚至可以說……你是把他當成了同僚?」
秦瓊緊走幾步,來到了眾人的面前。他伸手一攔,道:「諸公且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我在王世充手下當龍驤大將軍的時候。這時我忽然發現王世充雖然對我不錯,但距離我心中的明主相差甚遠,於是乎,我與程知節一起,臨陣投唐!」
他只得道:「呃……我只能說,事實可能跟您想象的不大一樣。但事道如今,說啥也沒用了。您還有什麼未盡之言嗎?」
三人進了書房之內,沒費什麼勁就在床塌下找到了一個密室。密室不大,僅夠安放一張小床。
秦瓊道:「大家且慢動手!秦某人還有幾句話要交代,我說完了,自然就會自盡以謝天下,不會令大家為難。」
「眾卿快快請起!」李二陛下的精神狀態似乎還行,趕緊以手相攙道:「要不是你們,朕如何能重見天日?三位愛卿不但沒罪,而且有功,朕要重重得賞你們!秦王郭業!」
「正是這個意思。」秦瓊嘆了一口氣,道:「後來秦王與太子斗得越來越厲害,最後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真的假的?」
好在李大亮這次為了把群臣一網成擒,保衛工作做得非常嚴密。至今殿內發生了什麼事,外面都無人知曉。
郭業聽到這裏,還真有哭笑不得之感。不過,事到如今,再解釋清楚也沒啥意義了。更關鍵的是,自己就是肯說,也沒什麼證據,秦瓊也不能信呀。
君臣見禮已畢。
跟隨李二陛下打天下的過程中,秦瓊最常做的事就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這句話可不是誇張,而確實是事實。如果把大唐比作黑幫的話,那秦瓊就是李二陛下的「紅花雙棍」!
「朕要賞你,賞你……」
郭業道:「你因此怨恨陛下,才有了今日之事?」
「當然是真的。後來秦王登基做了皇帝,可能是想藉助我的名號證明他玄武門之變的正當姓,在公告天下的時候,就把我算了進來。你們要是不相信的話,可以查一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