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託付恐不效之卷二十

第二十三章 沽名釣譽

託付恐不效之卷二十

第二十三章 沽名釣譽

而且是勛才說要親自往迎,曹豹就主動推門闖進來了,隨即朝屋中眾人頷首致意——因為常來常往,所以關靖、逄紀他都熟啊,就光問了一句:「孔明何時返都來者?」
前事再加今事,只要態度夠堅決,那麼就連魏王也留您不住,趁機閃人,也容易封堵悠悠眾口。並且——
曹德見在許都,曹宏歸隱徐州,那在安邑的「曹公」,自然便是魏國宗正曹豹了。
誰料諸葛亮不但不加以附和,反而提醒是勛:「先生此何言耶?以為亮請先生虛奏以要名乎?非也,請先生真辭其位可也。」
是勛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其所波及者也」,你是認為這事兒還沒有完,尚有后話嗎?諸葛亮點一點頭:「適才曹公言,魏王自歸其咎,止諸公辭,然果不得辭耶?先生試思,荀公達、毛孝先、涼伯方歸府後,將如何做?」
曹豹迷糊了,問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啥「厄難」?是勛不禁搖頭苦笑,逄紀倒是趕緊接過話去,把相關孔融之事向曹豹和盤托出。
諸葛亮說當然啦,要是誰都不辭,您也可以不辭,倘若別人奏辭,您這兒卻毫無舉動,或者比他們慢上一拍,那麼士林之中又會如何看待於你?諸葛亮跟是勛在性格方面有一點非常接近,那就是極重名聲——當然啦,是勛是以名立身,近乎于沽名釣譽了,孔明可是打骨子裡以純臣自居的——所以才能一言便點中是勛要害之處。
漢初功臣蕭、張、陳這三個人有何區別?那就是張良純任參謀,以智計為劉邦籌劃,等到天下底定,便即辭去;而蕭何、陳平,那可在太平年月都做過丞相,統領過百官啊。故此荀攸的意思很明確,他本人合適當總參謀長,不合適當國務總理。
所以說荀攸也不會戀棧,說不定返回家中,同樣也寫下請辭的上奏。雖說曹操已經挽留過了,但這時候的官場慣例,是要反覆做表面文章,比方說「三拜三讓」,或者「三辭三留」的——想前一陣子是勛裝模作樣地請辭,跟家裡連呆了三天,曹操就先後下過兩道慰留的旨意,那才把他給「留住」啊。
是勛聞言,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毛玠、涼茂素來耿介,也並不貪戀名位,倘若不跟劉曄似的,先去找人商量,結果被人給攔了,說不定就會寫就辭職的奏疏,明兒一大早遞入王府。還有荀攸,他也不是很熱衷於那個尚書令的位子,而且嚴苛點兒來評價,荀攸之主尚書,比他叔叔荀彧要差得很遠,所以荀公達就曾經向是勛私下透露過,說自己願為張良,不願為蕭何、陳平也。
是勛問關靖:「空穴來風,不為無因,卿等前無所聞耶?」你們事先就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過嗎?逄紀也搖頭,說正因為如此,所以才不象有人指使,而象是那個段瑕臨時起意,要為自己博取直名——
是勛仔細思索諸葛亮的話,良久沉默不語。最終還是諸葛亮又發一言點醒了他:「先生得掌中書,已二歲余。然自建初以來,三公而得久居於位者,幾希?」
想到這裏,是勛不禁苦笑,問諸葛亮:「吾亦當上奏請辭乎?」
魚他所報的「曹公」,當然不是指曹操,對曹操這時候必得敬稱「魏王」啦。除曹操而外,對於是勛來說,這年月曹姓而能稱「公」者只有三人,那就是曹操之弟曹德,以及是勛的老丈人曹宏、曹豹兄弟。
如今藉著段瑕逼迫宰相們引咎辭職的東風,就此去職,這不是一個挺好的機會嗎?您此前受曾二狗的牽累,就已經辭過一回職了,如今即便其他宰相不肯請辭,您也得必須做出請辭的姿態來,他們若然請辭,您的態度就必須更加堅定才成。就理論上來說,宰相雖辭,國家也可能給一散職,仍然留在中樞,但您可以推辭不受,還須表態要返鄉歸隱。
隨即諸葛亮就說了,想要躲過曹操殺孔融,最佳方法就是離開安邑,到別處去,因為通訊手段的不發達,您不可能及時得到消息,那麼無以為諫,也就順理成章,不會遭人懷疑和誹謗了。問題您身為中書令,為魏之首相,不是想閃人就閃人的呀——此前想要出馬以平壺口胡工之亂,不是就被曹操打了回票了嗎?這種事兒可一而不可再,要是反覆計議閃人,必將引發曹操或者他人的疑忌。
拉回來說,既然曹豹通過牆上小門,便可隨意進出是府,所以他一直跑到是勛議事的屋門口,魚他方才稟報,那也並不為奇——老丈人來見女婿,難道還必須杵在院門口,先等傳報嗎?
「若段思闕受人所使,觀公等繼任者,乃可知也。」
眾人聞言都嚇了一大跳,是勛還沒有反應過來,曹豹先開口問了:「孔明此何言歟?豈可真辭?!」
其實是勛本人倒是跟那個新來的便宜小舅子關係不錯,原因就在於——這小子雖然目前年歲還不大,才剛及冠,未來的前途卻無可限量啊。想當初曹豹跟是勛提起此事的時候,是勛就問啦:「曹氏諸子,吾未盡熟,未知何支何名耶?」曹豹說是曹操介紹的,乃從我曾祖父輩就岔出去的分支,曹邵之子,名喚:曹真。
曹豹徵求是勛的意見,說這個養子我是收呢還是不收呢?是勛乃一力攛掇:收啊,一定得收!其後他就跟曹真見過幾面,知道這小子喜歡打仗,乃投其所好,縱論軍事,果然很輕鬆就拉近了外兄弟之間的關係。不過後來是勛也琢磨啊,曹子丹原本比曹操小一輩兒,跟曹丕、曹植等同輩,如此一來,竟然變成跟曹操同輩了……這怎麼話兒說的,歷史改變得還真是面目全非……
是勛微微苦笑道:「吾正待與士起、元圖等言之。」曹豹道我來說吧,便將段瑕聲稱天意示警,逼迫宰相辭職一事,詳詳細細地敘述了一遍,完了便問:「卿等且為吾婿計,此陳長文之所謀耶?」
關靖搖一搖頭:「卻不似也。」他的理由跟是勛相同,陳群就算覬覦宰相之位,也有更為穩妥的辦法可以上升,犯不上派出個段瑕來一棍子摟一大片,得罪太多的人。
倘若段瑕只是簡單地咬住宰相們狂噴,那就算了,倘若他背後確實有人指使,那麼既然連關靖、逄紀都摸不準這隻幕後黑手,我自然更加無從揣測啦。然而只要觀察舊宰相去職后新提升之人,黑手就自然會暴露出來——若無必進之能,先把舊的宰相們轟下台去又有什麼意義?
「吾聞此人好辯,居部中常與同僚口角,自命清直,而實不通人情世故者也。」那就是個大噴子,逮誰噴誰,所以今天撒開了歡狂噴一國之群相,那也不奇怪啊。
是府跟曹府就隔著一堵牆,兩家走動非常頻繁。同為魏氏重臣,即便翁婿之親,平常也是不大方便經常從大門進進出出的,但把圍牆打通,私下往來,別人就不清楚啦,清楚也沒什麼閑話可說。曹豹只有曹淼一個女兒,雖說後來又在曹操的安排下,過繼了一個同族小孩兒當養子,但養父子之間並不算親近,還是見天兒往女婿家裡跑,是勛也早已習以為常啦。
諸葛亮這才抬起頭來,先朝是勛淺淺一揖,然後環視在座眾人:「亮始從外州歸來,朝中事安得與聞?便段思闕其人,亦從無往來,其中委曲,實難測算也。然……」略微頓一頓,隨即說道:「亮之所思,非其根由,而在其所波及者也。」
是勛不禁長嘆一聲:「如此沽名,亦何益也!」這種表面文章做起來真是讓人鬱悶啊,可是又不得不做。
由此觀之,既然本無戀棧之意,那麼荀、毛、涼這三個人就很可能把戲文作足嘍,反覆上奏請辭。終究今日朝堂之上,群臣請辭也好,曹操溫言撫慰也罷,全都是口頭文章,若不落於紙筆,深恐士林異言也。
啊呦,是勛心說竟然是曹子丹!要說曹家第二代,除去曹操幾個兒子之外,最有能為的便是曹真曹子丹,後來身為大將軍,總統關西軍事,諸葛亮一出、二出祁山,就全是他給擋回去的。演義中為了神化諸葛亮和突顯司馬懿,把曹真描寫得挺平庸,其實若論軍事才能,他並不在司馬仲達之下啊。
眾人急忙稽首見禮,是勛把曹豹讓到上首落座。曹豹擺擺手:「關門,關門。」然後轉向是勛:「今日朝上之事,宏輔何所見耶?」他知道關、逄都是是勛的心腹,諸葛亮乃是勛最心愛的弟子,所以也不避諱他們,直接就發問啦。
眾人反覆揣摩,卻都不得要領。是勛發現諸葛亮一直低垂著頭,手捻並不濃密的鬍鬚,半晌不語,於是特意點名:「孔明得無所思耶?」
魏國六相,按序排列分別為:中書令是勛、尚書令荀攸、御史大夫毛玠、中書左僕射劉曄、尚書左僕射涼茂和御史中丞王郎。其中諸葛亮光提了三個人的名字,問是勛,說您根據他們的性情、為人處事,估摸一下,他們今日返回府中,因應朝上之事,會做何舉措呢?
諸葛亮淡淡一笑,注目是勛:「亮初歸,即聞關、逄二先生言及先生之厄難也,今日請辭,乃可脫此厄難,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