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託付恐不效之卷二十

第三十二章 唯才是舉

託付恐不效之卷二十

第三十二章 唯才是舉

是勛坦然答道:「為時儒多言道德,而諱稱利,然國無利而不可存,故乃發他人所未發也。若皆先賢余唾,勛言之何益?」不是我不講道德,問題這社會上開口閉口都是道德的傢伙太多啦,他們把該說的全都說完了,所以我無謂再展開這一命題,乾脆只講講被他們所忽視的利的問題算啦。
是勛倒是並不以為忤——他身份擺在這兒,大庭廣眾之下跟個小年輕置氣,實在有失涵養——於是繼續含糊其辭:「何所謂先後耶?從之而游,先生在前,弟子在後;涉事臨難,弟子在前,先生在後。利者溫飽也,義者存心也,各有所長,因事制宜。豈有君不言利,民不果腹,而乃能義之乎?」
是勛聽了這話不禁就是一愣啊,心說你丫真是在史書上留下過名字來的那個魏子京嗎?這種問題旁人都可以提,就你提出來……我怎麼覺得怪怪的?
《論語》上記載說,子貢向孔子求問為政之道,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這三條就足夠了。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我要是沒法全都辦到,那麼先捨棄哪一條合適呢?孔子說:「去兵。」可以把國防問題先放一放。子貢三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剩下兩條先扔哪條好呢?於是孔子說:「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魏諷聞言,微微一愕——很明顯他沒有料到是勛會給出這種答案來。本來儒家多論道德,少談利益,這屬於政治正確,結果是勛一提到相關國家之事,就光說利了,很少言德,那魏子京當然要趁便打問一下啦——你是輕視道德嗎?是認為利益在道德之先嗎?
是勛一撇嘴,忍不住哂笑道:「甚矣,汝之不悟也。設民不信,何以足食、足兵?安有民信上者,而不得食且國不強者乎?孔子以仁愛教化,豈欲使民皆餓殺耶?」你是想說孔子不怕餓死老百姓吧?那他還能夠自詡仁德,為百世聖賢之祖嗎?
於是就開始背文章:「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士人是講道德的,國家用吏更講道德,有才無德,恐怕難以忠君,難以愛民,可是曹操卻提出來「唯才是舉」,違背了這一傳統原則,你當時身為魏國重臣,怎麼也不加以勸阻呢?
問題是根據各書記載,魏諷此人雖然「有惑眾才」,卻為有識之士如劉曄、傅巽、劉廙等人所貶斥,劉廙就曾經告誡兄弟劉偉說:「吾觀魏諷,不修德行,而專以鳩合為務,華而不實,此直攪世沽名者也。」你少跟他來往。也就是說,這傢伙浮華輕狂,道德品質不怎麼好。你若是一位方正之士,跳出來指摘曹操的「唯才是舉」還則罷了,本身就「不修德行」,哪還有資格提這種問題呢?
可是再一琢磨,也說不定是後事前推,正因為魏諷起意謀反(先不管是不是冤案),所以後人才記錄下所有斥罵他的言辭——說白了,這叫馬後炮。難道我是宏輔全天下就沒有人罵嗎?不見得吧。只是我若能得善終,那些言論終將湮滅,就光剩下好話記載於史啦。
他腦袋裡轉這麼一大圈兒,未免回答就慢了一拍,正待開言,突然周不疑站起來了,先朝是勛拱一拱手,然後轉向魏諷:「有事弟子服其勞,子京之疑,吾可與解也。」
魏諷其人,確實見諸史冊,雖然筆墨不多,但因為事迹頗為驚悚,又多疑點,所以是勛還有點兒印象,略微琢磨一下,就回憶起來了。據說此人在關東「有重名,自卿相以下皆傾心交之」,因此受到鍾繇的推薦,被曹操任命為西曹掾。然而當曹操遠征漢中,與劉備鏖戰的時候,魏諷卻在鄴城陰謀叛亂,只是為同黨所告發,遂被留守的曹丕所殺。
任覽吃了一個癟,答不上話來,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魏諷。魏諷心說誰讓你把話題給帶偏的,而且還妄引聖人之言?老朋友啊,腦筋和嘴皮子不夠利索,那就老實跟一旁喝酒吃菜吧,且聽我跟是勛好好對答幾句。當下深深一揖,姿態倒是擺得挺低,問是勛道:「前歲魏王下舉賢之令,是公知否?」
是勛心說這不廢話嘛,前年我還在做著魏國中書令,國家法令,理論上都必須由我中書草擬,即便是曹操親筆,或命秘書、門下擬就的旨意,也得過我們一道手審核呀,我怎麼可能不知道呢?當下也不作答,只是微微點頭。魏諷說了:「諷能默誦其要,是公請聽,得無錯訛否?」
有人揣測,這些官二代的父兄都曾仕于荊州,所以鎮守荊州的關羽才能通過魏諷來策反他們。可是要再往細了琢磨,張綉本是獨立勢力,他兒子的政治傾向就絕對不可能跟劉表舊臣的王粲子、宋忠子等相類。而且據說出身譙縣的騎將文稷之子文欽也曾涉案,被下獄嚴刑拷打,最終還是曹操念在文稷多年相隨、勞苦功高的份兒上,才免其一死——文欽可跟荊州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這篇文章,史稱《求賢令》,曹操首次提出「唯才是舉」的口號,要求各地舉薦賢才,不必拘泥道德品質、士林風評,光看有沒有本事就成。在原本的歷史上,此令頒布于建安十五年,對應這條時間線,那應該是明年的事兒。不過歷史已經改變,曹操的勢力膨脹速度增快,所以人才匱乏,這道旨令也就提前三年出台啦。
魏諷一案存在著諸多疑點,後世也因此產生過不少揣測。疑點之一,他小小一個西曹掾,無兵無勇,難道就想光靠著「重名」來奪取鄴城嗎?這不是扯淡的事兒嘛。故此後人懷疑,魏諷實受鎮守荊州的劉備將關羽唆使,欲與之南北呼應也。
魏諷要向是勛請教學術問題,是勛點頭應允。於是就聽魏諷問啦:「諷聞是公論國事,每言利也,而不及於道德,未識何故?」
不過隨即陳群建言九品中正,是勛創建科舉,倒是比較圓滿地解決了人才匱乏問題,為此曹操會不會再跟原本歷史上似的,數年後再下《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和《舉賢勿拘品行令》,那就不好說啦。
任覽忍不住插嘴問了一句:「然則是公以為義利孰先?」
當然啦,對方是積年的經學家,不是這麼容易就給轟敗的,在魏諷想來,是勛有兩種可能的回答途徑:一,就是撇清,說我不是沒提過道德,只是口耳相傳,被你的什麼鄉人給傳歪了而已;二是矯情,說利益也如何如何地重要,故此不可不言也。沒想到是勛卻玩了一招「如封似閉」,四兩撥千斤,話里根本沒有漏洞可抓,也根本沒表露任何個人傾向。
他就多餘說那最後一句,任覽自以為揪住語病了,當即反詰道:「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何君之不言利而不能義之乎?」
——其實是勛沒記住,那個告發魏諷的同黨,時任長樂衛尉,名叫陳禕……
魏諷所以背誦曹操這篇《求賢令》,他所提出的問題是:「我漢以孝治天下,天子之號冠矣(漢朝皇帝的謚號大多帶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孝靈皇帝,等等),且重道德。故孝武皇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子廉吏,用之於今……」說到了中正制也好,科舉制也罷,那只是魏國的仕宦新規而已,正經漢朝仍然由各地方長官推薦孝廉、茂才,作為取士的主要途徑——「蓋孝子孝于親,斯能忠於君,廉吏恪于身,斯能勤於事。今魏王但唯才而舉,不及道德,悖祖宗之法,棄儒門之教,其乃不可乎?是公時為魏之公卿,闔諫阻之也?」
其次,魏諷案牽扯到了很多年輕官僚,包括王粲的兩個兒子、劉廙之弟劉偉、張綉之子張泉,以及荊州大儒宋忠之子,這些傢伙最終全都掉了腦袋。《王粲傳》引《文章志》說:「太祖時征漢中,聞粲子死,嘆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劉廙傳》說:「魏諷反,廙弟偉為諷所引,當相坐誅。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問。」
魏諷斜眼瞟了瞟任覽,心說好朋友你這話問得不但無理,而且無禮。說無理,儒家崇尚道德,身為儒者,誰會說利在義先啊?說無禮,你既然這麼問,不就是懷疑是勛把利益放諸道德之上嗎?人好歹是經學大家,就算懷疑他的品行和理論,也該拐個彎子,曲折委婉而言才是啊。
因此又有人猜測,這不過是曹丕為清洗反對派而一手製造的冤案罷了,他不但因此殺了上千人,還迫使鍾繇、楊俊等在任官員去職,就此徹底鞏固了自己繼承人的地位……
學生跟著老師出門,當然是老師走前面,學生走後面,可是碰上什麼危難,難道學生也要往後縮嗎?脫離實際情境,又怎麼可能奢談先後?倘若君主不肯言利,使老百姓都吃不上飯,那還能夠教化他們,齊以道德嗎?
是勛還沒回答,旁邊兒陳禕先說了:「子京博聞強記,應無錯漏。」
孔子的意思,貌似是說餓肚子不要緊,只要老百姓信任君主,願從教化,那就一切OK啦。因此任覽便問,這不是和您的說法背道而馳嗎?究竟是孔子錯了,還是您錯了?
估計這條時間線上,不會再出現魏諷謀反事啦,一則曹操的大本營已不在鄴,二則荊州早落手中,三則么……張綉還沒掛呢,王粲也跟歷史上不同,娶了蔡文姬為妻,目前所生一子一女,就沒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