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伐》第三部 遷燕京

第131章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第三部 遷燕京

第131章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洪過一擺手,打斷了蔡松年的話,掉頭看向王雙虛,臉上冷笑之色更加濃烈,「好個萬里大國,從上京前往高麗國境上的保州尚需兩千里,從保州直達高麗南面海上所謂濟州島才不過千余里,想那高麗三面環海惟有北部與金國在陸上接壤,環你們高麗全國行走一圈,才不到三千里,所以高麗國內有所謂『三千里江山』之稱(注:三千里江山的說法,不知從何時興起,但是在二戰前後曾經廣為流傳,應該是包括了鴨綠江以東的領土,在洪過這個時期,這部分領土還沒有被高麗人侵佔,所以此時的高麗國境沒有三千里,這裏只是借用),這麼個彈丸之地,也敢自稱萬里大國,還說什麼與金國比肩,踩到大宋頭上來了。」
洪過恍然大悟,這完顏袞的性子還真夠,嘖嘖較真的,轉身用極度輕蔑的目光看看那邊的王雙虛,才對完顏袞道:「王爺,有些話,說出來會讓很多人沒面子的。」
說話,洪過又面對所有客人大聲道:「為什麼高麗人幾百次要求倭人入貢,都被倭國朝臣拒絕?」他突然大聲道:「因為倭人最清楚你們高麗人的老底,你們根本不是什麼高句麗人後裔,你們那個太祖王建,不過就是一個泥腿子出身的小軍官,不懂詩書不通禮儀,當年是靠著背主叛變才有了後來的權力,一個背主小人的朝廷,有何德何能要外邦甘心臣服?」
洪過就感覺本是緊緊抓住他的力量鬆開了,深深呼吸幾口,讓自己的臉色正常些,挺起身向前看去,就見站在主位上的完顏袞臉色極度難看,幾乎可以用虎視眈眈,來形容完顏袞看向洪過的目光。
洪過冷笑一聲,「高麗和倭國來往如此緊密,那倭國乃是東面島國,進出全靠海船,不知道倭人繪製的海圖,會不會將你們三韓之境繪製成萬里大國呢?」
沒有將王雙虛那疾言厲色放在心上,洪過掐著手指道:「其一,你說,高麗與金國都是萬里大國,這真是古今笑談,吹牛皮吹到滿天牛在飛了。」
看著王噓噓好像個病入膏肓的病人般,被人抬了下去,那個完顏袞搖搖頭,頗有些無奈的道:「高麗到底與我完顏皇族有親緣,唉,怎麼會是這樣一班騙子,祖上臉面無光啊。」
這下,大殿里的眾人才明白,敢情洪過繞了如此之大的圈子,就是要出示那個什麼倭人的海圖,證明高麗人的疆土不過是「三千里江山」。
那些家將還要動手,突然聽到完顏袞一聲大喝:「鬆手,滾,都給我滾出去,誰讓你們進來的,鬆手,放開我的客人。」
完顏袞冷哼一聲,那王雙虛雖然言辭謙卑,但是話里話外都想把他這個王爺推出來,去和洪過打對台,他輕蔑的一笑,淡淡道:「洪改之,你說人家是騙子,拿出證據來,高麗的使臣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想來一定會有絕妙之詞來駁斥你,你做準備吧。」
哈哈哈!
是以,聽到洪過的話,王噓噓面如死灰,嘴唇抽抽著,卻是不知如何開口才好,整件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已經不需要洪過繼續說下去,大家都信了他九成九。
洪過朗聲道:「昔年三韓之地三分,北部屬高句麗,南部分東西而為百濟新羅,大唐高宗年間,以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統帥水陸大軍,與新羅合兵攻伐百濟。那倭國與百濟聯盟,也派兵增援百濟,遂與唐軍戰于白村江之口,百濟倭人聯軍大敗,倭人斷絕與百濟盟約並派出遣唐使,百濟滅亡,王室逃入高句麗,新羅兼并百濟領土。五年後,唐軍滅亡高句麗並有其地。可對?」
洪過現在的話,等於在抽高麗人的大嘴巴。
洪過也是詫異的轉身,「回家,不成么?」
加之在女真人沒有起兵以前,雖然高麗軍隊與女真人,因為土地糾紛也爆發過戰爭,而且在戰爭中女真人幾次擊敗過高麗軍隊,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女真人而言,南面的高麗實在是個人多地廣的大國,所以最後雙方是以女真人向高麗人稱臣,換取了高麗人承諾不再進攻女真領土,明裡,是高麗人取得了一個部族的納貢,實際上,高麗人是用國力和外交,暫時壓服了在戰場上取勝的女真人,退出了自己強佔的土地。如此,在女真人的印象中,高麗也成了足以和遼國媲美的大國。
蒲家是完顏袞的女真名字,聽到哥哥的話,他眼中驚駭之色愈加濃烈,身子也隨之慢慢佝僂下來,猶豫了一陣,就見洪過的刀鋒又欺近了一寸,他細嫩的脖子都能感覺到,從那刀鋒上傳來的冰寒之氣。抬眼望望洪過眼中那決絕之色,無奈,完顏蒲家咬咬牙,扯了嗓子道:「我道歉,我向宋人道歉。」
洪過對完顏袞拱拱手:「邢王如果不信,可以去韓王府,取來我書房中的那幅海圖,那海圖乃是我途經燕京時候,在一個倭人手裡買下的,至於那個倭人么,此時可能正在燕京,因為他的海船遇到了高麗海盜,被人家一把火少個乾淨,他是帶著最值錢的東西跳海逃生的。」
看到事情向著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那邊作為主人的兩個王爺也頭疼了,不得以,完顏梧桐站起來道:「高麗國使臣喝醉了,扶他下去休息吧。」
可是,此時整個大殿中已經沒人會相信他了,剛才他的沉默,已經很好的說明了一切,洪過用令高麗使臣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高麗人一直在吹牛,或者說,是在撒謊。
高麗人將自己是高句麗後裔的話,掛在嘴邊已經很久了,金國從上到下都聽過這些言論,更何況,在後人編纂的唐書上面,又清清楚楚寫著高麗人是所謂高句麗人後裔所建立,讓所有讀過書的人都相信了這些言論,所以高麗使者,才會在上京城裡大言煌煌的說自己是「大高句麗國」使者。
面對洪過有些挑釁的口吻,完顏袞不顧一邊哥哥的阻攔,眼光嚴厲的盯著洪過:「我的事情了結了,你呢,似乎還有些事情沒說清楚吧。說明白了,不然,休怪本王不客氣。」
聽到這話,那邊的蔡松年立即挺身,對主位上兩個王爺道:「此事後漢書有載,當無誤。」
王雙虛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洪過竟然對高麗如此熟悉,竟是連高麗南面第一大島濟州島都知道,對高麗內部的地理情況,好似比他這個高麗使臣都清楚。心中一陣翻滾,再看看周圍那些金國大臣的樣子,他臉上作出一副驚奇的樣子來:「這位洪書生從哪本書上看到的,怎麼說出來的話,竟是我聞所未聞,我高麗自上古賢王檀君時代開始,就是萬里大國,怎的在你口中,就成了區區三千里之國。」
眾人一愣,完顏袞這話怎麼聽起來,好像在提醒洪過似的,王雙虛也是微微皺眉。
無論平時完顏袞的權勢有多大,現在的他只不過是洪過手上一個待宰的小雞,任由洪過搓揉。見識到這樣的境況,完顏梧桐無奈的看看弟弟,「蒲家,道歉吧,哥哥,救不了你。」
按照人的慣性思維,一個騙子說出來的話,還會有多少人相信呢,下面他說的東西,可沒有剛才那樣雄厚的證據作依持,不過,現在這裏上百名金國上京的達官貴人,還會有多少人肯相信高麗人的話呢?如果王噓噓知道,自己輸掉看似不重要的第一陣交鋒,有這般重要意義,會不會激動的再次吐血?洪過倒是很期待後面王噓噓的表現。
這些人樂不可支,對王雙虛來說卻是奇恥大辱,不過洪過那話還真是一針見血,這句話本就是王雙虛吹牛皮,現在被洪過點破了,放在普通人身上,早是羞到地縫裡去了。可是,王雙虛是什麼人,那是高麗人啊,就見這位高麗使臣臉上現出詫異的表情:「洪書生何出此言,難道煌煌事實你也感覺好笑,看來洪書生真應該從你書房出來好好走走,看看外面大千世界,總比躲在屋子裡憑空臆測強。」
王雙虛這時真的變成王噓噓了,只見他呼呼噓噓的喘著氣,卻是半晌沒有說出話來,只因洪過說的都是事實,而且是不爭的事實,可以調查的事實,如果要在這些東西上繼續抵賴,將是對他和高麗國極為不利的。最後,他只是用近乎耍賴的一句話來搪塞:「那,那個,倭國與高麗斷絕已經幾百年,這些事,我怎麼會知道。」
雖然聽出完顏袞話中玄機之處,但是洪過並不准備去追究,向誰道歉都一樣,至少他幫助宋人找回了面子,所以他慢慢撤回了刀鋒,身子倒退出幾步,那些王府護衛終於逮到機會,蜂擁上前劈手打掉了洪過的倭刀,然後將洪過雙臂反剪,幾個護衛憤怒下,對著洪過的小腹抬手就是一記老拳。
洪過淡淡的望著王雙虛,「說你是騙子,原因有三。」
無論在場的人對洪過反感與否,這樣詼諧的話說出來,只要是略通漢文的人都笑的是前仰后闔,以前只看到洪過嗜血和貪婪的一面,今天算是開眼,竟然看到洪過如此詼諧幽默。
洪過冷笑下,沒有去回應那個「王噓噓」,狗可以對人齜牙咧嘴的亂叫,那是狗的獸性,但是人要是對狗狂叫回去,這個人就是精神不正常了,再說,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王雙虛剛剛最不應該的,就是那一陣沉默,等同是默認了一切,現在再喊什麼誣衊虛構的早就遲了。
王雙虛臉色驟變,肌肉抽搐幾下,擠出了幾句話出來:「你,你胡說,我高麗禮儀之邦,何曾干過這種事,還有,那倭國與高麗斷絕消息已經不知幾百年,什麼下書逼迫入貢之事,都是你胡編亂造。」
或許以前的洪過,因為幫助母親勞作留下具好身板,但是汾州遇刺以後,洪過痛感自己身手太差,無論身邊有多少護衛,最後能保護自己的終歸還是手上刀劍,於是跟著林鐘打熬身子骨的同時,與和翟平翟雲他們學一些簡單的身手,強化自己的武力。
倒是洪過微微一笑,手扶倭刀,在大殿上踱了幾步,將殿中所有人的表情盡數收入眼中,而後才朗聲道:「大高句麗王國,與大金素來相好,只願大高句麗與大金的友誼,不要因為些許小人而有絲毫變故。大金與大高句麗俱是萬里大國……」說到這裏,他轉身看看王雙虛,就見高麗使臣臉色有些狐疑,也難怪,這些話不過是剛剛王雙虛對完顏袞說的,大家都不明白,洪過背誦這些東西做什麼。
這些苦練終於在今天派上用場,王府護衛來不及反應的功夫,洪過已經取得了絕對主動,就在洪過出手的時候,門口的林鐘與劉明鏡被人擊倒,王府的護衛如潮水一樣湧上來,可是,洪過如海邊千萬年佇立的礁石般,硬是擊碎了這股浪潮,所有護衛都只能站在洪過身旁幾丈外,沒人敢拿一位親王的性命開玩笑。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無不吃驚,能找出一條理由就不錯了,洪過竟然說有足足三條理由,難道說,王雙虛還有那個什麼高麗國,真的是騙子國?
見到洪過如此確定的說出證據,在場眾人紛紛低聲議論起來,現在看來,洪過剛才說的話已經是確定無疑,那高麗人一直以來就是在金國君臣面前胡吹大氣,什麼萬里之國,根本就是一群吹牛皮的傢伙。
不等完顏袞說話,那邊的王雙虛已經站起身,對著主位上兩位親王行禮,「兩位王爺,下臣雖然並不認識這位洪先生,但是,這位洪先生從一開始,就對下臣等抱有極深的敵意,下臣不明白,下臣到底在哪裡得罪了洪先生,今天,還請下臣弄清楚,不然,回去國內,本國大王一定會因為有辱國體處置下臣。」
「這話未必當真吧,那個蝗蟲嘴裏說出來的,要好好探查探查。」
誰知道,身後傳來完顏袞低沉的喊叫:「幹什麼去?」
洪過望著死鴨子一樣的王雙虛,冷冷道:「今年是金國天德二年臘月,大宋紹興二十年,在倭國,正應該是所謂近衛天皇在位吧,那近衛于金國皇統元年,也就是大宋紹興十一年臘月登基,到今年,也就是倭人所謂的仁平元年,已經是整十個年頭了。」
無論是大殿里的客人,還是王府的護衛家將,誰都沒想到,洪過竟然會有這麼好的身手,雖然彼此之間僅有幾步距離,但是這眨眼間就已經用刀劍逼住對手,已經極是難能,更何況,在眾人印象中,洪過應該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
此話一出,就聽大殿內轟的一聲,立時成了一片菜市場:
這話幾乎就是指著洪過罵他沒見識,聽了王雙虛的話,眾人逐漸停止了鬨笑,驚奇的在兩人身上來回掃視。
聽到這話,王雙虛臉上一陣青白之色,羞憤之下騰地跳起來,指著洪過道:「還請洪書生賜教。」
這種印象根深蒂固,是以,見洪過用這件事對高麗使臣發難,一邊的蔡松年急了,連忙低聲道:「改之,改之,高麗乃是極東萬里大國……」
簡單收拾下略微凌亂的衣裳,洪過對完顏袞拱拱手,便轉身向殿外走去。
「聽,快聽,高麗那個什麼噓噓的使臣說話了,聽他怎麼說。」
不等王雙虛說話,蔡松年又朗聲道:「此事唐書有載。」
洪過吃痛下,鼻眼口幾乎擰在了一起,可是他牙關緊咬,愣是連哼都不肯哼一聲。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人,洪過說的就是事實,高麗使臣只是不想承認而已。
「啥,三千里,還不到我們大金三一之數,以前就聽他們喊自己是萬里大國了,原來不過是個比夏國還小的地方,還三面環海,那不是個死地么。」
聽到洪過提起倭國,也就是日本,那邊王雙虛心裏就是咯噔一下,暗道一聲不好。倒是在座那些賓客還迷糊呢,為什麼剛剛說高麗,現在又扯上什麼倭奴國了。
可是,無論王雙虛如何去選,都逃不出一個撒謊的名聲。
殿內人齊齊一愣,都鬧到這個份上了,難道完顏袞要在這裏就將洪過收拾掉?否則得話,為什麼不讓洪過離開?
聽到高麗海盜,王雙虛頭上青筋蹦起老高,指著洪過連連叫嚷:「誣衊,誣衊,通通都是誣衊,這是赤裸裸的污衊,所有的東西都是偽造的。」
聞言,大殿中不少人在心裏不屑的嗤笑,沒面子,今天還有誰能比完顏袞更沒面子,你洪過到我們府上勒索,已經夠讓我們沒面子了,什麼時候,你成了顧及別人面子的善心人了。所以,很多人都將洪過的話當成是虛張聲勢,是怕事後被人駁斥倒才喊出的虛言恫嚇,僅僅是想儘快脫身的詭辯。
隨著這聲響亮的道歉,殿中大部分人都隨之長長呼出一口氣,只是南宋使臣的心卻又提的更高,他現在開始關心起那個書生——「洪改之」——的命運來。
一轉身,洪過見到王噓噓暴跳如雷想要斥罵,立即趕快道:「當年高句麗王室姓什麼,姓高,你們高麗王室姓什麼,姓王。當初百濟王室乃高句麗王室分支,可是百濟王室一者逃入高句麗,後來被唐皇帶去了中原居住,另外一支去了倭國,被倭人天皇封為臣子,你們那個太祖王建憑什麼說自己是高句麗王室的種,什麼時候高句麗王室姓了王?難道說,你們高麗王室這個種,是野路子出來的,所以才留在了三韓之地?」
所以,這一次的王雙虛索性來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就是瞪圓了眼睛死死盯著洪過。
孰料,洪過並不想就此放過他,繼續道:「說你們和倭國和高麗斷絕?笑話,就在今年,你們高麗和倭國的商旅還不斷來往呢,另外,倭國所謂寬仁三年,也就是我大宋真宗乾興二年,倭國有所謂刀伊入寇之事,那一次,刀伊海盜在倭國殺死四百餘人,擄走倭國百姓一千餘人,後來刀伊人從倭國逃回你們高麗,被高麗水師截下,救出二百余名倭人百姓送還倭國,這事,你也想說是我胡編亂造?」
洪過轉身對在座所有人道,「雖然兩唐書上說,高麗人就是唐代高句麗人建國,但是,我從倭人那裡了解到的,全不是那麼回事,那唐代在遼東極盛的高句麗國,與現在這個高麗國,完全沒有一點關係!」
大殿里響起一片鬨笑之聲,洪過這話說的太陰損了,等於是在說:你們高麗人不是往臉上貼金,說自己是高句麗王室後裔么,好啊,你們自己選,要不呢,直接承認自己是在撒謊,要不呢,就說自己是高句麗王室的野種。
這個時代,真正有幸前去高麗國內走一圈的人少的可憐,而高麗以前接連承受契丹遼國三次進攻,最後一次竟然是一舉擊敗了遼國十萬大軍,這在遼國二百年征戰歷史上,是極少見的敗績。
聽到這話,洪過突然大聲道:
洪過笑笑:「那倭人與三韓之地的關係真是密切啊,自從你們高麗所謂太祖王建立國后,百年間幾十次下書倭國要求其入貢臣服,好像都被倭人拒絕了吧,人家倭人在島子上也有自己的朝廷,中間還隔著一個對馬島呢,你們高麗憑什麼,要倭人向你們稱臣啊?」
聽到這話,王雙虛幾乎要崩潰了,這一百多年前的事情,怎麼眼前的洪過都能知道,而且侃侃而談竟然比他這個高麗官員知道的都清楚,連作為細節的具體數據都說的明明白白。同時,在他想來,洪過既然能當眾說出這些細節詳盡的事情,想必手裡一定是有了極其要命的證據,他若是繼續說洪過胡扯,等到洪過出示了這些證據,他王雙虛和高麗國的面子,又要往哪裡放呢?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中又是好一陣的議論,自從唐末五代以來,高麗與中國的關係就算是截斷了,尤其是遼國阻隔了高麗與中原的通路后,中原與高麗的關係徹底斷絕,中原士大夫對高麗的了解,僅限於高麗派遣使臣的自我介紹,何曾如洪過所說的這般詳細?尤其是聽說,本來是向金國入貢的高麗,竟然還在逼迫另外一個國家,就是在唐代史書上屢見不絕的倭人入貢,這讓不少金國士大夫在心理上多少不能接受,要知道,倭國在以前可是一向對中原大國稱臣納貢的。
看著王雙虛又要開口,洪過立即打斷了他:「曾經有人跟我說,謊言說上一千遍就是真理,我看有些人把謊言說了不止一千遍,已經說到連他們自己都開始相信了。」說完,他指著一臉錯愕的王雙虛,冷冷道:「別以為自唐滅高句麗后,整個三韓之地都併入新羅手中,且唐季末年因為戰亂,三韓之地斷絕了與中原的聯繫,你們高麗人就能順嘴胡編,我們中原人不知道的事情,人家倭人可是清清楚楚記載著呢。」
此言一出,滿場震驚。
「誰說高麗人與完顏皇族有親緣的。」
哈哈哈哈!
面對王雙虛的抵賴,洪過微微一笑,忽然朗聲道:「三韓之地南方有海,海上百裡外有一大島,島上有國,國名倭國,蓋所謂徐福五百童男童女東渡,見大島而立國,曾於漢皇建武中元二年入貢,漢皇冊封其為大漢倭奴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