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六卷 節度北庭

第178章 長擊葛胡

第六卷 節度北庭

第178章 長擊葛胡

李慶安一聲令下,金鼓大作,激烈的鼓聲催促著唐軍發射,三千弩兵排列成九排,三排一射,「箜!」地一聲,千支箭破空而出,織成一道箭網,迅疾無比地向葛邏祿人和回紇人射去,霎時,箭雨變成一片小黑點,飛進了葛邏祿人和回紇人的騎兵隊中。
……
「擂鼓!」
謀刺黑山冷笑一聲,「是真是假,作戰的時候就知道了。」
就在這時,回紇軍中突然傳來了撤軍的號角聲,「嗚~」低沉的號角聲在風中回蕩。
巨大的皮鼓『咚!咚!』地敲響了,這是振奮軍威的鼓聲,這是提高士氣的鼓聲,李慶安縱馬而出,舉刀高聲喊道:「北庭軍的健兒們,我們立功建業的時候到了,讓我們用刀來證明大唐才是北庭的主人,殺胡一人,賞田一畝,錢十貫。」
謀刺黑山眼前一陣發黑,險些摔下馬,幾名士兵連忙將他扶住,謀刺黑山獃獃地望著前方戰場,他心中已經亂到了極點,如果他再把這一萬人投進去,回紇人會不會從後面夾擊,可如果再不投援軍,前軍必將崩潰。
「使君,你發現沒有,回紇人似乎並沒有儘力。」
他高昂的聲音隨風飄蕩,飛到了每一個士兵的耳中,唐軍士氣大振,殺敵的慾望在內心沸騰。
李慶安冷冷地注視著兩支押后胡兵的動靜,他見葛邏祿後援騎兵暫時沒有出擊的意圖,便立刻下令:「主力騎兵殺出!」
謀刺黑山慌忙道:「請將軍開金口,只要我們拿得出,一定奉上。」
謀刺黑山暗暗嘆息一聲,大唐在多坦嶺以南修築軍城,那就意味著葛邏祿的實控線將北移,無望再染指碎葉了。
唐軍壓著陣腳緩緩後撤,僅撤了兩里,指揮塔上的報警鐘聲便敲響了,這表示敵軍已在五里之外,李慶安立刻下令停止後退,各軍準備戰鬥。
不給對方信,情況會更糟糕,阿史那無奈,只得取出信遞給了謀刺黑山,他再三解釋道:「這是唐軍主將欲挑撥你我兩軍的關係,萬萬不可相信。」
「酋長,阿史那說他們已經儘力了,若戰局不利,他們將撤軍。」
這時,他已經看見了,草原盡頭出現了一條黑線,葛回聯軍終於來了,他不由冷笑了一聲,他那封信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他心中充滿了期望。
謀刺黑山心事重重,這場戰役他不想打,可又不得不打,唐軍果斷地進軍讓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而且唐軍人數偏少又使他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如果能擊敗唐軍,或許他就有了和唐軍談判的籌碼。
荔非守瑜笑了,「我從前以為葛邏祿人有多厲害,可今天我才知道,他們比起吐蕃人實在是差遠了,不堪一擊,只能算一條土狗。」
他連忙解釋道:「沒什麼,唐軍主將一派胡言。」
「裴羅達干去過唐營嗎?」
風沙漫天,五月的草原上風力強勁,將南方大沙漠的沙塵席捲而來,鋪天蓋地地打在人的臉上和身上,風沙的阻力和內心的猶豫使葛邏祿人行軍十分緩慢。
李慶安凝神著胡兵如波濤洶湧般的沖近,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靜,但眼睛卻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得意,他看見了葛邏祿人和回紇人都沒有全軍壓上,在西北方約八千葛邏祿人按兵不動,而東北面回紇人也有數千人沒有進攻,他們只投入了一半多的兵力。
「七郎,你為何要放過葛邏祿人?」荔非守瑜不解地問道。
唐軍精良的裝備和訓練有素在此時展現得淋漓盡致,七千唐騎以五百人為一營,百人為一旅,五十人為一隊,十人為一夥,他們協同作戰,互相配合,當一人用橫刀和敵人短兵相接時,立刻會有長矛從左右刺來,將敵人捅死,隨即再換目標。
葛邏祿和回紇騎兵在三裡外陡然加速,馬蹄聲密集地敲打著地面,如悶雷轟鳴,呼喝聲、叫喊聲,三萬騎兵鋪天蓋地殺來,沒有陣形,依然是回紇在東,葛邏祿在西,涇渭分明。
七千唐軍儼如大河奔流,洶湧澎湃,長矛揮舞,橫刀閃爍,他們如一隻巨大的鐵拳,狠狠地擊向士氣已經下降的胡騎,瞬間便將葛邏祿騎兵和回紇騎兵沖得七零八落。
李慶安和三百親兵也在同心圓中,圓中出現了五架小型投擲機,親兵取出了兩隻黑皮鐵箱子,這就是他的王牌武器火藥了,但李慶安在這次戰役中並不是很想使用,他想親眼看一看北庭軍的實力。
這時,一隊斥候從遠處奔來,對李慶安抱拳行禮道:「將軍,葛邏祿酋長謀刺黑山和二百余名貴族就在前方五裡外,要向將軍請罪!」
他們在唐軍軍營前跪了下來,齊聲道:「邊荒野奴向天朝乞罪!」
阿史那腦海里如電光失火般閃過一個念頭,「他中計了。」
李慶安也笑道:「葛邏祿人不傻,跟著大唐做小弟,跟著回紇卻做奴僕,孰輕孰重,他們心裏應該有數。」
阿史那心中亂成一團,裴羅達干去唐營他是知道的,但有沒有達成協議他卻不知道,若真如唐軍主帥所言,達成了協議,那自己與葛邏祿聯合作戰,豈不是壞了大事,可若沒有達成協議,唐軍又正式修書來問,令他疑惑不解。
「是嗎?」謀刺黑山瞥了他一眼,冷冷道:「那可否把信給我看一看?」
這時,指揮塔上傳來了激烈的金鼓聲,進攻的紅旗指向回紇軍,騎兵統領荔非元禮揮舞大刀,厲聲大吼:「殺光回紇人!」
「我們願獻羊三十萬頭,馬三萬匹,並放棄金山牧場。」
謀刺黑山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重重哼一聲,道:「阿史那將軍,這你怎麼解釋?」
「酋長死倒不必了,但葛邏祿藐視天朝,妄動刀兵,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說完,他調轉馬頭,向自己軍中馳去,阿史那望著他的背影,一陣咬牙切齒道:「你若不識相,老子索性就真的和唐軍聯手了。」
唐軍開始紮營立寨,一刻鐘后,一隊人馬從遠處走來,男男女女個個赤著上身,正是葛邏祿酋長謀刺黑山帶著他的妻兒及各部長老前來向唐軍請罪。
一名回紇兵跑上來拾起信,信上用突厥語寫得很清楚,「阿史那將軍親啟。」
唐軍整頓軍隊,兩天繼續後向玄池挺進,第四天下午,唐軍離玄池已不足五十里。
「轟!」地一聲巨響,兩道巨大的人浪相撞,人頭滾滾落地,血肉橫飛,殘肢斷臂隨處可見,慘烈的廝殺開始了。
唐軍的箭雨一道接著一道,三千弩軍配合得如行雲流水,在短短的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里,唐軍便射出了六輪,一萬八千支箭。
「他反應倒挺快!」
……
「加快速度,命令各部準備作戰。」
五百步外,唐軍的床弩率先發威了,一百架床弩同時發射,二千支長箭呼嘯著向葛邏祿軍中陣營射去,威力極大,奔在最前面的葛邏祿人一陣人仰馬翻,慘叫聲四起,長箭射穿了騎兵的身體,戰馬長嘶摔倒,被射中倒地,被絆倒,瞬間葛邏祿便有四五百人落馬,緊接著第二輪床弩又射到了,這一次距離更近,威力更大,一支弩箭竟射穿了兩個騎兵的身體,血肉橫飛,慘叫連連。
一名手下一聲高喊,只見一百余騎兵護衛著謀刺黑山疾速向這邊馳來,阿史那吃了一驚,連忙將信收起。
「糟糕!」
「北庭將在夷播海至多坦嶺以南修築五座城堡,但我們人手不足,我要求葛邏祿出三萬民夫,協助我們築城。」
漢人的弓弩從來都是對付游牧民族的第一利器,一萬八千支箭下,葛回聯軍損失近半,地上躺滿了受傷的戰馬和胡人屍體,戰馬疾奔,將不少人活活踩死,當他們衝到五十步外時,只剩下不到八千人。
李慶安輕輕哼了一聲,回頭令道:「大軍就地紮營!」
……
「擂鼓,弩兵發射!」
這時,遠方奔來幾匹戰馬,馬上是身手矯健的唐軍斥候,幾名騎兵在一裡外停下,其中一人催馬疾奔,一直奔到距回紇軍兩百步外,又開始橫向賓士,他張弓搭箭,將一支扎有信件的長箭遠遠射向回紇大軍,並大聲喊道:「我家使君有信給阿史那將軍。」
話音剛落,一名探子疾奔來稟報:「回稟大酋長,唐軍已向南撤軍了。」
唐軍不斷變換著指揮的鼓聲和令旗,黑色令旗揮舞,弩軍迅速後撤,他們退到步兵營的後面,翻身上馬,張弓搭箭,眨眼間又變成了弓騎兵,在激昂的鼓聲中,呈雁行飛馳上前,從兩側翼射擊敵軍。
葛邏祿人絕大部分人都穿著用牛皮製成的粗陋皮甲,沒有頭盔,盾牌只是木製,他們的盾牌和皮甲無法抵禦唐軍強勁的箭矢,唯一依仗的就是嫻熟的騎術,左右躲閃著唐軍射來的弩箭,但他們的隊伍太密集,即使射不中人,戰馬也難躲箭雨,幾乎有一半人都是在戰馬摔倒時被壓傷。
李慶安笑了笑,反問他道:「在你眼中,葛邏祿人是狼還是狗?」
葛邏祿人如野鬼般四散逃竄,唐軍勢如破竹,在後面掩殺,謀刺黑山見勢不妙,調轉馬頭向西北奔逃,回紇人則逃亡東北方向。
他急得大吼:「父親,全軍殺上吧!否則我們必敗無疑。」
喊完,他撥馬向回奔跑,和其他人匯合,調轉馬頭向南面馳去。
戰場的另一頭,謀刺邏多暴跳如雷,他怎麼也想不通,父親竟然只投入一半的兵力,本來人數佔優,可這樣一來,兩軍兵力相當了,可唐軍的弓箭消滅了一半,裝備又遠遠超過葛邏祿人,他們怎麼可能取勝。
副將韓志忽然發現了端倪,在三軍鏖戰中,回紇騎兵明顯在保存實力,他們躲在葛邏祿人身後,當唐軍圍上來時,他們一戰即退,絕不肯拚死和唐軍鏖戰。
相比之下,葛邏祿騎兵基本上都是各自為陣,他們沒有配合,靠一股蠻力和唐軍搏鬥,但在銅牆鐵壁般的唐軍面前,他們蠻力被唐軍整齊的陣型化解,所以儘管兩軍人數相差不多,但總是出現葛邏祿人以一對多的局面,再加上唐軍弓騎兵在兩側襲擾,殺得葛邏祿人死屍籍枕,血流成河。
鼓聲再起,如猛獸般匍匐在弩箭身旁的沙陀殺出了,他們有游牧民族的血腥野蠻,也有唐軍先進的裝備,使他們如虎添翼,他們如蓄積已久的洪水衝垮了堤壩,以一種沛不可擋的去氣勢向葛回聯軍席捲而去。
李慶安搖了搖頭道:「除了這些還不夠!」
回紇士兵將信呈給了酋長阿史那,阿史那疑惑地拆開信,不由嚇了一跳,信竟是唐軍主將李慶安寫來,只見信上寫道:「半月前行宮總管裴羅達干奉回紇可汗之命,出使我大營,與我共商瓜分葛邏祿一事,我已應允,為何回紇又背信棄義,與葛邏祿聯合與唐軍作戰,爾若謀大局,可戰場反戈,與我合攻回紇,以實現回紇一統突厥心愿,事關重大,望將軍三思,我願退兵十里,以顯誠意。」
紅色令旗揮舞,轟隆隆的巨鼓敲響了,騎兵統領荔非元禮一聲大吼,「殺!」
戰場上的回紇軍立刻調轉馬頭,向東北方向撤退,隨著回紇軍逃離戰場,剩下的葛邏祿人再也支持不住,紛紛跟逃跑,瞬間,葛邏祿軍崩潰了。
一連三輪床弩,葛邏祿人減員超過二千人,銳氣為之一挫,進攻的勢頭沒有剛才那樣迅猛了,這時葛回聯軍已經衝到了兩百步外,興奮的尖叫聲,猙獰的面孔清晰可見,床弩車向兩後撤退,弩兵上前,三千張擘張弩刷地平舉,一支支冷冰冰的箭頭對準了鋪天蓋地殺來的敵軍,一觸即發。
但他已經無從選擇,只得答應:「葛邏祿遵命!」
謀刺黑山心中已經明白了,如果裴羅達乾沒有去過唐營,李慶安怎麼能知道回紇可汗在行宮?好一個回紇,援助是假,謀葛邏祿才是真,他心中大怒,臉上卻不露聲色道:「這確實可能是唐軍的挑撥,我們不可上當。」
如急雨打枯葉,密集的胡人騎兵頓時被射倒一大片,被射穿頭顱,在疾奔中摔下馬,中箭的慘叫聲響成一片。
謀刺黑山心中焦急萬分,但他卻不敢將軍隊投入戰鬥,他不時向遠處的阿史那望去,本來約好葛邏祿和回紇都全軍投入,但阿史那卻只投進了四千軍,留了一手,他盼望著回紇人是真心來幫助他,把軍隊投入戰場,這樣,他的援軍也可以加上,但回紇人卻始終不為所動。
李慶安帶著一群文武官員從大營走了出來,謀刺黑山跪爬幾步,匍匐在李慶安腳下,哀求道:「奴自不量力,觸犯天朝軍威,奴願意一死來懇求天朝饒恕葛邏祿。」
這時,一匹戰馬疾速奔來,這是去向回紇請戰的士兵回來了,謀刺黑山急忙問道:「怎麼樣,回紇肯和我同時出兵嗎?」
輜重車圍成一圈,圈內步兵營有了變化,兩千槍兵在外,組成方陣,一手執槍一手握盾,在方陣中心,一千槍兵臨時轉換成弓箭手,圍成三層的同心圓,在輜重車和槍兵的掩護下,形成一個放射形的打擊面,這是槍兵和弓兵的遠近配合。
李慶安在敵軍還有六里地時,下令退兵十里,儘管風險很大,但這比起他可能得到的收益,又不算什麼了。
這和突厥人全軍動輒全軍壓上,以騎兵暴風驟雨般的衝擊力來贏得上風的戰術有些不同了,李慶安知道,這並不是他們發明了什麼新戰術,而是自己的那一封信起了作用,葛邏祿人和回紇人彼此不再信任,確切說並不是他的信起作用,而是回紇人的野心敗露了。
「既然如此,留下這條土狗給我們看一看北大門不是很好嗎?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地西征碎葉。」
謀刺黑山面沉如水,奔至近前問道:「阿史那將軍,我聽說唐軍主將送來一信,信上說了什麼?」
李慶安早已發現了,他淡淡一笑道:「這場戰役必將以回紇人的撤軍而結束。」
「酋長,葛邏祿人來了。」
旁邊的韓志也笑了,「這一次回紇人是偷雞不著,倒蝕一把米,葛邏祿人是不會再相信它們了。」
弓弩手壓住陣腳,一百架床弩吱吱嘎嘎拉開了,床弩由兩頭牛絞軸上弦,弦上綁有二十支箭的鐵兜子,一次有二十支箭射出,威力強大;騎兵舉起長矛,勒住馬蹄來回踢踏的戰馬,三千沙陀人橫刀出鞘,他穿上唐軍統一配置的頭盔、皮甲鎧和橫刀,更加殺氣騰騰。
謀刺黑山下達了準備作戰的命令,葛邏祿人振奮精神,加快速度向南方駛去,葛回聯軍一分為二,回紇在東,葛邏祿在西,兩支軍隊並駕齊驅,三萬人馬浩浩蕩蕩,放佛一幅巨大的地毯,將草原遮蓋了。
「什麼!」
唐軍騎兵竟放過葛邏祿人,集中兵力向回紇人殺去,回紇人大敗,唐軍追殺三十余里,殺得回紇人血流成河,死屍丟滿一地,阿史那拚死奔逃得了一命,他最後只帶不足千人的殘部退回了金山以北。
阿史那滿頭大汗,急道:「這正是唐軍的挑撥,讓你我兩軍起內訌,黑山酋長萬萬不可相信。」
「這個……我不是很清楚,唐人狡猾,已不是一天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