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第一卷 大明新人

第082章 徳不稱位

第一卷 大明新人

第082章 徳不稱位

徐璠在稟報徐階之後,能夠感覺得出徐階並不高興。
徐璠固然不是個大嘴巴之人,但他終究是人。
徐元佐突然有些不寒而慄:天下人都以為張居正蒸蒸日上,風光無限的時候,恐怕徐階早就看到了他的「不祥」。
始祖是西漢名臣王吉王子陽,居官清廉,又通五經。其後代累世為官,在漢晉為門閥士族。又有先祖王導字茂敬,是開創東晉的重臣。到了隋唐五代,子嗣多有刺史、主薄、節度之官,是四姓之族。宋代不重門第,取士以科舉正途,王家王縉為司諫,又是江卿世家。
祖父王倬是成化十四年戊戌科進士,歷任山陰、余干、蘭溪知縣,由縣令歷遷御史,貴州、瓊崖兵備副使,廣西按察使,廣東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以治軍實功,被命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
徐元春才是您親孫子吧!
「啊?」羅振權一臉茫然,「她圖甚麼?」
人就有傾訴的需要,尤其是碰上這麼堵心的事。不可否認他對徐元佐喜愛之心遠超他人,甚至真的當成兒子看待。然而他與夫人季氏的感情也是極深,季氏逝后,所有的愛都灌注在了兩人的愛情結晶——徐元春身上。
徐璠沒想到父親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父親,若是要想與王氏聯姻,元春不行么?」他的獨子徐元春只比徐元佐大了兩歲,從年齡上更適合娶王家女。
徐階見兒子略有所失,方才道:「德不稱位。元春不過是小九卿之姿,沒必要攀附王家。」
從家世而言,王世貞家可是譜系嚴明。
徐階靠在椅背上,慈憫地看著自己的長子。三個兒子對他來說是手心手背的關係,徐璠是手心,徐琨和徐瑛是手背。雖然都是肉,但手背終究比不上手心肉厚。更何況徐璠的母親……徐階並不知道「愛情」,但很清楚自己對她的情牽夢縈和愧疚。
荀子原話是: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徐閣老還真是利人利己雙贏典範呢!
引用徐階引用荀子的話,答案就是:德不稱位。
王琳便是王世貞高祖。
這反差也太大了點吧!
父親王忬是嘉靖二十年進士,因「庚戌之變」指揮得當,立下奇功,連升五級超擢為右僉都御史出撫山東。后巡視浙閩,進右副都御史,任用俞大猷、湯克寬、盧鏜等,率軍于普陀山大破倭寇,殺、俘數千,溺亡無數。后巡撫大同,加兵部右侍郎、薊遼總督,斬虜八百。因與嚴嵩恩怨下獄,在嘉靖三十九年被殺。
徐璠一時不能反應過來:這個同郡張氏是哪個張氏?
王琳子輅,字尚殷,妻張氏,生有其中王僑、王佳、王偡、王倬。
好吧,副省長已經可以算是疆臣大吏了,但在徐璠看來就是「不顯」。
徐璠的兒子——哪怕只是法理上的兒子,迎娶王副省長的女兒也算是門當戶對。若是義子那就說不過去了,貿然提出只會被視作存心侮辱人家。
羅振權正費力地與案上的書本鬥爭,好不容易結識的幾個字偏偏又跟他鬧生分。他抬頭望向徐元佐,興趣缺缺:「什麼圈套?」
「關鍵不是她圖什麼,關鍵是你就此失去了雄心壯志,成了個頹廢的無用之人啊!」徐元佐道。
不過,這種無知只是暫時的。
王世貞自己已經是一省參政就不用說了,弟弟王世懋是嘉靖三十八年已未科進士,現在是南京禮部員外郎。王世貞還有個女婿華叔陽,今年剛中進士,也分在禮部。
「父親為王忬平反,王世貞非但不感恩,反倒在胡宗憲的事上對父親略有薄詞。」徐璠言辭間尚是介懷。
徐階搖了搖頭,打斷了兒子的話頭:「元春我已經想好了,同郡張氏女,溫婉淑良,可為良配。」
「那也是日後的事。更何況,我自己就沒點積蓄么?」羅振權不以為然。
所以當這些話傳到徐元佐耳朵里的時候,徐元佐著實嚇了一大跳。
徐階點了點頭:「我聽聞王元美有個女兒十四歲,正好配與元佐。不過……現在卻不能提了。」
面對這樣的家族,徐璠還是很有些心理壓力的。
……
同理,徐元佐或許會藉著徐階的指引走向人生的巔峰,但最終的結果嘛……是福是禍就很難說了。
徐階認為徐元春娶王氏女就是「德不稱位」,而徐元佐卻可以……須知,某些人可以坦然承認自己不如別人,但很難接受自己的兒子不如別人兒子。
至於張居正的不祥,對他可有分毫損害?
「就是有個容貌、家世都極好的美女,非要和你成親,嫁妝一般都是高車俊美,田土豪宅。結婚後,她又從娘家要來許多家資,對你言聽計從,讓你要啥有啥,整日里除了吃喝玩樂就無所事事……」
徐璠道:「那等元春……」
但那又如何呢?
他不否認張江陵的能力和天才,但是這樣的人物為何最後落到了削籍清算、抄家破門、兒子上弔、家人餓死、言及鞭屍的地步?
羅振權一拍書案:「我如今洗心革面努力上進,不就是為了過上這樣的日子么?」
「呵呵。」羅振權吐出兩字,頗為不屑。
「不過王元美此人……固有文名才氣,卻太傲了些。」徐璠不喜歡王世貞,甚至超過了嚴世藩。
徐階倒是不介意,他早已不是介意他人情感的人了。他道:「姻親本為藩籬,王家是江南豪族,本是極好的門第啊。」
徐階給出的蜜棗放在任何一個人面前都不會被拒絕。
對於徐階而言,他的政治理念已經傳遞下去,而且勢必會繼續傳遞下去。他的政治影響會隨著張居正的當權秉政而繼續擴大,而光芒卻會被張居正掩蓋,不為人所矚目。
徐元佐又道:「若是她等你年老之後,一腳把你踢開了呢?」
蒙元之時,王縉六世孫王夢聲(號古川)被強征為崑山州學正,任職四十余年,遂為崑山人。設立太倉州之後,遷為太倉人。王夢聲長子王賡。王賡子王方澤。王方澤子王琬。王琬子王琳。
「兒子和義子,哪一個好些?」徐階輕聲問道。
徐元佐默然。
徐階嘆了口氣,心中暗道:差得實在太多了。兒子如果不孝,是可以送官究辦的。義子不孝,只是受到輿論譴責,而且還會有人說風涼話。
「太倉王家的女兒本是孫婦上選啊。」徐階道。
王僑是王世貞的伯祖,成化十一年乙未科進士,官至工部郎中。
徐元佐輕輕摸了摸自己嘴唇上的硬毛,突然對身旁的羅振權道:「老羅,聽說了么,現如今有種新圈套。」
自漢到宋的高門姑且不說,只是最近幾代人所積累下來的朝中聲望和士林人脈,就是一個巨大富礦。
元美是王世貞的字,此人在後世被譽為文壇領袖,宗師一樣的人物。如今也是文名鼎盛,雖然官位不顯——只是浙江左參政而已。
徐元佐並不知道徐階非但要給他「首輔之孫」的光環,還想安排他成為王世貞的女婿。
即便自己冒充相士,將未來的事告知張居正,張居正難道會當相信么?難道不會自信滿滿地說:我必不會落入這等田地!
他莫名聯想到了張居正的結局。
徐璠口唇翕動,很想問一句「徐元佐又是何等格局」,卻終究沒有問出口。
兩人的對話引起了外間少年們的注意。他們沒想到一本正經的徐經理會在上班時間聊閑天,紛紛豎起了耳朵,只是不敢表現出來。
「唉,我還是有些害怕的。」徐元佐半真半假道。
翻譯過來就是說:在自己不應該在的位置上,沒比這更倒霉的了。
「王元美的女兒?」徐璠一愣。
徐璠有些局促,微微扭動身子:「都差不多吧,他才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