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第三卷 青衫少年

第244章 仁壽堂的起航

第三卷 青衫少年

第244章 仁壽堂的起航

程宰不知道什麼叫持久戰,不過領悟一下也能明白。如果要靠高價搶貨,對方也會提價,兩廂拚鬥,最後總有條底線——除非瘋了,虧本收貨。
這樣你抬我升,徒然叫供貨商佔了便宜,多半會兩家各給一些,叫這個價格戰能多打一段時間。
所以別說溢價五倍,即便再高些,還是有人樂意加入的。
「敬璉兄,接下去是否該給他們雷霆一擊了?」程宰已經準備好了腹稿。
這一方面保證了唐行派的決策通過權,也保證了徐元佐的否決權——只要他不點頭,不可能有人推動重大事項。
分散開來的契書讓人覺得這個資合公司果然是大家都有發言權,然而將那些分散而隱蔽的條款抽出來,拼在一起。人們才會發現,徐元佐仍舊是公司真正的話事人。所謂的總掌柜程宰。只是個跑腿的小嘍啰。
程宰道:「自然抬高收價,搶了他們的貨。」
這就是從龍功臣的第一筆獎賞。
松江號稱掌握在五十家縉紳手中,又有七家站在一線。其中就有倪家。
對外借款在公司總資本百分之十以下,屬於總掌柜的許可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是董事會的許可權;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十五十之間,是股東大會的許可權。超過百分之五十,則要股東大會絕大多數通過才行。
程宰哦了一聲:「我明白了。」
再次是看所屬的學派,比如心學、理學之分。
弊端也很明顯,缺乏流動資金。各家在折價計股的時候,顯然不會將柜上的銀子算進去,有些還會扯入一些債權債務關係。不過在計股的時候,債權可以剝離,債務必須剝離,這也是徐元佐的底線。
如果理性分析,選徐階其實更為明智。因為徐階年紀並不算太大,身體健康,而手中的勢力又是極大。由此而言,徐階緊隨高拱之後復出,或者搶先復出,再次形成兩相爭國的局面,遠高於認慫退避。
涉及到了朝堂權力,經濟利益就不得不靠後站了。如今官場上拉幫結派畫圈子的順序是:同年大於同鄉大於同志大於同僚。
程宰點了點頭。
包括新選出的九人董事會,袁正淳任董事長,徐元佐出任董事會秘書,胡琛任副董事長,另外還有三名董事也都是唐行的舉人,只有三位董事是華亭其他地區人氏。
徐元佐微微搖頭:「這就成持久戰了,而且咱們的現銀可不多。」
「首先要完成人手輪調,打破之前的小山頭,派駐財務總監。」徐元佐道。
其次便是同鄉。
倪家選擇了高拱,自然有人要選徐階。
「其次,你得借一筆銀子進來,否則咱們也沒法囤貨了。」徐元佐又道。
仁壽堂說是資合公司,然而真正出銀子的人很少,多是以貨棧、行店、碼頭這種不動產折價計股。之前的掌柜、夥計、雜役自然造冊歸於總部,成了仁壽堂的僱工。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短時間內鋪開聲勢,絕大部分地方只是換個店招就行了。
徐元佐道:「當下最重要的事,還是先安內。」
「先低價收。」徐元佐道:「然後囤貨不出。」
唯有五家選擇跟在倪氏之後,對仁壽堂不理不睬。
「不知伯析兄打算怎麼下手?」徐元佐問道。
鄉土情結可不是說說的,走到京師,只要聽著鄉音就很親切,怎麼可能不抱團。只要不是座師之間有深仇大恨,同鄉情誼還是很堅固的。
絕對多數,徐元佐設定的具體數據是百分之七十。
如今公司總資產在二十三萬五千兩,在董事會許可權之下,可以借款七萬零五百兩,月息三分。
最後才是同朝為官的香火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徐階要是再次出仕,萬曆新政就沒張居正什麼事了——張居正比老師小二十二歲。將近兩輪,結果死在了前頭。
每兩銀子借款,每月要付三分銀子的利息,則年息就是百分之三十六。七萬零五百兩借一年的總利息是兩萬五千三百八十兩。
而重大事項包括了: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總資產、公司合併、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超過公司總資產百分之三十的對外擔保。
仁壽堂統合了華亭的牙行,自然也就等於把握了松江府的命脈。
徐階的身份擺在那裡,江南人氏在朝堂做官的,哪個不抱大腿?尤其是嘉靖中後期,南人立於朝堂之上者,越來越多,就算用南北榜都難以均衡。同出徐階門下,同是江南鄉親、同屬陽明心學,這幾條加起來,足偷窺徐黨的身影。
只要有人帶了頭,風從之眾便不會少。已經致仕了的縉紳人家壓力較小,很輕鬆地站在了徐黨一邊。還在朝為官的人家。壓力較大,頗有人選擇不做這行營生,順水推舟賣給仁壽堂,也不要股份,也不得罪徐家。
如今張居正立場不定,高拱入閣呼聲益發高漲,自然是再次站隊時刻到了。
程宰摩拳擦掌,頗有信心。
如今的華亭縣。包括了後世松江和青浦兩個區,轄地極大,也是松江府的主幹。上海縣之所以像是小妾生的,正是因為南北東西的商路基本被華亭壟斷,而海貿卻在衛所手裡。單純靠田土吃飯已經很苦逼了,結果田土還不多。
徐元佐點頭:「當然,否則閣老的面子都沒地方擱。」
也就是說,一位座師門下的同年,關係最鐵。哪怕心中恨之入骨,也不能撕破臉皮,否則就是不識大體,會被其他同年排擠。
隆慶三年九月十三,仁壽堂招股事正式結束。
程宰起點雖低,但是資質不錯,否則也不會在唐行混得風生水起被徐元佐看上。他只需要少許時間考慮,便能理解徐元佐的用意,當下不再反對。
即便是後世論壇上的分析人士,也覺得徐階在隆慶朝的無限退讓是很不可理解的。
增加了二十三家新股東,與之前的老股東合在一起,仁壽堂的股東總數是三十二家。唐行股東一共有九家。佔總股數的百分之七十二。按照章程中規定,重大事項必須要絕對多數通過,唐行股東就足以決策了。
程宰作為這樣一個巨大組織的掌門人,即便只是檯面上,也足以自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