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第三卷 青衫少年

第285章 八卦時間

第三卷 青衫少年

第285章 八卦時間

徐元佐知道布行不是不想做生絲生意,實在是擠不進去。
衷貞吉把鄭岳提交的報告改頭換面,便成了松江府的報告。海瑞拿到報告的時候,也收到了徐階的私信,大讚衷貞吉和鄭岳治理地方有功,尤其是抑制土地為豪門所據,使松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實為循吏。
「是想請知府衷貞吉上呈巡撫:在松江試行戶籍購地法。唯有松江戶籍者能夠買松江土地。對於已有松江土地的外鄉人,要麼將戶籍轉入松江,要麼在松江辦理暫住戶籍。土地所產出的糧棉麻桑,必須統統交於官府購銷。」徐元佐道。
徐階倒是對徐元佐的「遊學」頗有興趣,問了不少問題,其它都還算滿意,就是對於徐元佐準備涉足生絲產業有些顧慮。
徐元佐腦袋一大。家堂諸神,門、灶、井、廁、宅、床,都不能輕忽。想想真是麻煩。他笑道:「動土的日子是看過的。否則他們也不肯啊。」
消毒不過關,蠶就容易染病。一死就死絕了,所以幾次血的教訓之後,百姓終於放棄了養夏蠶,只收春蠶一季。在北方氣候涼爽的地方倒是偶爾也能見到夏絲,只是質量與江南的蠶絲相差太遠,只能混在海貨里去騙外國人。
「也不急於一時。」徐元佐解釋道:「我剛開始挖人幫忙,真要成氣候,恐怕還要一些日子。反倒是養夏蠶的進度會更快些。」
等他雷厲風行地回到松江,府衙和縣衙已經等著封印放假了。在太祖、成祖時候,吏員必須住在衙署,否則就要挨板子。現在法紀馳廢,提前過年的不在少數,正印官也懶得理會。
鄭岳應諾。
程宰道:「五穀化生之所,有神靈所在,豈能妄動。說起來,今日適合破土么?」
是了,高拱終於還是入閣了。
徐元佐道:「這個自然。」
徐元佐眼睛盯著深坑,隨口道:「題中之義。」這個分析早在去年就已經跟徐階做過了,一切發展誠如預言無二。
——你終於問到點子上了!
徐元佐看著工程進度,開始考慮大小是否合適。好在他頭腦中自帶計算器,勉強還記得容積公式,算起來並不困難。
李文明和程宰果然一副「竟然如此」的表情,暗暗過癮。
「孩兒有些想法。可以試試。」徐元佐道。
「不過,為何要在家中挖這個呢?」程宰滿臉疑惑。
「夏蠶?」徐璠一愣:「夏天養蠶可是容易死。」
「那這方位……不會有礙吧?」程宰擔心道。
這種後世聽來不可理喻的發言,在如今這個重視鄉梓情誼的時代,乃是天經地義的事。
「用報紙嚇他,用官府罰他。用街坊鄰里罵他。」徐元佐道:「不愛鄉梓之人,人人可得而辱之。」徐元佐說完這話。覺得自己真是深度融入大明世界了。
鄭岳將心比心,道:「最多是往『苛刻下民』這一條上靠。只要統購統銷的價格不低於市價便沒甚問題了。」
衷貞吉道:「若此,咱們還是先發文給憲台,看看他的意思。一動不如一靜,此事若是不得巡撫部院的首肯,貿然行之終有不妥。」
「如果其他府縣不跟風,咱們這邊可就有些尷尬了。」衷貞吉道。
程宰察言觀色,見徐元佐對政治八卦其實興緻缺缺,以為自己和李文明的層次太低,人家沒法跟他們說得太多,便將話題轉向了當前的工程。
徐元佐搖頭,道:「是化糞池。」
在其他人的時間概念還停留在一個時辰、一炷香、一碗茶……的時候,徐元佐的時間概念卻是精確到十分鐘以內的。所以他即便在蘇常湖一帶遊山玩水,吃喝休閑,在別人看來仍舊是雷厲風行。
隨著土地限購令的發出。蘇州的縉紳地主發現這個年關真是有些不好過。也不知是什麼人,竟然四處散播謠言。說是蘇州籍貫的朝官意圖廢漕改海,以此減輕貨運壓力。雖然誰都知道海運的確便宜,但是利益所在,眼睛和舌頭都是可以拐彎的。
李文明和程宰站在一旁,生怕翻起的泥土弄髒了身上新作的長袍。
徐元佐一愣:「這也要看風水?」
「若是松江人與外人勾結,挂名買地,又如何是好?」徐璠問道。
此刻,這位掀起了大浪的神童生員,正穿著短打棉衣,呵著氣霧,指揮著建築社的工人挖坑。
衷貞吉想了想,又道:「是否會叫御史說閑話?」
「化糞池?」程宰大驚:「敬璉沒找陰陽先生來看過么?」
於是運河沿岸地區自然大力反對,甚至連漕運總督都上書要求的嚴禁謠言,否則十二萬運軍軍心不穩。
「敬璉既然深明此道倒也無妨,否則還是請人看了為妙。」李文明道。
所謂風水,無非就家居環境。只要保證廁所不影響生活,很多禁忌其實也沒必要放在心上。
漕運涉及六省。南直是重中之重,蘇州又是南直的重中之重,一鬧起來就是舉國大事,立刻成了高拱入閣后的第一大麻煩。
他一方面遏制工部,阻礙疏通淮河段的工程速度,另一方面又通過戶部施壓,要求加快完糧進度。對於松江的黃浦吳淞疏浚工程,大力支持,批下了不小的留存額度;而對於蘇州縉紳控告海瑞「苛虐」,又大力回護身為「徐黨」的海瑞。
李文明也道:「這是自然!這可是大事啊!」
徐元佐面露得意之色。
這些並非是徐階說的,全是後人的筆記,徐元佐此刻拋出來,還真是有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加上他的身份,可信度還頗高。若是李文明回頭寫本稗官野史,說:以上內容親耳聞自徐相之孫。在後世也可以當史料參照了。
海瑞掩卷長嘆:恩相果然是個一心在國的慷慨君子啊!
這就好比一群老鼠在整棟樓里亂竄,想要抓住它們,最麻煩的就是不知道它們在哪間房間。如果能夠各屋封閉,那就只要挨個清查過去就是了。在後世房地產未能全國聯網之前,這個辦法也能發揮作用。關鍵是覆蓋面得廣。
「這行當固然利厚,可是已經被各富家把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布行當初幾次想擠進去,卻連絲都收不到。」徐璠道。
李文明等徐元佐喘口氣的時候,連忙道:「高新鄭為了安撫朝中南官,如今對海剛峰大力支持,允諾不會清算徐黨。」
徐階抬了抬眼皮:「何事?」
徐元佐笑了笑,沒有說話。
「清丈田畝倒是能輕鬆些。」沒有外地縉紳的錯綜關係,本府本縣的人終究更好說話。否則人家一個管事就能把人堵死,難不成叫鄭岳跑蘇州去找人溝通?人家更不會在意一個外縣的知縣。
徐元佐到了衙門,先跟李文明碰了個頭。李文明是鄭岳的幕僚,只對鄭岳負責,能夠意識到這對東翁是樁好事。自然不會阻攔。他又出面請了縣丞和各房吏目出來吃飯,彼此間輕輕一點,結果自然皆大歡喜。
好絲都在各家大戶掛了名。這些大戶剛過立春就會借錢給蠶農,約定用絲抵債,外來的絲客人根本連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如果說統合牙行要攻略的目標很多,那麼要涉足絲織業,就要從鄉間大大小小的地主縉紳口中奪食了。
鑒於本地人挂名買地的確是個漏洞,徐元佐更是打上了行政干預的補丁:一經發現,土地收益全部歸於衙門統購統銷。這自然嚴重侵犯了地主的所有權,但在大明的政治生態中卻又是合情合理的事。
「今上當初讓趙貞吉入閣,就已經有了這個意思。」徐元佐避開了徐階,隨口糊弄。現在可以大開馬後炮,隨便亂扯就行了。若是再給點內幕消息,足以讓李文明出去提高壁格了。
對於地方親民官而言,能夠以循吏之名見於史冊乃是無上榮耀,不啻於後世學者拿了諾貝爾獎。
衷貞吉看完足足二十頁的報告書,道:「這豈不是給憲台的投名狀?」跨府購地是隱瞞資產的最好手段,真正的頂級富豪誰沒有府外資產?也就是徐階不在意家務,所以才沒有在臨近諸府買地,但是店鋪卻是開到京師的。
隆慶三年的年底,從北京到南京,一片熱鬧。
海瑞也不拖拉,當即行文各府縣。要求嚴格控制外鄉人購置土地,同時加快南直十府一州的土地丈量工作。為了防止戶籍紊亂,購地落籍這一條便被抹除了。
如果南直各府都效仿松江,那麼勢家的不動產局限於本府,核查起來就輕鬆多了。
徐璠聽徐元佐說得這般自信,從斷然不信轉入了將信將疑,只等看徐元佐辦出來的結果。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徐元佐只要說「有些想法」,那多半是異想天開,但又值得試試的。
面對高拱的復出,江南仕宦不得不再次團結起來。若是因為漕運等銀錢事影響了彼此感情,無疑是給了河南佬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而高拱則希望看到蘇松對決,為自己重新掌權減輕壓力。
蘇州作為南直首府,首當其衝,自然要鬧騰一番。可惜排名第二的松江已經開始施行了,排名第三的常州府、第四的應天府,都飽受蘇州人搶地之苦,順勢而起,壓低地價。要將蘇州人在常州、應天的土地買回來。
隆慶帝准了李春芳乞骸骨之後。高拱如願以償進了內閣,一躍位居張居正之上,成了首輔元揆。按照史家的說法,大明進入了「高拱當國」的時代。
「徐閣老真不出山?」李文明問道。
「正是。」徐元佐道:「不過這辦法若是推行全府,對查究隱匿人口和田產,辦理土地爭議訟案,都有極大益處。」
高拱一入閣,之前站在徐階一邊的御史們風聲鶴唳。江湖傳聞,徐階的猛犬,有罵神之稱的歐陽一敬——罵倒三品顯貴官員多達二十余位——在高拱入閣當日就辭職回鄉了,可惜中道而亡。有人說他是被高拱嚇死的,也有人說是江湖俠客所為,總之頗為傳奇。
徐元佐回來之後,先去見了徐階,了解了一下《故訓彙纂》的進度。打聽之下,頓時覺得這本書將成為「有生之年」系列作品——參与編書的士子們早在臘月之初就紛紛回家過年去了。
「趙貞吉什麼人?敢堵著張江陵罵,還直呼『張子』,凡是張江陵說東,他必要說西。呵呵,這不是逼著張江陵去請高新鄭么。」徐元佐爆了兩則內幕。
徐階道:「這是在逼人走。」
循吏者,重農宣教、清正廉潔、所居民富、所去見思。
徐元佐道:「應該無礙,是我仔細看過的。」化糞池的位置放在後院角落,基本沒有人走動。等挖成之後,這段院牆也要推到重修,好讓出口放在牆外門旁,這樣掏糞的時候連門都不用進,更不用擔心家裡有臭氣。
同樣一句「兵貴神速」,不同時代的人理解並不相同。
尤其是應天府,也就是南京城,多勛戚權貴,他們一旦能從中獲利,政策也就可以推行下去了。雖然他們在松江、常州也有土地,終究數量不多,就算彼此置換,應天的地價還要略高一些。
這是男人的政治八卦時間,只是過過嘴癮,實際上就連衷貞吉都沒資格參与朝廷高層的博弈遊戲。
徐璠知道之後也有些懷疑。
對於鄭岳而言。土地出產統購統銷等於增加了官府控制的土地數量和倉儲保證。他本人肯定不會用超低價剝削農民,但是下面的胥吏卻立刻看到了超低價採購、低價轉讓、吃回扣的利益鏈。
鄭岳因此上報給了衷貞吉。
「另外還有一樁事,恐怕要請大父寫封私信給海剛峰。」徐元佐道。
「敬璉是要挖個池塘么?」程宰問道:「貌似略深啊?」
這一切的幕後推手,自然是貌似純良的徐元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