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二卷 名動京師,聖眷正隆

第274章 聲望再起

第二卷 名動京師,聖眷正隆

第274章 聲望再起

「只是,陛下指的事情是?」
一雙眼睛,更是古怪的在正德的身上打量,沒想到啊,正德竟然真把這事情給放在身上了,看來,這小子,是玩膩了偷摸的事情,真想要個母儀天下的,好光明正大的享樂了。
「要不然,你也躲宮裡一段時間,省的那些個大臣煩你。」
現在,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能走的,已經走完了,剩下的,是不可能走了的。
可以說,此道聖旨,天下俱結震驚。
只不過,聖旨上對錦衣衛官職的調整,卻是讓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根本想不到的。
「你這一進宮,怕是整個京城的官員都知道了。」
自錦衣衛裁撤後,第一案……
人進了刑部大牢不假,不過,皇帝親自下旨,任何人不得探監。
而且,有時候,誰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卻還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呢,這叫做,人盡皆知的秘密。
這就證明,曾毅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是真的替他這個皇帝考慮了,而非是只顧著他自己的利益。
是以,這聖旨,給曾毅,讓曾毅去宣讀,就有些不合適了。
對於正德的擔心,曾毅笑著搖了搖頭,神情悠然的道:「陛下放心,不會的。」
現如今,錦衣衛內,該走的人,全都走了,可以說,這段時間,錦衣衛內部,不管是誰,只要是想要走的,全都是敞開了放行的,甚至,花名冊上,都給除名了。
這個時候,這兩者之間,是漩渦,一旦被牽扯進去,總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是以,沒有官員願意牽扯進去。
兩者皆有直接面奏聖上的權利。
「是老夫落了下乘啊。」
正德扭頭,看了劉瑾一眼:「去御書房把前幾天擬的那道聖旨送去內閣。」
不過,有一點,卻也是讓所有官員心中點頭的事情。
別看正德這個皇帝,平日里,不著四六,懶唄朝政,可是,其腦袋,卻是不糊塗的。
這是在裝睡,免得自己真的笑出來。
可以說,曾毅是把錦衣衛給弄成了一個特殊的衙門。
雖說官員好名聲,可是,那都是在有權利以後,攬權以後,去做些不損自己利益的事情,博得名聲的。
只不過,這些人,是幾乎不可能被眼前的情況給趕走的了,哪怕情況在惡略一些,這些人既然打定了決心耗下去,等最終結果,那,就肯定不會輕易離開的。
曾毅拱手,後退,沒走幾步,就忍不住笑了出聲,沒想到啊,正德,竟然急著大婚找皇后了,這在曾毅看來,這事,出現在正德身上,真是不可思議。
正德手裡的橘子全都吃完,見曾毅還是在那皺著眉頭,苦思冥想,不由得把臉給拉了下來,黑著一張臉,不樂意的盯著曾毅。
雖然聖旨只是說了錦衣衛的重要幾個官職,其餘的,是沒說的,可是,誰都能想到,上如此,下如是。
這是肯定不會變的。
難不成,曾毅窮盡算計,就是為了博得這些虛妄的名聲嗎?
劉瑾躬身:「奴才這就去辦。」
哪怕是半夜三更的,只要刑部天牢打開,放進去一個探監的,指不定,哪家的大臣就知曉了。
這讓整個京城陷入一種詭異的氣氛當中,這可是多年不曾見過的事情了。
只是,此次,事情牽扯有些廣,且,雖然誰都知道,曾毅就是主導這一切的大手,可是,曾毅畢竟沒有在錦衣衛任職。
聖旨經內閣傳達天下。
原本,因為保留錦衣衛而略受打擊的曾毅的名聲,現在,更是恢復了不提,還要堅定了不少。
曾毅有些無奈,一手敲了敲腦袋,笑道:「這些日子,憋在家裡琢磨錦衣衛的事情,的確是忘了許多事情。」
劉瑾離開后,正德漫不經意的往嘴裏塞著橘子,又靠在了椅子上,卻是不在看曾毅了。
不說武官地位高低如何,單憑這一個衙門,讓文武官員共事,沒人能真的就說是提高武官的地位了。
正德一道鼻音拉的老長,側了下身子,躺在椅子上,睡了起來,看的曾毅在旁邊直笑,這小子,還是臉皮薄啊。
甚至,還會有人在暗中吐罵他們,不明是非。
旁邊站著的官員,卻是默然,不知道該如何的接腔。
「此子,倒是懂得平衡之道,只是,文武之爭。」
曾毅連連點頭,拍著胸脯道:「您放心,這事,臣記著呢,只是,現在這個時間,快要過年了,卻是不合適的。」
現在這個時間,是敏感時期,別說是曾毅的一舉一動了,就算是刑部天牢的動靜,兵部尚書劉大廈的動靜,都是瞞不住人的。
御花園內,正德笑呵呵的看著曾毅,斜躺在椅子上,前面,是一個新搭建的戲台,這幾天,正德迷上了看戲。
就算是刑部尚書,也不敢偷摸的放人進去。
正德眼珠轉了幾下,翻了個白眼,抓起一個橘子剝開,塞進嘴裏,咀嚼著道:「隨你吧,反正,這事,朕也看不懂,實在不行,朕給你撐腰。」
「你是準備動手了?」
這,卻是讓正德內心,其實是十分滿足的。
「且,文臣武官,都是有可能進入錦衣衛的,日後的錦衣衛,只是稍微特殊一些的情報機構,但是,且更是聽命陛下的,這可以說是讓一些大臣,有一步登天的機會,是以,反對的力量,總歸,不會太大的。」
只是,現在,沒人清楚曾毅到底是想要如何的。
於此同時,更是因為劉大廈自己所掀起的驚天巨浪,卻是給曾毅帶去了無盡的名望。
而且,那些被抓的官員,在刑部大牢里,也不可能受到私刑的,這一點,百官還是能夠肯定的,畢竟,刑部,不必旁的地方。
可是,卻是沒多少悠閑的空閑。
當然,剩下的,也未必就是真心留在錦衣衛的,除去少數個沒什麼依仗的,離開了錦衣衛,也沒別的營生的以外。
「且,那些文官裏面,可是也有不少不樂意錦衣衛的,萬一他們給你拆台?」
聖旨,其實,大多數時候,內閣都不會反對的,只是經內閣,或者是抄送內閣一份,讓內閣知道罷了。
「這事,咱們還是看著吧。」
「……是。」
「劉伴伴。」
監察官的職責,則是錦衣衛的首官,文武并行,左右不分主次。
「大婚,朕的大婚。」
聖旨,經過內閣,明發天下,才是最正常的流程。
除非皇帝下旨,若不然,刑部,是絕對不會私自動刑的。
「這些個官員們,平日里,唯恐天下不亂。」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接到聖旨的時候,可謂,沒有絲毫的意外。
正德笑著,道:「只是,這聖旨一旦下去,朕到沒什麼,朕不願意,那些官員也鬧不到我的跟前,可是你,怕是就要頭疼了。」
正德直起身子,拍了拍手,立時,戲台上正敲鑼打鼓唱著的戲班子停了下來,站在原地。
當然,若是曾毅給拖個一年半載的,這些人,看不到希望,等不急了,指不定也會離開的。
曾毅想了想,緩緩開口道:「錦衣衛若是在拖下去,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畢竟,就算錦衣衛改動了,可是,這也只能註定,日後的錦衣衛,更不是那麼容易隨隨便便的就能進來的,好歹,是個官身。
兩者官職各佔一半。
只是,讓人震驚的是,誰都沒想到,曾毅竟然會給出了這樣的改動,如此的改動錦衣衛衙門。
可以說,曾毅定製的這個制度,是創新的,可是,同時,也是提升了武官的地位。
只是,雖是如此,劉大廈卻無法說這是曾毅的算計。
一直以來,大明朝的衙門,就沒有說是文官或者武官兩者多不同官員任職的衙門,就算是兵部,實際上,也都是通過科舉的士子們才能進去的。
在劉大廈看來,曾毅如此做,分明是沒有私心的,為了沒有私心,只是江山社稷的事情,有幾個大臣,是真的如此的不顧名聲,頂住巨大壓力去做的?
這證明,大明朝,又徹底的回歸到了正常的軌跡上來了。
像是曾毅這樣,費了大把的力氣,浪費了無數的經歷,甚至,得罪了不少官員去博取名聲的,不能說沒有,可是,古往今來,又有幾個?
而且,但凡如此的,都是真正的一心為民的,而非是真的為了所謂的名聲,他們,早就把功名利祿給拋在腦後了。
在正德看來,這就足夠了,曾毅能影響到錦衣衛,這樣也好,若不然,真把錦衣衛扔給他這個皇帝直接管著了。
在往下去,下面的各職官員,也都是文武參半的。
曾毅楞了一下,隨即有些茫然的看著正德。
劉健搖頭,卻也是無奈,可以說,曾毅的這方法是創新,同時,也是對錦衣衛權利的限制,畢竟,錦衣衛,是情報機構,的確,該要有限制的。
且,刑部尚書,和曾毅,也是沒什麼交情的,這一旦私自動刑,可就是要徹底得罪了兵部尚書劉大廈的。
就算是劉大廈,得到這消息,也是沉默不語。
設立錦衣衛左右監察官,正三品,文武官員各一名。
既然曾毅都能想著他這個皇帝,而非是把錦衣衛獨立出去,如同旁的朝廷衙門一般,更是給了錦衣衛首官可以直接面聖的權利。
也是肯定有那些在等最終結果出來的人,這些人,也不在少數。
錦衣衛,設文武兩套體系。
「是,是。」
曾毅笑著,沒有否認正德的話。
曾毅這麼做,就證明是心裏還有他這個皇帝的。
雖說,這裏面,不可或缺的,曾毅肯定也在錦衣衛要有不小的影響力,可是,對於這些,正德,還是不在乎的。
在武官當中,也是有劃分的,通過科舉的士子們,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官,而沒有通過科舉的,是走其他路線的,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官。
「恩。」
正德有些惱怒的看著曾毅古怪的表情,分明是想要大笑,卻又憋著:「怎麼著?這事,是你給朕提過的吧?」
自今日起,風聲絕對會立時斗轉,就算是被人給把他們當成是奸佞,也未必是不可能的,至於刑部大牢里關著的那些官員,是絕對不會有人去同情他們的。
「等過完年,臣就著手準備,或者,過幾天,臣找幾位朝廷重臣同太后商議一下,先傳下話去,讓各家閨中女先行有個準備。」
正德怒氣沖沖的看著曾毅,語氣不善:「當初,好像還是你逼著朕,說是要給朕挑選皇后的吧?」
是以,劉健對此,很坦然的承認。
「臣,告退。」
甚至,一些被謠言所誤會過曾毅的士子,竟然有痛哭流涕的,直呼賢臣立朝。
「笑,笑,笑什麼笑?」
只是,曾毅沒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可能拿這麼長的時間去耗著。
這讓百官對曾毅,尤其是士林當中,那些熱血澎湃的士子們,對曾毅的評價,可謂更是一步登天。
可以說,他們之前發動了浩蕩聲勢對曾毅進行討伐,可是,現在看來,卻是成了笑談。
還別說,這段時間,為了錦衣衛的事情,曾毅可真的是忙的厲害,別看他整天在家中獃著,稱病。
劉健是內閣首輔,雖然是文官,可是,卻也不得不承認,文武之爭,自古便有,這是不爭的事實,誰也沒法說旁的。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對曾毅對此事的做法,也是看不懂的。
曾毅臉上的表情有些古怪,想笑,卻又忍著,的確難受。
這樣的人,無一不被後世所敬仰。
當然,直接交給曾毅,也是可以的。
是以,不管是明面上也好,或者是暗處也罷,卻是沒人趕進刑部探望這些被抓的官員的。
在正德看來,那些個朝臣,都是太無聊了,沒事找事的主。
「忘了?」
尤其是雖然正德表面不在乎,可是,曾毅改動后的錦衣衛,負責整個大明朝的情報機構,而且,仍舊是直接聽命于皇帝的。
「百官敵對錦衣衛,只不過是因為錦衣衛的特權,且,他們無法攙和進錦衣衛來罷了,現如今,錦衣衛的最大特權,詔獄,已經被裁撤了。」
錦衣衛的體質改動,官職體系,且,還有防止一些專權,必要的制衡,等等,雖說現在已經有了基本的框架了,只需要試驗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就成了。
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則,是沒人會做這種選擇的。
「錦衣衛的事情,不能拖了。」
,怕是又要浪費他不少時間了。
「額……」
可問題是,現在覺得,這沒什麼,可是,當初還是一片空白的時候,琢磨這些個東西,可是真的不容易的。
其實,此時,曾毅心裏也是十分好奇的,能讓正德惦記的事情,應該沒幾樣吧?
「是。」
錦衣衛的詔獄沒了,就算是東廠抓了人,也是要送去刑部的,這點,讓所有官員都十分的滿意。
現如今,京城內就算是原先不懂這件事的,現在,也看的明白了,這是朝廷新貴和老臣之間的較量。
「你這幾天,只顧著忙錦衣衛的事情,可別把別的事情給忘了。」
許久,劉大廈臉色變換,方才衝著旁邊站著的心腹官員,嘆了口氣:「如此心胸,老夫自嘆不如。」
正德的肩膀微微動了下,仍舊閉著雙眼,不過,卻看的出來,臉上的表情,極為古怪。
「看不懂,看不懂啊。」
「就知道你肯定是忘了。」
皺著眉頭,想了一會,曾毅還真不記得,有什麼事情忘了,而且,能讓正德惦記的事情,曾毅覺得,他好像是沒答應過正德什麼事情吧。
畢竟,這麼多官員關進去,若是就這麼過完年,對劉大廈的威嚴,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
只是,劉大廈卻根本就想不到,曾毅,竟然會是如此的人,曾毅如此的年紀,竟然會如此行事。「罷了,此事,就此作罷,他們幾個,曾毅會放了的,日後,若無他事,不得在於曾毅為敵了。」劉大廈嘆了口氣,說完這幾句,就略顯無力的落在了椅子上,靠在上面,久久不語。
把人抓了,就沒了下文,也不審,也不問,更沒旁的動作,這一連已經四五天了,已經有官員猜測,曾毅這是在逼迫兵部尚書劉大廈服軟的。
劉瑾專門從宮外請了戲班子進宮表演的。
原本,都以為曾毅這是在攬權,可是,聖旨一出,卻都看的明白,這下,曾毅是根本沒法攬權的,至多,就是對錦衣衛有一定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必定有限。
「你上次說的時候,聖旨,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一夜之間,大大小小十幾位官員被抓,在東廠被關了幾天以後,送到了刑部大牢當中。
內閣。
那些個並非是通過科舉的真正的武夫,是根本不可能任職兵部的。
可以說,曾毅的這一步棋走的非常的高明,先是讓劉大廈自己掀起驚天巨浪,可是,最後結果呢?卻是自己把自己給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