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二卷 發展

第101章 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第二卷 發展

第101章 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等大家散去后,珍妮找到約翰質問到。當時,同樣懂得荷蘭話的珍妮,看到蕭明乾看向約翰的眼神,讓珍妮臉色都給嚇白了。對於約翰的這種危險的舉動,珍妮感到非常的氣憤,這是在陷大家于險地的行為啊!
「約翰,你剛才為什麼要對督軍大人說謊!如果被拆穿了,督軍大人會懲罰我們的。」
「督軍大人找何某所為何事?」雖然不太樂意,但是寄人籬下,何耀泉也只能隨叫隨到。
「不是著書,而是要你協助那些洋人將他們的數按照我們的語言習慣翻譯出來。那些書都是那些洋人將他們西方的歷史,文化,人文,技藝,地理等等知識記錄下來而已,你只要根據我們大明的語言習慣對其進行整理便可以了。」
「你讓我著書?」何耀泉有些發愣。在古代,著書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沒有深厚的功底,隨便著書那是要被人踹的。
蕭明乾從不認為從純文化角度來說,西方文化會比東方文化要好。但是從科技角度來說,在大明朝,東方已經開始被西方趕超了。即使有個別還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使得其代表不了一種前進的趨勢,或者說繼續前進的動力已經非常的不足了。
何耀泉疑惑的看著蕭明乾,他不明白蕭明乾為什麼會找他來問這些。他相信蕭明乾不會無緣無故的找自己來聊天。所以他靜靜的站在旁邊等著小名氣繼續說下去。
其實,約翰的確是說謊了,其中有一個荷蘭人是個不錯的礦石鑒定師,但是他並不想讓荷蘭人進入蕭明乾的眼中。而他不知道的是,蕭明乾完全看出了他有所隱瞞。但是蕭明乾並沒有將他拆穿,因為蕭明乾突然意識到不應該因為這些荷蘭人而讓這些對他作用更大的英國人心存什麼芥蒂。
「那些西夷有什麼東西值得記錄成書的?還要將其教授給孩子們?」
何耀泉雖然不是那些個腐儒,擁有相當深厚的處理實際事務的能力,但是和所有這個時代的文人一樣,同樣看不起西方人。
「我想這是因為督軍大人在我們和荷蘭人之間,做出了選擇吧!」
「哦!那倒不是。何先生,除了普通的公文,你對其他類型的東西感興趣嗎?比如說歷史,水利,地理,算術,建築以及各種工藝製造等等。」
「那也不錯了,至少不是那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腐儒。」對於何耀泉的回答,蕭明乾一點都不意外,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精通。
沒有了前進的動力,那麼落後是遲早的。只有積極的去了解西方文明,讓所有人看到了別人的進步,才能夠意識到這種落後的危險,才能夠讓東方文明重新擁有強勁的不斷發展的力量。而蕭明乾現在要做的便是給國人一個能夠看到西方世界全景的窗口,雖然從這個窗口中看到的景象還很模糊。
「約翰先生,以後可再也不能這麼做了。對了,你說督軍大人為何會放過這件事呢?他對有特長的人可是非常的好的啊?」
「對不起,督軍大人,何某除了正常的詩書外,只對歷史和算術有些了解,對其他方面的了解及其淺顯。」
何耀泉詫異的看向蕭明乾,下意識的想要退縮。蕭明乾的這句話讓何耀泉感到蕭明乾是要讓他幫他辦事。但是造反,能行嗎?
「我們這裡有些個西洋人,相信你也看到了。我想讓他們把他們的知識彙編成冊,以便將其傳授給島上的孩子們。但是他們的漢語水平實在有限,即使是他們中最精通漢語的約翰,可能也會遇到不少的麻煩。所以我想讓何先生能夠幫他們將這些書給編寫出來。」
回到活動中心后,蕭明乾下意識的要找石元,但隨後想到石元已經被自己一怒之下給派了出去。只能另派他人將何耀泉找了過來,沒有石元在身邊真是不方便。
且,蕭明乾和荷蘭人是遲早要刀兵相見的,即使有一兩個人才,蕭明乾用起來也不大放心。至於英國人,現在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保證他們能夠在東南亞有什麼作為。可能要等上百年以上的時間,他們才有那個實力強勢進入東南亞。百年的時間,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到時候是什麼狀況,誰說得上呢。
「督軍大人所指的事情是?」
「何先生,你之前說你是個書辦。那你應該處理過不少的文件賬務這些事情吧?」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不僅僅是懂得語言就能完全抹平的,所以蕭明乾希望何耀泉的加入,能夠將其中的一些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的地方給解決掉。
在將那些荷蘭人送走後,蕭明乾有問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便離開了這些英國人聚居的區域。
「是!督軍大人是要何某做這方面的事情嗎?」
「珍妮小姐,我也沒有想到督軍大人能看出我向他隱瞞了實情!不過還好,督軍大人並沒有追究這件事情。」約翰其實也是后怕不已,他向上帝發誓,以後再也不在蕭明乾面前說謊了。
作為商人,約翰還是能從這次的事件中看出些東西的,雖然後怕不已,但是約翰對最後的結果非常的滿意。蕭明乾的態度已經從一定程度上釋放出了有利於他們的信號。
「我現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一些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又有沒有缺人手,本來唐先生是能夠勝任的,但是唐先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只能請何先生幫個忙了。」
「何先生,沒有去了解,那就沒有資格下結論。在來台灣之前,你知道這裡是如此的一個富饒的島嶼嗎?同樣道理,你有去了解那些西洋人的歷史嗎?沒有了解,你怎麼就能知道他們的東西不值得去記錄,去學習呢?而且你現在去翻譯記錄就可以了。另外我提醒你,我不需要那些個之乎者也的東西。所有的文字都要用我們日常說話的口吻進行記錄,如果那些所謂的文采會影響到記錄的準確性的話,那就不要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