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二卷 發展

第183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

第二卷 發展

第183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

聽到蕭明乾的邀請,黃浩抬頭看了看黃興雲。在黃興雲的允許下,黃浩才拿起筷子,小心的夾了塊肉放進嘴裏,美美的品嘗著。
「請教不敢當。既然元兄感興趣,興雲便將自己對律法的看法袒述一番好了。」
「請恕興雲無禮,請問四位是?」
黃興雲對於律法的研究是非常的深的,他本能的感到蕭明乾的這種提法會有著極大的缺陷。
「整個國家的權利結構就中間大,兩頭小的情況。但是要命的是,下面的那頭關係到數目最龐大的人群,他們被條條壓榨他們的律法捆束起來。越變越小的權利空間,會使得他們變成世間最猛烈的炸藥,稍微一點火星就可能發生猛烈的爆炸,從而降這個系統徹底的摧毀掉。漢末,唐末的民變便是如此而來的。」
「黃先生,我們都是讀書人。你應該知道我們華夏在漢時,到客人家拜訪,經常有自帶食物的事例發生。我們現在就仿照漢時先賢,來闊論一番如何。」
其實黃興雲的這個說法是完全正確的。沒有了君主的壓制,那麼那些掌握了權利的統治階層會將被統治階層應該有的利益徹底的瓜分乾淨。
這是蕭明乾在看中國古代封建律法最深刻的感受。在後世,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都是被大聲宣傳開來的,更有著無數的為保護自身的權益,而以法律工具來維護的案例。所以,律法不能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有了這些內容,不說有多大的效果,那是執法方面的事情,至少讓人們自我保護的依據。
「我明白,這一點我當然明白。不過黃先生,我們今日可以跳過律法的實行,而從律法如何編訂,以何種標準,何種方式編訂才能夠更加合理有效的穩定國家這一方面進行論述嗎?」
黃雲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這個困惑已經縈繞在他心頭好幾年了,總是無法想出來。
「對於歷代的律法,我們都知道有嚴苛,有寬仁。對於這一點,黃兄怎麼看?」
遊學,作為文人的黃興雲當然知道,是我華夏的一個優良傳統。所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古時的文人都是通過遊學來增長見聞,在同眾多的有學之士的交流中,增長自己的學識。
「叫黃浩,我只期望他長大后能夠做一個浩然之人。」黃興雲慈愛的摸著黃浩的頭說道。
「嗯君主的意志便是國家的意志,君主正式下達的諭旨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國家的律法。但國家的律法也應由學識之人,依照君主的意志進行編訂,儘可能的以維護國家的穩定為要旨。」黃興雲想了想答道。
蕭明乾的話,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深思。黃興雲和陳元贇聽到蕭明乾的這段話,不自覺的想到了大明現在的情形,正在有蕭明乾所說的那種發生爆炸的跡象。
「那好吧不過跳過君主的意志,那麼這律法的編訂將以何種意志為憑據?律法向來都是由掌握了權利的那群人進行編訂的,如果跳過了君主的意志,沒有了君主為了維護統治的意志的壓迫,那麼那群人會為了吞併整個利益而讓律法徹底的失去維護國家穩定的職能的。」
聽到蕭明乾結束了剛才的話題,黃興雲不由鬆了口氣。因為剛才的話題太有些驚世駭俗了,還是不要說的好。
「呵呵當然這不是我們能夠實現的,那麼我們就避開這個話題好了。黃先生,除了律法編製準繩的問題,我這裏還有一些關於律法內容方面的問題。」
「沒錯,時易則法必移。這一點我也非常的贊同,但是律法如何變?君主出口成憲?」
「這如何使得,如何能讓客人帶食物?」看到石元不一會,便在桌上擺上了豐盛的食物,黃興雲紅著臉推辭道。
「來嫂子,這些都是些熱食,請幫忙熱一下。」陳元贇將一些熱食遞給了站在一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的婦人。在黃興雲的首肯下,黃興雲的妻子接過食物,去生火了。
黃興雲不得不承認,他被蕭明乾說服了,但是他還是認為如果沒有君主的意志,那麼律法將無以為準。
看著黃浩那可愛的樣子,蕭明乾高興的笑了起來。
「既然君主出口成憲,那麼我任何就不可能做到時移則法必易。此天下現為家國天下,那麼前任皇帝定下來的成法,後代皇帝便不可能輕鬆的變更甚至廢除。所以在我看來,君主的意志不應該是國家律法的編訂標準。」
「不知令郎叫什麼?」蕭明乾看著那個可愛的孩子,向黃興雲問道。
「關於法律內容方面,雲興也有些感悟。歷朝歷代,談及律法總不過嚴松。但是在雲興看來,嚴松都是依事實而來,並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雲興總有一種感覺,這歷代律法都缺少些東西,至於卻什麼,雲興卻無法領悟得出。」
「好名字來黃浩,坐下來吃。」
不一會,黃興雲便反應了過來。他對蕭明乾的思想非常的吃驚。但他並沒有拍案而起,大罵蕭明乾大逆不道。而只是從現實的角度來駁斥蕭明乾的說法,這讓蕭明乾對他更加的滿意了。
蕭明乾的話,讓黃興雲臉色稍好了一點,對蕭明乾的感官也更好了。看著熱切的看著食物的兒子,黃興雲心有慚愧的不再說什麼了。
「呵呵我們三人是出來遊學的,而這位陳兄是我們半道強拉來的。為了增長見識,我們沒到一地就會四處打聽當地有真才實學的人,並逐個拜訪。所以才會有今天貿然前來,還請黃先生見諒。」
「呵呵看我們糊塗的。我叫元蕭,這兩位是我的兄長陳元贇,元石,這位我的叔叔元彪。」在蕭明乾的介紹下,陳元贇,石元,宋天牛各自向黃興雲行禮。
「沒錯,但是黃先生。這以君主意志為準繩的律法編製原則也有著致命的缺陷。開國之初,往往是君主最為強勢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在君主意志的壓迫之下,統治階層的某些不利於國家穩定和發展的手段會被極大的壓迫。所以每朝每代在開國之初,國家都會有一段時間的繁榮發展期。但是不要忘了,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更不用說時移事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君主的變更,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統治階層找出律法的空子,使得其徹底的起不到君主原來的意圖。而且君主也不都是賢明的君主,一旦君權勢弱,那麼統治階層就會徹底的膨脹開來。上,將君主徹底的包圍起來,使得其無法接觸國家的真相;下,統治階層本身便是通過剝奪被統治階層的利益才會膨脹起來的。而膨脹起來后,他們根本不會就此打住,他們會變本加厲的吞噬被統治階層的利益。這樣一來,就出現了這種情況。」說著,蕭明乾將兩個空碗口對口的扣了起來。
「但是,沒有了君主的意志,那麼你所說的統治階層不就會在一開始就能有徹底膨脹開來的可能嗎?那麼王朝的持續時間豈不是會更加的短暫,國家豈不是更加沒有穩定的可能。」
在回禮后,黃興雲才向蕭明乾問道:「不知四位這次來我家具體是為何事。」
但是到了大明,這種傳統卻漸漸的變了味。那些學子的遊學,不再是為了增長見聞,而是為了走關係,攀師長,忙著儘快的聞達於世間。所以一聽蕭明乾三人是遊學而來,黃興雲感到相當的詫異。
蕭明乾一上來便拋出了一個讓黃興雲目瞪口呆的論斷。
「沒錯,律法無所謂嚴松,而在與他是否有效。我于先生也有同樣的感覺,就是歷朝歷代的律法都很片面,都只規定了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了以後會受到什麼懲罰。但是在我看來,律法還應該告訴人們什麼可以做,自己有什麼樣的權利是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的。這樣一來被侵犯了利益的人才能夠依據律法來捍衛自己的利益。有了這些,不提是不是能夠被實行,至少人們擁有了保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吞的依據。」
蕭明乾的問題他是第一次遇到,以往別人做多會問道秦法嚴苛在何處,今法傳承自何處。所以他將自己心頭的第一映像,條件反射的答了出來。
「在黃某看來,嚴苛,寬仁均是為了適應當時國家的需要。時移則法必易,否則秦之二代而亡便是教訓。」黃興雲答道。
「在進入蘇州后,聽說黃先生對律法很有研究,並有自己的見地,所以特來拜訪請教。」
「沒錯。但是是不是能將君主的意志同被統治階層徹底的融和起來呢?」看到周圍聽到自己這句話的人目瞪口呆的樣子,蕭明乾知道自己不能說下去了。
為了挑起話頭,蕭明乾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
「那不可能不以君主的意志為準繩,那麼編訂出來的律法也不可能被施行。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無法可依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