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二卷 發展

第198章 台灣島的發展(一)

第二卷 發展

第198章 台灣島的發展(一)

即使是大明朝現在也不得不先不去理會西南的緬甸和東南的巨匪,先解決已經明確的豎起旗號,囂張的要討明的努爾哈赤要緊。至於那緬甸,佔了點地方,就先讓他佔去好了。那蕭明乾,既然他一直那麼老實,那就先不去管他了,誰讓大明朝實在沒有那個精力去多面大擊呢。
除了這五大城,台灣島這五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這裏要說一句了,為什麼還有葉向高。這是因為,在萬曆四十一年,葉向高將丁繼嗣請剿東番島海盜的摺子給放到了一邊不予理會。但是哪曾想,到了萬曆四十五年,已經致仕三年,呆在老家無錫的葉向高再次聽到了蕭明乾和聯合護衛軍的消息。
這麼大的鋼鐵產量,不僅保證了台灣島各個城市的建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是使得聯合護衛軍的實力極具膨脹了起來。這一點後面再詳細說。
當然也不是說鳳山不好,只不過這鳳山根本沒有什麼大的廠子。台灣島的那些大宗的商品,如白糖,玻璃器具,毛紡布匹及衣物等等,其製造工廠大部分都在台北,淡水,基隆三個台灣島最先建立起來的城市中,就是台南也有一些。
只是讓所有非台灣商人感到遺憾的是,台灣島上的其他四個城市,不向非台灣商人開放。不過,據與聯合護衛軍交好的李旦李公透露,用不了幾年,淡水,台南也會開放。
同時葉向高敵視蕭明乾的態度也影響了一部分的東林黨人,使得吳榮堂這個商人出身的人,在東林黨內部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地位。
雖然他不知道蕭明乾及台灣島的詳細消息,但是他對聯合護衛軍的實力有了教為深刻的認識。
台灣島的水師實力已經超過了大明水師了這是葉向高的認識,也是讓他警醒的原因。對於其他的,如台海貿易啊什麼的,葉向高沒有興趣。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些小事,但是對方在水師實力上超過大明,那就是個危險的信號。
這對於大明的商人們來說,絕對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了。據說,那淡水因為是聯合護衛軍的發跡之地,現在是繁榮的不得了。台灣島內的大部分海商都集中在淡水城。只要這兩個城市開放,那麼就是個商機無限的地方。
這樣的亂局,讓很多人都覺得這大明的氣數是不是盡了?哎這也只能在心裏想想而已。
這是老天爺這一方面的,還有人災呢各地反叛此起彼伏,京師內部也不安分,竟然出了個挺擊岸,攪的整個大明官場整年不得安分。
這樣的戰艦一出來,蕭明乾便預言,這六艘一千二百噸的四桅戰艦,足以戰勝十二艘同等級的單純木質的戰艦。
整個台灣島,現在擁有鋼鐵廠八座,年產鋼三十萬噸,生鐵五十萬噸遠遠超過了大明的鋼鐵產量。這還是受限於煤炭的產量,無法建立大型鋼鐵廠的原因呢。
其中台北城人口更是達到了四十萬,在這個時代,歐洲僅有少數的幾個城市能夠與其相比。而鳳山城,作為台灣島唯一的一個對外港口城市,其地位以及可以與泉州,廣州這樣發展了數百年的沿海港口城市相比了,甚至鳳山的貿易額比之這兩個城市只低不高。
正是有了相對充足的鋼鐵產量,使得造船廠也跟著快速的發展了起來。
要說大明這五年來,也真是夠亂的。水旱災害就不用說了,年年都有,而且儘是那種遍及江北數省的大範圍的災害,可謂是民不聊生啊就是日食就有兩次,京師地震一次,遍及三省的蝗災一次。
這一次,他對這蕭明乾產生了興趣,當然只是興趣,多方收集蕭明乾的消息。這一收集,那可讓葉向高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從那麼遠的地方將這些貨物運到鳳山,成本自然無形中給抬了上去。相對於台灣的那些海商,其他商人在這些商品的競爭力自然就小了一些。其實這一來是蕭明乾為了不過度刺激大明,保持大明對台灣島的錯誤印象的一個舉措,二來也是台灣島保護本土商人的一個舉措吧。畢竟相對於大明的那些鉅賈,還有西洋的那些商人,台灣島的商人實力還是有所不如。
不管大明內部的人,對台灣島的態度如何。此時的台灣島經過五年的發展,繁榮程度根本就不是大明所能夠想象得到的。
不過,水師再強,封死沿海,他也是死路一條。在現在這種東北已經成了大明生死大敵的前提下,即使是葉向高也認為:在解決努爾哈赤,這個大明頭號大敵之前,可以先讓那蕭明乾先蹦躂幾年。一旦大明騰出手來,就是其覆滅之時。
五年了,萬曆四十六年的今天,台灣島的人口經過日夜不斷的移民,已經達到了三百一十二萬多人。島內共建成五座大城,分別是台北城,基隆城,淡水城,鳳山城,台南城。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些地方大員對蕭明乾並沒有太大的惡感,甚至是好感。在說了,那東番島,呃就是那台灣島,大明朝從來都沒有將其看做是大明的領土。既然那個蕭明乾安分的呆在那蠻荒之島,也就讓他去好了。
只有少數的一些大明官員對台灣島,持有一定的警惕性,如那賦閑在家的沈有容,比如那福建巡撫丁繼嗣,還比如那已經致仕的葉向高等等。
蕭明乾當初的那個獎勵帶徒的舉措,使得五年後的台灣島,建立了三大造船廠。最大的一個是基隆造船廠,現在已經能夠建造一千二百噸左右的大船了。而且其最近建造的六艘一千二百噸的戰艦,其內壁及甲板上表面都是覆蓋了厚達一厘米的鋼板。
而外部,西北有河套蒙古部落內犯,東北有努爾哈赤明目張胆的發七大恨討明,西南有緬甸入侵,東南還有台灣島海盜蕭明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