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二卷 發展

第200章 台灣島的發展(三)

第二卷 發展

第200章 台灣島的發展(三)

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利於蕭明乾對聯合護衛軍的控制。在現階段,有利於聯合護衛軍和軍政府這個團體的穩定。對於蕭明乾,對於台灣島是個好事。
這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獨一份的,此時的台灣島儼然成為了周邊的大明,日本,朝鮮,南洋各小國以及歐洲的工業品提供地。大量的白糖,玻璃製品,毛紡織品,傢具,以及各種民間工廠生產的皮革,生漆,藥材等等產品遠銷各地。
這樣一來,蕭明乾的財富是快速的膨脹起來。比如水泥,鋼鐵這種台灣島內大規模消耗的東西,就為蕭明乾帶來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財富。僅僅是萬曆四十五年這一年,蕭明乾的個人收入,就達到了四百六十多萬兩。
但是不要忘了,林鳳一家可是幾十年的積累,才擁有了這過千萬兩的家財,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前搶來的。更何況,只需一兩年,蕭明乾的財富就能夠超過林家。
雖然這樣做,使得聯合護衛軍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軍政府的轄制,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蕭明乾希望通過這樣的措施,保持住台灣島的這種發展勢頭。
這麼點錢,哪裡能夠維持逐漸壯大起來的聯合護衛軍啊要知道,此時的聯合護衛軍海軍已經有了四萬人,而陸軍也有了兩萬人的編製。每年僅餉銀就得有一百五十萬兩左右。更不要說那些戰船,火炮,火槍什麼的了。
當時所有人在聽到蕭明乾要建這樣的一條路的時候,都以為他瘋了。台灣島這樣一個四面環海的地方有必要建這樣的一條耗費如此之大的路嗎?什麼東西不能通過海洋來運輸啊甚至於唐洪生都抓著蕭明乾教育了一個多時辰,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開建了。
這也使得蕭明乾第一次體會到錢從左手出,右手進,而且還把事情給辦成了的快感。而且,有了這麼一條路,台灣的經濟流通明顯快了很多。民間的各類大小工廠先後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的冒了出來。沿路地區的經濟活躍程度完全強於其他地區,讓以前反對修建這條路的人,全部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最重要的是,這還只是個開始。以後會更加的恐怖。如此恐怖的斂財速度,讓所有人都為之眼紅。要知道,他此時的個人財富以及超過了除林鳳一家以外的所有台灣島內的家族。
雖然這條路完全建成的只有台北到淡水,鳳山到台南這兩小段,但是其效益已經顯現出來了。兩段路周圍的成了人口的聚集區域,經濟發展教之其他地方要快上很多。更何況,有了這樣的一條路,島內的水泥廠是開足了馬力去生產。
而且蕭明乾可不是大明皇帝那種冤大頭。從內庫中拿出去的錢,大部分都進了貪官的口袋。蕭明乾專門組織了一個團隊,對自己投出去的錢進行監管。如果有誰敢向蕭明乾的錢下黑手,蕭明乾是遇到就殺。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個人栽在這上面了。
正是因為工業的大規模發展,使得台灣島內的工業產值達到了台灣島內的產值的四成,超過了農業的三成半。另外有兩成,是商業貢獻的,剩餘的那半成是其他行業貢獻的。
這麼大的一筆財富,讓所有人都為之眼紅。特別是唐洪生,他數次的打劫蕭明乾,讓蕭明乾在這五年內向教育投入六百多萬兩后,還向軍政府提供了近兩百萬兩。這樣的情形,讓蕭明乾都有了大明皇帝的那種被大臣們一遍又一邊的逼著從內庫拿銀子的感覺。
當然,這些產品的最大消費地還是台灣島本身。特別是鋼鐵和水泥,台灣島內還嫌不夠呢,哪有可能出口啊只有製成的火炮,每年都有兩三百門出口到日本,朝鮮也有一點,但是不多,畢竟此時的女真對朝鮮的威脅還不是很大。
就是聯合護衛軍的軍費,軍政府的賦稅也每年只提供15%。或許在後世,這樣的比例已經不低了,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極低的比例。這樣一來,軍政府每年的軍費開支僅僅七八十萬兩。
當然,蕭明乾也不是守財奴,他並沒有將這八百萬兩的家財埋到地下,而是全部的都投了進去。工廠無法開的更多,他就組織了十數個研發團隊,每年的研發費用就有百萬兩左右。
說到這裏,就不能不說一下蕭明乾的收入了。五年來,他在每個白糖廠都參了一定的股份,當然是正規的參股。水泥廠,鋼鐵廠也有技術入股。毛紡廠和玻璃廠所佔的股份更是達到了九成。
蕭明乾還在台灣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以個人的形勢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比如他集合了島內五十多為工商業的大戶,投資興建了一條從台北到台南,貫穿淡水,鳳山,縱貫台灣島南北的水泥路。這條路,總投資多達五百萬兩,蕭明乾一人就投入了三百萬兩。
總之工業的發展,使得台灣島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發展了起來。為了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蕭明乾甚至是在兩年前花光了初始從海盜那得來的金銀后,每年收上來的稅收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台灣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
當然,大明皇帝內庫的錢其實也是從普通老百姓頭上刮來的。和蕭明乾這種以技術和資本投資得來的錢,是完全不同的。
五年下來,即使是蕭明乾大規模的向教育投入資金,加上其他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投入,他的個人財富也超過了八百萬兩。這可完完全全是他的個人財富,不是一開始的那些從海盜那打劫來的財富。那些財富大部分都被蕭明乾劃歸聯合護衛軍和軍政府的公有財產。
以至於,蕭明乾專門將自己在一些工廠里的股份划做聯合護衛軍所屬股份。每年由此產生的兩百四五十萬兩的分紅,全部做為聯合護衛軍的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