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二卷 發展

第208章 熟人

第二卷 發展

第208章 熟人

是啊歲數對不上啊但即使是這樣那個元蕭在台灣的地位一定也非常的高。如果讓那些個白蓮教弟兄們知道這件事情,那可就麻煩了。
而且現在看來,他做的非常的好。即使因為海商的原因,大明不少人都知道了有台灣這個地方,也知道他們正在引入大明的流民。但是台灣的強盛已經超過了大明的任何一個州府。如此作為,要說沒有野心,鄭麗萍第一個不信。
「小二,那他叫什麼名字?是台灣本地人嗎?」看到小二似乎有沒完沒了的讚揚下去的趨勢,鄭麗萍立即打斷道。
看到鄭麗萍兩人的驚詫神情,小二得意不已。每次有剛到台灣的人向他打聽關於台灣的事情的時候,他都會看到這樣的神情,而且他也非常享受這樣的神情。
鄭麗萍二人所在的這個茶樓位於公審所在的那個高台不到二十米,而且位於高台的側面。而小玲指著的那個人正好坐在面對著她們的那一側。
「李大哥,這個玩笑可開不得,我可不是那種人。我只是覺得那兩個女的中的一個非常的面熟,好像在哪見過。」
「我們小姐只是問你那個督軍大人的年齡和那個陳元贇的事情,你哪那麼多話。」
「小玲,你說那個元蕭會不會就是那個督軍?」
蓮步輕移臨鬼蜮,餓殍哀號霄漢沖。
「小玲,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要和任何人說。」一想到那些個弟兄們因為衝動而將導致的可怕後果,鄭麗萍便感到不寒而慄,立即下了封口令。
一聽陳元贇這麼說,李元心的八卦之火猛然間旺了起來,一副男人都知道的表情。
看到小二說了那麼多蕭明乾和陳元贇的好話,小玲臉色立即就拉了下來,嘴上自然就刻薄了起來。而小玲的態度自然也就讓小二感到非常的不爽起來。
被小玲打斷自己的話,小二非常的不爽,但也停下了對陳元贇的歌頌。
說到蕭明乾,小二的神情更是崇敬萬分,而且語氣中透露出了作為台灣人的驕傲。實際上,他來到台灣也就兩年時間而已。但就是這兩年,在經歷過了以往那種饑寒交迫,隨時可能凍餓而死的日子后,台灣的安定富足的生活,已經讓小二擁有了作為台灣居民的驕傲了。
加上本地土著,六年前台灣的人口可能都不超過三十萬。但是不到六年的時間下來,加上自己跑到台灣來的人,台灣的總人口聽說已經有三百萬了。也就是說,這六年來,台灣從大明引入的人口數量多達兩百多萬。
「我告訴你們,在這台灣,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我們的督軍大人絕對是個大善人。他在六年前就拿出三百萬兩讓台灣商人從大明將那些活不下去的人給救到台灣,每年三四十萬人啊六年下來,活命少說也有二百萬,這得多大功德啊所以我們對督軍大人,以及軍政府的各位總長都是敬佩萬分。」
「小姐,快看,那個人不就是五年前壞了我們大事的那四個人當中的一個嗎?」正當鄭麗萍心裏思考的時候,小玲突然間驚叫道。
小二的回答,讓鄭麗萍二人驚詫不已。她們剛剛來到台灣島不到十天,所以她們對台灣完全是陌生一片。她們原本以為這個只有十四歲的督軍蕭明乾只是繼承了父輩的勢力,沒想到竟然是白手起家建立起如此強盛的台灣。這如何不讓她們震驚不已。
雖然剛到台灣,但是對於台灣將會造反這一點,鄭麗萍還是非常確定的。這台灣剛剛崛起不到六年時間,但是其發展速度簡直就是個奇迹。
按照時間算來,五年前,陳元贇離開揚州后,便來到了這台灣。再加上當時旁邊還有個叫做元蕭的人。鄭麗萍突然間懷疑那個元蕭是不是就是蕭明乾。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太讓人難以置信。
「小玲這位小二哥,多謝了這是給你的,拿去喝一杯。」
聽到小玲的驚叫,鄭麗萍為之一愣,隨後便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件事情。心中不由一顫。抬眼望去,只見高台的左側第二個位置的有一個熟悉的面孔。
「回答小姐的問題,哪那麼多廢話啊。」一看小二還要讚揚下去,小玲不耐煩的打斷道。
「見過,不是在青樓吧元贇,沒想到你也會去青樓啊快說,什麼時候的事?」
旁邊的李元心在叫了陳元贇一聲沒有得到回應后,發現陳元贇正對著對面的一個茶樓裏面的一個姑娘發獃,不由賊笑的打趣道。
「但是小玲,剛才那個小二說,他是被那個督軍親自從大明請來的,這會是真的嗎?」
雖然沒有後世的那麼完善,也沒有那麼的高標準,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這位小姐,你可不知道,他就是我們台灣的醫務總長,是位活人無數的菩薩啊。」
「小玲,去把小二叫來,我們打聽一下,這個人是不是當年的那個陳元贇,還有他的身份。」突然間鄭麗萍覺得當年的那四個人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其實,這裏面還有法律逐步健全的功勞。在兩年前,台灣的法律極不健全,剛剛到達台灣的那些移民雖然生活上已經擺脫了以往的那種隨時可能凍餓而死的境況,但是他們的其他權利幾乎沒有得到保障。
「他是浙江餘杭人嗎?還有我聽說督軍大人現在只有十四歲,五年前他只有九歲,他怎麼會到大明找到陳元贇的,而且陳元贇還被他說服來到台灣了。」
其他的如什麼教育法,合同法,土地法什麼的更是讓所有來到台灣的人不敢相信會有這麼好的官府。在這種環境生活幾年,什麼人都會對台灣有認同感,特別是在其他地方全部都是悲慘世界的時候。
「青樓?對就是青樓,她怎麼會到台灣來的。」
看到小二的臉色突變后,鄭麗萍立即打斷了小玲。拿出一兩銀子,將小二打發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小二剛出包間,便向掌柜說了幾句話,然後直奔警察局了。
沒錯,就是那個五年前寫下一首後來被冠名為《流民哀》的那個人陳元贇。他怎麼會在這而且看其座位,地位還不低鄭麗萍心裏疑惑非常。
小二的描述,讓鄭麗萍和小玲不由互相看了一眼。
「他叫陳元贇,不是台灣本地人。聽說是五年前,督軍大人親自從浙江請來的賢德之人,而且剛到台灣,便被督軍大人任命為醫務總長。那個時候,這台灣還沒有多少人,而且剛剛到達台灣的人當中不少人都因為水土不符而大病一場。但是自從有了陳總長,我們這些移民就再也沒有因為水土不符而出現大病。您說,這是不是功德無量啊要是在大明,我們這些人不被餓死也得被病死。但是到了這台灣,督軍大人給我們提供糧食,陳總長給我們治病。所以除了督軍大人和唐大人,對我們恩德最大得便是陳總長大人了。」
「元贇,發什麼呆啊不會是看上茶樓的那位姑娘了吧?」
「小姐,此人應該就是那個陳元贇,五年前我們打聽到當年破壞我們大事的那個陳元贇就是浙江餘杭人。」
「兩位小姐,你們是剛來台灣吧。那位可是整個台灣最最有名的大人物之一啊在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心中,他可是位萬家生佛的好人啊。」
或許在普通人看來,這是台灣的那個督軍大人心善,想要救助那些流民。但是在鄭麗萍看來,那個督軍大人完全是個野心極大地人。任何一個沒有野心的人,都不會勞心勞力的去聚攏如此強大的實力,而且還千方百計的瞞著大明。
但是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們看到了陳元贇,陳元贇一樣看到了她們。
「這位小姐,那您可就不知道了。我們的督軍大人可是個五百年才出的一個天才。到大明請個人算什麼啊這台灣島以前可是叫東番島,是個海盜橫行的地方。督軍大人硬是橫掃所有的海盜,白手起家創立了這一番了不得的事業,給百姓一個安居樂業之所。」
不一會,小玲便帶進來一個茶樓的小二。陳元贇在這台灣島,絕對是個萬家生佛的人物。特別是在底層的百姓的心中,陳元贇完全是出於蕭明乾和唐洪生之下,位列第三的大人物。所以當鄭麗萍問到陳元贇的時候,那個小二立即面露崇敬的說道。
「可是小姐,那個督軍大人蕭明乾今年也只有十四歲,當年可只有九歲啊那個元蕭,當年看起來就有十五六歲的樣子。」
就像小二的這種工作,他們的勞動權利得不到保障,經常出現黑心老闆剋扣工人工資的事情。但是在蕭明乾的要求下,台灣逐步的完善了各方面的法律。如勞動法,便對工人的最低工資,最低休息時間等等權益提出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