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三卷 崛起

第249章 衣冠南渡計劃

第三卷 崛起

第249章 衣冠南渡計劃

「但願如此。」看到蕭明乾如此自信,唐洪生也不能說什麼了。
「嗯計劃開始之前,一定要保證那些即將參与計劃的移民的身體足夠健康。另外參与計劃的船隻組織的如何了,一年後能夠投入多少船隻。」
「督軍大人,計劃已經進行了兩個月了。現在已經聚集了八萬移民,已經開始調教他們的身體,適度的軍事化訓練也開始了。」一提到這個衣冠南渡計劃,唐洪生立刻興奮的向蕭明乾彙報了當前的計劃進程。
「海軍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現在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正在努力的壓縮西班牙艦隊的活動範圍,爭奪呂宋北部海域的制海權,而且也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反而是移民局這邊,事情是最為繁重的。先生,一定要確保參与這項計劃的移民全部都是十八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青壯男女,並且要在這一年時間里,讓他們的身體調養健康。另外,需要配備給他們的各種農具,兵器,糧食,藥品等等物質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除此以外,一定要派人去呂宋,詳細了解當地的常見疾病,依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的藥品,並加強參与的醫生的針對性培訓。另外,在計劃開始之前,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除了軍政府各相關部門總負責人及聯合護衛軍各軍中中校以上軍銜的人員,不允許任何其他人員知道這個計劃。沒有我的允許,先不要聯繫民間的船隻,以防走漏消息。」
更何況,隨著科技的發展,槍械和火炮的進步,冷兵器必定會在以後的年月里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只要台灣在新移民的地方保持一定數量的裝備了熱兵器的部隊,就根本不怕那些移民反叛。
「排除民間的船隻,我們軍政府和聯合護衛軍所屬的船隻,一年後,預計將會達到六百多艘,加上響應動員的民間船隻,預計會超過千艘,總噸位超過三十萬噸。能夠一次性向目標地點投放,十五萬人及相應的物質。只要海軍能夠將西班牙人限制在馬尼拉百里以內,我們就能夠按計劃,向呂宋北部投放三十萬以上的移民。」唐洪生興奮的滿臉通紅的說道。
「先生,我們發給這些移民的武器,只會成為他們自保和開拓的工具,不會成為台灣的動亂根源,放心好了。」
「先生,衣冠南渡計劃的進度如何?」剛剛從火槍試驗廠回來后,蕭明乾直接來到唐洪生的辦公室。
只有有了強大的武力,新到的華夏移民才能夠在陌生的南洋各地站穩腳跟,並依靠這些武力去佔有更多的土地。
沒錯,蕭明乾正在策劃一個前所未有的跨海移民計劃。台灣現在的人口已近接近三百四十萬人了,而台灣的土地畢竟有限,如果繼續增加人口,那麼台灣的耕地面積勢必會不增反減。為了給台灣一個人口自然增長的空間,蕭明乾已經不準備繼續向台灣輸入移民了。
所以,在唐洪生再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蕭明乾自信的說道。
這樣的做法是唐洪生所無法理解的,而且也是其他台灣官員所不能理解的。所以蕭明乾在提出這個提議的時候,所有人都激烈的反對,包括眼光深遠的陳元贇。在他們看來,讓移民保留如此大量的武器,必定會造成移民之間大規模的動亂。
「德川家康死了。」接過情報一看,蕭明乾立即站了起來,驚呼道。
勃泥地處馬尼拉南部,要想向那個地方移民,那就必須等西班牙這個障礙徹底排除了才有課能,但是呂宋北部就不一樣了,只要能夠將馬尼拉的西班牙海軍的活動範圍徹底的壓縮在馬尼拉附近,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了。
「督軍大人,日本出事了。」
「督軍大人請放心,以後一年時間里,我們會嚴格篩選參与計劃的移民的。但是督軍大人,農具,糧食,藥品等物質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為何要給移民配備武器,而且這些武器當中還包括威力巨大的弓弩?這樣會不會發生什麼動亂啊。」
就在此時,盧遠志突然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來到蕭明乾身邊,將一份情報遞給蕭明乾,著急的說道。
其實蕭明乾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收繳移民的武器。有了美國白人的成功案例,蕭明乾怎麼可能不去依成法實行。
那麼每年幾十萬的大明和遼東的移民怎麼消化?很顯然,只能使更加遼闊的南洋各地了,而首選目標自然就是呂宋北部和勃泥。
但是蕭明乾在台灣的威望畢竟非常之高,再加上蕭明乾解釋說是要讓新到呂宋的移民不至於在陌生的環境當中無法快速的穩定下來,權益之下,先短時間內讓他們保留這些武器,以後等移民穩定下來后,再行收繳。
至於武器泛濫可能會導致的社會動蕩,那根本不是問題。沒有武器,社會就不會動蕩了嗎?很顯然社會是否動蕩,根源根本不是在武器身上,而是在這個社會本身是否足夠富庶,中央政權是否足夠強大而穩定,法律權威是否足夠莊嚴而不可侵犯。
說實話,這樣的計劃,實施起來有些冒險,但是只要能夠將移民送到目的地,並確保幾個月的時間內,抵擋住西班牙人的反撲,那麼就能夠讓南洋艦隊在呂宋建立一個穩定的基地,到時候,西班牙人就徹底的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是嚴格控制民間持有武器的,但是這一次,蕭明乾竟然準備要為參与這個計劃的移民配備武器,而且還是幾乎每個移民家庭都有一件不管是在大明還是在日本都嚴格控制的精良武器。
俗話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保密這種事情,不管怎麼嚴格都是不過分的,更何況是這種龐大的作戰計劃。
就比如現在的大明,民間的武器控制足夠嚴了吧?還不是烽煙四起,叛亂不斷。每天死在動亂當中的人,成千上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