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三卷 崛起

第270章 鳳山見聞(十)

第三卷 崛起

第270章 鳳山見聞(十)

「東翁,事已至此,我們更應該做些什麼,能有所防備也好啊。」
「聽說這台灣的火炮就是用這些精鋼打造的,哎,成千上萬門火炮啊那得多少精鋼啊。」
看到這種情行,沈有容只能自我平復下去,離開了現場。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確認這個問題。在來到一個行人相對少一點的地方,有開始詢問這個問題了。
至於治國思想,台灣的確有些欠缺,但是並不是沒有。其實蕭明乾從來都沒有放鬆建立台灣自己的治國的思想基礎。不管是引入華夏文明結晶,還是引入新興的歐洲思想,都是要結合兩方面的優點,慢慢的形成台灣特有的先進治國思想,或者說是這個時代最具進步意義的資本主義思想。
小三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但是沈有容已經能夠看出這兩樣東西在台灣根本就是大量存在的。大明之所以沒有見到,完全是因為被嚴格控制住,不允許外留。
直到此時,郭邢還拿那一套儒家的觀念來進行自我安慰,他並沒有看到台灣百姓的富足生活,也沒有看到台灣的高效的紀律性。他看到僅僅是軍政府對台灣社會的嚴厲控制和高到大明所難以想象的稅率。最重要的是,在他看來,台灣沒有儒家思想這個根本的治國思想。
陸軍也裝備了六百多門一百毫米以下口徑的火炮,畢竟這個時代的路況實在太差,陸軍不可能裝備那些個自重太過誇張的大口徑火炮。即使是這樣,那一百毫米口徑的火炮,加上炮架以及用來拖拉的車輪什麼的,自重達到了一噸多接近近兩噸。
其實,小三之所以知道這些,完全是道聽途說,當然也接近了事實。台灣擁有的火炮數量雖然並沒有達到萬門,但是各種火炮加起來,也有八千多門,其中海軍佔據了五千多門,而各地的岸防炮也多達兩千門,而且都是口徑超過一百七十五毫米的巨炮。
後面的行程,沈有容兩人就都沒有了興緻,原本打算去看看鳳山的居民區的打算都沒有了。下午匆匆的逛完了工業區以後,便回到了福建商館。但即使是走馬觀花般的逛了一圈,也深深的刺痛著兩人,因為他們看到了正在籌建的鳳山鋼鐵廠,那佔地多達千畝的巨大規模,讓兩人毫不懷疑台灣的鋼鐵產量肯定是大的遠超大明。
有了精鋼,那麼就能夠打造精良武器,有了水泥就能夠建造堅固的城池,這兩樣東西的大規模生產,台灣的實力會強到什麼地步而小三的另一句無心之言,徹底的打擊了沈有容的信心。
「東翁。」郭邢也出言提醒沈有容,雖然他也被台灣的火炮數量給嚇住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以後,沈有容下定了決心。作為一個武將,沈有容雖然沒有見過台灣的任何一支軍隊,甚至是一艘戰艦,但是他對台灣的軍勢已經有了強烈的畏懼。正是這種畏懼,使得他迫切的想要讓大明也能擁有這樣強盛的軍隊,不然,台灣是不可能放過大明的。
沈有容沒有理會小三的語氣,而是被那局成千上萬門火炮給嚇住了。
看到沈有容的神情,自己也很難受的郭邢強忍著心中的沮喪,勸道:
「老爺,這很顯然的啊現在台灣擁有一百多艘巨艦,每艘巨艦上配備的火炮數量少有低於二十五門的,聽說那最大的巨艦上的火炮可能已經超過了三十五門。這樣算下來,僅僅戰艦上的火炮數量就至少有四五千門。而且台灣的五大城,沒座城都配備了數量眾多的火炮。看到那個山頭了沒有,那裡就是鳳山的一個岸防炮基地,擁有的火炮數量不會少於四十門。小的聽說這鳳山周圍布置的火炮數量多大六百多門。這還只是鳳山,那督軍府和軍政府所在地的台北,火炮數量能少得了。」
「如隆,我決定了,我要在行遍台灣五大城后,將我之所見整理出來呈給聖上,讓朝廷有個準備,不然我大明危矣。」
「小三,你剛才說成千上萬門火炮,你是聽誰說的?」
小三的語氣當中透露出濃濃的羡慕和渴望,其實小三已經有了離開現在的東家,自己單幹的打算了。就像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人一樣,凡是有些野心的人都被這種每天都有人發財的景象給刺激住了,都想著自己去闖闖,或許能闖出個天地也說不定。
小三的描述,徹底的摧毀了沈有容內心僅存的那一點希望,從而使得沈有容整個人都萎靡了起來。
縱橫以上所有,郭邢得出一個結論,台灣必將不能長久。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軍政府對台灣社會的嚴厲控制,是為了保證台灣的利益不被損害,而台灣的利益就是台灣民眾的利益。台灣的商業稅率的確很高,但是在各種鼓勵性質免稅條件下,台灣的商業稅收僅僅不到一成,而農業稅更是比大明低上太多,僅僅只有5%。
高額商業稅收,帶來的是對商業環境的嚴格保護,極低的農業稅收,帶來的是台灣農業的巨大發展和社會的極度穩定。所以,大明的那一套規律對台灣來說完全不適用。畢竟,台灣可沒有士紳階層對普通百姓的壓榨式的盤剝。
「上萬門火炮,怎麼可能有這麼多?」沈有容幾乎是用吼的語氣衝著小三問到,聲音之大把周圍行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
「如隆,事情並沒有你想得那麼樂觀啊。」
「東翁,依我看,情勢並沒有危急到你所想象的地步。沒錯,這台灣的確勢大,但是其窮兵黷武,苛政嚴法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只要稍有波瀾,不管其中樞,還是民間必將烽火四起,到時其自然潰散敗亡。」
「這位老爺,您這是?」小三有些膽怯的看著沈有容。
有很多話,在這裏沈有容不方便說出來,但是郭邢自然清楚的很。僅僅六年時間,台灣就強到這種程度,如果再給它六年時間,大明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