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四卷 征服

第416章 讓退伍軍人去穩定南洋的局勢

第四卷 征服

第416章 讓退伍軍人去穩定南洋的局勢

可以預見,在完成南洋的統合之後,台灣肯定要介入遼東。陸地上的戰爭,將會比海上戰爭更加的殘酷。幾十萬人的拼殺,即使台灣的軍隊再精銳,死個幾萬人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都這麼來,軍政府根本承擔不起這麼龐大的撫恤支出。
「一定要從荷蘭人那裡給找回來。」越想越心疼,蕭明乾當即下了狠心。
有算計嗎?或許吧可能從內心深處,蕭明乾不想西班牙人快速的衰退下去,於是乎在萬里之外,默默無聞的當了回雷鋒,給他們減少一個對手。
這場海戰之後,新式火炮的威力是展露無遺,而且那些一千噸以下的戰艦以及不適合以後的需求了,所以蕭明乾對那些戰艦的損失並不是太心疼。
想起日本一直炫耀的將甲午海戰中繳獲的北洋戰艦擺放在那裡,蕭明乾雖然不是很爽,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提高百姓榮譽感和國家認同感的方式。而這場海戰對台灣的重要性更大,自然不能讓其徹底淹沒在歷史當中,所以建立紀念館便成了一個必要的選擇。
「如果他們不賠償足夠的黃金白銀的話,我們就不解除同他們的敵對關係,永遠封鎖對它在馬六甲以東區域的貿易,看誰耗得過誰。」蕭明乾陰狠的說道。
「其實再多的撫恤金也無法保證軍人家屬一生衣食無憂,特別是那些勞動力缺乏的家庭。我們不如增加撫恤的方式,比如成立撫恤金基金,或是將南洋的新占土地或是礦山的使用開發權作為撫恤方式提供給那些死傷軍人的家屬。如此一來,那些得到土地的家屬便算是得到了一個安身立命之本,而且還達到了加速南洋開發的目的。即使因為勞動力原因不想前往南洋,也可以將撫恤金投入基金,既給他們找了個長期的收入來源,也讓那些撫恤金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使用。」
「如何處置荷蘭人,還請督軍大人定下標準。」想了想,唐洪生也沒有拒絕承擔這樣的擔子,但是對荷蘭人的處置,還需要蕭明乾給個標準。
「督軍大人,我得提醒您,這場海戰,我們的損失極大,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這些事情還是緩一緩的好。」短短不到二十來天,原本寬裕的財政,因為這麼一場戰爭,立即緊張的不能再緊張了,唐洪生當然不可能如蕭明乾這般想到一點,就要立刻去做。
這裏面其實涉及到一個土地買賣過程,軍政府將土地賣給了那些死傷將士們,使得財政不用因為需要支付龐大的撫恤金而陷入困境,同時也能讓那些受傷的將士在南洋以他們極強的軍事能力,壓服南洋的土著和一些不穩定因素。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要求荷蘭人無條件投降,荷蘭人不得在南洋保存一塊殖民地,南洋所有的島嶼均為我台灣所屬。另外,因為荷蘭人首先挑起戰爭,造成我台灣巨大損失,所以,荷蘭人必須賠償一千五百萬兩白銀,或是等價的黃金。若一次性付不清,可分成多年支付,但若用白銀支付,需交付利息。若用黃金支付,可免除利息。如果荷蘭人不接受,那麼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將荷蘭列為我台灣的永久敵國,全面封鎖荷蘭的貿易。至於那些俘虜,讓他們拿錢來贖,不然全部給我安排到礦山或是修路去。反正等我們開始向爪哇島等島嶼上移民的時候,人力需求大的很。」稍微計算了一下,蕭明乾便給出了對荷蘭人的底線。
當然,這種好人好事是沒有人會知道的,而且即使西班牙人真的知道了,也不會去感激蕭明乾的。
「先生,這次海戰,我們僥倖取得了勝利,但是後面的事情還多的是,包括戰士們的撫恤,海軍受傷船隻的修復,俘虜的荷蘭船隻的改造,迪石紀念碑的建立,各國海商的問題的處理等等,還需要軍政府出面處理啊還有那位叫齊力的,如果沒有他的話,這次失敗的可能就是我們了,所以我希望軍政府能夠以軍政府的名義獎勵他十萬元。如果他經商的話,可以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給予他一定的照顧。」
即使是台灣,經過蕭明乾近乎瘋狂的基礎建設,如果不想影響道經濟發展的話,也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重新恢復。
只是人員的損失,真的要命了。以台灣的戰死的撫恤規格,僅這一項,就得拿出四百多元銀幣,再加上受傷戰士的撫恤,台灣得拿出六百多萬元。如果放在大明,就算是整個中央朝廷不吃不喝也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如果真的向蕭明乾所說的那樣,那荷蘭人就算是倒了大霉了。之前說過,因為台灣的崛起,對台灣和大明的貿易佔了荷蘭全球貿易的四成。如果蕭明乾真的永久斷絕對荷蘭的貿易,那麼荷蘭國內絕對會翻天的。
半數海軍戰艦的損失,一萬多人的死傷,其中所涉及的費用超過千萬兩白銀。這樣的損失的確不是農業社會的國家所能夠短時間內積累出來的。
「這主意好南洋新占之地的徹底掌控,即使我們大量的移民,所需要的時間也不是一兩年內能夠完成的。而將撫恤金折算成那些土地礦山,不說提高了私人開發南洋的積極性,更讓一大批忠於台灣的因傷退伍的軍人在南洋佔據了統治地位。有了受過嚴格的軍事化訓練的他們,南洋的局勢會穩定太多。」唐洪生聽到陳元贇的建議,立即舉雙手贊成。
這個底線可以說是嚴苛之極了,特別是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賠款,這在十七世紀是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財富,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蕭明乾都沒有誠意達成協議。
軍艦的修復或許還在其次,但是一次性的拿出六百萬元的傷亡撫恤,讓軍政府的財政負擔重了太多。這讓蕭明乾檢討,自己定下的傷亡撫恤標準是不是太高了。
至於基金,唐洪生不予置評。雖然移民基金這幾年來,不僅支付了龐大的移民所需的費用,每年排除移民所需費用之後的近五十萬兩的收益,更使得不少人將心思打到了基金這一金融形勢上面來。
「哦,什麼辦法?」唐洪生立即急切的問道。
天啟元年上半年,軍政府就因為台灣出現多個以基金名義而出現的非法集資團伙而對台灣內部的基金進行過嚴厲的整頓。所以,成立撫恤金基金這一建議,唐洪生並不是非常的贊同。
唐洪生和陳元贇甚至惡意的想,蕭明乾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完全是如同當初算計西班牙人一樣,在算計荷蘭人。畢竟,蕭明乾的記錄實在不是那麼良好。
「督軍大人,當初我們的撫恤標準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只是因為給死傷軍人工廠股份這一條實在實行不下去了,才提高撫恤金額的。不過,我們其實可以以另一種方式來給付這種撫恤金啊。」正當蕭明乾和唐洪生都對恐怖的撫恤金而頭疼的時候,陳元贇突然說自己有解決的辦法。
而蕭明乾心疼的並不僅僅是這龐大的撫恤金,更多的是對這些經驗豐富的戰士們的損失而心疼。
「督軍大人,這一戰真是太慘烈了。錯非是台灣,如果放在大明,如此慘烈的損失,足足需要十年時間來恢復。」回到台灣之後,唐洪生對蕭明乾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對這場海戰損失的抱怨。
聽到唐洪生這麼說,蕭明乾為之一愣,隨後看向桌面上的傷亡報告,他明白軍政府的苦處了。
「人員損失的確很可惜,但是那些戰艦,正好可以更新換代。」蕭明乾無所謂的說道。
「另外,在淡水建立一個這次戰爭的紀念館,將我們自己的一些無法修復的船隻火炮,以及繳獲的一些西班牙的戰艦放在裏面,供人參觀。我們不搞獻俘儀式那一套,但是給百姓們一個了解這場戰爭,了解我們的生活是由誰來維護的地方還是很有必要的。」
精神高度緊張的蕭明乾,現在想要給自己放個假,好好的休息一下,便將善後的擔子全都拋給了軍政府。
陳元贇的這個建議,完全是因為他看到了移民基金所帶來的好處。而將撫恤金折算成南洋新占的土地礦山的使用權,則是歷代統治者慣用的獎勵功臣的方法。只不過在此之前,台灣都是鼓勵那些有實力的商家介入其中,從來沒有想到過軍人而已。
「哎,以往每次戰爭死的人都不多還不覺得,這次一次陣亡八千多人,這撫恤金可真是嚇人啊。」蕭明乾感到非常的頭疼。
「督軍大人,這可能不大容易實現。這次我們的損失超過千萬元。而荷蘭人的本土離這裏數萬里,他們不大可能願意賠償。」陳元贇苦笑的說道。
但是撫恤標準你可以在長時間內不提升,但絕不可以降低,不然會給軍人內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