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444章 沈有容的敏銳直覺

第五卷 席捲

第444章 沈有容的敏銳直覺

「呵呵竊取天下的梟雄,算是吧即使我說我和一般的梟雄有些不同,我想老將軍也不會贊同的。」蕭明乾對沈有容用梟雄這樣的字眼來描述自己,並不排斥。
但是在台灣,他們可以自由的將自己在遼東的遭遇講出來,在學說不能印證事實而又沒有政權暴力維護的情況之下,那個學說是沒有生存力的。所以,自己都覺得自己反反覆復的那幾句話,太過枯燥而沒有血肉。反而是那些粗鄙但卻是活生生的事實描述更能抓住人們的心。
「好,好,真是服了你了,楊家也可以享受這個待遇,不過我說過是直系親屬,你和你的丈夫的一家可以享受這樣的補償,可不能把一大堆的親戚也給算上。」蕭明乾感到非常的無語。
「各位,今天的這些話要絕對保密,不然我可不會客氣。」蕭明乾轉頭向周圍的人說道。
沒錯,毛文龍現在已經開始驕橫了起來,對袁崇煥這樣的遼東督師開始不怎麼敬重了,特別是在袁崇煥陸續行了幾個昏招之後。同時為了東江鎮,他也開始同朝廷當中的那些個文官提出自己的要求了。這讓朝廷拿出什麼都要一路漂沒下去的文官們非常的不爽。
「那督軍大人你自認是不是一個意圖竊取天下的梟雄人物?」沈有容繼續問道,顯得有些咄咄逼人。
「明乾哥,你剛才提到了毛文龍,那你準備怎麼對待毛文龍?」
「呵呵,我這麼個快死的人哪還有什麼要求啊而且督軍大人對我和我的一家已經夠好的了。」沈有容苦笑著說道。
「這樣也好,不管你的想法是否能夠成功,但是至少能夠教書育人,多保留一些好的東西。」聽到郭邢的話,沈有容先是一愣,不一會便露出了瞭然的神色。
「呵呵老將軍,這個問題,早在老將軍來到台灣的時候,明乾就已經回答了。明乾敬重老將軍始終堅持著為華夏守護國門,抵禦外辱。大小數百戰,始終沒有讓外來之敵禍害華夏百姓。這才是明乾敬重老將軍的根本原因。除了老將軍,當今天下能夠讓明乾如此敬重的人只有寥寥數人,如現在的東江鎮毛文龍。」蕭明乾誠懇的回答道。
「宋佳見過老將軍,老將軍對軍人的直覺還是那麼的敏銳。」聽到沈有容將話題轉到了自己的身上,宋佳立即敬佩的說道。
「在遼東呆了幾十年,這麼點察覺力還是有的。而且我還從夫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精銳騎兵才有的氣勢,只是我不明白夫人為什麼會在北方,難道督軍大人想要首先對遼東下手。如果真是這樣,督軍大人的部署可真是高明啊。」沈有容兩眼放光的問道。
「老將軍有什麼要求嗎?只要我能夠做到,一定盡全力辦到。」蕭明乾轉頭繼續同沈有容說道。
「大人太過抬舉我了。」聽到蕭明乾這麼說,沈有容覺得有些太過抬舉自己了。
「讓督軍大人看笑話了,老朽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沈有容掙扎著想要坐起來,不過被蕭明乾給阻止了。
「那當初督軍大人就不怕我會成為大人入主中原的絆腳石?」沈有容接著問道。
「沒辦法,台灣的士兵用起來太貴,我不想花太多錢。能出其不意的快速解決對方,總比硬拼著死太多人要好。」蕭明乾開玩笑似的說道。
「老將軍如何能說這種喪氣話,台灣的醫療水平還是可以的,一定能讓老將軍長命百歲。」看著沈有容的神態,蕭明乾知道沈有容真的走到了人生的終點,但是安慰的話還是要說的。
沈有容不是敵人,一直都不是,所以這種補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夠讓蕭明乾心中好受一些。
而如果袁崇煥真的要殺毛文龍,蕭明乾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出手相救。救了,東江鎮的存在,后金根本不可能在沒有了後顧之憂后入關。如果不救,呵呵那麼這樣的一個人物死在袁崇煥的那種為了同后金議和而行的下作手段上,蕭明乾實在為其絕得不值。
「有些東西是屬於絕密的東西,請恕明乾不能向老將軍透露太多。不過,我們的確在北方做著準備,畢竟我們台灣的士兵都是適應南方的氣候,如果不做些準備,那以後可就麻煩了。」蕭明乾解釋道。
「其實督軍大人完全無需如此謹慎,不管是遼東,還是大明,根本沒有力量阻擋台灣一統天下。」看到蕭明乾這麼謹慎,沈有容破有些不以為然。
正當大家再說著一些以後的事情的時候,突然外面通報說督軍蕭明乾來了。這讓在場的人一陣忙活。
「沈老將軍,您的身體還好吧。」
但是每當自己以這點來說台灣暴戾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來自遼東的人掄起袖子將他們在遼東的遭遇說出來,然後當著無數人的面,將自己的說的東西駁斥的體無完膚。
「當然怕,所以我將老將軍軟禁了數年。就是不想老將軍回到大明之後,使得大明水師給我們台灣造成不必要的阻礙。」蕭明乾的回到還是那麼的誠實。
「哼!如果真的是那樣,那倒好了,沒有這樣的禍害了。」郭邢在旁邊嘀咕道。
不過,郭邢是個儒生,所以他具備儒生的堅韌品格,他始終在堅持著想台灣百姓闡述儒家經意,始終堅持認為治國應對以儒家為主。雖然這種堅持收效甚微,但是郭邢沒有氣餒,因為他已經預見到台灣取代大明已經勢不可擋,那麼就改造台灣好了,自己就做台灣的董仲舒。
「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許毛文龍死在袁崇煥手中,對我們台灣來說是最好的結果了。」蕭明乾小聲說了一句讓宋佳感到莫名其妙的話。
「督軍大人不想入主中原?」沈有容疑惑的問道。
其後,蕭明乾同沈有容又聊了一會,便離開了沈家。在路上宋佳陪在蕭明乾身邊問道。
「如果督軍大人覺得可以的話,我沒意見。」沈有容無所謂的說道。
其實沈有容的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著的疑問。他們不明白像蕭明乾這樣的一個梟雄一般的人物,怎麼會容忍並禮遇一個始終沒有改變心意,加入台灣的老將軍。因為歷史上早就證明了,上位者對這種始終敵視自己的人物,都是貫徹著,不為我所用便寧願將其毀掉。而蕭明乾卻沒有這麼做,顯得是那麼的反常。
「這位應該便是那位當將軍的督軍夫人吧看夫人身上,很有些北地的氣息,我猜夫人這些年應該一直在北地吧。」沈有容突然將話題轉到宋佳的身上。
「老將軍但問無妨,只要不涉及機密,我一定知無不言。」一個老人最後的要求,蕭明乾當然願意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給予滿足。
宋佳的問題,讓蕭明乾突然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一來,蕭明乾不知道袁崇煥還會不會殺毛文龍,如果毛文龍不死,那麼他必將成為台灣進入遼東之後的敵人。同這樣的英雄人物交手,蕭明乾心中始終覺得難受。畢竟真的到了那個地步,蕭明乾可能不得不殺了對方。
「老朽只是不明白,督軍大人為何始終對我禮遇有加。要知道,我這樣的一個人,到死都沒有投入督軍大人帳下,沒為督軍大人出過一份力,如果是曹操的話,可能早就把我給砍了。」沈有容疑惑的問道。
「想,而且一定會入主中原?」蕭明乾誠實的說道。
「那我還是有些不明白。」頓了一會,沈有容嘆了口氣說道。
「不和你們這些沒有絲毫戰略眼光的人討論這些東西,對牛彈琴而已。」蕭明乾不再和這種人廢話了。
「那是我台灣對軟禁老將軍的補償,雖然我們軟禁老將軍是出於台灣的安全考慮,但是侵犯了老將軍的自由是事實,按照法律是一定要給予補償的。這樣吧,鑒於我們的行為對老將軍和郭邢都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我們會對沈家和郭家直系親屬的經商或開工廠實行三年的半稅。」蕭明乾最終提議道。
「督軍大人不用安慰我了,我的身體我自己明白。只是我心中始終有個疑問,望督軍大人能替我解惑。」沈有容直直的看著蕭明乾說道。
「我記得我剛才已經把郭家給包括在內了吧。」蕭明乾好笑的看著郭蓉說道。
「那不一樣,我現在已經嫁到了楊家,已經算是楊家的人了。」郭蓉耍無奈的說道。
蕭明乾的話已經非常的直白了,他這麼敬重沈有容完全是出於一個普通人對守護國家的英雄人物的崇敬。
如果是在大明,這些人根本沒有同自己這樣的儒生辯駁的可能,即使有人想要說那些話,也會被官府打出去。
「還不是你自說自話。」郭蓉不愧同郭邢是親戚,對蕭明乾的態度也是那麼相似。
「那我呢我也被你們軟禁在台灣好幾年,我也能得到些補償吧。」郭蓉突然站出來說道。
聽到沈有容的身體突然不行了,蕭明乾立即帶著剛剛回到台灣的宋佳來到沈有容這裏看望他。
「哼,也只有你這樣的腐儒才會這麼想,沒有了我,那麼荷蘭人將會成為整個大明海外百姓的禍害。」蕭明乾冷哼道。
禮崩樂壞郭邢很想將這樣的詞語套在台灣的頭上,但是還沒到痴獃狀態的他,實在沒有那個臉面這麼形容台灣。因為台灣的一切都比大明來的更加的彬彬有禮。如果硬要說台灣有什麼不是的話,那就是台灣的充滿了鮮血和殺戮的對外政策。
但是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做到的嗎?難道他們還想著東江鎮的十數萬將士餓著肚子跟后金拚命。
台灣的文化非常的繁榮,但是能夠奠定萬世之基的東西並不多,大部分都是以東方文化為主將西方的文化揉合進來形成的。
「明乾說過,守護國門,抵禦外辱的人物,明乾都非常的敬重。明乾敬重老將軍這樣的人,就和敬重岳飛一樣!」
看到沈有容這麼容易就猜出了自己的戰略意圖,蕭明乾感到萬分的無奈。這種事情,現在還處於絕對的保密狀態,蕭明乾根本不能透露太多的東西。
沈有容面露苦笑,而蕭明乾的心中就更苦了,早知道今天就不帶宋佳來這裏了。
「或許有些人不那麼認為,但是在明乾心中沈將軍完全當得明乾這麼敬重。將軍還記得二十多年前荷蘭人佔據澎湖的時候,是沈將軍等眾將軍率兵將荷蘭人給趕走的嗎?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沈將軍這些守護國門的人,台灣現在恐怕早就被荷蘭人給佔據了。而我蕭明乾要麼被荷蘭人奴役,要麼因為反抗而被荷蘭人給滅了。」蕭明乾誠懇的說道。
聽到蕭明乾這麼說,在場的人大多禁若寒蟬,蕭明乾真的發起狠來,可是會血流成河的,由不得他們不害怕,全都唯唯諾諾的保證自己一句話也不透露出去。只有郭蓉撇著嘴保證不說出去。
真正有影響力的只有蕭明乾和黃興雲兩人,其他人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他們的學說也沒有質的突破,所以郭邢能夠接受文學院的邀請,進入文學院擔任教授,對讓台灣多保留一些華夏的東西非常有好處。至於郭邢內心深處的那種想法,沈有容並不抱有多大的希望。
「我明白,本來我還以為台灣會因為缺乏騎兵而吃大虧,現在看來,是老朽太過小看督軍大人了。」沈有容苦笑著說道。
「東翁,我現在想好了,我想接受文學院的聘請,進入文學院擔任教授。」正當大家沉浸在悲傷氣氛當中的時候,郭邢突然說道。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郭蓉那樣對蕭明乾那麼不客氣的,不管是沈家的人還是郭家的人,都對這位雖無皇帝之名,但卻有皇帝之實的台灣督軍異常的敬畏。在台北生活的久了,他們都對蕭明乾有了相當深的了解:這位絕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