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457章 繼續挑撥后金內部關係

第五卷 席捲

第457章 繼續挑撥后金內部關係

后金士兵出征,大部分時候都是要帶上數量不等的扈從,也就相當於家丁一起出征。而這些扈從是不算在牛錄正式編製里的,連漢軍旗都不算。他們平時伺候后金士兵的飲食起居,戰時也會成為一個不小的戰力。所以這次鑲藍旗出兵二十五個牛錄,依靠牛錄數量計算的話,只有六千人,但是其實際兵力可能會超過兩萬,即使沒有兩萬,一萬多人也是有的。
「你覺得這次征明會成功嗎?這裏面有沒有什麼算計?」阿敏這個時候已經對皇太極徹底的失去了信任,生怕他對自己不利。
而尚可喜,則是因為受到黃龍和沈世奎的排擠,在聽說沈世奎想要殺他的時候,尚可喜便決定率部離開東江鎮。
雖然不少人心中存有疑慮,不過見皇太極如此的自信,也就不說什麼了,徑自回去準備征明的事儀。
但是在場的很多人都對借道插漢部和朵顏部的事情感到有些擔心,雖然他們有很多人讀書不多,沒聽過假道滅虢的典故,但是讓另外一個國家的軍隊通過自己的地盤,怎麼著也不會安心的吧。
雖然,以官身往投義軍有些掉價,但是至少是個出路。而且在尚可喜的心中有個打算,就是先跟著義勇軍混一段時間,等以後發現情況發生了改變,在改投他方也不是個壞事。其他的將領也都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念頭,他們不願意繼續留在排擠他們的東江鎮了,但是又不願意就這麼投降往日的敵人後金,如此一來,義勇軍便成為了他們暫時性的選擇了。
「寧錦一線無法突破,我們就繞過寧錦,西出義州,借道蒙古插漢部和朵顏部,從喜峰口進入大明。」皇太極自信的說道。
正當皇太極謀划征明的時候,張相銘在鹿島迎接王漢,小棒槌的歸來。同時也正式接納尚可喜等東江鎮原官員進入義勇軍系統。
「他敢。」聽這話,阿敏立即拍案站了起來。
不過離開了東江鎮之後,該投向何方,尚可喜又犯難了。他不是沒有想過要投降后金,但是這個時空的投降后金的明軍將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不是被俘虜之後,讓人剝皮充草,就是被后金逼著當炮灰死在自己人的手上。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所以尚可喜十分的猶豫。
「頭領,幸不辱命。」小棒槌激動的說道。
「大汗,我有個問題,這次我們從哪裡進入大明,畢竟雖然現在毛文龍一死,我們後顧之憂盡去大半,但是寧錦一線被袁崇煥經營的相當堅固,想要從這裏突破,非常的困難。」莽古爾泰首先站出來問道。這也是所有人想要問的。
另外,后金在毛文龍死後不久便出兵進攻義勇軍和王漢所鎮守的鎮江,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處理重新回歸義勇軍的事情。直到時間到了九月中旬,他們才騰出手來,正式率領部下加入義勇軍。
畢竟只要后金有什麼不軌的舉動,立即會被草原上的兩部的牧民發現。到時候是戰還是避,都來得及。所以在皇太極許下不少的好處之後,他們也就接受了皇太極的要求,同意讓后金大軍通過。當然這裏面還有后金的兵力強盛,蒙古人不願意輕易得罪的原因在裏面。
「看來,我得去莽古爾泰那邊走動走動了。」聽到馬天波這麼一說,阿敏眼前為之一亮。只要阿敏同莽古爾泰串聯起來,以四大貝勒之二的分量,足以讓皇太極仔細斟酌,不敢讓自己隨便送死了。
很多人認為滿清只有兩三百個牛錄,所以他們的兵力只有六萬到九萬人。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思考了一會,儘可能的平衡各方面的兵力配置,拿出了一個兵力分配方案其他的還沒什麼。但是正白和鑲白兩旗的旗主多爾袞和多鐸,皇太極竟然直接將這兩旗的兵力劃歸他的統轄,這是否有些過火了。
「主子,如果大汗當著眾貝勒的面前發布軍令,主子還能抗命不成?」馬天波搖頭說道。
「我明白你們的擔憂,不過只要我們不進攻寧錦一線,袁崇煥是不會理會我們的。而插漢部和朵顏部,我已向他們許以不少的好處,他們會同意我們通過的。」皇太極自信的說道。
在原先歷史上,阿敏率領的鑲藍旗大軍在丁卯之役中便損失了數萬人馬,但是如果按牛錄數量計算的話,那可是有一百個牛錄啊。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算的。
大家在頭腦中仔細的過了一下,發現這次的征明實在是個相當冒險的行動,不說袁崇煥對從他門前經過的大軍的反應,就說蒙古插漢部和朵顏部,他們能放心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安然的從他們境內通過嗎?
一回到自家,阿敏便將馬天波招了過來,將皇太極的布置詳細的說了一遍,然後問道。
聽到馬天波這麼說,阿敏這才想起來,皇太極畢竟是后金大汗,如果自己抗命,那自己很有可能被眾貝勒議罪,但是如果不抗命,自己的兩萬多人還真的會被皇太極給坑死。
張相銘的話,立即引起了義勇軍戰士們的一陣議論,更讓尚可喜他們大吃一驚。這太不可思議了,王漢和小棒槌兩人這八年來在東江鎮是兢兢業業,為東江鎮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毛文龍同樣是表現的忠心耿耿,怎麼會是被張相銘派去的呢?難道說八年前張相銘就預見到會有這一天,或是有其他的打算,只是還沒等發動,毛文龍便被袁崇煥個矯詔殺害了呢?
在此之前,王漢和小棒槌雖然宣布退出東江鎮,但是並沒有理解返回義勇軍的大本營。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兩人下屬的幾萬人馬並不穩,他們需要留在軍中鎮撫軍中官軍的情緒。
皇太極繼位之後,后金的八旗有較快的發展,再也不是努爾哈赤時代那樣只有一百多個牛錄了。現在僅鑲藍旗就有四十個正式的牛錄,再加上其他的扈從什麼的,總兵力已經接近了四萬人。
皇太極想要的不是由努爾哈赤定下來的四貝勒執政,他要的是像大明朝的那些皇帝一樣的絕對的權力,要的是掌握一切。
這個時候,王添田找到了他,告訴尚可喜,他和王漢將率部返回義勇軍,並且勸他也加入義勇軍,並且打著要為毛文龍報仇的旗號,四處收攏東江鎮官軍。
「主子,奴才覺得大汗這次征明,即使不能盡全功,但是至少能夠全身而退。不過,大汗讓主子和三貝勒帶上二十牛錄,兩萬人出兵大明,這其中似乎有些東西需要斟酌。」想了一會,馬天波一臉凝重的說道。
「王漢,小棒槌,歡迎你們回來。」一見到王漢和小棒槌,張相銘便激動的上前同他們兩人來了個熊抱。
「這次前往大明事關我大金未來的發展,所以必須全力以赴。阿敏,莽古爾泰,岳托你二人攜正藍旗,鑲藍旗,鑲紅旗各二十牛錄,杜度,你攜鑲黃旗十個牛錄,代善,你正紅旗出十牛錄交由岳托暫時統轄,本汗親自統轄正黃旗,正白旗,鑲白旗三旗共出七十牛錄,加上漢八旗和蒙古軍隊,十一萬人一同征明。其餘各旗留守兵力全部歸代善統一節制,共同防守遼東。」
「好,好這些年委屈你們了,讓你們被眾多兄弟大罵。現在好了,你們最終圓滿的完成了我交給你們的任務。大家聽好了,王漢和小棒槌以及他們帶出去的數十名兄弟,都是我當年特意派他們到毛文龍身邊的。」這個時候,張相銘自然要為王漢和小棒槌平反。
「主子,如果大汗命令我鑲藍旗一旗兵力堵截明軍十萬大軍,我們該怎麼辦?」馬天波突然問道。
不過,多爾袞和多鐸兩人此時年紀還太小,也沒人會為了他們兩人而同皇太極頂牛,畢竟皇太極有個相當冠冕堂皇的理由,多爾袞和多鐸的歲數還太小。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不同於虢這樣的國家,蒙古人的地盤很大,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人的。只要后金不堂而皇之的靠近他們的王帳,那麼讓他們從那些空白的地方通過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尚未出征,我也無法說出辦法。不過,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儘可能爭取三貝勒的支持,同三貝勒共同進退,使得大汗不能發出這樣的命令。」馬天波搖了搖頭說道。
不過,再想對付阿敏和莽古爾泰,皇太極也不能將其放到檯面上來,不然的話,后金將會面對徹底的分裂。而分裂的后金就什麼也不是了。
「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阿敏有些無法決擇,只能向馬天波求教。
看著兩個離開義勇軍八年的兄弟,張相銘是即激動又自豪。這是自己帶出來的兄弟,在八年之後,終於完成了自己交給他們的任務,帶著數萬久經戰陣的戰士回到了義勇軍。他為自己能夠帶出這樣的兄弟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