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491章 大凌河之戰,愛開玩笑的歷史

第五卷 席捲

第491章 大凌河之戰,愛開玩笑的歷史

即使是面對大明內部的那些反叛的農民起義軍,大明的任何將領都會給予最殘酷的殺戮。所以,孫承宗對台灣大軍只有一個態度,將其全部殲滅,不留一個。
悲觀的氣氛,使得孫承宗的心中也是悲哀無比,這個時候的他想到的是大明的前途。在台灣這個前所未有的強敵面前,還能有未來嗎?
阿敏見到孫承宗的第一句話,便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然後孫承宗所率領的這二十四萬多一點的大軍便如同鴨子一般,被對方兩萬人趕著往南奔逃。
當真是諷刺之極,在這種情況之下,孫承宗竟然向阿敏問計。要知道,大明這邊可是以擅長守城而聞名天下的。而女真人雖然在這幾年快速的崛起了,但是他們在戰爭藝術方面還是處於落後的地步。
「阿敏貝勒,不知你是否有好的攻城之計?」
看著阿敏用布纏著的胳膊,孫承宗苦笑著問道。
見此情形,孫承宗是喜出望外,命令大軍瘋狂的沖向對方。想要乘此機會,將對方擊敗。
孫承宗呼喊呵斥也毫無作用,在二十多萬大軍的裹挾下,他孫承宗只能不情願的被帶到了大凌河堡。
攻城的計策不外乎水攻,但是現在水攻已經不行了,孫承宗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原來,在二十八日凌晨,六萬台灣大軍在寧遠登陸,直接分成兩部。一部一萬多人南下攻陷前屯等地,並快速的構建防禦,將山海關給徹底的封死了。
但是如果想要在更遠的地方築壩,那麼淹的還不知道是誰呢。沒辦法,此計不通。
后金大軍的撤離,使得明軍的士氣弄得是蕩然無存,已經沒有人有信心能夠攻下義州城了。這還只是個由三萬人防守的小城。如果是到了瀋陽遼陽這樣的大城,還怎麼打!
……
此時防守錦州的是吳襄,吳三桂他老爹,剛剛被提拔為遼東總兵。不過這個時候,他的這個總兵地位還不高,歸屬祖大壽統屬。此時的吳三桂也還只是個十七歲的小青年,他們父子都還沒正式發跡。
孫承宗只能先把阿敏給穩住,以期想到其他更好的攻城方法。
聽到后金那邊比之這邊密集了很多的槍聲和火炮的轟鳴聲,孫承宗的臉色就更黑了。
「貝勒請不要如此著急,我等三十萬大軍在此,即使是圍困,也能將城中的敵軍給困死。而且只要我們驅策群力,一定能夠找到攻陷義州的辦法的。」
其後,從北門傳回來的消息,更是證實了這一點。這讓大明二十多萬大軍的士氣徹底的跌到了谷底。
阿敏可管不了這麼多,這次差點被炸死,讓他是心有餘悸,同時大軍在短時間內死傷三萬多人,讓他徹底的失去了進攻的慾望。
對方還沒盡全力,自己這邊便沒辦法靠近城牆了,那要是對方全力攻擊的話,自己這二十多萬大軍還不直接散了
但問題是,現在是對方對自己留情,這讓孫承宗對台灣的威脅更加如鯁在喉了。
但就在阿敏的大軍剛剛撤離后不久義州的城門突然大開,兩萬台灣大軍沖了出來。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情況徹底的打破了阿敏繼續留在義州的信心。在自己的後方,發現了一萬多的台灣騎兵,並且開始襲擾自己的後路了。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反攻遼東,而是要回去同皇太極商量,如果面對以後的局勢。
從寧遠到錦州,大明的十數萬大軍竟然連兩天都沒能堅持就全部失守。孫承宗被氣的是渾身發抖,直接將吳襄殺了。在那種情況之下,沒有人敢替吳襄說情,即使是祖大壽也不敢出面。
這下子,讓他阿敏如何能夠坐得住,直接向孫承宗提出了告辭,率領這數萬大軍離開了義州城。他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功下遼東的信心。
本來,吳襄還想憑藉這錦州的城牆據守,但是在火炮將南城門給炸塌了以後,吳襄便丟下數萬大軍,率領著自己的家丁,帶著自己的家人瘋狂的北逃大凌河堡。
就這樣,孫承宗布置在遼東一線的三十多萬大軍在沒有多大損失的情況之下,被八萬台灣大軍給圍困在了大凌河堡。
在他率領大軍前往進攻義州的時候,錦州以南各地全部被台灣大軍給攻佔了。就在他來到大凌河堡的前一刻,從錦州方向的敗軍剛剛抵達大凌河堡。
「如果孫督師沒有其他好的策略的話,我大金只能退出這次的聯合了。」
大凌河之戰,歷史似乎給大明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在歷史軌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后金已經被台灣給滅國的情況之下,大凌河之戰還是發生了。而且大明的大軍同樣是被團團圍困在了大凌河堡。
「孫督師,這義州城還繼續打下去嗎?」
只是個別如努爾哈赤,皇太極這樣的人才有較為高超的戰略戰術修養,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猛打猛衝的類型。
另一部五萬人,快速北上,在各地守軍還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的情況下,攻陷塔山,大興堡等眾多城池堡壘,將數萬大軍趕往錦州方向。
但現實是殘酷的,即使沒有了城牆,台灣軍隊的攻擊力也是不容低估的。多達六萬的大軍還沒衝到對方四百步以內,便被對方的幾陣齊射給趕了回來。
到了大凌河堡之後,孫承宗再次受到了另一個打擊。
孫承宗對於對方對自己手下留情無法理解,同時也不領情。在幾千年來的戰爭史上,從來都沒有溫情脈脈這個說法。
看到吳襄都逃了,他的那些手下哪還有反抗的勇氣,直接帶著自己的統屬,跟著北逃。
其後,孫承宗曾想著要乘著夜色在大凌河上游六里處築壩攔水,以水淹義州,但是被義州城中的孔傑及時發現了,讓城中的火炮以最大的射程一陣狂轟亂炸,使得此計徹底的破產。
倒不是說孫承宗因為盟友受到的損傷大而不高興,而是因為他知道義州城上的那些守軍對自己這邊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