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起明末》第五卷 席捲

第542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

第五卷 席捲

第542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

這一消息讓整個中華帝國的為之震撼不已。
這樣的消息一經宣布,整個台北是嘩然一片。很多百姓多次以遊行的方式請求蕭明乾取消遷都的決定。
現在唐洪生在並未失勢的情況下,竟然自己請辭,而且皇帝還定下了這樣一個規矩,讓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外交方面,中華帝國將以更加強硬的姿態出現在世界各國面前。加大中華帝國在印度洋沿岸的軍事力量,進軍緬甸尋求更近的印度洋出海口。
最後一點就是,以日本同大明簽訂攻守同盟條約為由正式向日本宣戰。
雖然有人說選擇南京的王朝都些短命王朝,即使是大明朝也最終遷都北京了。
但那時因為以往的中國的政治都是南北政治,是陸地政治。而蕭明乾從來都不認為中華帝國的中心是在陸地上,廣闊的海洋才是中華帝國的舞台。而坐落在太平洋西側的南京無疑是個最好的首都選擇。
加大移民宣傳力度,頒布新的土地使用權優惠政策,鼓勵中原百姓向澳洲遷移,加大對澳洲大陸的投資力度,全面取消對南洋地區,澳洲大陸的工業限制,以達到全面掌控南洋眾島和澳洲大陸的目的。
加強對中東地區軍事力量,壓服伊朗人,驅逐奧斯曼帝國在中東地區的力量。
而皇帝也接受了唐洪生的辭職請求,並且順勢而為,宣布中華帝國的政府總長一職從此以後,將最多任職十年,十年後將必須離職。
畢竟雖然中華帝國宣傳公民的財產不可侵犯,如果有人賴著不搬,理論上說帝國政府也拿他沒辦法。但是不要忘了,南京納入中華帝國的統治只不過五年時間,百姓們還沒有那麼強的個人權利意識。
台北是哀傷一片,而南京則是歡騰不已。
同時新式的教育方式也讓人們的國家認同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即將遷都南京的消息,讓整個南京的百姓是興奮不已。以至於一段時間內,興起了一股想要入住南京的風潮。
而郁宇軒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聯合參謀部,制定了一份大規模的擴軍計劃。按照這份計劃帝國將在三年內將陸軍擴充到兩百五十萬人,海軍人數也將擴充到五十萬人,五年建造八十艘以上的蒸汽鐵甲艦交付使用。
在以往,只有失勢的官員才會被皇帝免職,特別是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職位的官員,沒有特別原因的話,將會一直做到死,就像大唐時的杜如晦。
所以所有搬入其中的百姓都說,這哪是臨時安置啊,根本就是讓他們來這享受五年來的。
另外中華帝國將在五年內組織一支太平洋遠洋艦隊,開始探索北美大陸。在北美大陸奪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帝國政府迅速的阻止了這股風潮,宣布南京即將進入大規模的改建,在十年內禁止搬入。
唐洪生離職之後,新的政府總長經過新的競選方式,被接替吳運東擔任外交部總長郁宇軒奪得。
但是所有的上層人物都知道,遷都是不可改變的了。中華帝國立國伊始,大家都知道,中華帝國的首都不可能一直坐落在台灣這個小島之上,遷都是遲早的。
南京城裡的原有百姓,也被要求配合帝國的城市改建計劃,進行臨時性的搬遷。等到改造完畢之後,將會讓他們重新搬回來。當然在這十年的搬遷過程中,他們會得到極其豐厚的補償。
所有分配到百姓手中的房子都是三層小樓,交通,商業,教育,工廠分佈等等是一應俱全。
北京可以說是個大陸政策的中心,而中華帝國如果不想失去對南洋,對澳洲,甚至是對太平洋,印度洋的控制,就不能選擇北京這個大陸政策中心。最終選來選去,蕭明乾選擇了南京。
只是臨時性的搬遷,回來之後,將會得到三倍于原來的住房面積的住房,更有優厚的補償,傻子才不答應。
說是臨時安置點,但是一開始就是以南京城的一部分進行建設的,所以其規劃也非常的好。
然後讓其在皇帝和全體政府部級官員面前進行競爭的方式來選取政府總長。總的來說,還算是一種集中制的民主吧,至少比以往要好上一些。
五年的發展,已經讓大多數人忘記了大明朝,徹底的接受了中華帝國。
其實蕭明乾剛開始是想規定為兩屆,每屆五年的。但是在建立中華帝國的時候,蕭明乾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掌握整個中華帝國的權利,並沒有引入議會制度,民主制度也非常的落後,更不用提政黨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蕭明乾也是一個獨裁者。
不管如何,遷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誰也無可奈何,不管是失落的台北百姓,還是那些有望成為都城但是卻沒能如願的城市的百姓,都最終接受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到了三月份的時候,另一個重大的消息再次傳遍天下。中華帝國的政府總長,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的唐洪生,以自己年歲過高為由向皇帝提出辭去總長一職的請求。
所以最終只能硬性的規定十年的任期時限,不過在總長人選選擇上,蕭明乾並沒有將其納入皇帝的權力當中。而是由前任總長和各部總長一起提名三到四人。
……
只是大家都以為蕭明乾會將首都遷到北京,沒想到最終會選擇在南京。
其實一開始蕭明乾也想將北京當做是首都的,但是一看中華帝國的地圖,大部分的領土都在南方。
自古民不與官斗,而且還是皇帝和整個中華帝國政府。所以所有的百姓都在得到了優厚的補償之後,搬入了特地在南京城東側建立的臨時安置中心。
一八六零年年初,整個台北陷入了一種難過的氣氛當中。因為在年初,帝國政府正式宣布,將在十年後遷都南京。也就是說,五年後,台北將不再是中華帝國的政治權利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