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明》第一卷 生計

第25章 陞官之後

第一卷 生計

第25章 陞官之後

媳婦黯然神傷,點了點頭。原來當初兩兄弟分家的時候,妯娌之間就產生了矛盾,都聲稱父母幫了對方。尤其是大嫂,自從分家后,就拒絕父母到她家去。顧秀林是個實誠人,便獨自奉養父母。現在顧秀林的生活越過越好,大嫂心裏更是嫉妒,直接就把現在他們生活好的原因歸結到父母幫了他們,三天兩頭的跑過來吵架,她不敢把矛頭指向父母,就找著顧秀林的媳婦吵。顧秀林媳婦也不是省油的燈,要不是顧秀林壓著,兩人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
現在二杆子早已不再親自伐木了,又升任了鴨子口貨棧副總管,工錢可不少。這不,到了年底,還分了二十多兩的紅利,按照郭總管的說法,就是林老闆照顧大夥,讓大夥過個好年,以後工作用心了,林老闆獲利更高,就會給大夥發得更多。
「哦,這麼看來這裏的地的確沒什麼好留戀的。你想把地送給大哥,爹也不管你們,你們自己商量吧。不過呢,地總是種自己的心安,我看最好還是你把地給大哥種,也不收什麼地租,但地契還是你保留著。至於牛,就隨便你們吧,我老了,也管不了什麼事情了。」
不多時,船隻在碼頭靠岸,林純鴻帶著周世亮、李光祖、楚文山三人逶迤而行,來到了枝江縣衙。
林純鴻暗思道:看來自己依靠荊州知府何之源的關係,奪了典史之位,讓這位進士不滿了。
到了家門口,顧秀林正準備大聲呼喝,突然從門縫裡探出一個小腦袋,奶聲奶氣的問道:「誰啊?」顧秀林一把拉過小子,舉過頭頂,大聲道:「你老子,連老子都不認識拉?」小子發出快樂的笑聲。
再則,林純鴻現在急缺人才,他準備打著典史招屬吏的旗號,公開在枝江縣招募人才。
「呵呵,你知不知道,林老闆準備在百里洲還立個私塾,說只要一年繳納兩石糧食就可以讓一個小子去讀書?」顧大嫂問道。
隨著笑聲而出的是顧秀林的老婆,還有爹娘,見到顧秀林回來后,都喜不自勝,尤其忙壞了娘,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做了點給顧秀林吃。而且聽說顧秀林多發了二十多兩銀子,就一直嘮叨著要蓋新房子。
現在她在家裡的地位可高了,以前經常揍她的丈夫對她也客客氣氣的,真可謂相敬如賓。順帶著,鄉里的婆子們也經常找她打聽,還招不招婆子做飯,她每次都自豪的說:哪能那麼容易招人的?招的人都是做飯做菜非常好的人。直惹得那些人唯唯諾諾,禁不住嫉妒,就在背後嚼舌根。
林純鴻也不放在心上,恨老子又如何,老子照樣快快活活的做自己的官!
眾皆大喜,只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好官,言語之間簡直要把林純鴻當再生父母看待。
林純鴻當然看不上捕頭、獄頭之類的小利,他在乎的是借典史之名,行非常之事。典史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管理弓兵。這樣,林純鴻在清江沿岸和百里洲蓄養的私兵,就成了枝江的弓兵,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使用武力,以免被人誣陷為謀反。
二杆子是個實誠的人,成婚以後,老婆給他生了胖大小子,讓他整天合不攏嘴。現在老婆又懷上了,挺著肚子轉來轉去,更是讓他驕傲自豪,聽村裡的老人說,那肚子的形狀肯定又是一個放牛娃。
「這裏的地也沒什麼好留戀的,我們典史大人說了,百里洲的地我們可以租個十五畝去種,也沒有什麼雜役的,每年每畝地按時價的六成賣給典史一石糧食就夠了。」
顧秀林之所以這麼篤定家人一定會樂於前往百里洲,是因為林純鴻告訴大夥:凡是和他簽訂了契約的工人,都可以帶著家人到百里洲租種田地,一人不準超過十五畝。租的土地每年只需將一石糧食按照時價的六成賣給林純鴻即可,其他任何稅金和租金都沒有。顧秀林打聽過了,百里洲那裡的土地還算肥沃,一般冬天時便可以種冬小麥,來年三四月份,可以將棉花苗套種在麥地里,待到小麥收割后,棉花苗就長大了,九月份採摘棉花后,又可以種植冬小麥。而且一季的小麥畝產兩石左右的糧食,採摘的棉花也有將近一百斤。雖然這些遠遠比不上他的工錢,但對於重土難遷的老百姓來說,吸引力相當大。一石糧食按六成的時價收購,那豈不是基本上就沒有繳納地租?這個帳顧秀林算得很明白,畢竟,他學算術的日子也不短了。
「啊?林老闆怎麼能這樣做?女孩兒讀書有什麼用?能考功名嗎?」顧大嫂吃驚的問道。
顧大嫂手裡的錢可沒有顧秀林那麼多,年底就拿到了五兩多銀子的分紅。但就這五兩多的銀子也讓顧大嫂高興不已。想想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辛辛苦苦一年,種的糧食交了稅收和地租后,就所剩無幾,自己就相當滿足。
話一說完,媳婦不停的眨眼睛,見顧秀林不理會後,還假裝有事情從這裏過,暗暗的踢了他一腳。顧秀林也不理會媳婦,等著父親的說法。
父親狠狠的吸了口旱煙,吐出濃濃的煙霧,隨之嘆了一口氣道:「當初呢也沒有偏向誰,都是自己的兒子,哪能偏向誰呢?雖說你這幾年在外面也掙了幾個錢,但人總得留個根,這裏的田沒有了,你就沒根了。按說你大嫂那邊,你大哥也應該壓著點,越來越不像話了!」
「居然有這好事?」父親的眼裡滿是不相信,「要是這樣,還不是人人搶著去種,哪裡能輪到你啊?」
顧秀林的媳婦拚命的在那裡點頭,顧秀林對著她笑了笑,點點頭,然後對父親說道:「按照爹的這個法子也好,我現在就把大哥叫過來,看他有什麼想法。」說完就準備出門,剛走到門口,就碰到了顧秀興,顧秀林連忙笑道:「原來是秀才公來了,快到屋裡坐。」顧秀興並不是什麼秀才,不過早年讀過書,識得字,被鄉人稱為秀才公。
顧秀林笑道:「你知不知道,林老闆小時候家裡也窮,就是他娘教他認字的,林老闆還說,娘識字的話,不管什麼情況,兒子肯定識字!」
最後,最重要的是,林純鴻發現,在現在的大明朝,官府的勢力從未到達鄉村,所有鄉村的治理完全依靠當地的紳士階層,也就是所謂的地主。他準備將自己的勢力深入到鄉村,取代紳士來治理鄉村,徹底架空整個枝江縣官府。要把勢力深入到鄉村,當然需要名頭,這個名頭就是借維持治安,將自己的人馬派到每個鄉村。
「豈止是這樣啊?我聽大貓耳說,女孩兒要去私塾讀書就免費呢!」顧秀林神神秘秘的說道。
腹誹歸腹誹,面子上的事還得走一遭。林純鴻在衙役的帶領下,首先去拜見縣尊大人包哲東。包哲東面色冷冷,盡說些場面之話,不到盞茶功夫,便端茶送客。
不說林純鴻在那裡費盡心思挖枝江官府的牆角,且說新年將至,工人們放了假,紛紛趕回老家過新年,這裏面就包括二杆子。
冬天的陽光,穿透晨霧,灑在微綠的江水上,在蕩漾的波濤下,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晨霧在陽光的照耀,越來越稀薄,終於消失不見,讓立在船頭的林純鴻心情大爽。
與譚傑希說了一些沒有營養的話后,林純鴻來到了自己的署廳:西司。在整個西司,林純鴻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不,捕頭史超、獄頭何淼率領一眾捕快、獄卒早就在西司等候多時,恭迎林大人上任。
顧秀林急著回家看自己的小子,也急著想把增發了二十多兩的紅利告訴媳婦。他很享受媳婦聽聞多發了錢的驚訝,估計每個男人都希望老婆有這樣的表情。
「大哥和嫂子知道我今天回來不?怎麼沒有見到人?」顧秀林沒有見到大哥他們,禁不住問道。
二杆子大名顧秀林,乃夷陵附近顧家莊的人,與他一起回家的還有一個婆子顧大嫂,和他是一個村莊的。在宜都與大夥分手后,顧秀林和顧大嫂便從陸路回家,他們嫌水路太慢。
望著浩浩東流的長江,林純鴻不免豪情萬丈,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後,揚名天下的閻典史。林純鴻心裏暗道:無論如何,不能讓閻典史的悲劇再次上演。
至於包哲東、譚傑希,無論他們對自己持何種態度,林純鴻根本不放在眼裡,他需要的僅僅只是一個典史的名頭,這也是他費盡心思花費銀子謀取典史的原因。
大夥這麼給面子,林純鴻當然秉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則,不僅邀請眾下屬赴酒樓喝酒買醉,還在酒席上明確表示:以前的事情怎麼做,以後還是怎麼做,自己絕不會動捕頭和獄頭的一畝三分地。
「二杆子啊,你說林老闆年紀輕輕,怎麼就那麼仗義呢?連我也能到百里洲租十五畝地,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顧大嫂邊走邊和顧秀林說道。
「嗯,我也讓當家的和兒子都過去,以後我也不回這個地方了。顧家莊的那幫人除了嚼舌根外,什麼好事都沒有做。上半年,你還幫我出頭教訓了秦三,那小子一直盯著我們家呢,真怕他報復!」顧大嫂對無賴秦三可是又恨又怕。
這讓林純鴻的心情好了不少,看來這位主簿乃是明智之人。
顧大嫂想了想,覺得在理,一路和顧秀林聊著閑話,半日,便到了顧家莊。
「對他這樣的人,就應該這樣,下次碰見他了,還揍!林老闆說,現在村裡就兩大害,一個是里甲長或者族長,一個是潑皮無賴,這真說到我心裏了。」顧秀林握著拳頭說,在外面的見識廣了,顧秀林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膽小怕事的人,加上當年又跟著周望學過一些戰陣之法,一般潑皮無賴不是他對手。
實際,他更想告訴媳婦的是:過完年,就和爹娘遷居到百里洲去!
媳婦和爹娘一聽到顧秀林提大哥,都沉下了臉。顧秀林感覺不妙,問道:「難道嫂子又跑來吵架了?」
崇禎二年十二月。
也難怪林純鴻興奮,繼控制百里洲島、順利經略清江沿岸后,又掌控了荊江航道,財富之路越走越寬,聚斂財富的速度越來越快。
以前顧大嫂一聽說這些風聲就哭哭啼啼的,心裏委屈的不得了。現在連丈夫和兒子也安慰她,讓她腰桿挺得直直的。上次村裡的顧大爺要求丈夫召回她,被丈夫給罵回去了,直氣得顧大爺在床上躺了三天,這更讓她覺得解氣。
顧秀林在村口與顧大嫂分開后,便快步向家走去。離家越近,腳步越發輕快,彷彿沉重的包裹不存在似的。包裹里,有幾雙土人的精美刺繡鞋墊和頭飾品,還有西蘭卡普織錦,有一些臘肉、薑糖之類的,帶回來給家人嘗鮮,還有幾個小哥兒玩的玩具,嘿嘿,自己的小子也快兩歲了,正好玩這個。想到小子,顧秀林就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容,以後也送他去讀書,免得學個算術都這麼費勁。
這縣衙滿眼斑駁之色,破敗得不像話,讓林純鴻暗自腹誹:官不修衙,什麼狗屁規矩,搞得衙門與狗窩一般。
更何況,因為「剿滅」張兆,在張道涵的運作下,荊州知府任命林純鴻為枝江縣典史,典史,主管一縣之緝捕、監獄,乃不入流官職,無須吏部下文,林純鴻於今日走馬上任,原百里洲巡檢一職由李崇德接任。就這樣,繼百里洲巡檢之後,林純鴻終於在權勢上跨出了堅實一步。
「可不是,我就準備讓媳婦和爹娘搬到百里洲去。受顧大爺的氣受夠了!地租居然要五成!」顧秀林對顧大爺這個族長相當不滿。
顧秀林當初就懶得理會這些事情,現在常年在外面,眼界非當初可比,更是不想激化矛盾。但現在看著媳婦現在每天受氣,心裏也不是滋味。
旋即,林純鴻又去拜見主簿大人譚傑希。譚傑希主管一縣錢糧,多多少少知道點林純鴻的實力,因此言語之間還算客氣,不停的強調:「以後枝江的錢糧全靠林大人了。」
「爹啊,當初是五畝田,我和大哥一人一半,牛呢,是兩家輪流養著,我準備把我的那份給大哥算了,牛也歸他們,我不要了。」顧秀林沉默了良久,對父親說道。
顧秀林笑了笑,驕傲的說:「典史大人只讓自己的人租種,不招別人的。連顧大嫂都能租十五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