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明》第七卷 遼東

第578章 撬動時局(五)

第七卷 遼東

第578章 撬動時局(五)

七成!
出人意料的是,此消息一經發布,居然引起了數十個運輸商人的激烈爭奪。競拍會上,運輸費用一路下跌,一直跌到了起拍價的七成,最終由永浩商社下屬的車馬船行中標。
崇禎十一年七月十五,林純鴻以林純義為帥,率領虎嘯軍團、龍武軍兵出方城埡口,逶迤望潼關而行。
而且,羅永浩與鄭夢帆還不同,鄭夢帆說到底與荊州是合作關係,即便荊州突然崩潰,也不至於要了他的命。而羅永浩的根就在荊州,萬一荊州崩潰,等待羅永浩的必然是亡命天涯。
連遠在淡馬錫的羅永浩也得知了消息,迅速乘坐快船,冒著風暴的風險,從淡馬錫趕回廣州。
鄭夢帆暗自嘆服,對羅永浩說道:「我看羅大哥比黃渤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淡馬錫,羅大哥打一個噴嚏,印度都得感冒!」
綏靖行營雖然如期出兵,但這隻是將財政危機后延而已,於是,林純鴻立即下令,在各大報紙上刊登出售工坊一事,並詳細列舉了第一批準備出售的工坊。
消息一經傳出,猶如平地里響起了驚雷,把荊州本地的商人驚得目瞪口呆,旋即狂喜,立即開始籌備錢鈔。幾乎與荊州時報同步,揚州時報、廣州時報也刊載了這個消息,引爆了江南和廣東商界。
「江陵侯的信任?」鄭夢帆驚問道。
近年來,以羅永浩、洪齊雲與張德勝為代表的實業商人跨入大海之後,海商們雖還未體會到競爭的壓力,但鄭夢帆非常敏銳覺察到:羅永浩他們掌握了貨源,在競爭中會佔據天然優勢,一旦他們在海上的實力不停地壯大,勢必擠壓他們在海上的利潤空間。
同時,鄭夢帆暗地裡下了決心,不管板甲工坊有多貴,這次一定要拿下來,以此為契機,徹底地將自己融入荊州集團之中。
這些工坊可不是一般的工坊,如火燒坪、馬連煉鐵工坊,就是林純鴻起家的第一批重工坊,又如百里洲、荊州的造船工坊,為林純鴻樹立水上霸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再如百里洲的馬刀鍛壓工坊、板甲衝壓工坊、鋼弩工坊,這些都是林純鴻的力量之基……
羅永浩突然將嘴湊近鄭夢帆的耳朵,低聲說道:「有一句話要提醒鄭老弟,這次江陵侯出售工坊,不管怎麼樣,你也得購買一些,一方面幫助荊州解決財政困難就是幫助自己,再則,鄭老弟富可敵國,那些錢鈔放在手裡何用?還不如博取用來錢生錢;最關鍵的是,這也是一種態度,你將自己的產業放在荊州的最核心地方,江陵侯對你的信任自然非以前所能比!」
鄭夢帆得到羅永浩的鼓勵,重重地點了點頭,道:「謝羅大哥提醒,否則小弟會一直迷糊下去!」
「哈哈,鄭老弟也在衡州啊?是不是明日繼續向北?」羅永浩與鄭夢帆早已熟識,並且在大西洋商號中都擁有股份,因此,他初一見面,就問起了鄭夢帆的目的。
鄭夢帆想購買工坊,擔心羅永浩等人的競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鄭夢帆笑道:「與羅大哥的目的一樣!」
重工坊的出售,還處於宣傳造勢階段,荊州的財政依然緊張,林純鴻根本拿不出錢來支撐三萬精銳兵力跨越上千里作戰。
羅永浩嫌乘船太慢,直接在廣州棄舟登陸,乘坐四輪馬車趕赴荊州。只見一路上都是乘坐四輪馬車的商人,絡繹不絕,幾乎在廣州至荊州的官道上牽成了一根線。
說著說著,鄭夢帆止住了話頭,停了下來。
鄭夢帆這才明白羅永浩的謀划,一時心裏如翻江倒海一般。鄭夢帆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海上貿易上,從未想過要發展實業,這次要不是對板甲好奇,或者掌握國之重器的虛榮心作怪,根本無法下定決心涉足實業。
「……恐怕江陵侯遇到了無法克服的財政困難,不得已,將麾下的工坊進行出售。早就聽聞山東大戰後,荊州財政很困難,沒想到困難至斯。羅大哥,你看,荊州軍戰力獨步大明,板甲居功至偉,現在江陵侯將板甲工坊也列在了出售之列……這背後……」
鄭夢帆訕笑道:「甲裝,國之重器,以往官府嚴格管制,常人難得一見,這次江陵侯想出售,小弟非常好奇,忍不住想控在手中。羅大哥看中了哪一塊?」
羅永浩明白鄭夢帆的意思,像他們這幫依託著荊州發財致富,並依賴荊州保護的商家,一旦荊州財政不繼,必然收縮,會給他們的生意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鄭夢帆稍稍沉默片刻,問道:「羅大哥,萬余工人,還有秘而不宣的技術,真要拿下這些工坊,恐怕百萬大圓都不夠!」
(寫到國之重器,隆重推薦央視最近播出的紀錄片《大國重器》,講述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現狀,看了之後頗為震撼。)
羅永浩也不謙虛,坦然道:「所以,為兄提醒老弟,這次購買工坊就是最好的機會!江陵侯知人善用,一旦老弟將身家壓在荊州上,以老弟之才,還怕得不到江陵侯的重用?」
按照以往的做法,荊州軍除了擔負遮護糧道的任務外,自身從未親自運送過糧草,若有作戰任務,都是拿出大圓動員民夫運送糧草和軍械。
「誰會嫌自己手中的產業多?」羅永浩神秘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我看中的不是幾家工坊,而是工坊里的工人和技術!我算了一下,僅百里洲和荊州的造船工坊,工人就有萬余,這該是多大的一筆財富?還有,我在武昌造船工坊里造出的三桅帆船,雖比荊州的工坊便宜,但質量……哎,一直不盡人意,這裏面的門道,一直難以窺得門徑,買過來,不就知道了?」
兩人大笑,相攜著進入客棧,找了一處僻靜的地方密聊,話題自然離不開林純鴻出售工坊一事。
羅永浩點頭道:「正是。你看看黃渤,博得江陵侯的信任之後,便即委于重任,現在在山西儼然一方諸侯,對數不清的商人和百姓發號施令,就連江陵侯的愛將盛坤山也事事找他商議。咱們做生意的,能做到這一步,都快趕上呂不韋的風光了!」
羅永浩伸出兩根手指頭,道:「我看中了四輪馬車製造工坊和造船工坊!」
程舒嘆服,這幫商人效率比官府高得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他們對林純鴻心思的琢磨,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程舒敢打包票,看在節省三成費用的份上,這種方法必然讓中書府的那幫人食髓知味,難以捨棄!
如此一來一去,至少可以將交款的日子延後至一兩個月後。周望、陸世明聽到這個辦法后,不由得拍案叫絕,建議以後都採用這種辦法,免得動員民夫時搞得雞飛狗跳的。
眾多海商也如鄭夢帆一般,見海外貿易來錢快,容易,對實業的興趣不大。因此,海商們雖然聚斂了大量的財富,卻一直用於揮霍購置地產,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實業之中。
看著這麼多商人對工坊感興趣,羅永浩更是心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程。
羅永浩大笑道:「鄭老弟有什麼好擔心的?江陵侯這麼多年來,無不是走一步,看兩步,既然江陵侯準備出售板甲工坊,必然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不用我們擔心。我看,鄭老弟這次來勢洶洶,恐怕是衝著板甲工坊去的吧?」
都督府後勤司程舒百思不得其解,找到車馬船行掌柜的一問,掌柜的神神秘秘地說道:「七成當然賺不了多少,但也不會虧,嘿嘿,以侯爺的習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先贏個信任,以後……嘿嘿……」
鄭夢帆點了點頭,臉色漲得通紅,顯得有點羞愧:看來,在實業上,他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這日,行至衡州時,羅永浩一行人疲累無比,不得已尋了一家客棧,準備休息一晚再上路。初一進門,就見到鄭夢帆迎了上來:「羅大哥,幸會,幸會,能在衡州遇到羅大哥,還真是快慰!」
羅永浩大笑道:「百萬大圓?百萬大圓哪裡夠啊?你想想,要是有萬余熟練的水手擺在你面前,要花兩百萬,你買不買?」
最後,商人拿著綏靖行營開具的憑證至荊州財政司報銷。
糧食不是問題,軍械也不是問題,難就難在如何將糧食和軍械運至前線。
林純鴻手中無錢,這種辦法顯然不可行。想來想去,林純鴻只好把主意打在了荊州的運輸商人頭上,規定由綏靖行營後勤處擬定運送清單后,交由中標的商人至南陽武庫、常平倉領取軍械和糧草,然後再運送至綏靖行營。
鄭夢帆說的倒是實話,這些年,大西洋商號勢力日趨龐大,將印度的葡萄牙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就連將放棄聖地亞哥城都提上了議事日程。
鄭夢帆吃驚地看著羅永浩,問道:「羅大哥在武昌不是有造船工坊了嗎?馬車工坊也開到了佛山,為何還想把荊州的工坊掌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