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明》第七卷 遼東

第603章 初次運作

第七卷 遼東

第603章 初次運作

若同意黃渤的提議,一旦朔州方面趁機主導了宣大防線,朱由檢照樣會拿他是問,他依然擺脫不了悲慘的結局。
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漢子,相互之間共同語言甚多,一行人迅速熟絡起來。尤其是鄭嘉棟,容貌甚丑,性格又急,剛一坐定,就迫不及待地叫道:「盛將軍的計劃,我可有點不贊同,咱們陝兵,雖只有五千,遮護右玉林衛、左雲衛,雖兵力吃緊,也能應付,盛將軍為何還安排王朴赴援?王朴那沒卵蛋的夯貨,唯知回易自肥,若他派出一兵,我把腦袋砍下給盛將軍當球踢!」
說完,盛坤山轉向鄭嘉棟,接著說道:「不過,如此一來,鄭將軍承受的壓力將會非常大……」
盛坤山笑道:「若鄭將軍能得到王朴的增援,自然輕鬆許多,何樂而不為?」
黃渤口口聲聲聲稱待參軍聯席署成立后,再共享情報,讓王繼謨暗自警惕。
與此同時,左勷率兵三千,兵出大同,經新榮向西,從右翼對韃子施加壓力,協同武衛軍一道切斷韃子的退路。
王朴沒有得到王繼謨的調兵軍令,自然不會往西邊派出一兵一卒。左勷日夜期盼王繼謨下達調兵命令,卻苦等不至,也無法動兵。
相互見過禮后,鄭嘉棟和左勷力邀盛坤山一行至懷仁縣城一敘。此等良機,盛坤山自然不會拒絕,欣然應從。
於是,整場戰爭幾乎變成了盛坤山的獨角戲,唯一有點關聯的,就只有鄭嘉棟在左雲衛被動防禦韃子劫掠。
王繼謨終於動心了,對黃渤坦言,自己將上奏朝廷,由朝廷來決定是否設立。
盛坤山點頭道:「荊州方面獲悉,孫督師觸了皇上的逆鱗,雖有牢獄之災,卻無性命之憂。只是,要出獄也非易事,恐怕需要一段時間。」
上奏朝廷,堪稱良策。
盛坤山道:「哪需要半個月,最多三四天就夠了!」
回絕黃渤的提議,自然容易,而且還不會落下後患,只是,蒙古女真的威脅就在眼前,若阿濟格趁亂進攻宣大一線,宣大一線將要蒙受巨大的損失。按照朱由檢的性子,十有八九會把他拿來泄憤。
鄭嘉棟正待反駁,卻被左勷拉住了衣角。左勷面目清秀,看起來一點也不像衝鋒陷陣的先生,倒像教書先生。
第一次參軍聯席署會議,就這樣草草結束。盛坤山一點也不在意,帶著張鳳儀等一幫將領,出了大同城,逶迤往朔州而行。
聯席署成立后,便即召開第一次聯席署會議。果不其然,王朴等三總兵只派了三個無關痛癢的參軍參加,王繼謨也只派了一名小屬吏。而鄭嘉棟、左勷則稍微重視點,各派了一名參將。
至於調動王朴、左勷一事,王繼謨當然沒有儘力協助盛坤山奪取宣大主導權的意思,便將此事拖了下來。
當奏章抵達北京后,楊嗣昌正在為其他事心煩,草草看過王繼謨的奏章后,便票擬同意。朱由檢一觀之下,也覺得王繼謨有可能通過參軍聯席署指揮荊州軍作戰,不疑其他,爽快地批紅。
鄭嘉棟大喜,左勷卻意味深長地看了盛坤山一眼,將盛坤山拉至一邊,悄悄說道:「末將與鄭將軍,深受孫督師之恩,大丈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只是我等人微言輕,苦思不得計。唯有求將軍,由將軍知會荊州那邊,讓林都督出力解救孫督師!」
更何況,參軍聯席署從開始設立,到朔州方面最終主導宣大防線,至少得要好幾年,到那時,宣大總督十有八九已經換成他人,與王繼謨有何干係?
……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王繼謨好生為難。
盛坤山及左勷見鄭嘉棟突然認慫,定出個半月的期限,忍不住哈哈大笑。
鄭嘉棟拍著胸脯答道:「盛將軍放心,無論韃子來多少,半月之內,末將定不讓韃子越過右玉林衛及左雲衛一線。」
既然看穿了朔州方面的企圖,王繼謨本能地就要加以拒絕。就在一口回絕之前,王繼謨突然想到了近在咫尺的蒙古女真聯軍,硬生生地將話咽回肚子。
王繼謨不是笨蛋,稍一琢磨,便明白了黃渤的打算:主導宣大的防務。
這些事,早在王繼謨的意料之中,也不覺得奇怪。他所關心的是,韃子究竟進攻哪裡,朔州方面是否會派兵支援。
不過,讓王繼謨驚詫的是,黃渤似乎算到了他的難處,突然說道:「督師大人,參軍聯席署只用來共享情報、協調荊州軍和邊軍的行動,充其量算作臨時機構。正所謂兵者無小事,要不,由督師大人上奏朝廷,由朝廷來決定?」
現在,王繼謨見朔州方面準備傾巢出動,援救右玉林衛及左雲衛,宣大防線一時應該無憂,大大地鬆了口氣。
就這樣,崇禎十一年冬,大明境內第一個參軍聯席署在大同悄悄設立。其知情範圍極其狹窄,除了宣大邊軍高層、朔州方面外,就只有荊州高層及朝廷知悉。
盛坤山坦言道:「王督師會不會同意該計劃,並且調動王朴及將軍,目前還未得到確切消息。不過,本將認為,即便王朴不派一兵一卒,將軍也按兵不動,以鄭將軍的兵馬及驃騎軍、武衛軍,也能讓韃子有來無回。」
黃渤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滿意而歸。
會議上,盛坤山首先通報了最新戰場形勢:阿濟格業已率兵抵達和林格爾,將此前潰不成軍的嶺北四部重新整頓,擁有兵力超過萬余;鰲拜率領二千余本部及八千多土默特部輕騎按兵不動。
左勷麾下參將好歹冷靜點,只是說道:「末將一定通報左大帥!」
鄭嘉棟所派之參將,並非無能之輩,一眼就看出了盛坤山計劃的妙處,欣喜之下,忘了自己的身份,大言不慚地說道:「盛將軍妙計,鄭大帥必然贊同,末將這就回左雲衛通報大帥!」
最終,盛坤山提出作戰計劃:驃騎軍向北進兵,對清水河畔的鰲拜部施加壓力,限制其派兵向東;武衛軍向東北行軍,兵駐右玉林衛之西的丁家窯,阻隔鰲拜部向東的道路,從左翼對劫掠的韃子施加壓力,並伺機切斷韃子的退路。
且說王繼謨得到小屬官的通報后,接著又獲悉鄭嘉棟、左勷與盛坤山在懷仁密聊之事。
……
口頭上,王繼謨用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敷衍黃渤,內心卻陷入激烈的鬥爭中。
王繼謨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暗叫一聲慚愧,心道:剛才自己怎麼沒想到這點?
由大同總兵王朴派兵三千,支援鄭嘉棟,兩軍協同,嚴防死守,不讓韃子跨過邊牆一步。
除了朔州方面外,無論是宣大總督府,還是三總兵,所派與會人員皆無決策之權,所以,聽了盛坤山的作戰計劃后,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一旦朝廷同意設置參軍聯席署,朔州方面必然會將宣大一線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容蒙古女真聯軍踏入半步,算是解了王繼謨最大的難題;另一方面,即便將來朝廷發現參軍聯席署的危害,打板子也找不到他王繼謨頭上。
事情演變成這個樣子,盛坤山卻信心滿滿,得意地對黃渤說道:「有錢、有兵,什麼事情做不成?待這場戰爭打完,有王繼謨難受的時候!至於王朴、楊國柱和許定國,估計以後會像狗一樣搖尾乞憐!」
最為重視的,莫過於朔州方面,盛坤山、張鳳儀等最高指揮者,悉數到場。
剛行至懷仁縣雲中,盛坤山一行赫然發現,鄭嘉棟與左勷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左勷道:「給盛將軍說句實話吧,我們陝兵兄弟,自然希望由朔州方面來發號施令。盛將軍的作戰計劃,我和鄭將軍舉雙手贊成,只是有一個繞不過的難題,鄭將軍還好,韃子來攻,反擊就是了,有沒有總督府的軍令,都是一樣,而末將要兵出大同,非得有總督府的調兵虎符不可。」
事不宜遲,黃渤一離開,王繼謨就將自己關在了書房,開始擬定奏章。由於王繼謨本人傾向於設立參軍聯席署,因此,他在奏章中提到,設立參軍聯席署可以方便地從荊州軍中獲取情報,還可以藉機壓服驃騎軍和武衛軍聽命行事,藉此來鞏固宣大防線。
聽完左勷的話,盛坤山立即意識到,左勷已經看穿了他們的意圖,對他們的意圖並不抗拒,反而有意識向荊州軍靠攏。
左勷素知荊州方面情報準確,聽聞孫傳庭無性命之憂后,一直懸著的心方才放回肚子,說道:「孫督師性命無礙,我等就放心了。唉……希望孫督師能逢凶化吉,儘早出獄!」
盛坤山判斷,近期,阿濟格主力將對朔州持續施壓,與此同時,為了解決兩萬余騎兵的糧草問題,很可能會派兵對宣大一線實施劫掠,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左雲衛及右玉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