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地梟雄》第一卷 幽州

第21章 娛情于義

第一卷 幽州

第21章 娛情于義

公孫隆一臉迷糊,擰著眉頭思索了一陣。
公孫隆在這一天的比試中輸了兩陣,在返回祖家莊的路上一直罵罵咧咧、不吐不快。畢竟是年輕氣盛,沒什麼心思總結失敗的具體原因,只是一個勁兒的埋怨隊員不夠機靈。一些跟在後面的祖家子弟滿是怨氣,若不是考慮到公孫隆是客人,只怕早就反唇相譏。
「再好的馬也要有一身好本事才行,這段時間你可要好好練。」祖昭叮囑的說道。
簡單吃過早飯,祖昭只好帶著公孫隆一起到庭園裡調整馬具。公孫隆對祖昭設計的馬具很是奇特,繼而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這方面,在一旁不停的問長問短。祖昭性子還算耐得住,有問必答,言簡意賅。幸而公孫隆在玄菟郡也是騎馬好手,聽完祖昭介紹之後,同樣也提出了一些關於騎術方面的建議,多多少少起到一定幫忙。
遊俠兒們最講究豪爽,巴不得每日都能大酒大肉,儘管來響應張遠、張預兩兄弟號召的遊俠兒們大多是有三、兩分家底子的,可即便是像祖昭這樣的豪族世家也都不可能頓頓吃肉,更何況他們?因而對此無比興奮,也一個個積極響應。
頭一天比賽結束后,祖昭如約請獲勝一方到鎮上酒坊喝酒。他要求酒家只許提供定量的酒水,至於肉、菜則吃多少算多少,自己並沒有隨身帶錢,只向酒家許諾明日午後再來結賬。酒家早已聽聞祖昭「龍城飛將」的名頭,也深知祖家富甲一方,於是痛快的應允下來。
祖昭騎在馬背上,淡然的笑了笑,用十分認真的口吻說道:「拳腳小功夫,容人大丈夫。比試只不過是形式,重要的是培養大家默契,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今後還如何能夠取勝呢?公孫兄,你說是不是?」
祖昭依然笑著說道:「公孫兄如此,可真心叫人失望了。我知公孫兄氣力非凡,可到最後依然一拳難敵四手。敵十人的技巧誰人都能練就出來,可若要做到敵百人、敵千人甚至敵萬人,那才叫作是真本事。」
公孫隆稍微有些明白,縱然心中仍然不服氣,卻也再沒有剛才那樣激烈的反應。
比賽的項目各式各樣,單單賽跑就能分好幾種。
「那是當然!」祖季暢快的笑道。
頓了頓,祖昭隨即又笑道:「反正,比試不過是戲耍,敗一陣無甚緊要,不妨晚些時候總結一下失敗的經驗,明日再來一局。」
他預想中的訓練成果,是要讓這些人能夠達到列陣衝擊的程度。只有具備主動進攻能力的騎士,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此後完全可以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做進一步調整,分出斥候、游擊、奇襲和圍追等類型的騎兵種類。
為了避免兩隊競爭的人真正結下仇惱,祖昭預想的是每天重新分配一次隊伍,所有人抓鬮決定,遊俠兒和祖家子弟分拆打散。即便日後參与訓練的人越來越多,也全然按照這個方式來辦。直到全面調起參与者的積極性,或者正式得到郡府、縣府的支持,讓眾人投身到正規紀律的氛圍之下。
公孫隆仍然狡辯的說道:「是先前我分明是跑在最前面,就是讓那幾個人拖了後腿。摔角也是,我一人都摔倒他們好幾人了。可氣,太可氣!」
次日一早,祖昭剛起身洗漱,卻不料公孫隆便急匆匆跑來求見,像模像樣的請教關於今天下午比試的一些事情。
來到後院馬場備馬,一眾祖家子弟慣例的早早準備就緒。今天到場的人數不少,一個個摩拳擦掌、氣勢洶洶,顯而易見,昨日安排的比試激起了許多人的興緻,這些人回來后又忍不住碎碎念,隨即也造成更多人心中發癢、躍躍欲試。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公孫家的訪客仍然寄宿在祖家莊上。
祖昭希望一步一步來提高這些青壯的體質,現階段只是以幾百米的短跑為主,往後則會一點一點增加賽跑的里程,以及採取往返跑、障礙跑等方式來磨礪眾人意志和反應力。至於北方人大多善騎,可真正要成為作戰性質的騎兵還是需要加以訓練,尤其漢朝並未發展出成熟的重騎兵兵種,大多是輕騎,這就更側重考驗騎士作戰的技巧性。
至於祖家子弟並不在乎一頓酒肉,不過他們大多自持身家,豈能甘心在比賽上輸給這些市井之徒?故而同樣是盡出全力,分毫必爭。
到了中午,祖昭與公孫隆一起吃過午飯。公孫隆迫不及待的要去西河橋。
公孫隆還是能聽得進去祖昭的話,畢竟在過去幾天時間里的相處,他對祖昭溫文爾雅、謙遜含蓄又兼有英武的形象很是欽佩,不僅如此,這幾天也是親自目睹過祖昭的身手,自認是有不及之處的。
左右其他祖家子弟也都聽得出奇,紛紛湊攏過來聆聽。
哪怕張遠、張預兩兄弟與祖家子弟多少懂的一些騎射,但這遠遠不夠。
「大公子,洪叔應該下午就回來了,看看今年能否收到什麼好馬。」他隨意找話題說道。
公孫隆聽到這裏,立刻撫掌大笑起來,連聲說道:「真是,真是。」
所有來西河橋參与「訓練」的人們,無論是誰都必須全部經過這些比賽項目,基本上賽跑、賽馬、摔角過後,一下午的光景也就差不多了。無論是遊俠兒還是祖家子弟,皆是大汗淋漓、一身塵土,也不少些微挂彩者,無不是酣暢快哉。
最近一段時間的練馬內容一如既往還是隨意的玩耍,不同的是,祖昭從這兩天開始專門設計一些「新鮮的遊戲」。他會讓所有人隨機分成兩隊,要求這兩隊人分別通過賽跑、賽馬、群體摔角等方式進行比賽,為此還專門安排了一些獎賞,比賽綜合獲勝的一方可以到鎮上酒坊大吃一頓,由自己全包酒資。
祖昭在準備韁繩時,祖季牽著自己的馬來到身邊。昨日他所在的隊伍大獲全勝,此時此刻臉上還帶著勝利者的得意之色。
祖舉只是簡單概述,倒是公孫隆卻把祖舉安排的對抗比試一五一十說了一通,說到最後還把回來路上祖昭說的那番話也添油加醋說了一遍。
按照提前投遞的名刺,公孫家此行會在祖家莊小住三五日,名義上就是到此地遊玩一陣。至於實際關於聯姻的正經事,也是由族中長輩與公孫治私底下的交談,對外倒是一點風聲都沒有。白天里,祖家會專程安排人帶引公孫家的賓客到縣鄉出遊,傍晚回來后則大設宴席,鼓瑟笙簫、燈紅酒綠。
除此之外,個人搏擊技術同樣不容忽視。古代戰場上的近身搏鬥,大部分時候拼的是體力和力氣,訓練群體摔角不僅能提高大夥的團隊意識,順帶的也能鍛煉體力和力氣。再者,戰場上的搏擊技術並非一無是處,懂一些拳腳功夫多少要比只會莽撞的人要強一些。
祖昭倒是詫異公孫隆竟然積極熱心到如此這般的程度,他能說的話並不多,一方面公孫隆並不會常住在徐無縣,更不會參与徐無縣的備盜,另一方面競賽的方式才剛剛開始,很多東西必須持之以恆才能從中悟出各自的理解來。
晚上回到祖家莊,眾人一哄的全部先去清洗了一遍身子,以至於參加當天晚宴遲到到場。不過幾位長輩並沒有怪責身上,自從祖昭上次向祖舉陳述過原因后,祖家上下與公孫家眾賓客皆很清楚這些少年們外出的目的。能看到族中子弟有這般熱忱,不失是一件好事。宴席之上,祖舉和公孫治甚至都還關注的詢問了兩句下午的情景。
雖說這次公孫家的到來,祖昭是必不可少的主角,但他也並非無時無刻陪伴在公孫家賓客身邊。除了第一次隨同公孫家賓客一同出遊一小會兒之外,其他時間他依然做著自己的事情,早起讀書或者設計馬具,午飯過後便帶領閑余族眾前往西河橋練馬,每一次公孫隆也會跟著同去,並且還「玩耍的」特別投入。
兩位長輩聽得所謂「敵十人、敵百人、敵千人、敵萬人」的言論,都有不同程度的驚異之色,彼此之間對視一眼,甚有感悟。
祖昭說道:「公孫兄可曾想過,在摔角時公孫兄之所以能一人敵數人,可不是因為有同隊夥伴從旁牽制對手,因而有了得手的機會?無論是比試又或者是真正上陣殺敵,從沒有過一人擊退一支軍隊的先例,只有懂得合眾之力,方才有以少勝多的可能性。我的話並無其他意思,單單隻是希望公孫兄切莫推責任於他人,何不深思如何才能團結同隊夥伴?」
片刻后,公孫龍終究還是不解的向祖昭問道:「祖兄,你的話為啥我就聽不太明白呢?這……敵百人、敵千人甚至敵萬人,這話可太過託大了吧。」
不過,整個一上午他仍然不肯離去,以至於祖昭連研讀經書的功夫都沒有。
對此祖昭只是無可奈何的笑了笑,他沒有想到自己為今歲備盜做準備的操練,居然會引的一個外地人如此興緻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