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地梟雄》第三卷 遼東

第61章 平亂受封

第三卷 遼東

第61章 平亂受封

「你豈不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么?現在正是我貢獻力量的時候。張將軍別忘了,後方還有很多軍隊等著訓練呢,既然張將軍和在行訓練軍隊,那麼就應該留下來繼續訓練軍隊,至於帶兵出擊之事,自然是交給我了。」趙孟說道。
張預冷冷的看了趙孟一眼,說道:「我可沒這麼說,不過我帶出來的軍隊,自然是得我指揮他們上戰場的。而且趙將軍你們之前才大戰過來,應該休整一下,不應該這麼急著出擊。」
朝廷為表彰皇甫嵩之功,特封他為車騎將軍,封槐里侯。皇甫嵩感激祖昭派援兵,奏報朝廷祖昭部下的陳有志等人的戰功,所有人等一律封賞。平亂之後,陳有志帶著大軍回到了遼東,由於他們的戰功顯赫,且遼西郡郡守一直沒有作為,朝廷下詔遼西郡歸統歸祖昭管轄。祖昭大喜,派陳有志前往遼西任職,統管遼西郡,至此,祖昭勢力進一步擴大,他將各種生產建設也帶到了遼西。
幾個人爭執不下,大有臉紅脖子粗想要出去較量一番的驅使。祖昭看了心中不樂,大聲怒吼道:「都給我消停些。你們這是算幹什麼?我找你們來是商議的,不是吵架的,我需要的是一支團結的軍隊,一支彼此之間看做是手足兄弟的軍隊,可是你們看看你們自己,像什麼話,居然為了爭功而要出去比試,刀劍無眼拳腳無情,要是誰不小心傷到了誰可如何時候。都給我住口,誰在吵就軍法處置。」
就在這時候,有人忽然說道:「軍事,你看我去可適合?」
187年初春,祖昭親自率領一萬大軍前往新羅,趙孟和張遠為左右先鋒,先行進去到新羅邊界,等候大軍抵達,一同護著全之虞進去新羅國界。
「不行,這次得我去。」其中一人立刻就出來爭搶,原來是趙琦。
「將軍,讓我去吧。歸頭將軍之後,我還沒有立過什麼功勞,這次有了機會,自然是該我去了。」說話間,一個男子走了出來,眾人一看,此人正是之前從趙慈那裡歸降來的趙孟。
張預立刻道:「趙將軍此言差矣,是我應該帶兵出擊,你們才是應該留下來幫助訓練軍隊的。」
眾人一看,說話的正是冷麵銀槍陳有志,之前他一直不說話,倒是被大家給忽略了,現在見他說話,都是愣愣的看著他,又看看蘇德,想要看看蘇德怎麼說。
兩月半月時間,賊人全線潰敗,退守冀州邊界要塞,不過依舊有兩萬多的軍隊,和皇甫嵩的軍隊成了勢均力敵的陣勢。又半月,陳有志帶兵繞后,燒掉敵人糧草,敵人糧草不濟,退出冀州。皇甫嵩親子指揮軍隊追擊,一個月後全殲亂黨于下野,宣告這次叛亂的平息。
張預見兩個自己不大認識的人居然這般爭搶,心中立刻就不高興了,走出來說道:「將軍,我看我是最適合的人選,我一直在訓練軍隊,這支正規軍還沒有參加過什麼正式的大戰了,是時候拉著他們去戰場看看的,我訓練的他們,自然是我帶著他們去了。」
而張預和祖平此刻也來到郡府聚首,之前他們是負責訓練軍隊的,祖昭早前就讓他們對著軍隊回來,準備去援助皇甫嵩。不過至於派誰去,祖昭心中也是有些猶豫,畢竟是戰場,要發生什麼事情誰也說不準,這些都是自己的得力愛將,若是出了什麼事情,這可真就悲劇了。
既然確定了陳有志就是這次的出兵主帥,那麼還得找先鋒副將,幾個人有忍不住爭執起來。最終由於爭執不下,眾人抽籤決定誰去誰留。結果是趙孟和祖平中籤,張預留守郡府,同時繼續尋找馬均、馬元和韓野、趙琦等人負責訓練軍隊。
在進入新羅之前,祖昭特意下令,此次前來是為了幫助全之虞奪回王位,建立新羅和遼東的全線貿易合作,趕出其他勢力,還新羅百姓一番凈土,誰要是敢欺負新羅百姓,殺無赦,透露情報者,殺無赦。
由於周邊不時有外族和起義軍作亂,祖昭藉此大肆擴充軍隊。為了平息周邊環境,朝廷也特許祖昭出兵新羅。
祖昭說道:「軍事所言甚是,我這就招張遠回來,派人去接受邊關事宜。」
幾位將領聽了蘇德的話,心中雖然有話要反駁他,可是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蘇德已經說了他們也是有大勇大謀之人,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脾氣,觀觀自己之前的表現,確實有些急躁了,他蘇德說的也沒錯。
梳洗罷,祖昭來到議事堂,招來所有大小將領前來就援助皇甫嵩一事前來商議。張遠依舊在邊界鎮守,因為北方蠻族部總是想要進犯遼東,所以不得不防備,他們也不是要攻城掠地,就是趁著這秋收之際來搶些糧食殺些邊界百姓就逃走了,很是拿他們沒有辦法。就是有軍隊在邊界看守,他們很多時候都會衝過來搶東西。
陳有志說道:「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一定輔助皇甫大人滅了亂黨。」
蘇德悠然一笑,緩緩起身說道:「我覺得,這次賊軍勢力強大,而冀州皇甫大人那裡可用軍隊不足萬人,我們能調派的軍隊自然也是不足萬人的,這就是說等到了戰場之後,是一萬多軍隊面對四五萬的敵軍,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要想以少勝多,須得有一智勇雙全的大將。我聽聞鎮守邊關的張遠將軍有勇有謀,進能取敵首級,退能報得軍隊平安。我想張遠將軍是最好的人選,何不將他招回來呢。」
蘇德道:「你若願意去,自然是最好的。」想不到他居然一口就同意了,正在大家驚訝之時,蘇德繼續說道:「不過此次出兵,茲事體大,關係到我了遼東的威望,這一戰若是打好了,對那些想要進犯遼東的人是一種威懾力,要是失敗了,事情可就嚴重了。」
趙孟一聽心中也不樂意了,反駁道:「張將軍這麼說,是指我們沒有帶兵只能了?」
蘇德微微一笑,幽幽道:「可是邊關事情也很重要,掉回來了張遠將軍,去那裡鎮守的也得是有勇有謀之人。與其這樣南轅北轍,還不如直接就選在這裏選一個了。不過我看諸位將軍,之前的表現很不冷靜,你們都是有勇力有智慧的人,不是一般的莽夫,可是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我知道你們不是要爭功,只是想要盡自己的力,可是這在敵人看來就是爭功,這就容易上了敵人的計謀,所以,我想還是得找回張遠將軍再說。」
大軍遵命,唯命是從,不敢造次。祖昭這才帶著大軍開進新羅。起初還有一些軍隊進行抵抗,可是他們完全就守不住先鋒部隊的攻擊,紛紛撤退,可是在抵達新羅國都之際,祖昭卻遇到了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祖昭這發火,眾人才消停下來,乖乖的站著不再爭執,不過臉上很是不服氣對方,覺得就是該自己帶兵出擊。祖昭掃視他們一眼,朝軍事蘇德問道:「軍師怎麼看,你認為誰出征是最合適的。」
時186年秋,陳有志為統兵主帥,趙孟、祖平為副將,率領大軍一萬二千人開赴翼洲,幫助皇甫嵩平亂。陳有志和皇甫嵩合兵一處之後,立刻就組織了反攻,一天之下連續奪下敵人關卡營寨十二,陳有志還單槍匹馬斬殺敵人先鋒大將兩名,為此軍心大震,士兵鬥志昂揚,奮勇衝殺。
「好,既然如此,那就立下軍令狀。」蘇德說著,讓人上了軍令狀,讓陳有志立了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