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一卷 初臨:穿越明末,安身立命。

第18章 起步2

第一卷 初臨:穿越明末,安身立命。

第18章 起步2

過了一會兒,安靜下來的王書輝開口對朱微妏說道,「說起來,杜子美還和咱們這荊州府有緣呢。杜甫的弟弟杜觀為躲避戰亂避居江陵,杜子美從蜀地的夔州,跋山涉水前來探望他,還做了一首詩呢,文兒知道這首詩么。」
王書輝聽了這話,剛才有些灰暗的心情一掃而空,本來的那張即使有表情也看不太出來的木頭臉,變得生動起來,有些眉飛色舞的味道。一絲笑容像墨水侵染宣紙那樣在臉上蕩漾開來,嘴裏也發出大笑的聲音,「哈哈哈哈,就憑我家文兒這幾句評語,就勝過這天下千千萬萬的迂腐書生了。哈哈哈哈。」
朱微妏本來還在享受王書輝這種表示親近的動作,聽到四舅舅的咳嗽聲,連忙扭了扭身體,躲開了王書輝的手。王書輝不明所以,摘掉頭上的細紗大帽,順手掛在馬車車廂的挂鉤上,漏出戴著網巾的短髮來。
朱微妏微微一笑,開口背誦道,「自汝到荊府,書來數喚吾,頌椒添諷泳,禁火卜歡娛。舟楫因人動,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國,春近岳陽湖。發日排南喜,傷神散北吁,飛鳴還接翅,行序密銜蘆。俗薄江山好,時危草木蘇,馮唐雖晚達,終覬在皇都。世兄說的是這首《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吧。這還是杜子美難得的清逸之作呢。」
王書輝想著這樣的事情,情緒上自然要隨之而產生變化,原本還有些歡快的情緒逐漸轉冷。雖然還認真的回答著朱微妏的問題,但是語氣上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朱微妏是個天真的少女不假,但是從小到大的貧困窘迫的生活,培養了她舒朗大氣的性格的同時,也使得朱微妏對於人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察覺了王書輝的情緒變化,朱微妏也漸漸的安靜下來,乖巧的坐在王書輝的身邊,變得沉默了起來。
在流民隊伍中,比他們年齡更小的孩子是生存不下去的。天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遭遇,在被挑選到王書輝身邊接收專門的教育之後,即使是豐盛的食物和舒適的衣服,也不能讓他們臉上有一點笑容。
朱微妏還是頭一次遇到有人會一本正經的和自己討論學問呢。以前無論是舅舅也好,父親也好,雖然也很寵她,但是卻不會在學問上,用這種平等的態度對待自己。她高興的說道,「世兄這問題,我也問過父親。在父親看來,李太白的詩句恣意汪洋,有仙家氣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自然高過杜子美。不過奴家以為,李太白和杜子美,都是有詩才無幹才的廢物文人。縱然有千百名篇流傳於世,卻於世人並無半點實在的受益。不過真要強加比較的話,奴家還是覺得杜子美關心民間疾苦,總比李太白那個官兒迷酒鬼有益世人吧。」
到現在王書輝還搞不清楚當時的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是心痛,還是鬱悶,是憤怒,還是悲傷,這種王書輝一直以為是一種小資產階級無病呻吟的混亂情緒,真實的出現了,並且一直縈繞在王書輝的心頭。
「世兄有什麼心事嗎?」朱微妏想到每當自己的父親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是自己去勸解安慰他的,所以看到王書輝的情緒低落,就主動的開口詢問起來。
朱微妏聽了這話,很體貼的沒有答話。默默的等了一盞茶的時間,才聽到王書輝用一種奇怪的語氣念誦道,「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子美堪稱詩聖,正因為這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他把兩隻手放在腦後,身體靠在馬車靠背上。仿製火車座椅的靠背很舒服,有著一種人體力學的貼心設計。他安穩了下情緒,對朱微妏說,「文兒,你知道杜甫這個人嗎?」
朱微妏聽了王書輝這讚許的話,也高興了起來,隨著王書輝狂放的大笑聲,清聲的笑了起來。
王書輝的笑容突然不見了,他用一種深沉的語氣對朱微妏說道,「文兒說的不錯啊,不過文兒知道我最喜歡杜子美的哪首詩么。」
王書輝聽了這話,真有些驚艷的感覺。沒想到小蘿蔔頭的學問不差,可以媲美現代社會的碩士研究生了。王書輝帶了些寵溺的語氣對朱微妏說,「文兒既然知道李杜,那麼你覺得李太白和杜子美兩人的詩作,哪個人更勝一籌呢。」
王書輝剛看到他們的時候,這些孩子因為飢餓都瘦的脫了相,他們那顯得特別大的眼睛中,好像不帶有任何情緒。第一次和他們一起吃飯的時候,王書輝看著他們木著臉,睜著毫無生氣的大眼睛,快速的從碗中把米飯和肉類塞到自己的嘴裏的樣子,心臟好像一下子被什麼東西擊中。
和幾個同樣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不同,朱微妏雖然經歷了不少的磨難,但是還保持著一個少女的天真性情。她一隻手抱著王書輝的胳膊,一隻手不斷的把各種點心零食送到自己的櫻桃小口中。
朱微妏好像對什麼都感興趣。她對馬車中的所有設施都好奇不已,對路上所有的景物都驚奇萬分。一會兒詢問王書輝馬車中的設施,一會兒又讓王書輝講解馬車外的景物。遇到一個挑著擔子的農夫都一驚一乍的。
他在穿越之初面對朱由梓父女的時候,還覺得朱由梓這個人是因為自身的不努力而導致的生活落魄。所以他面對明末這個時代的人的時候,還保持著現代人的觀點。直到開始了解了那些被招聘而來的流民的實際情況,面對著那些倖存的流民兒童的時候。王書輝才正真的了解到,封建社會的底層人民的生活的可悲和絕望。在這架行進中的馬車上,王書輝原本攜美同游的愉快情緒,在流民兒童拘謹麻木和朱微妏歡喜快樂的明顯對比之下,逐漸的消散了。
王書輝正想著事情,聽到朱微妏開口想要安慰自己,笑了笑,很自然的就抬起手來,輕輕的摸了摸朱微妏的頭頂。坐在對面的劉懷季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心中十分的不悅,大聲的咳嗦了幾聲。
王書輝這次帶了三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一起出來,這三個孩子是幾十個孩子中最聰明的。他們三個經過兩個星期的學習就掌握了漢語拼音和加減乘除,知識水平大約達到小學畢業的水準。這些明代的流民兒童們的勤奮和聰明,讓王書輝這個大學教師欣喜不已,特別是和現代社會的那些孩子不同,他們非常的聽話懂事,極度的珍視受教育的機會。
王書輝在現代社會的二十多年的人生經歷,絕對是稱不上什麼幸福快樂的。但是他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可憐人。只要整體的社會環境允許的情況下,任何出身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和這個時代一切小孩子一樣,朱微妏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從小到大沒怎麼出過家門。因為枝江王別園所處的偏僻位置,又導致了她也沒怎麼和同齡人接觸過。在與父親相依為命,孤單長大的朱微妏的記憶里,似乎從來沒有過童年的歡樂。這次乘坐王書輝的現代工藝的四輪馬車出門到枝江縣城去,還是朱微妏的第一次外出。
朱微妏聽了這話,笑著對王書輝說,「世兄是在小看奴家么。奴家雖然家貧,但是也在二舅舅的教導下讀過些詩書。奴家可是知道的,杜少陵被本朝文人推崇為詩聖。世宗皇帝時候的文人李夢陽有詩云:『李杜得詩聖,迥出諸家前』。當時的文人楊慎,更是推崇杜甫。有『詩聖如子美』的詩句。不過奴家看來,本朝文人生不逢時,有唐宋諸大家在前,怕是難有傳世之作能夠媲美唐宋文人了。」
王書輝越來越覺得,改造明末中國的目標,不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社會實踐,而是一個關係著一億中國人未來命運的重要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