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三卷 解放:平定亂世,先定北方。

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

第三卷 解放:平定亂世,先定北方。

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

清末中國最高的工業成就,是基本自產,但是重要零部件進口的「平遠艦」。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勉強能夠生產五六千噸級的鐵甲艦。主要零部件一樣得進口。但是把這些軍艦轉化成十萬噸級的合成氨生產設備的話,最多也就是五六套設備而已,勉強能夠應付目前一個湖北根據地的化肥生產需要。
復興黨也是在王書輝的生拉硬拽下才勉強的具備了生產合成氨設備的能力的。就是能夠生產合成氨設備,復興黨的生產能力也是做出十套來,裏面最多能夠有三四套是合格的。所以突然間讓大家突擊生產這麼多合成氨生產設備,其實也不怎麼現實。
對於這兩所學校,王書輝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管使用什麼辦法,這兩所學校都要成為一個孵化器。在未來的幾年裡,這兩所學校必須要能複製出幾所、十幾所甚至幾十所同等水平的學校出來。
電影、電視、電腦,各種先進的教學器材和實驗設備,大量的來自後世的被王書輝的智囊團整理出來的教科書,被王書輝非常瘋狂的從現代社會通過時空門,一個集裝箱連著一個集裝箱的拉到了明朝末年。
上千的孤兒,被王書輝按照現代智囊團提供的基礎知識圖譜分門別類的進行專門化的灌輸。
要是一個穿越者只做了這樣一個事情,那就和劉邦和朱元璋這些封建帝王在歷史上做的事情沒有太大的區別,那最多也就是個屌絲的逆襲。除了他本身過了一次皇帝癮,滿足了自己的一次YY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合成氨的生產過程里有個最基本的高溫高壓的條件。別看這個高溫高壓好像不怎麼起眼,但是高溫指的是三四百度的高溫,高壓指的是幾百個大氣壓。這可不是生產高壓鍋的材料就可以滿足的。比較形象的說,整個設備的管路需要承受的壓力,差不多是十九世紀末戰列艦主炮炮管的水平。就生產材料上講,也和戰列艦主炮的炮管材料差不多。
要說復興黨最神秘的地方,極少數的復興黨高層可能知道,有個叫西山基地的地方是復興黨最神秘的地方。
讓古代人的成年人接受電影這種東西都不是很容易。沒有個兩三年的長期適應,復興黨搞的電影教學一直還讓這些人大驚小怪呢。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畢竟,按照王書輝對這兩所學校的要求來說,這兩所學校就是能夠批量化的培養同等知識水平的各學科的大量教師的師範學校。
對於一些人來說,推翻大明,接手中國,建立起一個新的政權,這就是一個穿越者最大的成就了。
在這座完全是先進的超越時代的學校里,他們將要接受一場他們根本無法想像的教育。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三四千的初中生恐怕是別想全留下來了,把他們配到復興黨接收后的北方各省支援地方上的學校建設和工業建設幾乎成了一種必然。
西山基地,位於復興黨最早的興起地枝江縣西部的一個丘陵地帶。整個基地被高高的圍牆和在本時空的復興黨治下也很難見到的高壓電網包圍著。
新成立的復興黨中央師範學院,開始正式從湖北根據地各地,調來完成了中級少年軍教育(初中生)的大量學生。整個學校是由王書輝直接領導的復興軍中央特種警備軍團進行全面的軍事化管理的。
反正裏面的大多數東西,他們都不能理解。對於那些私下裡違反紀律偷偷詢問他們的人,就是他們想說,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最後只能用一句中央保密單位敷衍過去。
對於這座被高達三米,厚達兩米的布設了高壓電網的城牆緊緊地圍住了的學校,就是那些進入過這所學校的復興黨中央常委也說不太清楚裏面都是些什麼。
到了這個階段,王書輝幾乎是無所顧忌了。為了快速的培養出大量的工業人才和科技人才,他一點也不怕大家會對這些外星科技級別的東西產生疑惑了。反正在復興黨內他是說一不二的。
後世新中國的現實經驗已經明確的告訴王書輝,想要讓全體中國人吃飽飯,除了大規模的發展化肥工業以外別無他法。只有工業化帶來的生產力進步才能解決中國人最基本的吃飯問題。
但是,少年兒童就不一樣了。給他們安排電影教育之後,再讓他們接受電視教育,然後再讓他們接受電腦教育,這都是非常順利的自然而然的過程。少年兒童因為不受刻板印象的影響他們接受什麼都非常的快。從現代社會的小學生只用幾天的時間就能把手機和電腦玩的很順手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從某種以上說,復興黨的西山基地,和一些幻想家幻想出來的美國五十一區差不多。在西山基地裏面應用的技術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和外星科技也差不太多。
就是從他本人來說,這樣個過程才真正的是個具有創造性的,挑戰性的過程。
與此同時,王書輝也準備把自己手裡的大殺器放出一批來。
對於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復興黨高層都是皺著眉頭的。
所以在復興黨中央閉門開了半個月的會議之後,復興黨的工業部門第一個接到了命令。1630年下半年到1631年上半年,復興黨的各大機械廠和冶金廠,要集中力量生產合成氨設備。
按照王書輝的估計,累死復興黨的工業系統,能完成六分之一的生產目標也就不錯了。缺少的那些設備,只能是他回到現代社會定製去了。
西山基地是王書輝一手打造的用現代化的手段,高效的、專業化的、工業化的培養和教育專門人才的培訓基地。也是王書輝將大量的現代科學知識不斷灌輸給這個時代的人的機構。
西山基地的建設是從1620年就開始了的。從一千多名經過專門培訓可以使用現代化的各種工程器械的人開始,工程建設人員一直在不斷的擴充和補充。
搞了十年的工業化,這幫子原本的泥腿子的腦袋裡面也有了工業化的概念。對於復興黨高層的幹部和復興黨的大部分黨員來說,擴張絕對不僅僅是佔地盤那麼簡單。佔了地盤,復興黨可不是說就要在這些地盤上收稅盤剝的。別人佔了地盤那是佔便宜,復興黨佔了地盤,那是要賣力氣搞建設的。
王書輝原本的想法是,用這三四千初中生,上千高中生和六七百大專生在復興黨治下複製出一個近現代的從小學到大專的正規教育體系來。從而在明代中國建立一個類似於現代社會的專業化的各學科齊全的研究性高級教育機構。
復興黨在海軍裝備上目前還沒有發展鐵甲艦的需要和條件。所以復興黨能夠生產合成氨設備,但是不能夠生產鐵甲艦。
從1620年開始一直到1630年,王書輝在西山基地里才最終培養出來了六七百個具備非常單一的知識結構的大專水平的科技人才還有上千個高中生來。倒是初中生的培養成果相對豐富一些,差不多存下來三四千人。
復興黨的工業水平是什麼水準呢?實事求是的說,比十九世紀末完成了洋務運動的清末水平要高的多,差不多是一戰前期的日本的工業水平。但是話說回來了,完成了洋務運動的清末和一戰前的日本工業水平很高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咋地。
所以對於他來說,推翻明王朝,獲取中國的政權,這個過程並不叫做革命。推翻了明王朝,在封建王朝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先進的工業化的新中國,這個過程才叫做革命。
接收北中國的五六千萬的人民群眾,那就意味著,要為這五六千萬的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負責。過去的大明王朝在自然災害、落後的生產力和腐朽的生產關係下不能夠為這五六千萬的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負責,所以現在眼瞅著要滅亡了。如果復興黨想要接手整個北中國,就得能夠解決這個吃飯問題。
合成氨生產說起來真的不是很複雜。這個技術其實是十九世紀中期,也就是一八五幾年就有了的技術。
1630年下半年,就在北京城內暗流涌動,中原地區兩大爭霸勢力開始碰面的時候,王書輝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到了接手整個北中國的問題。
甚至就是最喜歡擴張,最積極于打仗的中央軍委的幹部們也都對此不太積極。要知道,在前期建設的時候,都是部隊方面頂在前面的。大量的地方建設所需要的人才,也是要從部隊方面抽調的。
除了在生活物資和生產物資方面的準備之外,復興黨最急缺的還是人才。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即使從湖北、魯東和遼南調出人來,在總體上也仍舊不夠。
不過從現在復興黨的教育發展程度來說,挺過目前這幾年,大批量的接受過初級中學教育,完成中專水平的工業培訓的中學生就會湧現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沒有這三四千正規的初中生,王書輝新建成的高級中學和大專學校也會有足夠的學生。遍布湖廣各地的中級少年軍體系會培養出足夠的可以接受高級中學教育的學生的。
搞一個湖北,再加上山東的三分之一,東北的五分之一,復興黨用了十年的時間,現在都有點尿血了。要把整個北中國的擔子擔在肩膀上,大家都只有肝顫的道理,沒有興奮的道理。
搞建設不是說浮皮潦草的搞搞農田水利,免個三年兩年的農業稅,用君臣父子天賦神權之類的鬼話把老百姓忽悠住了就完事兒了的。
王書輝知道,普及土豆、玉米和地瓜、南瓜等高產作物可以勉強的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同樣也知道,這麼做無非就是弄出個假冒偽劣的吃糠喝稀的「康熙盛世」來,並不能解決本質問題。
除了教育方面的專業人才以外,復興黨的工業企業能夠從1625年開始爆發出更大的生產力來,也是因為西山基地向各個工廠輸送了各種接受了專門教育的技術人才的原因。
生產力沒有發展,生產關係沒有進步,整個社會還是在農業社會的低水平上進行重建的話,掌握了時空門的王書輝就不如在兩個時空倒倒物資發發財,然後回現代社會去當個混吃等死的有錢人算了。
1631年六月,隨著中原地區形勢的全面崩壞,一個巨大的,完全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象的,充滿了高樓大廈(其實最高也只有六層,但畢竟都是使用來自現代社會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的神奇的建築群落,在武昌北部郊外拔地而起。
用一年時間對十周歲左右的兒童進行小學基礎知識教育之後,這些孤兒們就開始接受封閉式的多媒體教育。
陳封主持復興黨中央政務院的工作超過十年了。這個復興黨的大管家現在在王書輝面前已經變得有一說一不再有任何的忌憚了。他直接就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北中國的陝西、山西、直隸、山東、河南這些個省份的農業建設工作,需要大量的化肥。這個化肥,現在復興黨生產不出來。
充分的考慮完了這方面的問題之後,王書輝就決定立即用那六七百縮水的大專生和一千來個高中生建立起一座大專學校和一座高級中學來。
但是對於王書輝來說,只是建立一個新的政權,那不叫成就,那叫封建王朝的治亂興衰,那是封建周期率的應驗。
鐵路建設不能停,蒸汽機生產不能停,各種機床的生產不能停,各種工業設備的生產不能停,武器製造不能停,現在還要加大對合成氨設備的生產。1630年下半年的復興黨工業系統的壓力真是山大的。
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王書輝不得不強忍著不舍,從各地的少年軍中抽調十五歲以上的年輕人。
用不上是個很大的問題,用不起是個更大的問題。反倒是吃飽飯是最急切的問題。這和合成氨技術的發展歷史正好反過來了。歷史上合成氨技術是先應用於軍事(它能生產咋葯)后應用於民生。復興黨把這個過程變得正常了,合成氨工業就是以民用目的被建設起來的。
現實已經告訴大家了,靠著農業社會那一套落後的生產力,北中國的老百姓就是過不下去的。即使消滅了落後的生產關係,落後的生產力照樣會讓人民群眾吃不飽。
作為一個馬老人家恩老人家斯老人家和毛老人家的信徒,作為一個對現代社會有著很多思考的科學社會學理論信奉者,王書輝的座右銘是那個叫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
六座大型合成氨工廠,二十幾座小型的合成氨工廠,分佈在整個湖北根據地里。看起來似乎挺了不起的,但是現實是,這些工廠配套的化肥廠能夠生產出來的化肥,剛剛能夠勉強的供應湖北根據地的農業需要,並支援魯東和遼南根據地的農業建設。
對於復興黨來說,搞建設,就是對人民群眾全面的進行工業化訓練,就是在土地條件好的地方建設使用工業化手段進行農業生產的國營農場,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建設工業城市,就是需要建立更多的學校、醫院、工廠、住房、道路、鐵路等等大規模的投入過程。
王書輝最初建立西山基地的原因很簡單。他需要在明朝末年把整個現代社會的一整套基礎科學體系建立起來,為未來沒有王書輝的中國提供繼續發展的智力支持。要是光靠著王書輝一個人的話,在他有生之年,連近代化的大學都別想在中國見到。最多也就是個技校遍地的情況。
在1623年基地基本完工之後,這裏就成了一個王書輝對一群十周歲左右的孤兒進行工廠式灌輸式教育的地方。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王書輝立即調派人手和物資,到現代社會訂購相應的設備和器材,準備在武昌郊外建立起一座復興黨高級師範學校來。
徹底的集體生活,每天都在一對一的電腦教學中渡過,除了體育鍛煉以外沒有任何的放假和休息的時間。在這種現代人看起來非常殘忍的,完全犧牲一切童年的歡樂和美好的工業化封閉式灌輸教育下,從1626年開始,西山基地就開始能夠每年向給地區輸送一千人以上受過初級中學教育的教育人才。
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孤兒被送到西山基地里來。越來越多的孤兒開始接受這種灌輸式的教育。復興黨在整個湖北根據地各地區建立的初級少年軍里的小學教官和三年後的中級少年軍里的中級教官,就是這樣一批一批的被教育出來,輸送過去的。
但是他們到底要學什麼,這座學校裏面到底是什麼樣的,只有復興黨中央常委會的部分幹部才隱隱約約的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