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清》第八卷 會戰朝鮮

第02章 大明局勢

第八卷 會戰朝鮮

第02章 大明局勢

最後,不得不說,劉文鏡的運氣實在是好到逆天了!
劉文鏡一心苦悶地接了還這個差事,但是他的威望和資歷都不夠,甚至上次那場大捷還打得有些莫名其妙的,祖大壽乾脆不聽他的號令,直接命部下在大凌河修繕城牆,做好了屯守的架勢,絕不發出一兵一卒。因為崇禎到現在還沒有對袁崇煥做出最後判決,遼東軍厭戰情緒高漲,就連祖大壽都已經有些帶不動了。甚至由於被護龍軍點燃的怒火作祟,遼東軍中中下層將領已經開始有意鼓噪對皇帝進行兵諫。
到最後,劉文鏡率軍沒到一處,都只能接收一片焦土,女真韃子燒殺搶掠寸土不留,拼盡一切去搶掠!
皇太極指揮大軍一路撤退一路繼續打草谷,因為鑲白旗押送的劫掠物資全都被截去,自己總不能空手而歸吧?不過還好對面的明軍也沒有再挑事端的慾望,顯得很是平靜。
他打到哪裡,女真韃子就從哪裡逃跑,一座城池,當劉文鏡領著手下烏合之眾打來時,女真韃子早就撤走好幾天了。但是戰報上還是寫成了「收復!」
「劉文鏡這般放任皇太極劫掠,最終反而使我們更加被動。」冉義也是一臉的凝重。
收到了鑲白旗和正白旗戰敗的消息,皇太極顧不得繼續率軍圍困祖大壽,即刻收攏各旗人馬,迅速後撤。滿蒙聯軍凝聚一處,不再在意那些個之前佔領的城池,全部放棄。
各路勤王軍也是拖拖拉拉,視劉文鏡的軍令如廢紙,不再出戰。
朝會上,一應應奏之事,全都由右相方仲一言而決,無人敢有絲毫意義。方仲也沒有詢問李澄的意思,純粹當那個坐在首位上的朝鮮君上當作空氣。
如今滿蒙聯軍身處大明內地,屬於孤軍,若是明軍一方調派得到,憑藉四處而來的勤王軍以及遼東軍,再加上自己的主場優勢,甚至有可能將這些韃子徹底留在這裏!
所有漢系大臣紛紛面露喜色,就連方仲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不過,這些還太過遙遠,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應付韃子在不久后的傾全力攻朝。
王位上的李澄只感覺一陣發慌,也不知道這股慌亂來自哪裡。
檢閱了火槍軍後龍辰便匆匆離去,並未和這些個東江鎮舊將過多接觸,因為對方臣服自己的原因僅僅是自己在軍事方面的壓迫與威懾。他們是大明朝廷所承認的將領,而龍辰這個大帥稱號只是李澄這個傀儡朝鮮君上封給自己的,並未得到大明朝廷的認可。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體系,陳繼勝算是其中的一個另類,一個難得的有眼光和血性的東江鎮將領,故而能被龍辰收為臂膀,這就已經夠了,龍辰這時候也沒那個功夫去慢慢收攏人心,當女真韃子撤出大明后就應該會向朝鮮發兵,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龍辰也是放聲一笑:「也是,當初咱們就百來號人就敢和女真韃子對上,如今咱們坐擁朝鮮一地,手中兵士過萬,比之當初強了不知多少倍,本帥倒真是有些入了魔障了。」
孫承宗趁此機會,聯合遼東軍以及各路勤王軍緊緊跟上,憑他那堪比袁崇煥的威望,遼東軍一系也甘願受他調遣。
迷惑的,無非就是那個年輕氣盛的皇帝,此時的他,早就被劉文鏡的一系列勝利衝擊得喜不自禁,親自去太廟向列祖列宗報喜。
最後還是京師將門發動所有關係,終於許之以利益,讓幾路人馬勉強遵從劉文鏡的指揮。
朝堂一時肅然,那些剩下來的一些朝鮮大臣徹底凝神靜氣,他們知道,自此之後,護龍軍將徹底成為朝鮮的主人,原先藉助女真人力量來趕走護龍軍的想法如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稟報右相大人,大帥連克女真鑲白旗、正白旗部,斬首五千,繳獲無數,俘虜鑲白旗旗主貝勒多鐸,如今大帥正在班師回朝!」
「這個劉文鏡,當真該死!」龍辰雙目中有一絲赤紅閃現。
並且,方仲還要讓那個傀儡明白他自己是個傀儡!
「何來大捷?」方仲凝聲問道。
只是,歷史還是出現了一種可笑的慣性,原本在歷史上就是在這時候受到御史彈劾而被崇禎罷帥的孫承宗,這次再次遭受彈劾,近半數朝堂文武都參与了這次彈劾,聲勢可謂浩大驚人。
今日的朝會,李澄精神很是不濟,昨夜被自己姐姐的那一巴掌徹底打消了膽氣,這個本性懦弱的朝鮮君上發現了今日的朝堂上換了一批新面孔時,也沒有勇氣向靜立在自己身旁的右相方仲詢問一絲。
龍辰手中拿的是關於大明方面的情報,孫德正負責對大明方面情報的收送,透過孟氏的幫助,已然進展神速,就連大明內廷的邸報也能弄出來拓本,只是得晚這麼幾個月。
「大帥思慮得多,哪像我們這些廝殺漢這麼光棍舒坦?」
……
在龍辰和冉義的談笑間,大軍慢慢進入了朝鮮王京,沒有滿城百姓的夾道歡迎,也沒有慰勞軍隊的牛羊美酒,一切都是這麼的平靜。
原本歷史上打得一團糟的戰事,因為被護龍軍插上了一杠子,此刻居然被明軍佔據了主動態勢。
經歷了那一血腥的一夜,朝鮮王京的舊有政治格局被徹底推翻,能有資格上朝的那些朝鮮大臣被直接清洗了一大半,因此以方仲為代表的漢系文官終於可以將觸手徹底延伸到這個朝堂的角角落落。
孫承宗被罷帥,崇禎親自命劉文鏡挂帥,提領京師周圍各路兵馬,繼續追擊女真韃子。
一名傳令兵呼喊著上殿,這算是一種默認的傳統,報捷的傳信兵可以入城后直入王京,若是正在朝會,更可以直接上朝。
如今袁崇煥還關在錦衣衛詔獄裏面,讓他的老師孫承宗再提領大軍總是那麼的叫人不放心,之前讓孫承宗出來也只是讓他收拾下爛攤子罷了,如今局勢好轉,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皆不敢讓他繼續領兵。
「冉義,你變了,以前的你可不會這麼開玩笑?」
……
「原本想著,女真韃子這次入關劫掠的東西被咱們截下來了,八旗軍就是想打咱們也得花這麼半年多的時間籌措糧草軍械,這下好了,皇太極可以安安穩穩在大明重新獲取糧草物資,只怕當八旗軍撤出大明之時,就是大舉伐朝之日!」龍辰語氣很是沉重,千算萬算,居然還是處於被動之中去了。
「人,總是會慢慢變的。以前我是心結沒打開,只要閉上眼,總是看見薩爾滸山野上袍澤的屍體。如今,咱們也宰殺了這麼多韃子,更是活捉了老奴的兒子,大金的貝勒,我可以告慰兄弟們在天之靈了。心事兒清了,整個人也輕鬆了許多。」
……
就如同在抗戰末期,日軍開始收攏防線,放棄很多縣城,然後中國軍隊就趁此機會開入這些空城,並且報紙和電台上不停出現「大捷」以及「光復失地」等字眼。
「大帥,王京到了。」冉義不作其他,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論韃子眼下多麼勢大,舍了這條命拼了就是。」
另外,龍辰親手打造的護龍軍已經從軍隊到文官都有了自我體系,除非這種體系被外力強力破除,否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個體系最終會和大明固有的文武體系發生衝突。
從今日起,朝會的主角由那個原本是傀儡的李澄徹底變成了方仲,原本還需要柔和朝鮮諸方勢力的他,在此刻終於一手掌控了朝鮮的上層建築。他卸下了往日的偽裝,不再對那個傀儡君上再表現出一絲尊敬,直接將其看作是一個傀儡。
「大捷!大捷!大捷!」
滿蒙大軍在有秩序地後退,有秩序的劫掠,同時劉文鏡率軍就像護衛一樣,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一步。
劉文鏡麾下的明軍和女真韃子達成了一種很可怕的默契,韃子在這一片搶掠,明軍就在一旁看著,等韃子搶掠完了,明軍再開入這裏,然後捷報發往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