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田園》第二卷

第219章 新年將至(2)

第二卷

第219章 新年將至(2)

伸手揮滅蠟燭,「睡吧。」
周濂領著那兩個管事兒兩個婆子進了院子,上前來與梨花姥娘見禮。李薇姥娘覷眼瞧了,愣怔了一會兒,才微微點頭,「是春柳家的呀,是五福的爹?!」說話的聲音有些含混不清的。
周濂見識多些,又知何文軒在京中的情形,再結合李薇姥娘的情形,心頭也不極不是滋味兒,強坐了一會兒,終還是忍不住問起李薇姥娘和姥爺的身子骨。
李薇二舅舅在一旁沉默半晌,向周濂道,「你若直接回宜陽,先去你娘那院兒說說這邊的情形,她若在宜陽沒什麼事兒,讓她早些回家過年……」
何氏回了神,接過李海歆手中的茶杯,摩挲著,半晌一嘆,「行了,我知道了。這就收拾收拾回去吧。只是文軒與顏玉兩個,天寒地凍,又千里遠的,能不能趕得急回來呢。好在原先她堅持著要去京中,順了她的心意……」
任憑家人怎麼勁,只是不往堂屋睡。梨花大舅舅只好在北間里砌了青磚新炕。此時她正倚在炕頭,眼睛盯著對面的百年好合的門帘發獃,突然二兒媳在外面喊叫,一個激靈,跳下炕來,「是文軒回來了?」
春柳因周家也沒個女主人,周父又不管家事兒,周濂這兩年又在外面跑著,事事都要她張羅,回老家的次數也少,自三四月里見過姥娘一面兒,後面便一直沒見著,何氏自然也不肯與女兒們說那些詛咒老娘的話。聽何氏現在說起來,才知姥娘早就有了這樣的苗頭,一時心中也頗不是滋味兒。
李薇姥娘也不知聽沒聽進去,只是一連聲的「好好好」的。
何氏得了周濂送的信兒后,一下子驚在椅子上,久久不出聲。嚇得春柳連忙上前去,又撫背又端茶的,五福也害怕的哭起來。
周濂以手撫額思量一會兒,扯出笑意道,「舅舅也莫太過焦心。姥娘這也是老人家常見的症侯,不若請個醫術精通的郎中來瞧瞧,開些養身養氣的葯來補補身子,興許會好些。」
李薇姥娘自入了冬后,見天兒吃睡都在東屋北間兒里。這是何文軒成親時做新房的房間,南間兒是兩人的卧房,北間兒原先是放著雜物,梨花姥娘非要在這屋裡住下,說是這樣離兒子孫兒近。
周濂道,「不礙的。」
李薇大舅舅嘆了口氣,垂了頭,半晌道,「不甚好。自打夏天裡略有些糊塗,去了京中見過文軒和孫子一面兒好了些,入了冬后愈發的倔強,還有些不太認人了……」
春柳嘆息一聲,環了他的腰身,「不知道北邊兒的雪是不是下得更大,路上難走,你小心些。」頓了下又道,「只是過年你不在家,怕爹心頭也不舒暢呢。」
與周濂一同從京中回來的,還有孟家幾個僕人,是孟顏玉派來與李薇姥娘送年節禮的,周濂好生囑咐一番,到了何家堡千萬莫說錯話,讓人看出端倪來。孟家這幾個也是有些年紀又穩重的下人,自是知道該如何回話,都讓周濂莫擔心。
李海歆嘆息一聲,接過春柳手中的茶杯,讓她去哄五福,勸何氏,「你這是幹什麼?咱娘只是年老糊塗了,你偏往壞處想。……再說,這人老了,終是有這麼一遭的,……你心裡頭不也早知道?」
這一行人在到安吉的次日便起程去了何家堡,一路緊趕慢趕,強強在臘八節當天趕到。
周濂伸手頭她環在懷中,下巴放在她頭頂,輕聲道,「嗯,明兒我便親自去京中送信兒給小舅母,另叫年哥兒去德州通知小舅舅。」
李薇大舅舅嘆息,「葯吃著呢,錢兒也不缺。梨花和年哥兒秋上來時放了一百兩來,你娘和你爹中秋來時也放了錢兒,現在吃的方子是春杏早先讓睿哥兒弄來的。」
強坐著勸了勸何氏,當天就把虎子帶到周府去,讓她和李海歆早些回鄉。
夜裡春柳與周濂感嘆,「歲月逼人呢,姥娘竟這麼著就老了。小時候,我們姐妹幾個最喜歡到姥娘家裡去。姥娘家不比嬤嬤家,幾個舅舅妗子對我們幾個也是和言和語的,也能吃上好吃的。我也不怕你笑話兒,小時候我也嘴饞著呢,家裡沒什麼好吃的,還要讓春杏那個小丫頭,只到姥娘家裡,好東西多了,自己才能吃兩嘴,心裏也樂呵……只可惜小舅舅一時回不來,快馬使人去知會他回來,不行么?」
梨花姥娘聽得不是何文軒回來,臉色一沉,身子里一股氣也似散了些,半借靠著二兒媳的手勁兒出了東屋。
周濂默了一會兒,點頭。
周濂心下發愣,卻連忙回了話。又引孟府的人上前見禮。這孟府裡頭的兩個中年管事婆子一向是見多識廣的,一見李薇姥娘這情形,相互對視,心下便有些發酸。強撐笑臉上前見了禮。一左一右的攙扶著李薇姥娘往堂屋走,口裡熱熱鬧鬧的說道,「我們小姐,您的三兒媳,來時再三的叮嚀囑咐,要我們代她在您跟前儘儘孝心呢。」
梨花二妗子進門瞧見她往下跳,唬了一跳,趕快過來攙扶,「娘,您慢著些!是孟家幾個管事兒的來瞧您了。還有送的年節禮!」
此時李薇大舅舅和大妗子幾個正一籌莫展,聚在西屋商議著李薇姥娘的異狀。聽說京中來人了,忙歡喜的迎了出來,梨花二妗子一溜小跑到東屋裡去,叫道,「娘,京中來人了。是文軒和顏玉兩個派來給家裡送年節禮的!」
那邊兒幾人進堂屋與李薇姥娘寒暄續話,另外兩個中年管事兒將隨車的送來的節禮都卸了下來,李薇大舅舅家兩個表哥招呼著搬到東屋裡去,有幾樣精細的禮品則交到李薇大妗子手上,讓她帶著去給老太太過目。
周濂搖了搖頭,這麼些年他從她們一家人身上感受到的相互扶持溫情暖意亦是不少,哪裡說得清誰欠誰呢。
春柳把身子往他懷中靠了靠,抱得更緊,輕笑,「這麼年也多謝你為我們家的事兒這麼里裡外外的跑著。」
這邊兒周濂跟著兩個舅舅進了西屋,這舅甥三個本不是很熟,只問些家裡如何的場面話,便沒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