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醫無二》第五卷 大國手

第459章 九金堂和白仁堂

第五卷 大國手

第459章 九金堂和白仁堂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件事,中醫對於治療疑難雜症絕對療效顯著,但是對於一些比較猛烈的病毒還是有些吃力的,比如炎症和一些難纏的流感,一個不好就是一場不小的瘟疫。
當時祝豪傑的那一嗓子,我爸是祝三學,王旭也聽到了,不過並沒有在意,也沒去想祝三學是哪一位,此時聽到祝三學自報家門,他才明白,原來是中元研究所的所長。
呃,扯遠了,言歸正傳。
再者三類人中,開設醫館坐診就醫的大夫無疑是群體最大的一群人,算是杏林界的中層,同時大多數的中醫人也是這一群人培養出來的。
九金堂也一樣,當年日軍攻佔中江,九金堂就被日本人站了,九金丸的藥方更是被日本人搶走,大多數方劑和秘方也都淪落到了日本,為日本的汗葯製劑做了貢獻。
再加上祝三學的小叔當時參加了紅軍,建國之後,祝家的日子倒是能好一點,醫術沒有落下,治病救人的手段暫且不提,九金堂的醫藥水平絕對繼承了七七八八。
闞澤林不僅醫術高超,對於醫藥的研究也很深,當時的九金堂除了接診之外,對外銷售的金瘡葯和特效藥更是不計其數,在清朝末年,民國初期,西醫還沒有在中國內地流傳開來的時候,九金堂絕對是南方地區的權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九金丸,九金丸活血益氣,扶正祛邪,對於治療感冒發燒,風邪入侵等病症效果顯著。
據說九金丸裏面有九種珍稀藥材,每一種都千金難求,因此才有九金丸之稱。別看這個感冒發燒,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傳開來,青霉素之類的消炎藥沒有傳進來的時候,感冒發燒在中醫來說絕對不算是小病。
江州九金堂當時坐診的大師傅就是杏林十聖潘安民的老師,民國時期有名的醫聖大家闞澤林。
這樣的私人研究院怎麼說呢,盈利算不上,屬於那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興緻,研究院沒有成果,自然是吃老本,賠本的買賣,一旦有個研究,就能賺上一筆,雲沖之之所以會給王旭說起這個中元研究院,也正是因為中元研究院這個性質。
祝三學看到王旭上下打量自己,心中有些發毛,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還見過這個王醫生,額頭上竟然滲出了汗珠。
近代的大型醫館可不僅僅是坐診看病那麼簡單,越是大型的醫館,裏面越是有醫術精湛的郎中坐堂,同時醫館還會出售一些常用的藥丸藥酒以及金瘡葯之類的,也就是早起比較容易普遍的特效藥。
王旭當初要開製藥廠,缺乏的就是中元研究院這樣的研究機構,雲沖之給了王旭幾個選擇,一個是姚家製藥廠,一個是中元研究院。
提起這個中元研究所,在中江並不是很有名,算是一個私人研究機構,王旭之所以聽過還是因為當初讓雲沖之幫忙找藥劑師的時候從雲沖之口中聽過一點。
剛才在雲達商城,王旭還真沒有把祝豪傑口中喊出的祝三學和中元研究院聯繫在一起,此時祝三學自報家門,他才明白了這個祝三學是何許人也。
有了雲沖之的提示,王旭也了解了一下這個中元研究所,知道這個中元研究所這幾年也不是很如意,畢竟是吃老本的,以前的秘方也都搞得差不多了,然而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名醫坐鎮,自然沒有創新,只進不出,情況並不是很好。
要是前一陣,祝三學不見得知道王旭,可是有了謝聰事件,活閻王的名頭傳開,祝三學也聽說了,再加上得知王旭是沈老的外孫,他面對王旭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軍區胡司令尚且要親自迎接沈老,他祝三學在活閻王面前可不夠看,更別說他的兒子現在在對方手中。
但是研究所的所長祝三學和軍方關係匪淺,靠著以前祝家老么的關係,時不時的能從軍方弄來一些研究資金,在江州也沒人敢惹,不說大富大貴,總歸是混的不錯。
怎奈日本戰敗之後,內戰又起,之後的新中國一貧如洗,大多數貧民都為了溫飽掙扎,還有誰會惦記著去學醫,去重建九金堂,之後又是一場十年的大浩劫,這麼折騰下來,即便是當年瓜分九金堂的幾大弟子有的也都斷了香火,有的早就不知道把當初瓜分來的秘方和典籍扔到那個旮旯角去了,唯獨祝家藏了一些。
王旭之所以再一次對這個中元研究所有了印象,還是前幾天和雲沖之通電話的時候雲沖之在一起提起來的。
九金堂被祝家改成中元研究院之後,主要也就是做一些中醫藥的研究,偶爾研製出一些中醫藥配方,算是靠著賣專利賺錢。
這一次旭日製藥廠準備上市的幾種新葯,止消丸遇到了一點問題,王旭琢磨了這麼幾天依然毫無頭緒,雲沖之問過一次情況,得知王旭也沒辦法,提醒了王旭一下,說中元研究院對丸藥方面有些研究,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要是王旭有門路,可以去試一試。
前文說過,古代的中醫培養繼承人,大多都是從學徒做起,抓藥配藥,要是被師傅看上眼,才會教授對方一些東西。
九金堂沒落之後數十年,當年九金堂的一些老人心有不甘,出錢出力,打算重開九金堂,怎奈傳承早就丟失不說,改革開放之後西醫發展,九金堂開了沒多久,賺不到錢不說,還陪得一塌糊塗,反手被賣了,也就是現在的中元研究院。
事實上中醫的流派之爭也都是這些醫館只見慢慢開始的,因為醫館開設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已經有些醫館的影響,逐漸也就有了流派之爭,其實說穿了也是利益之爭。
其實說被賣了也有些不合適,應該說主要的不分被其中的一家買走了,也就是祝家。祝三學的爺爺當年也跟著闞澤林學過醫,當時九金堂被日本人霸佔,九金堂的幾大弟子自然也藉機霸佔了不少秘方和典籍。
「中元研究所……祝三學?」王旭下意識的皺了皺眉,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中年人,果然發現對方和下午的那個祝豪傑有著幾分相像。
九金堂和白仁堂以及寶芝林都是民國時期有名的醫館,這三家醫館是在清朝時期就開設的,一直鼎盛到建國初期。
這樣兩大醫館,最後自然是在戰亂中沒落了,京都白仁堂在日本攻佔京都之後就一路走低,最後在大浩劫中徹底被淹沒,亦或者改頭換面,再也不復當年鼎盛。
知道了中元研究所的情況,王旭也就沒上門,軍方的人他不熟,也不好打交道,雖說沈老在軍方影響力不錯,可這邊畢竟在江州,王旭也不想打著沈家的旗號狐假虎威,沒曾想昨天好巧不巧的碰到了祝三學的兒子找茬。
一個江州九金堂,一個京都白仁堂,這兩個地方在解放前可是中國最有名的兩個醫館聖地,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再加上廣雲省的寶芝林,在整個杏林界的名聲一點也不亞於現在的杏林十聖。
九金堂、白仁堂以及寶芝林這三家醫館就是清朝末年影響比較大的醫館,其中寶芝林主要是一指跌打損傷的,骨科方面是一絕,又在廣雲省,暫且不說。
要知道,中醫古代,杏林的醫生大概分為三類,一類是行走江湖,懸壺濟世的遊方郎中,一類是開設醫館坐堂就診的大夫,另一類是為皇家以及朝廷服務的太醫院。
毫無疑問,在這三類醫者中,太醫院無疑是地位最高的一群人,整個杏林界的中醫除了真正淡泊名利的醫者,大多數都以進入太醫院稱為御醫為榮,一旦進入太醫院,就像是學子中舉,身份自然高漲。
而行走江湖,懸壺濟世的有方郎中算是醫者中地位最低的一群人,這些人中也不是說出不了醫術精湛的醫生,但是大多數的遊方郎中醫術都不會太好,而且沒什麼身家和背景,有時候甚至溫飽難料。
中元研究院雖然是私人機構,不過祝家也算有點本事托關係掛在了江州軍醫大的附屬醫院旗下,好歹撤了一張虎皮,王旭和軍方沒什麼關係,聽雲沖之說想搞定這個中元研究院也不容易,再加上他自己認識姚倩,自然選擇了姚家,這麼長時間,他都幾乎快把這個中元研究院給忘了。
單說京都白仁堂和江州九金堂,兩家醫館一南一北,影響非常大,據說高學民也曾在白仁堂當過學徒,由此可見白仁堂的厲害。
這個中元研究所或許不出名,前身卻是大名鼎鼎的江州九金堂,提起江州九金堂,這幾年或許已經被人遺忘了,不少人都想不起來,但要是放在五六十年前,九金堂三個字絕對在江州省家喻戶曉。
說到這裏,有人或許還不能明白九金堂的勢力,那麼就說京都白仁堂,白家大院,說起這個,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一個有名的電視劇《大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