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4卷 河北風雲

第669章 兵入汝南

第4卷 河北風雲

第669章 兵入汝南

數日之後,一騎快馬來到城下。
「一戰成名不敢奢望!」袁康笑道:「只盼諸公與某勠力同心,共建功業!」
「早先曹子熔坐鎮許昌,大肆搜查風影,而今許昌已成風影盲區。」馬義說道:「聽聞曹子熔已隨曹操北征,風影不日便可進駐。」
曹操率軍北上的消息,在將領中也傳了開來。
黃河渡口。
站在岸邊,眺望北方,曹操說道:「我等領軍進擊鄴城,萬一袁顯歆擊破許都,即便奪取河北,也算不得大勝。」
看了郭嘉一眼,曹操淡然一笑:「有奉孝在,某何愁天下不定?」
「傳令下去。」曹操起身說道:「夏侯惇為先鋒,統領五千兵馬自延津渡河,進擊鄴城。某率大軍,隨後便至!」
馬義掀開帳簾,幾乎是衝進帥帳:「公子,曹操大軍開拔,已是往北去了!」
馬背上的騎士高聲喊道:「城上的聽著,審公有書信交於長公子。」
曹操向其他人問道:「你等以為如何?」
「審配為人剛直,向來執法嚴明,此人智慮雖是不高,卻可用以執掌法度。」袁旭說道:「此人有用,務必將之救出!」
站在城垛前,捏著書信,眺望遠處列陣的袁尚大軍,袁譚不禁潸然淚下……
將幾名心腹遊俠召至帳中,袁康向眾人說道:「曹操領軍北上,豫州空虛,顯歆用不多久便將挺進許都。」
「奉孝部署雖是精妙,卻也莫要忘記,袁顯歆乃詭詐之人。」
曹操大軍開拔,自延津渡河殺往鄴城。
將眾人召至府宅。
「公子放心!」馬飛問道:「長公子那裡……」
眾人紛紛站起,齊齊應道:「我等必將緊隨曹公!」
「敢問公子,何人?」馬飛問道。
從兄弟明爭暗鬥,袁家由盛而衰,一直說到袁譚、袁尚兄弟反目,以致曹操有機可趁。
「河北大戰將臨,你須帶領夜刺前往。」袁旭說道:「有幾個人,必須將他們救出!」
不一會,偏將把書信遞給袁譚。
「鄴城要破了!」捏著下巴,袁旭想了一下對馬義說道:「將馬飛喚來!」
他倆是本不應該存在於這個時代的人物,卻又左右著許多事情的發展……
箭矢飛上城頭,撞到另一側城牆掉落地上。
「再詭詐之人,總有大意之時。」郭嘉說道:「尤其袁顯歆此時,急於擊破許都,緩解河北壓力!」
袁旭得到消息,下令大軍整備,擇日進擊汝南!
「如此說來,公子建功之日不遠。」一個遊俠說道:「我等恭祝公子一戰成名!」
信中說述情真意切,袁譚不禁也被觸動內心的傷懷。
袁旭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自打官渡以來,他從未為袁家立下功勞!
曾經輝煌的袁家,短短數年竟衰敗至此!
駐紮在徐州與汝南邊界的袁旭,也得到了風影的回報。
「諾!」馬義退出帥帳。
想了片刻,袁旭說道:「曹子熔既已不在許昌,我等無須理會。你即刻派出風影,想方設法混入城中。可否奪下許昌至關緊要!」
「無須馳援。」郭嘉說道:「鄴城乃是袁尚根基,曹公強攻鄴城,袁尚必然回救。至於平原,三五月內他也破不得。待到曹公擊破鄴城,斷了袁尚退路,袁譚即便從中做些什麼,我軍也有時機應對。」
倘若曹鑠用心為之,只怕將來無風影立錐之地!
雙方排兵布陣,天海營將投石車、弩箭紛紛搬上戰場。
「多少人馬?」袁旭問道。
大軍踏進汝南地界,袁康請示袁旭,率領兩百余名遊俠繞道側翼只等兩支大軍展開廝殺,自背後捅向曹軍中軍!
一萬六千天海營將士,列著整齊的隊形,向汝南逼近。
曹軍也不甘示弱,將霹靂車等重型裝備運送到了陣前。
沒過多會,他和馬飛一同返回。
身為袁家兒郎,每每思之也是心存愧疚。
「公子放心!」幾名遊俠起身說道:「我等必將效死上前!」
這個人,除還是不除?
袁旭討伐曹操,他當然不會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
夏侯惇領軍北上,自延津渡過黃河,往鄴城推進。
「長兄暫且無虞,不用顧慮太多。」袁旭說道:「前往鄴城,只須救下審配,至於其他人等,可救便救,不可救也只得聽天由命!」
曹操問道:「袁尚圍困平原已是多日,袁譚眼見難支,我等可須出兵馳援?」
袁紹率軍圍困平原,一直關注著此事的曹操覺著出兵時機已是到來。
帶領遊俠來到汝南邊界,袁康恨不能即刻向曹軍發起進攻。
「射上來!」守城頭的偏將喊道。
「曹公放心。」郭嘉說道:「袁顯歆意圖奪取許都,憑他那點兵馬,只怕會是有來無回!」
曹鑠與他尚未正面交鋒,風影已是入不得許都。
騎士將書信包在箭矢上,張弓搭箭往城頭射去。
「加緊探查曹軍動向。」袁旭對馬義說道:「尤其是許昌守軍究竟何人。」
曹操率軍北上,渡過黃河往鄴城去了。
凝望已經很近的曹軍,袁旭喊道:「顏將軍,汝為先鋒,率一千天海營前往搦戰!」
兩萬曹軍在汝南邊界列陣,一場大戰眼看將要拉開帷幕。
審配在書信中,提及袁紹未死之事。
馬飛領命退出,不過小半柱香的光景,數十騎快馬向被飛馳而去。
袁尚大軍圍困平原。
近兩年,反倒是他尋釁頗多。
展開書信,袁譚匆匆瀏覽。
率領兩萬大軍阻截袁旭的于禁、李典,發覺天海營有所動作,當即下令各地守軍死守嚴防,不得出城與天海營廝殺!
幾日後,曹操點齊兵馬進擊鄴城。
「夏侯惇率五千兵馬先行,曹操自領七萬大軍隨後。」馬義說道:「汝南曹軍不過兩萬,許昌守軍更是只有寥寥五千!」
無數大船載著曹軍登上對岸。
細細想來並非袁尚一人之過。
馬義應聲退了出去。
「我等附議!」眾人紛紛應道。
無法利用對後世的認知掌握命運,袁旭同樣不知曹鑠將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