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12章 誰會為他復讎

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12章 誰會為他復讎

心中凄苦,她卻沒來由泛酸。
離開袁旭住處,婉柔輕輕嘆息了一聲。
「夫君不必介懷,妾身不過隨口一提。」二人穿妥衣衫,甄宓向屋外吩咐:「請婉柔姑娘入內相見!」
她不知公孫慕何出此言。
「仰止,你覺著當年公孫家因何而亡?」公孫鶯兒並未回頭,只是幽幽的問了一句。
易京之戰,他從死人堆里爬出來,公孫家已是敗亡。
公孫鶯兒愕然回首。
退出房間,婉柔心裏很不是滋味。
袁旭目光閃爍,甄宓以為他對婉柔動了情念。
「仰止有何見地?」
公孫慕雖是如此說,可孩子畢竟流淌著袁家的血脈。
公孫鶯兒坐在河邊,獃獃凝望翻卷的浪花,良久不曾動彈一下。
淡然一笑,袁旭說道:「此事甄姬莫要勞心,某自有計較。」
也不知她如今身在何處,當日又是如何逃出山谷……
「婉柔姑娘也在汝南?」甄宓顯然誤會了什麼,她向袁旭問道:「夫君因何並未提及?」
勸說袁旭納妾,甄宓心底是在滴血。
「小姐可有想過,此乃袁顯歆還公孫家的業障。」
「看出又能如何?」袁旭說道:「某曾說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至於有關恭叔過往的一切,在她看來都不是那麼緊要了……
甄宓顯然是誤會了袁旭的眼神。
偏偏甄宓又是袁旭的髮妻。
「姑娘慢走!」甄宓並未挽留。
「孩子出生,小姐自不肯將他交還袁顯歆。」公孫慕說道:「他姓公孫,而非姓袁!」
過了片刻,她向公孫慕問道:「莫非你也認為,我尋袁顯歆報仇乃是錯了!」
「昔日之事,小姐提它作甚。」公孫慕說道:「既是有了身孕,不為自家,也當為孩兒著想……」
「我不知道該不該將孩兒生下。」公孫鶯兒緩緩閉上眼睛,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滑落。
公孫續戰死太行,幽州公孫家已是絕了戶頭。
昔日的主子自焚而死,他曾四處打聽公孫家後人。
他若死了,誰又會為他復讎?
她向袁旭和甄宓行了一禮說道:「聽聞夫人來到汝南,奴家特來拜望。」
懷了袁旭的孩子,為何會是他還欠下公孫家的業障?
「甄姬多想了。」袁旭說道:「某與婉柔姑娘不過素識,她非某豢養舞娘,怎可喚來歌舞?」
婉柔離去之後,甄宓對袁旭說道:「不知夫君可有看出,婉柔姑娘對夫君屬意已久。」
她與袁旭相識已有數年,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別的女人享用夢中情郎。
此次同樣的話出口,袁旭腦海中卻突然浮現了一個人的身影。
「風起雲湧豪雄四起,但有徵伐則將殺戮!」公孫慕說道:「我也曾想過,為老將軍與少將軍復讎!回首往事,卻發現當日袁顯歆若不破易京,死的便將是他!若他死了,又有何人會記掛著為他復讎?」
好在他尋見了公孫鶯兒,護主心切,他在沽水岸邊,為公孫鶯兒修造了幾間草房,自此再未離去。
「見著甄姬,某一時欣喜莫名,竟將此事忘了。」袁旭說道:「婉柔姑娘早先來過汝南,后又離去。在河北遭遇賊人折了隨從,無處可去重又折返。」
身影很是飄渺,卻又清晰可見!
「公孫泯,泯去恩仇!」心胸豁然,臉上掛著淚痕的公孫鶯兒嘴角終於浮起一抹甜甜的笑容。
「世事變遷,難泯恩仇!」公孫慕說道:「待孩兒出生,不若喚作公孫泯,取義忘卻恩仇!」
無數次試圖刺殺袁旭都未得手,最終卻懷上了他的孩子!
房門推開,婉柔進入屋內。
「不知小姐可有為孩兒想過名諱。」站在公孫鶯兒身旁,公孫慕問道。
袁旭、甄宓風雨一度,二人正系著衣帶,屋外傳來衛士的呈稟。
曾經在上蔡,他對甄宓說這句話,心中是底氣十足。
恭叔在時,她尚可行走天下,身旁猶自有個關心她的人照應。
「妾身只是隨口一問,夫君不必在意。」甄宓微微一笑:「婉柔姑娘歌舞雙絕,有她陪在夫君身旁,也可有個消遣。」
「小姐,外面天寒,還是回屋歇著。」一位白衣青年來到她身後,輕聲細語的勸道。
「奴家只是前來向夫人問個安,不敢叨擾太久,先行告退!」婉柔畢竟是個有眼力的,看出袁旭和甄宓髮髻蓬鬆,已知二人方才做了什麼。
「公孫家已是無人,小姐的孩兒,便是公孫家血脈!」公孫慕說道:「為了公孫家,還請小姐憐惜身子!」
公孫鶯兒一怔。
「公孫泯……忘卻恩仇……」公孫鶯兒喃喃自語。
居庸關外沽水河畔,幾間草房整齊排列。
「夫君行軍廝殺多有勞頓,有姑娘在旁也可緩些心神。」甄宓說道:「過不幾日我便回返蓬萊,還望姑娘幫襯著照料夫君。」
他還沒表現出掌控沙場的能力,袁紹眼中也還沒他這個兒子的地位!
公孫鶯兒……
身為袁旭正妻,她承擔著統籌后宅的重任,又怎敢因一己私慾而誤了袁旭開枝散葉?
甄宓竟開口請他照料袁旭,婉柔一愣。
「日前曾來過汝南。」婉柔說道:「后又離去,半道遭了賊人再度回返。公子憐奴家無處可去加以收留。公子、夫人恩德,奴家此生難報。」
於此同時,距汝南千里之遙的幽州。
偏偏袁旭想到的並不是婉柔,而是不知所蹤的公孫鶯兒。
公孫慕說的沒錯,當年的袁旭只是區區袁家庶子。
低頭撫著微微隆起的小腹,公孫鶯兒沒有言語。
看出袁旭目光中帶有些許雜念,甄宓說道:「妾身從未要求夫君從一而終。此乃小女子所為之時,夫君乃是大丈夫,因何如此?婉柔姑娘雖是只通歌舞,聲名卻流傳於世。即便將她納了也不辱沒夫君!」
青年名喚公孫慕,曾是公孫瓚麾下白馬義從校尉。
「姑娘有心。」甄宓微微一笑:「想必姑娘身在汝南,已有不少時日。」
「未能誅殺仇敵,卻懷了他的孩子。」公孫鶯兒淚痕滿面:「待我百年之後,有何面目去見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