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61章 我怕攔不住

第4卷 河北風雲

第761章 我怕攔不住

「正南請說!」鄴城雖失,審配卻不丟氣節,曹操對他也很是欽佩。
瞥了張子謙一眼,審配蔑然一笑:「汝等乃是無根骨之人,城池未破,便已降敵。縱使有才,不過賣主求榮狗輩,竟敢與某相提並論?」
姜俊沒應聲,流蘇更是把玩著手指,好似渾然沒把馬飛的話聽進去。
「大叔不必前往,我已打探清楚,審公關押于地牢。」流蘇說道:「監牢之內,共計守衛三十二人,地牢五人,其餘人等各據一處。」
「他人都是面南,正南因何面北?」曹操不解。
倘若提前知會,即使知道她必然無失,馬飛也不會允她前往。
見審配回應曹操冷傲,他起身笑道:「審正南,若論才賢,汝與某較之,如何?」
心知馬飛不肯讓她去,流蘇沒有吭聲,賭氣的在屋內坐下。
不樂意的沖他皺了皺鼻子,流蘇說道:「大叔粗手笨腳,即便上個屋頂,也將踏出動靜,如何探查明白?」
此人頗有才名,向來與審配不睦。
蟄伏在監牢附近民宅,馬飛站在窗口,望著審配才被押進去的大牢。
張子謙被罵的臉頰通紅。
擺手示意夜刺退下,馬飛說道:「事出緊要,我等今晚便要進入牢房救人。」
曹操心頭一緊,凝視審配半晌,點頭說道:「正南所請,某必允之。」
「馬將軍放心!」姜俊拱了下手。
審配被押出,曹操不禁慨嘆。
眨巴了兩下水靈靈的大眼睛,流蘇問道:「大叔,我呢?」
流蘇說的沒錯。
流蘇小眉頭一擰:「大叔,你……」
「倘若知會,大叔還會讓我去?」流蘇不服氣的小鼻頭一皺。
「待到天黑,某先入監牢打探。查明審公關在何處,眾人再入內營救。」馬飛說道:「搭救之後,今晚便須離開鄴城。」
身為夜刺統領,馬飛當然不可能踏上屋頂也會鬧出動靜。
審配甩了兩下肩膀,向曹操說道:「某之將死,尚有一事懇請曹公允准!」
「某之主公乃在北方,某之將死,當面北而跪。」審配昂然答道。
馬飛委派了眾人,唯獨遺漏流蘇。
他向一名屋內的夜刺說道:「揀選十人,稍後隨某進入監牢救人。」
「你身法靈巧,若是要走,我也攔阻不得。」走到窗口,望著外面,姜俊說道:「即便大師兄在,只怕也是拿你無有法子……」
事出緊急,雖惹惱了流蘇,馬飛卻沒時間安撫。
換上夜行衣的馬飛正要出門,流蘇從屋外走了進來。
曹操有心招降,審配卻傲然回應,毫無投降之意。
審配被押入監牢,曹操下令將他處死的消息隨之傳開。
流蘇才要起身,姜俊說道:「你要作甚?」
「好了!好了!」流蘇沒好氣的打斷馬飛:「六人,是六個人好不?」
流蘇整日跟在馬飛身邊,但凡夜刺,無人不知她身法奇特、舉世無雙!
衛士上前扭著審配。
旁的夜刺小聲問道:「馬將軍請校尉攔阻流蘇姑娘,校尉如此,只怕……」
馬飛向她問道:「守衛可有安睡?」
「某死之時,請允准面北而跪。」
夜刺無言。
可他與流蘇相比,身法確實差了不止一籌。
「多謝曹公!」自從見了曹操,審配終於說出了句聽起來軟些的話。
目光落到姜俊身上,馬飛說道:「還請姜校尉帶領其餘人等打開北門,待到救出審公,我等將自北門出城。」
再回頭看去,流蘇已沒了蹤影。
馬飛一陣無語。
看著流蘇剛才站的地方,姜俊無奈一笑。
馬飛問的精細,流蘇沒好氣的說道:「五人還是六人有何區別?大叔身旁百余夜刺,莫非還對付不了三二十名曹軍?」
白天悄然過去,當夜幕籠罩鄴城。
話沒說完,他就聽見身後傳來「嗖」的一聲。
想到綉娘,姜俊沉默。
就在這時,辛毗從門外撞了進來,跪倒在曹操面前,痛哭流涕的說道:「審配殺我全家,請曹公為某做主!」
臨出門前,馬飛回頭交代流蘇:「在此候著,不許前往監牢。明日一早出城,沿途追趕我等。」
「馬將軍放心!」姜俊應了。
破城之時,城內有一人名喚張子謙。
「多已安睡,值夜者不過五六人而已。」
顯然馬飛沒打算讓流蘇參与進來。
「你已去了?」馬飛眉頭微微一皺:「怎的如此任性?」
「去幫大叔。」流蘇說道:「莫非二師兄欲阻攔於我?」
流蘇既已去過,多說也是無益。
辛毗哭的情真意切,又看出審配不肯投降,曹操向衛士擺了下手:「且將審正南押下去,明日問斬!」
「某有說過要她走?」姜俊說道:「流蘇身法奇異,鬼谷劍宗大師兄也是奈何她不得,某又有何法子?」
「二師兄?」發現姜俊神色有異,流蘇歪頭看著他,小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怎了?」
倘若綉娘活著,他在外行事,只怕也是在家中坐立不安。
「公子已是允了我與大叔婚事。」流蘇說道:「既是妻子,當然要隨夫君而去。」
沒再理她,馬飛轉身出了房門。
「在此候著,明日自行出城。」
「馬將軍方才所言,你也是聽聞。」姜俊說道:「他不欲你前往,因何還要前去?」
無奈的撇了下嘴,馬飛問道:「此次罷了,日後若要行事,須先知會。」
曹操在場,他又不便發作。
姜俊無言。
「曉得。」流蘇沒好氣的應了一聲。
一名夜刺進入屋內,抱拳說道:「啟稟將軍,曹操下令,明日處斬審公。」
「五人還是六人?」
總覺著有些不妥,馬飛又向姜俊吩咐道:「煩勞姜校尉出行之前,代某看顧著流蘇。」
被她嗆了一句,馬飛正色說道:「五人、六人天壤之別。倘若以應對五人部署,便有一人遺漏。待他傳出警示……」
河北袁家有聲而衰,袁紹昔日麾下之人多半轉投曹氏,審配與一眾氣節之士卻不肯投誠,只願以一死報效袁紹昔日恩情。
「馬將軍有何打算?」姜俊問道。